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面积单位库沟联小主备人张庆香时间2015年4月参与者顾长虹【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60-7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2、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二、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2、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难点:会根据面积公式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2、教材编写特点。(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如,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这对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以及进一步形成关于面积的估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
4、,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再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以面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取的措施,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此外,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以及在部分习题中,都注意给学生留下
5、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教学建议】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通俗地说,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仍就面积单位的学习来说,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
6、,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容,如有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当然好。但也有些内容,如认识面积单位,与其使用多媒体,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而且是
7、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测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如“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计课本封面的面积,在小组中交流估计的方法。”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
8、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长、宽(或边长)计算出面积。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本单元的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单位:库沟联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庆香时间:2015、4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参与者:沈冬梅 蔡增祥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0至6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
9、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听阿凡提的故事吗?多媒体课件(或
10、教师故事)导入阿凡提的故事。(播放)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这一份契约:“将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相机出示小黑板)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那么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感知面积动手摸:(1)拿出课本,摸一摸它的边,
11、有什么感觉?如果想量出边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工具?(引导学生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对比观察:(2)课本的封面与桌面哪个大?摸一下,和摸课本的边的感觉一样吗?联系生活:(3)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有面积吗?(3)大家一起来看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谁能比较一下,哪个平面图形最大,哪个最小?让学生结合学具说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活动)定义面积:(5)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作面积。现在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面积?2、引导探索面积单位(1)让学生拿出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比比哪个大?说说怎么比?(学生活动)(2)提
12、问:如果要比较两张桌面,你还能用剪的方法吗?为什么?(3)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在这两个图形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摆一摆小方块、三角形、圆形(教师统一发图形),看看分别要摆几个?是否有孔隙?选用哪种图形做单位更合适?小方块需要有统一的大小才能进行比较,而且这大小不是我们统一就行了,国际上都要统一。我们就把确定下来的统一的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3、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认识1平方厘米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1平方厘米,它是指边长1厘米大的正方形的大小。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过渡平方分米):大家用这些小方块来测测课桌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小方块太小了,把小方块做
13、得大一些)师:那么,我们就需要再大一点的面积,是吗?你觉得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会是哪个?(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平方分米师:你能从平方厘米中得到一点启示,说说什么样的叫做1平方分米吗?(学生说,生生互动)师:想象一下,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又多了一个方块。找找生活中有哪些1平方分米?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再用1平方分米来测测桌面,小组合作,哪组最先测出来?(3)猜一下,下一个要学的面积单位是什么?什么是1平方米?老师这儿有1平方米,请看!(缓慢展开)你想到了有这么大吗?谁想到上面来站一站,感觉一下到底1平方米有多大?学生亲身体验(指几个个学生上台)估计一下最多可以站几个同学?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现在我
14、们再回到一开始大家看到的契约,现在你能估计一下问题出在哪儿?你们觉得正确的应该怎么改?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巴依老爷是想从阿凡提手中廉价买这块地,但阿凡提抓住他不懂数学的缺点,机智的保护了自己的院子,还使他白白地丢了10元钱,真了不起!相信同学们也能像阿凡提这么聪明!(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小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形象,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投影出示或小黑板出示)笔记本的大小是24_,黑板大小是4_,讲台桌面是50_,篮球场是420_。2、p64页第1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p64页第4题。说一说测量扑克牌、课
15、桌面、教室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4、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设计意图: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用字母表示: cm dm m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
16、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知道面的大小,能用尺子去量吗?我们给物体表面的大小一个新的名称,叫作“面积”。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概括: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厘米?联系实际:同学们,你觉得1平方米怎么样?想想1平方米可以测哪些东西呢?教后反思: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小活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形象,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第二课时单位:库沟联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庆香时间:2015、4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参与者:顾长虹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17、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6页67页。完成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准备:课件或小黑板、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卡片、直尺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
18、米、1平方米有多大?请你估计一下我们手中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交流估计答案并说明估计方法。)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设计意图: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选择卡片这个素材,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卡片的面积,从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卡片(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实际面积。(学生活动)师提问: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提问: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
19、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想办法检验。)学生分组活动: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师: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共同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板书。(设计意图:在验证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2、推导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做一做”第二个图形实际上是什么形?师强调: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
20、面积计算方法相同。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设计意图: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4、出示例题5:学生试做,汇报答案。学生汇报时师板书。(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整理和归纳,提升学生对笔算过程的认识。)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做67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汇报。2、完成课本练习十五1、2、3题。课件展示练习3(1)门面长2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2)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21、)。(3)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估估、量量、算算的,并让学生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猜想、探索、验证得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精彩的表现让老师收获了快乐。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例五 262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1、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知道面积单位有哪些吗? 今天这节
22、课,我们来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反馈交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鼓励创新)应用:做6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后反思让学生通过估估、量量、算算的,并让学生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第三课时单位:库沟联小课型:练习课主备人:张庆香时间:2015、4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参与者:沈冬梅、蔡增祥邹良艳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869页练习十九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把握面积与周长的联系和区别。2、给学生提供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
23、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3、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对几何图案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深化对面积知识的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和分析,理解面积和周长的联系和区别。教具准备:正方形纸片学具准备:长10厘米、宽8厘米得长方形纸片,练习作业纸一张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各怎样计算呢?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回
24、顾,为下一步练习做铺垫)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一)、我会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3、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二)、我会判断1、一个角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25、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6、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三)、我会选择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 相等B 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2、20平方米是( )计算的结果。A 长度B 面积C 重量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A 16米B 8米C 16平方米4、铁丝的长度是( )。A 1千克B 1米C 1平方米5、至少用()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A 4个B 8个C 9个 6、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A 6平方厘米 B 6平方分米 C 60平方厘米(四)、我会解决问题(
26、本环节练习题分层推进,完成第一至四题即完成任务)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3、一个长方形花坛,长6米,宽3米(1)、如果在花坛里每平方米种4株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株花?(2)、如果在花坛里每2平方米种一棵树,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4、一个长方形,长12米,比宽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5、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6、李奶奶分别用
27、36米长的篱笆围了3个正方形的养鸡棚,第一个围在场地中间;第二个一面靠墙;第三个围在墙角,两面靠墙。分别求出三个养鸡棚的占地面积。(设计意图:在设计练习题时,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能力,又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1、出示练习十五第4题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应先测量什么?学生独立测量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做完后全班订正2、做练习十五5、6、7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3、做练习十九五第10题。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剪下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设计意图:了
28、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总结反思,初步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1、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现?(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完善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感受学习上的进步,体会学习的乐趣。)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教后反思在设计练习题时,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9、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能力,又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第四课时单位:库沟联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庆香时间:2015、4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参与者:沈冬梅、蔡增祥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课本第70-71页例6和例7,完成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准备一
30、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猜测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学生自主猜测)师:现在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探索欲望)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师:请同学们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借助图表)师: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 (100平方厘米)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