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9119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docx

河北专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

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第19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检测

命题点

考点

真题

题型

分值

考查角度

未考查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应对措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3年30

(1)(4)题

文字型非选择题

10

罗斯福新政时国家成功干预的原因和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3年29题

文字型非选择题

12

裕仁天皇的罪行

总结

本主题内容主要在非选择题中考查

巴黎和会

时间

1919年1-6月

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目的

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实际操纵者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会议内容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性质(实质)

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影响

对世界

《凡尔赛和约》同协约国与德国盟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对中国

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归还山东权益”等正当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

这一决定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凡尔

赛和

约》

时间

1919年6月

签订

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内容

(1)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2)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3)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4)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5)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影响

(1)《凡尔赛和约》将战争罪责全部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了严惩,德国被迫在和约上签字

(2)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在德国恶性蔓延

华盛顿

时间

1921-1922年

地点

华盛顿

会议

背景

(1)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2)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参会国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

会议内容

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及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影响

协调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九国公约》

时间

1922年2月

内容

(1)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2)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作用

(1)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2)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这一条约使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建立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

帝国主义战后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战后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

主要的矛盾

战胜国←→战胜国;战胜国←→战败国;战胜国←→殖民地半殖民地

作用

确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暂时维护了世界和平

评价

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原因

(1)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的背后,生产力过剩的矛盾在不断积累着

爆发

(1)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

这一天被称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

(2)几天之内,股票价格连续暴跌。

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就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

①涉及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比较长;③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发了各国国内的政治与社会危机,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以德国和日本为中心的欧洲和亚洲两个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罗斯福新政

开始时间

1933年

领导人

罗斯福

措施

(1)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

(2)调整工业: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产业复兴法》)(基础和核心),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3)整顿农业:

减耕宰畜,政府补偿(4)兴建公共工程,提供工作(以工代赈,刺激生产和消费,以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

特点

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影响

(1)对世界:

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世界其他各国政府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2)对美国:

①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对解决民生问题起了积极作用;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④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在美国的发展,并为二战中取得反法西斯胜利奠定了基础

启示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连贯性

(2)从本国国情出发,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2013年30(4)题已考](3)国家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4)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

通过立法,避免企业盲目竞争;通过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表彰鼓励遵纪守法的企业;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整;罗斯福的个人作用;等等[2013年30

(1)题已考]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背景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

建立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背景

(1)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社会矛盾激化,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建立强权政府

(2)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他们不失时机地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了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建立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实行纳粹党一党独裁

恐怖统治

对内独裁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3)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4)反犹暴行:

①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犹太人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②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③不得参军;④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等;⑤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⑥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袭击,迫使大量犹太人外逃(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

对外侵略

①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②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③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后果

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原因

(1)经济上:

日本帝国主义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弱,财经力量不足,金融上对英美有依赖性,并经常保持着过重的军备负担;

(2)政治上,日本缺乏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封建性和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加上实行军事第一主义,形成了以军部为支柱的天皇制

崛起

基础

经济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下降,工人失业,农民失去土地,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政治

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1936年,广田内阁成立,它完全受军部的摆布,这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暴行

国内

禁止工会运动,压制言论自由,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1)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2)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30万人以上的中国军民

(4)在中国进行细菌战、化学战等。

侵略者以裕仁天皇为代表(2013年29题已考)

后果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影响

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的建立,对世界和平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2017唐山模拟19题)下表是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据材料判断当时“新政”的措施是(  )

单位(周)

调整前

调整后

最高工时

55小时

40小时

最低工资

60美分

12美元

A.整顿金融业      B.对工业的调整

C.调整农业生产D.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本题是表格材料型选择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准确解读表格中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表格主要呈现的是调整工人的工时和最低工资,由此可见,表格所呈现内容是罗斯福新政针对工业进行的调整、整顿金融、调整农业、兴办公共工程涉及不到工人的工时和最低工资问题,故选B。

【答案】B

考点攻关练

一、选择题

1.(原创)巴黎和会上每一个决定做出之前,大国之间都有一番较量,《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处理上,英国在美国支持下坚决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并迫使法国妥协。

这说明《凡尔赛和约》( A )

               

A.是与会各大国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B.严重损害了法国利益

C.是在英国主导下签订的

D.最大限度保护了德国利益

2.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D )

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3.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这“两个大国”是指( A )

A.美国与日本 B.德国与法国

C.英国与日本 D.中国与美国

4.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重新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B )

A.得到了轴心国集团的支持

B.是对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顶峰

5.列表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观察下表,导致其中经济数据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C )

国别

时间

失业人数

国民生产总值

美国

1929年

150万人

1039亿美元

1933年

1700万人

560亿美元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B.军备竞赛的影响

C.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D.十月革命的冲击

6.(2016河北模拟)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

下列有关“蓝鹰”的表述准确的是( B )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7.下面表格归纳了大萧条中美国面临的问题、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对策及新政的目的。

通过对表中内容的分析,在下列选项中找出属于工业危机所应对的问题是( B )

问题

对策

目的

金融

危机

整顿银行,政府保障,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恢复银行运转和民众信心

工业

危机

公平竞争法规与蓝鹰标志,工人谈判权,工资与工时

减少盲目竞争,消除生产过剩,缓和矛盾,稳定秩序

农业

危机

减耕减产,政府补贴与收购

减少剩余,保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

民生

危机

紧急救济,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就业,扩大消费,缓和矛盾,稳定社会

A.信用与保障B.过剩与秩序

C.过剩与价格D.温饱、就业与保障

8.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

它懂得改变。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B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冷战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9.1933年5月,美国颁布发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

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

其目的是( A )

A.复兴农业经济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D.增加政府收入

10.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 D )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B.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C.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11.(2016石家庄一模)下列概括20世纪30年代世界历史阶段特征的关键词中,正确的是( B )

A.革命、对峙、侵略、变革

B.危机、萧条、变革、战争

C.繁荣、稳定、和解、联合

D.和平、发展、民主、阵营

12.下列事件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D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

C.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

D.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

二、非选择题

13.(2016唐山三模)读图,回答问题。

签署《凡尔赛和约》   

签署《雅尔塔协定》

(1)两幅图片所示条约在内容上有何共同点?

答:

都对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作出了规定。

(2)上述两个条约的签署分别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西亚统治的新秩序。

《雅尔塔协定》的签署实际上划分了二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初步确立了战后世界的两极格局。

14.(2015张家口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

“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

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贫困和失业。

(意思相近即可)

(2)材料二的《全国工业复兴法》直接解决问题

(1)的举措有哪些?

答:

兴办各种公共工程;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意思相近即可)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请说出罗斯福政府的举措对美国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缓和了阶级矛盾,改善了民生,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等。

(意思相近即可)

15.(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议会在整个事件(光荣革命)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期,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材料二 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材料四 1978-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由152元增加到990元,平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686.3元。

——摘自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钢人(首都钢铁公司)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企业带来返老还童。

1991年,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惠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

——摘编自1992年《人民日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

影响: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的影响。

答:

内容:

新经济政策:

在苏俄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型企业。

罗斯福新政: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生产进行调整。

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对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调整提供了借鉴;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四,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并分析其原因。

答:

成效:

农村: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取得较大发展。

城市:

企业利润增加;企业活力增强。

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推动上述四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答:

走改革创新的道路;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等。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命题强化练

1.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短期的相对稳定被打破,随即美国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两国谋求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

打破材料中所述“短期稳定”的是( A )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德日法西斯上台

2.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

三头怪兽是指( B )

A.德国、奥匈帝国、日本

B.德国、日本、意大利

C.英国、法国、俄国

D.美国、英国、苏联

3.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

“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 C )

A.罗斯福政府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美国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

C.新政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

D.美国民主制度达到了鼎盛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个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

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材料二 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促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法美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摒弃前嫌,于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

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1)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

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

答: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

答:

共同的利益。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最终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这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

军事集团:

轴心国集团(或三国轴心或法西斯同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影响:

轴心国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5.(2013河北中考30题)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

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如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90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

90年代末,围绕加入WTO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

答:

通过立法,避免企业盲目竞争;通过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表彰、鼓励遵纪守法的企业,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整;罗斯福的个人作用等。

(2)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答:

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有正确的领导;有制度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