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13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毒理学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

新药评价部分(红色必考)

1、新药:

指未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物。

(改变剂型、给药途径、适应症的药物亦是新药)

2、新药评价:

指新药从发现到上市的全过程。

包括:

活性筛选、药学评价、临床前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临床药理学评价及上市后监督管理。

3、新药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使安全、有效、优质、稳定的药品上市,为人类健康服务。

意义:

防止药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防止假药,维护社会稳定;学科发展,为我国新药评价与国际市场接轨奠定基础。

4、药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专属性:

用于人体,不得不用;

(2)双重性:

或双刃性,有利有害,挥之不去;

(3)限时性:

有效期和时效性严格,药物使用要有规律

(4)质控性:

GLP、GCP、GMP、地标/国标。

不仅有企业内部的质控标准,还有国家

统一标准。

5、近年我国的重大药害事件;

(1)“齐二药”假药案件(亮菌甲素注射液):

(2)急性肾功能衰竭致至少10人死亡。

(3)“欣弗”劣药案:

11人死亡。

(4)“广东佰易”案:

(5)涉嫌药品已流向国内12个省(区、市)。

(6)奥美定案:

30万人使用过

6、ICH,CRO;

ICH: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的国际协调会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armonizationfordrugapplication)

1991年成立,1届/2年,总部:

日内瓦组成:

三方六单位(美国、日本、欧洲)

作用:

招集并组织会议、制订和修订法规、协调药品管理和药品生产

CRO:

合同研究组织

(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

服务范围:

药品申报及资料准备,包括撰写临床报告、申报材料、协助申报等、起草试验方案、CRF表等、制定SOP、组织试验,包括提供实验室、多中心、质控等、数据处理包括设盲、统计等。

7、按学科分,新药评价的主要内容;

(1)药学评价:

性质、工艺、鉴定、质量标准等。

(2)临床前药理评价:

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学、药代动力学。

(3)临床前毒学评价:

急毒、长毒、毒代动力学、特殊毒性(遗传、生殖和致癌)、局

部用药毒性、过敏性、局部刺激性、依赖性。

(4)临床药理学评价:

I~IV期临床试验

8、按照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注册分哪些大类?

(1)中药、天然药物

(2)化学药品

(3)生物制品

9、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的注册分类;

(一)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举例:

原来用根,现在用叶)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二)化学药品的注册分类(国内外都有)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a)新合成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b)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c)制得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新)

d)已上市的多组分药物减少组分(注意了)

e)新的复方制剂

f)已在国内上市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如果国外批准过的则不是新药)

2)改变给药途径但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举例:

将口服药制成注射药)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a)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b)已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c)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d)国内上市销售的试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4) 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剂型。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1-2为新药)(记忆:

只有1-2均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

10、 概念:

中药与天然药物;中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IND与NDA;

(1)中药:

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2)天然药物:

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3)临床研究用新药(IND):

申请临床评价用的药品,主要供临床前研究用。

(4)注册新药(NDA):

申请生产用的药品,主要供临床研究用。

(5)有效成分:

单一成分或单体,含量>90%;

(6)有效部位:

一类或多类成份,含量>50%

11、 决定新药最终结局的依据。

--临床评价的结果

12、 新药评价的基本程序分几个阶段?

基本程序:

以药理学为主流程,针对新药的两次申报,分临床前和临床两大阶段,主要有以下三大过程:

(1)发现新药;

(2)评选新药;(3)审批新药(IND和NDA)

13、 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主要有哪些内容?

a.合成路线的选择与设计:

文献调研、知识产权、反应条件、产率、劳保与环保等。

b.起始原料的选择:

来源、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内控标准。

c.合成中间过程的控制:

工艺流程图、详细的操作步骤、各步反应终点判断、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d.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

避免使用第一类溶剂、限制使用第一类溶剂。

e.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放大:

工艺的数据积累与优化、工艺的方法学验证、中试工艺与产业化、制备工艺的综合评价。

14、 化合物化学结构确证主要有哪些内容?

结构确证的主要内容

u 元素分析:

获得组成药物的元素种类及含量

u 紫外-可见光谱(UV):

可获得药物结构中可能含有的发色团、助色团种类以及初步的连

接方式等信息

u 红外光谱(IR):

推测出药物中可能存在的化学键、所含的官能团及其初步的连接方式,亦可给出药物的几何构型、晶型、立体构象等信息。

u 核磁共振:

获得药物组成的某些元素在分子中的类型、数目、相互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甚至空间排列等信息,进而推测出化合物相应官能团的连接状况及其初步的结构。

u质谱分析:

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测定、同位素的分析、定性或定量分析

u热分析:

用于药物的物理常数、熔点和沸点的确定,对药物吸附/结晶水和吸附/结晶溶

剂进行分析,分析药物熔融时的分解情况等。

uX-射线衍射(XRSD、XRPD)

u圆二色谱(CD)

补充:

1列举三种构型确证的方法。

直接法:

单晶X射线(XRSD)

间接法:

圆二色谱(CD)、旋光光谱(ORD)、核磁共振(NMR的NOESY或NOE谱)

、手性柱色谱(ChiralHPLC和ChiralGC)。

2药物晶型一般首选哪种方法测定?

粉末X-衍射

3最直接准确的确证药物分子结构的方法是什么?

单晶X-射线衍射

原料药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内容的确

方法学研究

质量研究用样品和

对照品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

般内容

方法的选择

方法的验证

4药物质量研究中,方法学验证的内容有哪些?

5方法学验证的内容:

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耐用性和系统适用性等。

6原料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u研制药物的特性

u制备工艺对药物质量的影响

u药物的稳定性

7原料药和制剂何种首选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

15、 化学药稳定性试验方法有哪些?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适用于原料药的考察,用1批原料药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

求用3批供试品进行。

16、 药学评价的概念:

新药的药学评价是从化学方面对新药进行研究和考察,以确保药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17、 药学评价的对象:

原料药和制剂

18、 原料药结构的确证基本过程和要求:

以现代波谱分析方法为主,结合相关分析方

法,以及经典理化分析和元素分析,获得相关图谱和数据,进行科学解析,以确证药物的分子结构。

19、原料药的药学评价:

制备工艺、结构确证、理化性质、质量研究/质量标准制定、稳

定性研究。

20、 临床前评价:

药学评价的主要阶段。

原料药:

生产工艺、质量研究、质量标准、稳定性

制剂:

确定剂型、制剂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稳定性。

21、 临床前药理评价内容和目的;

内容--主要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一般药理学目的--判断是否有效,有效程度如何;

n对机体的其他系统(神经、心血管、呼吸)有何影响;

n在动物体内药物的达峰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怎样,为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n通过药理作用机制的探讨为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依据。

22、 主要药效学动物选择一般原则;

(1)动物选择依据--选择的动物必须是健康、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要求的,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动物的年龄、性别应该是合理的。

(2)注意种属异同性

23、 主要药效学选择动物模型的原则;

A、能反映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和药理作用本质;

(1)如同一疾病不同药物用不同模型;

(2)模型强度适中,能显示疗效;

(3)选择影响小或无影响疗效的麻醉;

(4)使用自发性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等。

B、≥2种动物模型,至少一种是整体动物;

(5)视药物而定,抗肿瘤药要求3-4种。

C、每种模型重复至少一次;

24、 主要药效学剂量设计方法;

•剂量能反映主要药效学指标;

•体外试验要做多个剂量,求出ED50或IC50(至少5个剂量);

•体内试验至少3个剂量,能反映量效关系;

•控制剂量限度:

参考急毒剂量,一般<1/4LD50;

•考虑LD1/ED99评价指标

25、 一般药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目的

n了解新药的全面药理作用,尤其是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核心组合)等主要生命体征;

n补充一般毒理学观察的不足,预测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n发现新的适应证;

n为长期毒性试验剂量设计、给药途径、用药方法提供参考。

n推测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基本原则

n执行GLP:

核心组合一般应执行GLP;

n遵照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n完成时间:

核心组合应在申报临床时完成;

n试验设计:

随机、对照、重复

26、 一般药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受试物:

–中试或以上样品,与药效或毒理学研究一致。

–≥3个剂量组,包括或超过药效剂量,高剂量不产生严重毒性。

–化学药安全性药理无明显不良反应时可采用单一剂量。

–给药途径与临床推荐一致,否则说明理由。

–一次给药(特殊情况下可能多次给药)。

动物:

•针对不同内容选不同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犬;

•清醒动物;

•麻醉时要注意麻醉剂的选择和麻醉深度控制

样本量和对照:

小动物≥10只;大动物≥6只;雌雄各半;

空白或阴性对照,溶媒/辅料对照;必要时用阳性对照

观察指标-核心组合:

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行为、协调功能、自主活动、药物协同/拮抗作用、体温等;心血管系统:

血压、心电,观察心电图的QRS、ST、T波、心率及心律的变化。

有改变时进行离体实验。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27、 药代动力学临床前要完成的内容和采血注意事项。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