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导学案.docx
《《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导学案
《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了解孟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
4、把握孟子“仁政”的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赏析写法特点。
难点:
把握孟子“仁政”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
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从《孟子》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
三、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割据混乱的书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孟子针对社会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一。
四、解题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题目为编者所加。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不忍人之心”,怜爱别人的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五、检查预习
1.积累字音
怵惕(chùtì)恻(è)隐内(nà)交要(yāo)誉羞恶(wù)
2.理解词语
忍人:
狠心对待别人
运:
运转,转动
怵惕:
惊骇、恐惧。
恻隐:
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内交:
结交。
“内”,同“纳”。
要誉:
博取名誉。
要,求取。
乡党:
同乡。
辞让:
谦逊推让。
贼:
伤害。
保:
安定。
六、研习文本
(一)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读准句读,初步感知文意。
2.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难点。
3.展示翻译,讨论难点。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说: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
难点: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斯:
才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
用以,用来
由是观之是:
这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谓:
认为
不足以事父母事:
侍奉,赡养
(二)文意理解
1.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层(开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第二层(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
第三层(由是观之——不足以事父母),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2.赏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用排比句,突出“四心”与“四端”的密切关系。
运用排比,能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严密地展开论述。
3.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三)思考探究
1.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孟子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2)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
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
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运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2)运用排比,精炼整齐。
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等句,运用排比,既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又能严密地展开论述。
(3)举例论证,形象生动,易于人接受。
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来论述。
七、拓展延伸
孟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1.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2.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断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3.孟子等古代儒家提倡“忠”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有利于培养人民对民族国家的热爱。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
4.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
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薄收赋税的制度,我们应当传承、弘扬、借鉴孟子思想的优秀部分,增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八、布置作业
你读过孟子的哪些文章,根据你的理解,写一段对孟子及其思想的评价文字。
300字左右。
《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
【课前预习】
一、读准字音
孺子(rú) 怵惕(chùtì) 恻隐(cè)
二、辨识通假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
2.若火之始然(“然”,同“燃”)
三、一词多义
1.是
2.事
3.辞
4.之
四、词类活用
1.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名词作动词,伤害)
2.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名词作动词,侍奉)
五、古今异义
泉之始达
古义:
流通,涌出。
今义:
到达。
六、文言句式
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判断句)
译文:
没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
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判断句)
译文:
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不行的人,是自己伤害自己。
3.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状语后置句)
译文:
不是因为要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
七、文白对译
【学习探究】
一、认识作者
“亚圣”——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春秋以后,他的先祖迁到邹国。
他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
他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
他非常崇拜孔子,悉心钻研孔子的学说,后来成了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曾游历各国,并一度任过齐宣王的客卿,但他的主张未被各国采纳。
六十多岁时,他回到家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
他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一起,把自己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共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二、写作背景
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去齐、鲁、宋、滕、梁等国游说诸侯,齐宣王、梁惠王等尽管对他十分礼遇,终因“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被诸侯所用,“退而与万章之徒”著书论事。
孟子一贯主张“仁政”,主张实行“王道”,而当时社会流行的却是“霸道”,即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行不通。
三、文学常识
雄辩滔滔的儒家经典——《孟子》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等增强说服力,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孟子》给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
其特点有四:
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磅礴,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陷阱,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三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围绕中心,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四是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理论弱点,然后找到突破口,发动反击。
另外,《孟子》的语言恢宏博大,论辩能力极强,在自然流畅的话语中完成自己的论点陈述。
总体上具有明快练达、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风格特点,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整体感知】
本文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作者还以人性为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文脉梳理】
答案:
①是非 ②不足以事父母
【文本深读】
任务一 理解文章内容
1.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
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
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2.你对孟子的“四端”是如何认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四端”说是孟子提出性善论理论思想的一部分。
具体来讲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为“仁”“义”“礼”“智”的源头;孟子称这四个源头为“四端”。
“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
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任务二 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3.排比是孟子常用的手法,请举例并说明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的文章常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手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
如“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智之端也”。
这些句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盛,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
从内容上讲,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
像“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铺陈,说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和“非人”的区别,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4.本文核心就是孟子认为人都具备“仁义礼智”四端,简要回答孟子是如何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运用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
首先提出一个观点: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恶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
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
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
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
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三是运用例证法,如在论述全文中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孟子运用“孺子”事例展开论述,使得观点浑厚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