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8750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docx

出土文献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2.1总体简介1

2.2建筑设计概况2

2.3结构设计概况4

`3.施工测量前准备7

3.1技术准备7

3.2人员准备7

3.3主要测量器具准备7

4.平面控制网9

4.1平面控制网布网原则9

4.2轴线控制点的布设9

4.3轴线控制网的精度9

5.高程控制10

5.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0

5.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1

6.主要施工测量方法12

6.1土方工程的测量放线12

6.2基础放线12

6.3主体结构轴线测设12

6.4高程控制14

6.5沉降观测14

6.6重点项目测量放线14

6.7装修的测量放线15

6.6机电安装的测量放线15

6.7资料管理15

7.质量标准及主要控制措施15

7.1质量标准15

7.2主要控制措施17

8.施工测量管理18

8.1测量记录和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18

8.2测量仪器使用和保养的基本要求19

8.3安全措施20

9.新技术的应用20

10.附图21

10.1附图一:

建筑总平面图21

10.2附图二:

建筑物定位平面图21

10.3附图三:

方格网平面图21

10.4附图四:

基础平面图21

10.3附图五:

主体结构平面控制网图21

1.编制依据

1.1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大楼工程设计图纸;

1.2施工组织设计;

1.3测绘单位提供的工程施工区域测量控制资料;

1.4有关测量施工的规范、标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4

《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DB11/T339-2016

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DB11∕T446-2007

6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15

7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办法》

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9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755-2012

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2.工程概况

2.1总体简介

2.1.1工程名称: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大楼。

2.1.2工程编号:

【2014108】

2.1.3工程建设地址:

拟建场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区东区,西临学堂路,人文社科图书馆以南,第三教学楼以北,东侧为土木系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20500㎡,地上建筑面积11400㎡,地下建筑面积9100㎡;地下三层,地上五层,地上各层层高3.5m,地下一层层高3.5m,地下二层层高5m,地下三层层高4.5m,建筑物总高度18m。

详见附图一:

建筑总平面图。

2.1.4本工程测绘单位提供了平面、高程控制普通测量成果报告书中依据点。

工程名称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大楼

工程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区东区,西临学堂路,人文社科图书馆以南,第三教室楼以北,东侧为土木系教学楼。

建设单位

清华大学

设计单位

清华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单位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质量创优目标

争创结构长城杯、建筑长城杯

2.2建筑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地下主要功能为文物库、实验室、会议室等用房,地上为教师工作室、实验室及相关辅助用房

2

建筑面积

20500㎡

3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4

建筑设计耐火等级

地下一级,地上二级

5

建筑层数

及层高

地上5层;地下3层

地下三层4.5m,地下二层5.0m,地下一层3.5m,首层至五层3.5m

6

建筑高度

18m

7

0.000绝对标高

50.00m

8

外装修

外墙面

玻璃幕墙、干挂石材复合幕墙、复合木纹挂板幕墙、真石漆

台阶

烧毛花岗石台阶

散水

暗埋式混凝土散水

广场

透水混凝土路面、烧毛花岗石路面

吊顶

木纹树脂板、干挂石材

地面

金属板

9

屋面

不上人水泥砂浆屋面、室外防腐木架空上人屋面

10

内装修

楼地面

铺地砖楼地面、石材楼地面、无溶剂聚氨酯自流平楼地面、单层亚麻地毯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防静电全钢活动地板楼地面、PVC楼地面、强化复合木地板楼地面

踢脚

地砖踢脚、不锈钢踢脚、石材踢脚

内墙

乳胶漆墙面、干挂石材墙面、轻钢龙骨石膏板墙面、矿棉吸声板墙面、面砖墙面、木质装饰吸声板墙面

顶棚

乳胶漆顶棚、吸顶矿棉吸声板顶棚、矿棉吸声板吊顶顶棚、纸面石膏板吊顶、夹胶防火玻璃吊顶、木纹铝方通吊顶

门窗

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悬板活门、断桥铝合金门窗、木门、防火窗、防火隔断、钢质防火门、三防门、防火卷帘、百叶;

11

防水工程

地下室

防水混凝土+1.5厚贴必定MAC高分子自粘橡胶复合防水卷材+1.5厚贴必定MAC高分子自粘橡胶复合防水卷材

屋面

防水混凝土+1.5厚贴必定MAC高分子自粘橡胶复合防水卷材+1.5厚贴必定MAC高分子自粘橡胶复合防水卷材

防水要求房间

卫生间等室内防水:

采用一道厚度≥1.5mm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集水坑、雨水调蓄池:

内壁做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水箱及内部管道配件:

刷环保无毒环氧树脂涂料

12

建筑节能

屋面

屋面:

钢筋混凝土+9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板,屋面传热系数为0.39W/(m·K);

外墙

外墙:

钢筋混凝土+120厚岩棉保温板,外墙传热系数为0.43W/(m·K);

外窗

PA断桥铝合金中空Low-E6无色+12A+6无色玻璃(传热系数≤2.40W/㎡*k)

透明幕墙

PA断桥铝合金中空Low-E6无色+12A+6无色玻璃(传热系数≤2.40W/㎡*k)

天窗

PA断桥铝合金中空双银Low-E6无色+12A+6无色玻璃(传热系数≤2.0W/㎡*k)

2.3结构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基础结构形式

平板式筏板基础

2

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抗震等级

剪力墙

二级

框架

三级

悬挑钢结构

三级

3

建筑结构

安全等级

二级

4

砼强度等级

垫层

C15

地下室底板、顶板(含梁板)

C30

外墙(含壁柱)

C35

剪力墙(含连梁)、人防内墙、与剪力墙相连的框架柱

B3~4层

C45

5~屋顶层

C35

框架柱

B3~4层

C40

5~屋顶层

C35

梁、板、水箱、水池及楼梯

C30

构造柱、圈梁、过梁、压顶梁、栏板

C25

5

砼抗渗等级

地下室底板、顶板(含梁板)、外墙,为掺加高效抗裂防水剂的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地下三层、地下二层为P8;地下一层为P6,水箱、水池、人防顶板、屋面板抗渗等级为P6。

5

钢筋规格

HPB300/HRB400

6

钢筋连接

钢筋直径≥16时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其余采用搭接形式。

7

钢筋保护

层厚度

底板下部钢筋底面、地下室外墙外侧、无地下室的基础受力钢筋

40mm

水池池壁等防水混凝土迎水面

50mm

结构柱、梁位于室外及与水和土壤直接接触的柱、梁面;上面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顶面

35mm

结构柱位于室内的柱面

二a类环境为25,一类环境为20

结构梁位于室内的梁面、地下室底板上部、地下室外墙内侧及水池背水面;人防临空墙、门框墙、隔墙、顶板、楼梯板

20mm

卫生间、雨篷、挑檐等板

25mm

各层楼板、楼梯板和其它混凝土墙

15mm

梁、柱

30mm

8

钢材

钢骨混凝土柱、梁中型钢、外露钢结构Q345B

9

填充墙

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

`3.施工测量前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

由主任工程师组织技术员、测量员学习和校核图纸,掌握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等。

在看图中,要以轴线为准对比基础,非标准层及标准层轴线关系,并同建筑图、设备图进行对照,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甲方沟通。

3.1.2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方案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了解流水段划分、工程进度安排,从而明确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要求以及测量放线人员的安排,从而确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

3.1.3校核定位桩与水准点

依据测绘单位提供的普通测量成果报告书,给定的四个角点和场外四个桩位坐标及高程点为放线依据的基础上,建立首级轴线控制网和一条附合水准路线,用于建筑物的测量控制。

为防止桩位有误或被碰动,必须对定位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测,并作好复测记录,从而保证引测的平面及标高控制点的正确性。

定位桩、水准点经自检及公司技术主管部门复测无误后,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请监理验线。

3.2人员准备

由主任工程师主持成立测量小组,由技术员、质量员、测量员组成。

组织机构如下:

主任工程师:

朱海峰(一级注册建造师,京111101016453)

质量员:

杜彬(质检员,考021-*******)

测 量员:

陆跃国(换发037-0003031)

验线员:

王成树(验线员,考037-0008689)

3.3主要测量器具准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证书编号

校准日期

有效日期

1

全站仪

GTS-102N

1

20170216-93

2017、1、16

2018、1、15

2

水准仪

DZS3-1

1

20170216-94

2017、1、16

2018、1、15

3

钢卷尺

天津雄狮

1

17030537

2017、3、3

2018、3、2

4

激光铅垂仪

PD58-80米

1

所有测量仪器和钢尺按计量法定期进行检定,并自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全站仪、水准仪和经纬仪在其检测周期内,每1个月对主要轴线关系进行检查和校正,以随时保证使用时的观测精度。

4.平面控制网

现场建筑总平面图、场区地形条件、建筑物总体布局情况及测绘院给定的坐标依据点和平面控制点建立轴线控制网,用于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平面控制及各流水段的施工测量。

按照《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中规定的二级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施测。

其精度要求符合下表

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二级

1.0

100

±10

1/20000

1/10000

±10

二级导线技术指标

4.1平面控制网布网原则

4.1.1轴线控制网应先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4.1.2点位应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并便于使用的地方。

4.1.3场地平面控制网应根据设计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建筑物形状与轴线尺寸以及施工方案、现场情况等全面考虑后确定。

4.2轴线控制点的布设

4.1根据现场和建设单位给定的定位条件,在建筑物周围建立轴线控制网。

本工程首级控制网以测绘院所给定的4个坐标点为高等级控制点与各楼轴线交点坐标,先对这些点进行复核,满足距离、角度等位置关系后,以此为依据,进行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具体布设形式详见附图二:

建筑物定位平面图。

4.2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位置关系,用全站仪对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布设成相互平行及垂直的控制方格网。

详见附图三:

方格网平面图。

由于本工程基础底标高为14.2m,因此,可将控制轴线直接向工作面投测。

用全站仪直接向基槽投测轴线,经复测校核无误后,满足相关要求后,根据基础施工图,以轴线为基准,测放出梁、柱、电梯井、集水坑等位置线。

4.3轴线控制网的精度

4.3.1根据设计图纸轴线间距和现场的控制网点,以二级建筑方格网的精度指标布设轴线控制网,考虑到结构作业面拉钢尺不方便,防止二次量距误差积累,轴线上视线易受遮挡,设计为偏轴1m以便控制主轴线。

4.3.2控制点保护:

4.3.2.1控制点的保护做法:

(1)现场控制点位按永久点的要求进行埋设,要避开基坑变形影响和降水作业影响的范围。

本工程点的埋设见下图:

 

(2)测量人员将各控制点位图,下发各相关部室,使现场人员明确桩位所在地点,以便保护。

(3)现场各施工人员都有责任保护桩位。

(4)测量人员定期检查桩位,一旦发现移动,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恢复。

5.高程控制

5.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5.1.1根据测绘单位给定的水准点A1861、A1862、A1863、Z四点点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来控制现场的高程。

5.1.2施工现场共布设4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距离应小于80m,受现场条件限制距建筑物为10m以外,不会影响水准点的沉降。

5.1.3水准路线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进行布设。

5.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进行布设。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先对其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在现场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其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

等级

视线高度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每公里高差全中误差

四等

≥0.2m

≤100m

≤5m

±20√Lmm

6.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6.1土方工程的测量放线

6.1.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测量内业上先计算出基坑上下口线距轴线的相关尺寸,用全站仪进行土方开挖放线。

6.1.2先对基槽上口线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随着挖土的深入,从现场高程控制点向基槽内导引标高。

接近槽底时,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出基槽内高程控制点。

然后,根据此标高控制点控制基底清槽。

标高用红漆标定,拉线清槽。

6.1.3当挖至最后一步土时(即基底土层200mm),放出基槽标高变化处上下口线,然后人工配合挖土机,边挖边修正,直至成槽。

成槽后,放出结构边线,检查槽壁位置。

6.1.4当基槽开挖深度超过5m时,采用全站仪设置边坡位移观测点。

间距20m设置一个观测点。

土方开挖过程中,每日进行观测一次,土方开挖完成后,边坡无异常位移可一周进行观测一次,并详细记录。

如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生产安全部门。

6.2基础放线

6.2.1轴线控制桩的检测

当基础垫层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根据建筑物控制网的检测各轴线控制桩位,确定没有碰动和位移后,方可使用。

6.2.2结构轮廓和主轴线投测

根据轴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向基础垫层上投测控制线,利用控制线放出建筑物保护墙位置线。

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轴线、主轴线、经闭合合格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墙线、柱线等放线工作。

附图四:

基础平面图。

6.3主体结构轴线测设

6.3.1基础施工完成后,在结构施工到±0.00时进行一次联合验线,确认无误后把控制点引测到±0.00结构楼板上,采用内控法进行测量定位。

内控点要进行复测闭合,在满足相对位置关系后再固定点位。

内控点的做法为:

在偏轴控制线交点位置,弹出十字相交线,交点用红油漆标记并周围砌砖、表面加盖保护,确保点位不受破坏。

为施测方便,内控点统一做偏轴线1米控制点。

详见附图五:

主体结构平面控制网图

6.3.2首层楼面轴线投测

在首层楼面板砼浇筑前,在砼楼面轴线控制交点打10cm长膨胀螺栓,尽量和楼面相平。

根据首层平面图及测绘院给定控制点,利用全站仪对场区坐标再次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把控制线投测到首层平面,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及距离核对,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不得低于下表: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建筑物高度60~100m

10

1/1000

首层楼板根据校核好的轴线控制网进行细部放样,完后重新校验此点,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准点。

在±0.000以上各楼层楼板施工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的孔洞用于安装激光接收靶,孔洞大小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接收靶示意图如下:

 

首层各内控点1㎡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及杂物,激光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程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6.3.3首层以上楼层轴线投测

将激光铅锤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接收靶放在待测楼层相应预留洞上,对中整平铅锤仪后,打开发光源并调整激光束,直至接收靶上的光斑最小、最亮。

慢慢旋转铅垂仪,接收靶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3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收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他控制点。

利用全站仪和50m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方格网进行测量,满足精度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其次进行各轴线之间的细部放线工作。

6.4高程控制

6.4.1±0.000以下高程的传递

随基坑开挖用塔尺逐步向下传递标高,以控制挖土深度。

基坑开挖至基坑底上500时,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校核塔尺导下的标高,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制标高,必须两点以上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内。

6.4.2±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

当施工至首层后,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在首层外墙上下通视的大角建筑1m线上,作为该工程的常用水准点,并且每一施工流水段的水准点不应少于三处,且相互闭合,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

然后在待测楼面层用水准仪将引测上来的水准点作为闭合,当误差在3mm以上内娶平均值作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次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6.4.3层间标高水平传递

各层墙体、柱钢筋上相对标高1m线的抄测。

在绑好墙筋、柱筋、合完模后,将上一层楼板上皮建筑标高1m控制点抄测到每个房间四角的墙体钢筋上(或每个柱子的四角钢筋上),用红漆做出明显标记,便于控制墙体砼浇筑高度、上层楼板砼浇筑厚度及门窗洞口钢筋绑扎控制和水电专业的使用。

墙体、柱子拆模后各层建筑1m线的抄测。

墙、柱拆模后,及时在每道墙两侧和柱四周抄测建筑1m线,并弹好墨线,为后面支顶板、大梁、钢筋绑扎、门窗安装、水暖电管件安装及地面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依据。

6.5沉降观测

本工程按照设计要求严格做好沉降观测记录。

此项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来完成,我部积极予以配合。

6.6重点项目测量放线

6.6.1外墙大角线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线锤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玻璃幕墙控制校核。

6.6.2墙体外边线及500mm控制线

根据墙体厚度弹出边线,作为钢筋调整及凿毛时的依据,弹出距墙体轴线500mm控制线,作为检查模板位置依据线。

6.7装修的测量放线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

主要的建筑1m线各楼层原有1m线为准,同一水平线的标高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可用水平红外线仪或透明水管施测。

6.6机电安装的测量放线

根据结构轴线放出机电设备位置线,根据建筑1m线控制机电设备基础标高。

6.7资料管理

表格的填写、签字:

根据新的资料管理规定DB11/T695—2015《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中有关测量章节内容和要求,资料需填写:

表C3-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表C3-2基槽平面及标高实测记录;

表C3-3楼层平面放线及标高实测记录;

表C3-4楼层平面标高抄测记录;

表C3-5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填写的资料整洁、清晰,不得涂改,需让监理验收、复核的必须提前报验,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7.质量标准及主要控制措施

7.1质量标准

7.1.1建筑物平面控制

等 级

适用范围

测角中误差

测边相对中误差

二 级

框架、高层工程

1/15000

7.1.2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误差(mm)

控制误差(mm)

30<L(B)≤60

土10

土5

60﹤L(B)≤90

土15

土5

90﹤L(B)≤120

土20

土10

120﹤L(B)≤150

土25

土10

150﹤L

土30

土10

7.1.3轴线竖向投测

项目

允许误差(mm)

控制误差(mm)

每层

3

2

H≤30m

5

3

7.1.4各部位放线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控制误差(mm)

主轴线长度L

30m<L≤60m

土10

土5

60m<L≤90m

土15

土5

90m<L

土20

土10

细部轴线

土2

土2

承接墙梁柱边线

土3

土2

非承重墙梁柱边线

土3

土2

门窗洞口边线

土1

土1

7.1.5标高的竖向投测

项目

允许误差(mm)

控制误差(mm)

每层

土3

土2

总高(H)H≤30m

土5

土3

7.2主要控制措施

7.2.1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2.1.1遵守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建筑施工服务。

7.2.1.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即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

7.2.1.3选用科学、简捷和精度合理、相称的施测方法。

合理选择、正确使用仪器,在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7.2.1.4要严格审核原始依据(设计图纸、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等)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

7.2.1.5执行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报主管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保密等有关规定,用好、管好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

实测时要当场做好原始记录,测后要及时保护好桩位。

7.2.1.6测量人员要紧密配合好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并要及时总结施工测量中的经验,以利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

7.2.2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7.2.2.1验线工作要主动。

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均能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7.2.2.2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

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洽商和起测点位(如红线桩、水准点)及其已知数据(如坐标、标高)应为原始资料,最后定案的应是正确、有效的资料。

7.2.2.3验线使用的仪器和钢尺,要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

7.2.2.4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仪器的精度要适合验线要求的需要,并校正完好。

(2)要严格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要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3)验线本身要先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7.2.2.5独立验线。

7.2.2.6验线部位,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1)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2)现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

(3)现场高程控制网及±0.000标高程线;

(4)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5)以上各部位必须由放线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