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71.70KB ,
资源ID:240265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026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

1、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2020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3小题)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2(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 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 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3(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种固体都有自己的熔点 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冰的温度升高

2、到0,它就会熔化4(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A冰 B玻璃 C石蜡 D塑料5(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小林根据表一中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11478.5铝6602327碘113.5184.4铜10832595水银38.8357A用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B零下10的酒精是固态的 C零下20的水银是液态的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6(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

3、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7(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8(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D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9(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在室温为20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

4、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 B C D10(2020秋海淀区期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如图所示的常用液体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此时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1(2020秋海淀区期中)如图所示为某些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的情景,其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12(2020秋海淀区期中)下列物质中,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A矿泉水 B空气 C木块 D铁板13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

5、于()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华1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冰雪消融 B白露露珠晶莹 C霜降霜打枝头 D大雪白雪皑皑15(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蜡、沥青、铁 B食盐、玻璃、沥青 C海波、铝、冰 D松香、塑料、蜡16(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熔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17下列是研究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形,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和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

6、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18(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在实验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 B C D19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A晾晒湿衣服时用衣架将衣服撑开 B将蔬菜用保鲜袋封装后放入冰箱 C酒精灯不使用时要盖上灯帽 D春天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塑料地膜20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21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装

7、有相同质量水银的温度计,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内径细的升的高,示数也大 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示数相同22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自来水管管壁上出现小水珠 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23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

8、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020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3小题)1【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在六个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

9、水滴,故B错误;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知道前后的物质状态是关键。2【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解答】解: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是为了控制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可减慢蒸发,故A不合题意;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变快,故B符合题意;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是为了控制表面积和排除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的影响,可减慢蒸发,故C不合题意

10、;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是为了降低温度,可减慢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3【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吸热升温。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解答】解:A、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故A错误;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B正确;C、非晶体无熔点,晶体有熔点。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故错误;D、冰的温度升高到0,还要继续吸收热量,冰才能熔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晶体和非晶

11、体的区别,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4【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解答】解: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石蜡、玻璃和塑料都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特点,抓住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A、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B、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C、由表中得到水银的熔点(凝固点),据此判断;D、由表中数据可得铜和铝的熔点,据此判断。【解答】解: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故A错误;B、酒精的熔点(

12、凝固点)是114,所以10的酒精处于液态,故B错误;C、水银的凝固点(熔点)是38.8,所以20的水银是液态的。故C正确;D、铜的熔点是1083,铝的熔点是660,用铝做熔化铜的器皿,铜还没有达到熔点,器皿(铝)就熔化、漏了。故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熔点(凝固点)、沸点判断物质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分析】医生使用镜子的目的是通过牙齿在小镜子里面的像,观察牙齿的情况;口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小镜子会发生液化现象,这样镜子表面会有一层雾导致看不清楚口中病状。【解答】解: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

13、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烧一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故选:B。【点评】冬天,小镜子的温度较低,是造成水蒸气液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加热镜子就不会发生液化现象。7【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之前,要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且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D、

14、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8【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都要吸收热量;(2)晶体具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解答】解: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但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现象。故A不正确;B、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故B正确;C、干冰常温常压下极易从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故C不正确;D、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液体凝固的特点、晶体熔化的条件及升华现象,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正确应用规律是解答的关键。9【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