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874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docx

春季五下作文指导讲义

五年级第二学期小学生作文指导讲义

第一单元记一次参观访问活动

【习作要求】

  进行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把这次活动的情况写下来。

想一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该怎样有条理地写。

【习作指导】

  这次作文要求是写参观访问活动的。

写这样的作文,必须做到先有活动后写作文。

参观访问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但又有细微的区别,参观侧重于看,访问侧重于听。

都要动脑筋思考,把参观访问的所见所闻的材料进行组织和取舍。

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有主次,有条理,不记流水账。

因此,必然做到以下4点:

  1.组织这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以目的统帅活动。

那么,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极为重要。

目的明确,作文思路就清晰,材料安排就不会颠三倒四,东拉西扯,杂乱无章。

  2.注意叙述顺序。

写参观访问活动除按时间先后顺序外,也常按方位顺序写。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就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向我们介绍双龙洞的,这是根据游览的空间方位来写的。

我们还可以按时间的先后变化来写。

例如《观潮》,作者位置不变,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退潮)的顺序写。

因此,这两篇文章条理非常清晰。

  3.列好作文提纲。

参观访问所看到的,听到的材料很多,但不可能都写进这次作文中去,应进行分析、比较,把与作文中心关系紧密地排一排队,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顺序列出提纲。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做到胸有成竹,这对有条理地将参观访问活动写下来,是很有帮助的。

  4.在参观访问中有许多感受,应结合叙述,用联想、抒情、议论等手法把感受表达出来,可以充实文章内容。

如一位同学瞻仰周总理旧居后,写了一篇参观记。

除做到条理清楚之外,还注意联想、抒情。

他写到周总理童年用过的笔墨砚台时,写道:

“我仿佛看见总理在小小的油灯下,一会儿搁笔沉思,一会挥笔疾书……”

【范文点评】

参观水生生物博物馆

  十月的一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参观。

  步入水生生物馆,只见宽敞的大厅内,一具庞大的小鳗鲸骨骼横卧着。

书上说鲸庞大,我们这才领略到。

这具骨骼除头部外,是由41节脊椎组成的。

全长有10多米。

如果你留意旁边的说明,你会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具今年4月捕获的小鳗鲸的骨骼,看了它,大鲸的骨骼便可想而知。

单是头部骨骼就需要我们张开双臂来丈量。

  随后,我们来到贝类陈列室。

这里的贝壳多种多样,颜色、花纹、形状各不相同,你绝对找不出两只同样的贝壳。

举目环视,有的贝壳大如圆镜,有的贝壳小如豆粒。

就算是一目而过,也让你看得眼花缭乱。

在各种贝壳当中,一种名叫“红胞”的贝壳尤其突出。

它的外表与众不同,全是深红色,仿佛涂上了色彩似的。

在内壳,竟然会有一些红绿相间的色彩,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水彩画,其画艺并不亚于水彩画家。

还有一种贝壳,在手掌大的内壳里,清晰地浮现出一尊佛像,它一手拿着破扇,一手拿着佛珠,正哈哈大笑,活像济公一样!

正因为这样,它可成为参观的热点。

  如果说进入了鱼的标本陈列室,不如说进入了鱼的世界。

室内约有一千多种鱼装在大小不同的玻璃缸里,它们都是非常罕见的标本。

有扁形的木鲽鱼,有五六尺长海鲨等等。

看着看着,我们好像到了海底世界,无数的鱼在穿梭,在成群结队地追逐。

多么引人入胜啊!

  海藻陈列室里的海藻标本也是多种多样的,举不胜举。

有的又大又长,有的却要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楚。

  珊瑚陈列室内的珊瑚,形态各异,每一丛珊瑚都是一个艺术的精品。

  总之,这次参观,使大家领略到了水生生物的新、奇、美。

我们就像遨游在知识海洋里一样,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简评】本文作者在参观水生生物博物馆后,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感受最深的、有重点地、有条理地、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在参观过程中,非常细心地观察。

如写小鳗鲸的头骨的大小用“需要我们张开双臂来丈量”就很形象;写贝壳的大小用“大如圆镜”、“小如豆粒”就很生动。

用先总后分的叙述方式描写贝壳,总述贝壳“多种多样”、“绝对找不到相同的贝壳”,语气肯定。

还从外表和内壳、颜色等写了“红胞”和“一个大贝壳”,把它们称之为“一幅完美的水彩画”。

把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贝壳描写得淋漓尽致。

文章条点。

读了如临其境,亲眼目睹。

海上一日游

  游船离岸,向茫茫的大海驶去。

这时,幽静的山庄,热闹的大街仿佛都荡然无存了。

  海涛,抚摸着船舷;秋风,轻声地歌唱;云彩,飘飘逸逸,成群结队的海鸥在展翅高飞。

岸边,树木葱郁。

绿树与海水之间的沙滩,如大海坦露的胸脯。

我们的游船,拔波劈浪向前驶,像行驶于云雪之中,真令人心旷神怡。

有人说:

“海上世界,多姿多采,其乐无穷。

”一点都不假啊!

  当船开进了湛江港时,我惬意地倚着船栏上凝视,湛江港面积很大,约几百海里。

这里风光奇丽,气候宜人,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

港口停泊着万吨级以上的远洋巨轮,本国的,外国的,多得数不清。

而海船,更是星星点点地不计其数。

巨轮发出低沉的汽笛声,渔船上,歌声荡漾,加上海浪拍击的哗哗声,组成了一支动听的交响乐。

岸上人声鼎沸,汽车络泽不绝,工人忘我地工作。

  港尽头是油库码头,隐隐约约可见许多油库。

码头搬运桥长达百来米,如一条百足蜈蚣,又似巨鲸浮游海面。

正看得入神,游船的广播传来娓娓动听的女中音:

“同学们,湛江港是通往非洲、欧洲、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以及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在这里停泊着来自五洲四海的各国巨轮。

湛江的南海石油储量丰富,将成为南国油都,成为祖国南疆一颗闪亮的明珠。

”我听着,又兴奋,又自豪,倍觉家乡――湛江的可爱。

  过了湛江港和油库码头,就是人们慕名已久的特呈岛了。

特呈岛周围云雾迷蒙,帆影点点,正是:

  烟波连海海连天,

  天地相亲一线牵。

  碧波万里渔歌多,

  无数白帆跃眼前。

  岛上树木森郁,四周黄沙围绕,整个小岛仿佛一颗绿宝石镶嵌在碧波万倾的大海中。

岛周围浪浪涛涛,铮铮有声,正是:

  千秋海鼓声,

  不见锤鼓人。

  游船离开特呈岛向北行驶。

前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海石油城了。

高楼林立,马路宽坦,车辆数不胜数,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生活物资应有尽有。

  船继续向前。

那,绿荫中,一座座隐隐约约的楼宇,正是海滨宾馆!

这里园林楼宇幽雅别致,房屋别具一格,周围被绿树红花拥抱着。

正是:

  垂柳翩翩柔如水,

  翠竹葱葱碧似玉。

  楼宇隐隐花丛中,

  景色优美更迷人。

  海滨宾馆,这美丽的园林,正以它的多姿多采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

  当“夕阳隐隐傍山尽,夜帘缓缓盖天垂”之时,游船长鸣几声,载着一船欢声笑语慢慢地向码头靠近……同学们虽然踏上热闹的街道了,但我们的心还在那无边无际的海洋上。

【简评】文章按海上游的先后顺序记叙,条理清楚。

记叙中既注意详略,又做到描写抒情结合。

克服了写这类文章时容易犯的样样要记,拖拖沓沓的毛病。

  文章每写完一处,都用一首简洁的诗歌作概括、抒情,文章过渡自然,情景融洽,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

采访记

  我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广播员。

今天,大队辅导员交给我一个光荣的任务――采访学校在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新人新事,再向全校广播。

  我拿着笔记本,夹着圆珠笔,来到了大操场,正要寻找采访对象。

哎,今天的执勤队多神气。

看,雪白衬衫穿在身上,鲜红的领巾飘在胸前,精神抖擞地站在校门两边,同学回校笑脸迎,老师进来齐问好,高举右手敬队礼。

啊!

他们给全校同学树立了“文明礼貌”的新形象。

我应该记下来,在广播里宣传宣传。

  办公楼前边,几个红领巾在清扫沟渠。

他们有的用水冲,有的用扫帚扫。

突然,他们几个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呢?

我得过去听听。

哦,原来水渠被堵塞了,水不通。

只见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两袖一卷,身子一蹲,把手伸向渠口一把树叶一把泥沙地往外掏,渠水发出一股臭味直往上冲,小姑娘皱皱眉头,仍然坚持着。

她是谁?

啊,原来是我的邻居小玲。

以前她奶奶叫她倒垃圾都嫌脏,今天怎么那么积极呢?

于是我问:

“小玲,你不怕脏吗?

”小玲抬起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是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4条去做呀!

”啊!

还是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灵,连以前不爱劳动的娇小姐也变得爱劳动了。

我掏出手绢替小玲擦去头上的汗珠,说声:

“我要向你学习”,就往教学楼走去。

  刚踏上楼梯,就跟一个小不点撞个满怀,连我的笔记本也被撞落在地,我正想说:

怎么走路不带眼?

小不点已把我的本子捡起来,递到我的面前说:

“姐姐,对不起,请原谅。

”啊,我认出来了,这不是二年级(3)班的小调皮吗?

上学期,他老爱欺负同学,我还批评过他呢!

现在变得那么有礼貌了,应该表扬表扬!

于是,我摸着他的头说:

“小同学,你进步了,要坚持下去啊!

”小调皮红着脸,点点头,说声:

“姐姐再见”就走了。

  时间不多了,今天的采访就此结束。

我得整理一下采访稿,好到广播室广播呢!

【简评】这篇习作独出心裁地选了“我”去“采访”这个典型材料,通过自己――“我”的亲眼目睹学校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出现的新气象,表现了同学们新的精神面貌,反映出学校的新风尚。

文章叙事流畅、中心突出,有条不紊。

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校园生活气息。

游雷州西湖

  今年秋季的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到雷州西湖秋游,事隔虽已多天了,但西湖的美丽景色还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使我时时在想,我若是一位画家,必定用彩笔把西湖的绿树碧水描绘下来,让世界小朋友都能共同欣赏它的美;我若是一位诗人,也必定用最美的语言去赞颂这个人间的仙景。

  啊!

西湖!

当我踏入它门口时,就情不自禁地连声叫了起来:

“多美啊!

”放眼一望,湖边一行行杨柳,生机勃勃,柔软的柳枝刚好擦着湖面的清波,在湖中垂柳倒影的衬托下,就像无数的少女在对着湖水低头梳理自己的头发。

侧耳一听,杨柳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姑娘们在低声细语,又像自然界里奏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我抚摸着条条柳枝,沿着柳荫小道向前走。

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弯弯曲曲的桥。

这座桥跨过湖面,把西湖分为东西两面。

一阵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波纹,远远望去,这座桥真像一条长龙,正向对面的龙宫游去呢!

站在桥中的小亭上,在碧波中的西湖全景尽收眼底。

湖的东面,是红墙绿瓦的十贤祠和雄伟壮观的龙宫。

与龙宫遥遥相对的是苏东坡亭,庄重的苏东坡塑像就静立在亭前。

他手捧诗卷,凝视着前方,充分表现出一位伟大诗人的气质。

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景中的时候,湖面上传来了“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愉快”的歌声,往湖面一看,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闪着点点银光,像仙子撒下无数的珍珠。

我们的同学正划着小艇在湖中游来游去。

这时,真令人感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呀!

  啊!

今年秋游虽已结束了,但每当我看到那天游西湖留下的照片时,那阵阵的歌声,哗哗的划船声,沙沙的柳枝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西湖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呢!

【简评】这是一篇游记。

小作者突出地写了游雷州西湖的感受。

文章条理清楚,文字繁简得当。

文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西湖的美。

如“湖边的垂柳就像无数少女在对着湖水低头梳理自己的头发”,横跨在湖面的桥“就像一条长龙,正向龙宫游去”;那阳光照在湖面上,“湖水闪着一点点银光,像仙女撒下无数的珍珠”。

一个个比喻句,把西湖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参观金鱼宫

  老师带我们去参观金鱼宫,我们可高兴啦。

  一进宫门,就是正厅。

瞧!

里面的鱼可真不少,什么墨高头龙睛、红白花龙睛、五花龙睛、白龙睛、红龙睛等等,品种之多,式样之繁,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看那五花丹凤,身上有橙、白、蓝、紫、黑五种颜色,时而和伙伴嬉戏打闹,时而在水中散步,时而又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游人,样子可爱。

  我正看得出神,一位同学来拉我去看少见的娃娃鱼。

娃娃鱼个儿挺大。

它看见我们,就沉在水底一动不动,两只眼惊恐地看着我们。

我们一走,它又游了起来。

这家伙的警惕性可真高啊!

  这个馆中有墨高头龙睛,它浑身上下一团黑,像是刚从墨水里洗完澡一样,它的额头高高隆起,像一块墨。

它的眼不像鱼的眼睛,倒像一双龙的眼睛。

只见它一会儿吐出一个个水泡,一会儿躺在水草上悠闲自得。

还有狮子头,张着大嘴,就像一只发怒的雄狮。

  我们到另一个馆,看到了很好看的紫帽子。

它的头顶,紫红紫红,像戴着一顶紫色的帽子,怪不得人们叫它“紫帽子”呢。

它那目中无人的样子,真好笑,明明看见我们来了,它理都不理。

  再看那白珍珠鱼,浑身上下雪白雪白,滚圆滚圆,像一颗闪闪发光、玲珑剔透、洁白无瑕的珍珠。

多么迷人啊!

  “啊!

多美的鱼啊。

”我听见同学们的议论声,便循声找去,原来是美丽的鹤顶红,怪不得同学们对它议论纷纷。

它的头顶,像火球一样发着红光,它的身体,就像雪一样白。

红白交替,真是美极了。

  噢,对了,还有那绒球紫罗袍,我差点把它忘了。

它的浑身上下呈紫色,软软的,既像长着绒毛的皮球,又像一位身披锦斓袈裟的和尚。

它的尾鳍不停地摆动,在水中欢快地游着。

它一会儿在水底游玩,一会儿又浮在水面上,向下观看着它的同伴。

它那样子,滑稽得令人可笑。

  啊,多么美丽、多么迷人的金鱼!

【简评】这篇作文写了众多的金鱼,就很注意写每类金鱼与其它金鱼的不同之处。

小作者写墨高头龙睛,“浑身上下一团黑,像刚从墨水里洗完澡一样”。

狮子头“张大着嘴,就像一只发怒的雄狮”。

白珍珠“浑身上下雪白雪白,滚圆滚圆,像一颗闪闪发光、玲珑剔透、洁白无瑕的珍珠”。

鹤顶红头顶“像火球一样发着红光,它的身体,就像雪一样白”。

绒球紫罗袍“浑身上下呈紫色”,“既像长着绒毛的皮球,又像一位身披锦斓袈裟的和尚”。

这样写,突出了它们之间的疑似处,文章生动多姿,金鱼就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了。

说明相似的事物,就应该像这样,在辨异上下功夫。

  这篇作文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记叙的顺序注意不够,段落之间缺乏内有的必须联系。

参观迈陈糖厂

  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早晨,我们在班主任陈老师的带领下,到迈陈糖厂参观。

  我们到糖厂门口,厂门楼上的“迈陈糖厂”四个大字展现在眼前,走进厂门,宽阔的厂道两边种着两排高大的椰树和各种各样的花。

厂道上停着两队满载着甘蔗的汽车和拖拉机,一辆挨一辆,像两列火车伸到磅室,等待过磅。

  走过磅室,我们来到放蔗场。

蔗场上甘蔗堆积如山。

10米高的铁架上两部吊车不停地忙着吊御车上的甘蔗。

一车7、8吨重的甘蔗,它一手就提起来放到称蔗台,然后推进两米多宽的输蔗糟,宽大的轮带把一捆捆甘蔗输送到压榨车间。

  循着轰轰隆隆的机器声,我们来到压榨车间一级压蔗机旁。

那压蔗机一口就把几十捆的甘蔗吃进口里并把它们咬破,然后通过轮带把碎蔗送到二级蔗力机。

二级蔗刀机把送来的碎蔗切细、嚼烂,然后把烂碎蔗输到五联压榨机。

走到压榨机前,只见每部机有一层楼高,一部连着一部,那机器工作的隆隆声音震耳欲聋。

二联压榨机把二级蔗力机送来的碎蔗压出蔗汁后,把蔗汁通过长长的铁管送到煮炼车间去,把压干后的蔗渣源源不断地送到锅炉车间。

  走出锅炉车间,登上二层楼,我们来到了煮炼车间。

迎面看到的是计量池和澄清池。

那澄清池把送来的蔗汁过滤后,澄清的蔗汁像瀑布一样冲下来,送到五部蒸发瓶。

高大蒸发瓶是圆形,直径约4米。

蒸发瓶把过滤的蔗汁蒸发后,把糖水输入六部煮糖罐。

煮糖罐呈圆锥形,每只罐有糖水镜,工人可以观察煮糖情况。

我们站在那里只见滚滚的黄色的糖水。

听技术科的周科长说:

“煮糖罐把糖水加热一小时后,帮助糖水凝成糖浆,然后再流入分泌机。

”我们站在分泌机前,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操作各部机器。

棕黄色的糖浆经过四部机器后变成赤砂糖,到了第八部分泌机亮晶的白糖呈现在眼前了。

一堆堆雪白的糖块很快就送上震动输送机,前后不断摇动的震动输送机把糖块搓碎后送进干燥输送机。

干燥输送机源源不断地把糖输入储糖罐。

  我们沿着干燥输送机来到包装车间。

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称糖、包装。

只见包装机“嚓、嚓、嚓”一下就把糖袋口缝住,一袋袋流到仓库。

听周科长说:

“我们现在每天榨甘蔗2300吨。

  走出包装车间,回头看那高大的厂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真是突飞猛进,蒸蒸日上啊!

我想:

我要学好本领,当一名农业科学家,培养优良的甘蔗,为祖国多产糖做出贡献。

【简评】本文按方位顺序记叙了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段落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小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以准确的语言描述工厂制糖的过程,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

【习作训练】

▲《观日落》

  提示:

大自然的景物之所以美得令人陶醉,不仅是因为它们的形貌婀娜多姿,更是因为它们有那迷人的色彩。

在写这篇作文之前必须仔细观察落日的景色变化,注意动静描写。

▲《访问老游击队员》

提示:

这篇作文是访问记,访问的对象是“老游击队员”,这是要求写的人物。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下去访问。

老游击队介绍了哪些战斗故事,你听了感受怎样,这是要注意写的,但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突出中心。

 

第二单元多人物描写

【习作要求】

  有条理地说一说,一天晚饭后你家里的人做了些什么,说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

家里人口多的,可以选择几个主要的人来说,然后写下来。

【习作指导】

  这篇作文,要从说到写,既是一次说话训练,又是一次写作训练。

时间是一天晚上;地点是家里;人物是家里人,可多可少,人口多的可选几个来写;事情由作者自拟。

具体要求有两点,一是写出人物的动作、表情,表现人物特点。

二是要有条理。

要做到以上两点,必须学习掌握写群像的方法。

  1、仔细观察晚饭后全家人行动,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收集一些反映各人特点的具体事例,做好观察笔记。

然后选择最能表达人物特点的材料,描写出与众不同的人物。

如有位同学写爷爷爱看古装戏的特点,写道:

“晚饭后,电视里只要有古装戏剧节目,爷爷就捧着一杯浓浓的龙井茶,坐在沙发上饶有兴趣地观赏。

有时还用手在大腿上拍着板眼,摇头晃脑地跟着哼。

爷爷最不爱听电视里唱歌,遇到这样的节目,用不了五分钟,他就打呼噜……”由于小作者具体地写出了爷爷的表情、动作,所以,我们读了觉得具体,生动,像亲眼看到的一样。

又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爸爸的:

“晚饭后停了电,周围一片漆黑。

人们都早早入睡了,爸爸却点起蜡烛聚精会神地备课。

我夺过爸爸手中的课本说:

‘今晚停电,你还是早点睡吧!

’爸爸转过身,亲切地说:

‘再过一会儿就睡。

’――爸爸每晚几乎都说‘过一会儿就睡’可是从来没有实行过”这位小作者通过停电来写爸爸的认真工作精神,很有表现力。

  2、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靠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来反映。

由于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那么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也有所不同,因此,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要符合人物的特点,这样才有声有色,真实感人。

例如一位同学写《李爷爷“出嫁”》中的对话和表情:

“村里的大伯、大妈都围着李爷爷,向他表示祝贺:

‘恭喜你呀!

这以后浆浆洗洗,缝缝补补的事可不愁没有人管啦!

’;‘听说大婶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哩!

’李爷爷笑眯眯地说:

‘托共产党的福啊!

要不是政策好,像俺这样的穷光蛋得打一辈子光棍儿……’”

  3、写多数人要有条理,这是这次作文的难点,如果人太多就只选几个主要的来写,每个人都写一段,平均用力,中心就不突出。

所以写群体时,要注意写好人物的共同行动的同时,要突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特点明显的人物来作具体、详细的描写,这就是点面结合,有点有面。

还要写好自己,就是群体中自己在什么位置,扮什么角色,应有所交代。

这样会增强文章的真情实感。

【例文点评】

电视机前的笑声

  我的奶奶是个“电视迷”,我们家的电视屏幕前常常回荡着奶奶的笑声。

本来嘛,一整天,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回家来各有各的事情,谁还顾得上和奶奶聊天呀。

于是,和奶奶做伴的就只有电视了。

奶奶每晚就看到深夜。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可一遇到妈妈,问题就来了。

妈妈是个炊事员,每天四点多钟上班,晚上九点多才拖着疲倦的步子回到家。

奶奶看电视,自然是影响了妈妈罗。

于是,家里的“局势”日益紧张。

  每天,只要奶奶一看电视,我就自觉地退出,去睡觉,因为害怕妈妈生起气来,把矛头对着我吧!

而爸爸呢,也不知所措,没有一点当家的能力。

  不过,这种局势终于有一天缓解了。

那天晚饭过后,爸爸把奶奶请入房里,还顺手带了门,我连忙躲在门边,从门缝往里偷看,“妈,我想和您商量件事。

”这是爸爸在说话。

奶奶用一只满是皱纹的手理了理几缕垂下银丝,缓缓地坐在了一把椅子上。

“玉莲(我妈妈)工作辛苦,您……您能否少看一会电视!

”奶奶站了起来,声音又小又慢:

“我知道了,是我不好!

我,我不看了。

”我吃惊地望着奶奶。

奶奶沮丧着脸,但马上又笑了,奶奶真好!

矛盾缓和了,我感到有说不出的愉快。

然而,我渐渐地发现奶奶总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望着漆黑的天空发呆,我问奶奶在想什么,奶奶笑了,可我感觉到,奶奶那笑中含着苦楚。

我不禁觉得奶奶是那样的孤独,那电视屏前的笑声上哪儿去寻找呀!

我再望望我的奶奶,晚风不时撩起奶奶那银白的发丝,她的眼睛淡而无神。

奶奶,你是在怀念着电视屏幕前的笑声吗?

我一回头,望见妈妈,她正呆望着奶奶,是内疚,是难过,我难又言喻。

她会让奶奶的晚年增添一份愉快吗?

也许吧!

  这天晚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如何对待老人?

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

妈妈错了吗?

奶奶错了吗?

我都不知道,但我看见妈妈那张不安的脸了,我相信,聪明的妈妈会处理得很好的。

我满意地闭上了眼睛……我丝毫不怀疑,那电视屏幕前的笑声会飞回来的,我在等待……

【简评】本文没有直接去写晚饭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的欢声笑语,而是选择笑声背后的矛盾,通篇围绕“怎样才能在电视机前充满笑声”这个问题,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家人的不同态度。

文章的开头点明奶奶是个“电视迷”“我们家的电视屏幕前常常回荡着奶奶的笑声”,接着着重描写了家里的“紧张局势”:

爸爸的为难,奶奶的苦楚,妈妈的不安,“我”的矛盾的心情。

文章最后提出的几个问题,画龙点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通观全篇,一点“笑声”也没有,但仔细回味,就会感到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新颖构思。

这正是本文胜人一筹之处。

  本文感情朴实,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小作者对奶奶的真情。

在对奶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之中充分表现了出来。

晚饭后

  我爸爸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忙人,因为他是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他常常忙得来不及回家吃饭。

今天难得在家吃晚饭,全家人很高兴,大家边吃、边说、边笑,十分热闹。

  晚饭后,奶奶开始收拾碗筷。

人人都说年老话多,可我奶奶并不爱唠叨,她很勤劳。

晚饭后,她迅速地收拾桌子,把碗筷放进水池里,打开水龙头,加点“白猫”洗洁精,哗哗地洗起碗来。

妈妈手脚麻利地拖地,房间很快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我是小懒虫,晚饭后的第一个“任务”是跑到房间看电视。

今天,才把动画片看完,就听见妈妈在客厅里一遍又一遍地叫我:

“小勇,别看电视了,快写作业!

”我嘴里小声嘀咕着,很不情愿地慢慢地走到桌旁开始写作业。

  最忙的还是我的爸爸,晚饭后,他一丢下碗就坐在电话机旁。

没完没了地跟别人谈工作。

只见他左手拿着耳机,右手不断地记录着,好像一天24小时也干不完工作似的。

  “叮铃铃……”门铃响了,走进来一个老人。

他高高的个子,头戴一顶鸭舌帽,身穿一件黑大衣,帽沿下露出的头发已花白了,脸上布满了皱纹。

他手上还提着一个大包。

见到我爸爸就边点头边满脸堆笑地打招呼:

“张局长,您好!

我来麻烦您帮个忙……”爸爸放下了电话筒,转过脸温和地对他说:

“您有什么事,请坐下说。

”“我们学校这次工资评级把我给落下了。

我是个老教师,就要退休了,为什么把我落下呢?

您是局长,给评评看。

”我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他们谈话的内容,心想:

爸爸是个局长,哪能管到每一个学校的事呢?

这个人也真是的。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那个老教师说:

“局长,这些补品,您收下吧,是我的一点心意!

”老人说着,便把包放在桌上。

爸爸耐心地对他说:

“关于您工资的问题,我一定仔细了解一下。

东西您要拿回去,第一,我们都是党员;第二,我收了东西就不好帮您的忙了。

”老人一听,急忙推开爸爸的手说:

“不,您收下吧!

”“不行!

不行啊,老同志。

”爸爸说着,拿起礼品递给老人。

老人又把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最后,还是爸爸左手提着礼品,右手扶着老人,一边送老人下楼,一边还谈着什么。

  看着那位老人的背影,我想起了家里电话机旁,爸爸写的一段话:

“不收任何礼品,是党对干部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