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479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读云南省2013~2015年接纳风电规划表(单位万千瓦),回答下题。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风电可发电量

54.0

101.6

173.2

枯水年接纳

46.0

100.4

168.7

平水年接纳

41.0

89.3

155.4

丰水年接纳

39.3

76.4

81.6

1.据表,云南风电可发电量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  )

A.气候变化强风资源增多 B.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

C.水能资源开发达到饱和 D.居民用电量同步增长

2.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接纳风电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有助于(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解决枯水季节水能不足

C.降低成本保护环境D.解决枯水年份水能不足

2、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

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和“原理示意图”,完成1-3题。

1.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

B.提高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

C.调节电力供应

D.蓄积山区雨水,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

2.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水库主要的作用是蓄积上水库向下流动的水

B.下水库海拔较低,落差较小,发电量少

C.上水库海拔高,库容的面积更大

D.上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比下水库更大

3.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

3、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花江流域鱼类资源缺乏

B.嫩江自东南流向西北

C.松花江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松花江航运业不发达

2.理论上哈尔滨水文站冬季(11月〜次年3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应非常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最可能是(   )

A.积雪融水多B.地下水补给河流

C.大型水库发电D.河流发生凌汛

3.下图中分别表示哈尔滨水文站和佳木斯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的是(   )

A.丁、甲B.乙、丙C.丙、乙D.丙、甲

4、2014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近年来,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从事铜矿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铜矿需求量减少B.甲国的从业人口少

C.我国采矿技术水平高D.甲国矿业市场成熟

2.自21世纪初,甲国运往世界各地的铜矿产品货运量成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洋运输成本降低B.铜矿资源储量丰富

C.海面风力不断加大D.洋流速度不断加快

3.若考虑运输成本,则在下列国家中,甲国的中矿企业产品首先应销往(  )

A.日本B.美国C.英国D.意大利

5、为了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量变化来调整库容。

图2为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示意图,水库设计的正常运行水位是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为(  )

A.1~2月B.5~6月C.7~8月D.10~12月

2.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内,三峡库区(  )

A.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C.正值当年炎热的伏旱

D.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

3.三峡水库蓄水对大坝下游河床、水位变化影响极大,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大坝下游(  )

A.河床受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

B.河床受堆积作用加强,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

C.河床受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洪水期水位上升

D.河床受堆积作用加强,河流洪水期水位上升

6、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旁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即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

它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时可通过输电线路送电。

读图,回答问题。

1.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踊跃投资。

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

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

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2.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一般太阳能电池方阵平面板的倾角随纬度而定,但朝向应定为(  )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

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我国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能源强度区域

具体省区

低能源强度区域

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个省市

中能源强度区域

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区市

高能源强度区域

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和宁夏共10个省区

注:

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省资料暂缺。

  材料二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第一。

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问题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材料三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描述低能源强度区域、高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

(2)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地震区,穿行于高山峡谷.出岷山山脉后向南从成都平原西缘穿过。

下面两图示意不同时期岷江出山口河段示意图。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出山口处,始建于公元前256年。

该工程修建前,成都平原缺乏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而岷江洪水泛滥时又成为一片汪洋;该工程修建后,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枯水期内江水量占60%。

为了保证内江的水量,每年年初该区域组织在凤栖窝河段挖沙,即“深淘滩”。

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修葺和完善,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了外江闸与多处引水工程。

(1)简述都江堰修建前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2)分析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

(3)分析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深淘滩”的原因。

(4)推测外江闸关闸的时段(枯水期或洪水期),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2.D;3.C

解析:

1.据表,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B正确;区域气候变化不明显,风力资源变化不大,A错误;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C错误;发电量增大,与西电东送、工业发展有关,居民用电量增长较慢,不同步,D错误。

故选B。

2.根据图中数据,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力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枯水期,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丰水期表示夏季,风力发电量小,B错误;平水期代表春秋季,风力发电量较小,A、C错误。

故选D。

3.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风电没有环境污染,有助于降低成本保护环境,C正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受技术水平影响,与风水、水火互补类型无关,A错误;只能是缓解,不是解决枯水季节、枯水年份水能不足问题,B、D错误。

故选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D;3.D

解析:

1.从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电站将水从低处水库抽到高处水库,提高水的势能,但抽水过程要耗电,从能量守恒角度看,不会增加发电,A错误;也不会增加发电效率,B错误;该电站在用电量高峰时期发电,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抽水蓄水,从而调节不同时期的电力供应,C正确;图示蓄水不是提供更丰富的电力资源,D错误。

故选C。

2.结合前面分析,上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蓄积由下水库所抽调的水,而下水库的主要作用是发电,A、B错误;上水库海拔高,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库容较小,C错误,D正确。

故选D。

3.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可知,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量高峰时期,而在水电用量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

因此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电量较少的后半夜,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2.C;3.C

解析:

1.松花江流域具有水域广阔、水中有机质丰富、水温适宜等特点,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嫩江大致自北向南流;松花江流域位于外流区,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松花江流域封冻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凌汛、洪涝等均影响航运,故航运业不发达。

故选D。

2.由图可知,第二松花江上建有大型水库和水电站,冬季发电向下游大量放水,调节了冬季径流量,使哈尔滨水文站的冬季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较大。

故选C。

3.根据松花江所处的位置可知,4月和5月松花江有明显的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所以4、5月河流径流量应明显增大,故丁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7、8月受降水影响,形成夏汛,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应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故甲也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根据图中哈尔滨水文站与佳木斯水文站所处的位置可判断佳木斯水文站位于下游,汇水面积较哈尔滨水文站大,故径流量要大于哈尔滨水文站,因此丙表示哈尔滨水文站,乙表示佳木斯水文站。

故选C。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2.A;3.B

解析:

1.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而不是其他国家)采矿的原因,应该从甲国具有的优势条件分析.故D最合适。

2.运往世界各地的产品成倍增长,得益于海洋运输成本下降和铜矿产量提高,与风力、洋流无关。

3.从运输成本角度看.应就近销售.该地位于南美洲,距离美国最近.故产品应首先销往美国。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2.D;3.A

解析:

1.本题考查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

为了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置变化来调整库容。

每年5月长江流域的雨季开始,水量增大,因此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为5—6月,所以B正确。

2.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内,即5—6月,三峡库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值当年梅雨季节,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所以D正确。

3.本题考查水库对流域的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对大坝下游河床、水位变化影响极大,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大坝下游河床受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所以A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C

解析:

1.本题考查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利用的是风能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投入上市与实施后,利于节能减排.A合理;新能源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B合理;该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D合理;产品是直接转化自然界的风能和太阳能,投入使用受自然变化影响大,C不合理。

故选C。

2.本题考查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始终在南边,所以太阳能电池方阵平面板的朝向是正南,故选C。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1)低能源强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能源强度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的利用率低;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

(1)本题需要弄清能耗区域所处位置。

从表中可看出,我国低能源强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能源强度区域主要集中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2)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

由于山西技术比较落后,煤炭利用率低,能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3)结合材料二和上一小题分析得出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突破口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可以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业的比重等措施。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1)修建前:

旱涝灾害多发;带来肥沃土壤。

修建后:

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灾害发生频率

(2) (与外江相比)内江位于河流凹岸,流速较快,泥沙淤积量较少,水深较深

(3)岷江输沙量大,该河段泥沙大量淤积;挖沙可减少内江泥沙淤积,加深河床,增加枯水期宝瓶口进水量;年初降水少,为河流枯水期,便于挖沙

(4)枯水期。

理由:

随着成都平原人口増多、经济发展,枯水期内江水量难以满足需要;关闸拦截外江分水,增加内江水量。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都江堰修建前,成都平原缺乏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故旱灾多发,岷江洪水泛滥时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汪洋,故涝灾多发,且洪水泛滥可以为成都平原带来肥沃土壤:

都江堰修建后,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外江在洪水期可以分洪,故可以减少旱涝灾害发生频率

(2)根据示意图可知,与外江相比,内江地处河流凹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泥沙淤积量较少,水深较深,故枯水期水量较大。

(3)“深淘滩”就是疏浚河道,减少泥沙的淤积。

首先,挖沙与岷江输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有关;其次,由材料可知,在该河段“深淘滩”是为了"保证内江的水量”,挖沙可减少内江泥沙淤积,加深河床,增加枯水期宝瓶口进水量,保证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

最后,挖沙时间是每年年初,年初降水少,为河流枯水期,便于挖沙。

(4)外江闸关闸会使江水流入内江,说明此时不需要外江分洪,且内江需增加水量,以保证成都平原生产、生活周水,故外江闸关闸时段应为枯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