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9760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面积

单位

库沟联小

主备人

张庆香

时间

2015年4月

参与者

顾长虹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60-7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二、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难点:

会根据面积公式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

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如,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这对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以及进一步形成关于面积的估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进一步,再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

以面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取的措施,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

(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此外,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以及在部分习题中,都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教学建议】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

通俗地说,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仍就面积单位的学习来说,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

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

有些内容,如有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当然好。

但也有些内容,如认识面积单位,与其使用多媒体,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而且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

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

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测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如“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估计课本封面的面积,在小组中交流估计的方法。

”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长、宽(或边长)计算出面积。

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单位:

库沟联小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张庆香

时间:

2015、4

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参与者:

沈冬梅蔡增祥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0至6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

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想听阿凡提的故事吗?

多媒体课件(或教师故事)导入阿凡提的故事。

(播放)……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这一份契约:

“将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

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

特此证明。

”(相机出示小黑板)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契约的当。

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那么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知面积

动手摸:

(1)拿出课本,摸一摸它的边,有什么感觉?

如果想量出边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对比观察:

(2)课本的封面与桌面哪个大?

摸一下,和摸课本的边的感觉一样吗?

联系生活:

(3)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有面积吗?

(3)大家一起来看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谁能比较一下,哪个平面图形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结合学具说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活动)

定义面积:

(5)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作面积。

现在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面积?

2、引导探索面积单位

(1)让学生拿出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比比哪个大?

说说怎么比?

(学生活动)

(2)提问:

如果要比较两张桌面,你还能用剪的方法吗?

为什么?

(3)学生动手实践活动:

在这两个图形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摆一摆小方块、三角形、圆形(教师统一发图形),看看分别要摆几个?

是否有孔隙?

选用哪种图形做单位更合适?

小方块需要有统一的大小才能进行比较,而且这大小不是我们统一就行了,国际上都要统一。

我们就把确定下来的统一的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3、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认识1平方厘米

师: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1平方厘米,它是指边长1厘米大的正方形的大小。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

(过渡平方分米):

大家用这些小方块来测测课桌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小方块太小了,把小方块做得大一些)

师:

那么,我们就需要再大一点的面积,是吗?

你觉得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会是哪个?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

平方分米

师:

你能从平方厘米中得到一点启示,说说什么样的叫做1平方分米吗?

(学生说,生生互动)

师:

想象一下,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又多了一个方块。

找找生活中有哪些1平方分米?

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再用1平方分米来测测桌面,小组合作,哪组最先测出来?

(3)猜一下,下一个要学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1平方米?

老师这儿有1平方米,请看!

(缓慢展开)你想到了有这么大吗?

谁想到上面来站一站,感觉一下到底1平方米有多大?

学生亲身体验(指几个个学生上台)估计一下最多可以站几个同学?

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再回到一开始大家看到的契约,现在你能估计一下问题出在哪儿?

你们觉得正确的应该怎么改?

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巴依老爷是想从阿凡提手中廉价买这块地,但阿凡提抓住他不懂数学的缺点,机智的保护了自己的院子,还使他白白地丢了10元钱,真了不起!

相信同学们也能像阿凡提这么聪明!

(设计意图:

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小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形象,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投影出示或小黑板出示)

笔记本的大小是24______,黑板大小是4______,讲台桌面是50______,篮球场是420______。

2、p64页第1题。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p64页第4题。

说一说测量扑克牌、课桌面、教室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4、估计:

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

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用字母表示:

cm²dm²m²

 

学前准备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

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要知道面的大小,能用尺子去量吗?

我们给物体表面的大小一个新的名称,叫作“面积”。

 

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概括:

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联系生活实际:

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厘米?

 

联系实际:

同学们,你觉得1平方米怎么样?

想想1平方米可以测哪些东西呢?

教后反思:

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小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形象,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

第二课时

单位:

库沟联小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张庆香

时间:

2015、4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参与者:

顾长虹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6页——67页。

完成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前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请你估计一下我们手中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学生交流估计答案并说明估计方法。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设计意图:

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选择卡片这个素材,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卡片的面积,从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实际面积。

(学生活动)

师提问:

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问: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提问:

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

我们可以怎么办?

(想办法检验。

学生分组活动:

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师:

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共同总结: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板书。

(设计意图:

在验证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2、推导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做一做”第二个图形实际上是什么形?

师强调:

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4、出示例题5: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学生汇报时师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整理和归纳,提升学生对笔算过程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67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练习十五1、2、3题。

 课件展示练习3

(1)门面长2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2)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3)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估估、量量、算算的,并让学生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猜想、探索、验证得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精彩的表现让老师收获了快乐。

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例五26×28=468﹝平方厘米﹞

答: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

米、分米、厘米)2、你知道面积单位有哪些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反馈交流: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鼓励创新)

应用:

做6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后反思

让学生通过估估、量量、算算的,并让学生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三课时

单位:

库沟联小

课型:

练习课

主备人:

张庆香

时间:

2015、4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参与者:

沈冬梅、蔡增祥邹良艳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8—69页练习十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把握面积与周长的联系和区别。

2、给学生提供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对几何图案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深化对面积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和分析,理解面积和周长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正方形纸片

学具准备:

长10厘米、宽8厘米得长方形纸片,练习作业纸一张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各怎样计算呢?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回顾,为下一步练习做铺垫)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我会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3、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我会判断

1、一个角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6、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三)、我会选择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长度  B面积  C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16米  B8米   C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

A1千克  B1米   C1平方米

5、至少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A4个   B8个   C9个

6、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A6平方厘米B6平方分米C60平方厘米

(四)、我会解决问题(本环节练习题分层推进,完成第一至四题即完成任务)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形花坛,长6米,宽3米

(1)、如果在花坛里每平方米种4株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株花?

(2)、如果在花坛里每2平方米种一棵树,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4、一个长方形,长12米,比宽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5、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6、李奶奶分别用36米长的篱笆围了3个正方形的养鸡棚,第一个围在场地中间;第二个一面靠墙;第三个围在墙角,两面靠墙。

分别求出三个养鸡棚的占地面积。

(设计意图:

在设计练习题时,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能力,又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出示练习十五第4题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应先测量什么?

学生独立测量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做完后全班订正

2、做练习十五5、6、7题。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九五第10题。

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计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剪下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

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总结反思,初步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新发现?

(设计意图:

在交流中完善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感受学习上的进步,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教后反思

在设计练习题时,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能力,又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

 

第四课时

单位:

库沟联小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张庆香

时间:

2015、4

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参与者:

沈冬梅、蔡增祥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1页例6和例7,完成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猜测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学生自主猜测)

师:

现在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探索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

请同学们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

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借助图表)

师:

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师:

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