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宣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8189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药宣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药宣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药宣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用药宣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用药宣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药宣教.docx

《用药宣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药宣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药宣教.docx

用药宣教

儿科

一、宝宝用药的四个注意事项:

1.别急着用药

  其实小孩生病,应先弄清原因,然后对症用药。

就拿最常见的发热来说,儿童体温较成人一般偏高,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不必使用退烧药,可以先用酒精给孩子擦擦身子,或者先用冰袋物理降温。

再比如腹泻,可能是受凉,也可能是菌群失调,不要马上擅自吃抗生素,这是极其不正确的。

使用抗生素也要有针对性,磺胺类抗生素容易过敏,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引起儿童关节不适等等,不能乱用。

2.成分最好单一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成分单一的更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药名上带“复方”两个字的要慎用,成分说明中成分复杂的尽量少用,比如复方甘草片,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

能用一种药解决的,就不同时用两种,比如小儿的解热镇痛药,目前药店里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种足量即有效,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

3.首选儿童剂型

剂量不当引起的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占40%以上。

很多大人想当然地把孩子当成大人的“迷你版”,随意根据年龄减半折中,该做法大错特错。

正确的做法是买药尽量买儿童剂型,对于发烧、腹泻等儿童不适,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买不到儿童剂型,也切忌自己随意拿成人药调配,应咨询医生,采用按体重、体表面积或依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等传统的小儿用药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医嘱调整用量。

4.能口服就不打点滴

儿童用药,科学的顺序依次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是能口服用药尽量不要挂点滴。

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困难,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也较大,药物通过静脉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

随意点滴不一定有助于病情恢复,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口服药物是最佳选择,但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口味和颜色,尽量选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减少用药的次数。

的剂量。

二、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注意事项:

1.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仅在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时方可使用。

2.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治疗前应尽可能采集相关临床标本送培养及药敏试验,若盲目选择抗菌药物将会导致进一步的诊断困难。

3.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前,可根据患儿的发病场所、感染部位、免疫状况及当地流行菌株等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选择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4.除非有明确临床指征(如脓毒症等危重感染),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物。

5.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感染程度决定给药频次,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应一日多次给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可一日一次。

6.按照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严重感染(如脓毒血症)或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应选择较大剂量治疗(治疗剂量范围高限),否则将导致治疗失败;治疗剂量不足还可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

7.对于治疗剂量接近于毒性剂量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等),必须监测药物血浆浓度方可使用(尤其是对婴幼儿)。

8.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应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轻症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给药的患儿,应选择口服给药;只有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儿初始治疗需要静脉给药,且在病情好转后及时改用口服抗菌药物。

9.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仅在下述情况下采用,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3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产生耐药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剂量。

应切记,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耐受性差,因此极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婴幼儿腹泻病:

1、治疗原则:

①预防脱水;②纠正脱水;③继续饮食;④合理用药。

①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②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

③可选用的药物:

1)微生态调节制剂:

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

2)肠粘膜保护制剂:

吸附病原体,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如思密达。

2、宝宝腹泻家庭照顾四要点:

要点①:

要及早补充水分

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

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

宝宝是否是轻度脱水,主要表现为:

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

家长可从用自制的糖盐水给宝宝补充水分,即在5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搅拌匀。

或者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

还可以用医生给开的口服补液盐补液,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

要点②:

饮食注意少量多餐

主张宝宝少量多餐,每日至少进食6次。

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妈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宝宝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辅食品的宝宝,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水、煮的较软的面条、新鲜水果汁等,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尽量不要吃鸡蛋、油性食物及肉类食物,因为此时宝宝肠道比较脆弱,服用以上食物后,很难消化,甚至加重腹泻。

要点③:

对宝宝的小屁屁要特别呵护

由于宝宝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对皮肤刺激较大。

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咪都要用温水给宝宝清洗小屁屁,特别是注意肛门和会阴部的清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并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

如果小屁屁发红了,最好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

要点④:

腹部保暖切莫忘

  腹泻的宝宝往往因肠道痉挛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缓解肠道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宝宝睡觉时应盖好腹部,防止受凉;环境温度过低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但应掌握温度避免烫伤宝宝;喝些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宝宝的腹部。

要点⑤:

严密观察宝宝病情

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看上去口干舌燥。

这种情况表明宝宝的身体脱水已经比较严重了;或者在家中治疗三日不见好转,出现频繁的大量水样便,呕吐、口渴加剧,不能正常进食进水,补液后尿仍然很少,宝宝发烧并且便中有带血等症状,则需赶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四、常用制剂使用方法:

1、[皮肤用药方法指导]

1.用药前要清洁皮肤。

2.不可直接用手取药,霜剂用棉签涂擦,油膏剂用压舌板取用。

3.药物颜色可能污染衣服或床单,应嘱咐病人事先做好准备,如更换旧衣服、垫隔巾或塑料布。

4.皮肤破损时要指导病人进行无菌操作。

5.湿敷或加压湿敷:

先将消毒毛巾或纱布垫在药液中浸透。

拧干后(拧至不滴水为度),平放在治疗部位,必要时,要戴上消毒手套操作。

6.浸泡溶液应教会病人掌握其配制浓度、温度及方法,如醋酸铅、高锰酸钾。

2、[口服给药方法指导]

①.一般药物在饭后服,胃动力药、易于被消化酶破坏及妨碍食物吸收的药物,则在两餐之间或餐前服,如马叮啉。

②.胶囊及糖衣片应整片吞服,不能有任何破损,否则可刺激胃肠道或在不适当的酸碱度下被破坏,影响药效。

需要减少剂量的药片可锉开(不能粉碎)按量服用。

③.舌下含服药物要放在舌下,不要吞咽或咬破,也不要饮水,以免影响药效,如硝酸甘油。

④.口含片放在颊粘膜与牙龈之间,让其慢慢融化,如溶菌酶、草珊瑚含片。

⑤.乳剂可用水稀释,混悬剂用药前要摇匀。

⑥.有呕吐时,暂停服药,并报告医护人员。

⑦.铁剂不能接触牙齿;水剂需用量杯核准剂量;量小的油剂必须用滴管,可先在杯内加入少量的冷开水,以免药液附着在杯上,影响服下

 

新生儿的一般常识

1.小婴儿大便时会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全身都会变红

  别担心。

是因为胎儿在子宫里没有排泄大便的活动,他的腹部肌肉缺乏锻炼,因此没有足够的力量。

出生后的宝宝要非常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2.小屁屁上的红疹是由宝宝的大便造成的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难以完全消化掉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那些未被消化的在大肠中发酵,产生气体、酸性物质以及泡沫样大便——这对宝宝柔嫩的小屁屁造成的刺激是极大的。

一定要给宝宝勤换尿布,多擦护臀霜。

3.宝宝的脚指甲看起来好像是往肉里长

  这是正常的。

小婴儿的指甲易折易弯,深深地置于甲床中。

判断宝宝的指甲是否有问题,只需轻轻地挤压一下他的脚趾:

如果宝宝的脚指甲真的是往肉里长,那宝宝的脚会感到疼痛,他会以哭声告诉你。

4.宝宝有双“扁平足”

  事实上,新生儿足底扁而平是正常的。

相反,如果婴儿在头几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不良的信号,因为它预示着宝宝会有神经或肌肉方面的问题。

宝宝到了4-6岁的时候足弓才会发育好。

5.内八脚和罗圈腿

  由于子宫中空间有限,胎儿是以双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盖拉伸的姿势生长的,因此他的腿、脚向内弯曲。

出生后,随着宝宝经常的运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宝宝的身体和脚就会慢慢变直。

6.有时宝宝看起来有点“对眼”

  一只眼睛的肌肉比另一只有力,会使宝宝有时看起来有点“对眼”。

这种现象只是间断性的,不必担心。

7.新生儿只能用鼻子呼吸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喉咙位置比较高。

较高的喉咙位置可以让他在吃奶时进行呼吸,并且保证液体不会流入气管。

缺点是宝宝不能用嘴呼吸。

如果宝宝发生鼻塞,要及时用吸鼻器吸通鼻子。

8.新生宝宝不流眼泪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泪腺所产生的液体量很少,只能保持他眼球的湿润。

而且,宝宝在出生时,其泪管是部分或全部封闭的,要等到几个月以后才能完全打开。

9.宝宝的呼吸快而不规则

  新生儿的呼吸频率相对比成人快很多,而且也不规律。

这是因为婴儿的肺还很小,其神经系统没完全发育好的缘故。

10.宝宝的体温不规律

  新生宝宝的甲状腺——宝宝体内的温度调节器尚未发育完善,汗腺也不够发达,所以,宝宝的体温会时高时低。

好在宝宝有充足的脂肪来保护,体温不会降得太低。

11.新生宝宝易脱水

  虽然新生儿的体重中百分之七十五到八十都是水分,但是由于新生儿的新陈代谢速度很快,是儿童或大人的两到三倍,导致水分的快速流失,所以小婴儿容易脱水。

要判断宝宝是否处于脱水状态,可把小拇指放入宝宝的口中,如果湿润则没事,如果干而粘,就说明宝宝需要奶水。

12.新生宝宝爱打嗝

  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一直都有较频繁的打嗝。

这是在锻炼横膈膜,它对宝宝的呼吸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时打嗝是由于宝宝过于兴奋,有时则是由于刚喂过奶,某种程度上讲,打嗝是由于横膈膜还未发育成熟。

到了三到四个月的时候,宝宝打嗝就会少多了。

13.新生宝宝容易饿

  新生儿的胃只是成人的五十分之一。

由于胃的容量小,所以宝宝不一会儿就又感到饿了。

14.软塌塌的小耳朵

  新生宝宝的小耳朵非常柔软,显得有些像招风耳。

其实,这只是因为宝宝的小耳朵里的软骨尚未发育好的缘故。

几个星期之后,随着软骨日渐发育成熟,宝宝的小耳朵就会慢慢变硬,直立起来,有一个正常的形状了。

15.用药须知

  新生儿对药物的耐力和承受力很低,需药量也与成人或一般孩童不同。

因此,除了经过医师处方的药物之外,不可擅自给婴儿服药,即使是最常用的退烧药,也要和医护人员商量后才可使用。

  新生儿用药不当或用药过量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不可不谨慎。

妇科

一、肛门给药方法指导

1.备好卫生纸,必要时备便盆。

2.体位:

嘱病人左侧卧位,并张口呼吸,以松弛肛门括约肌。

3.教会病人或家属自行用药的方法:

①栓剂应在冰箱内保存,操作者戴指套,以保护手指(一般用食指),将栓剂轻轻推至内括约肌上方,如小儿退热栓。

②开塞露类剪开瓶口要保持光滑,以左手拇、食指分开肛门括约肌暴露肛门,右手持药瓶轻轻插进肛门,缓缓挤入药液,用卫生纸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或保持原位10-30分钟。

二、煎服中药方法指导

1.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煎煮中药的方法:

1)煎药容器;以沙罐或陶罐为宜,不宜用铁锅、铝锅。

2)煎药前浸泡20分钟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

3)煎药用水:

宜用洁净冷开水或自来水,用量一般为药物总量的3-5倍(约300-500ml)。

4)煎药火力时间:

一般煎沸前火力要强(武火),沸后火力要弱(文火),防止溢罐和烧糊。

①轻煎剂:

如解表药等,火力要强,头煎煮沸15-20分钟,二煎煮沸10-15分钟;②中煎剂:

如一般的药剂,武火煮沸后,改用中火,头煎煮沸25-30分钟,二煎煮沸20-25分钟;③重煎剂:

如滋补剂等,火力要弱(文火)。

头煎煮沸40-50分钟,二煎煮沸30-40分钟。

5)需先煮、后下、包煎等的特殊药物,要向病人交代其他方法。

6)每剂药煎取成人为200-300ml,小儿减半。

2.服中药的正确方法:

①汤剂:

每日一剂,分2-3次口服;急重病人随煎随服;发汗剂及泻药,交代病人出汗或泻下后即可停服。

②服药时间:

一般药饭后2小时服;滋补药饭前服;发散药及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驱虫剂、攻下剂空腹服。

③服药温度:

一般采取温服;清热药宜偏凉服;温热药和发汗药宜热服。

3.服中药应注意:

同时服用中西药时,两者服用时间应间隔30分钟,并注意食物与中药的禁忌,以免因配餐不当或中西药之间相互影响而妨碍中药疗效。

三、阴道栓剂正确使用方法

1、用药的时间有讲究。

阴道栓剂宜在晚上临睡前使用,这样可使药物充分分解、吸收。

2、用药的疗程有讲究。

阴道内的酸碱度,可由于月经、妊娠或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发生改变,从而使阴道炎反复发作。

所以,使用阴道栓剂要严格遵照医嘱,并且治疗后还应化验阴道分泌物。

经治疗后即使化验结果正常,也应在下次月经干净后继续用药一个疗程。

只有连续三次化验结果均正常,才能称痊愈。

3、塞药前应冲洗阴道。

阴道分泌物多的患者,塞药前应先冲洗阴道,以减少分泌物,提高药效。

冲洗液的配制应听从医生的指导,如滴虫性阴道炎宜用酸性溶液冲洗;霉菌性阴道炎则宜用碱性溶液冲洗等等。

冲洗液应用温开水配制,温度不要过热,且要现用现配,并保证容器的清洁。

4、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及防止交叉感染。

患者内裤宜宽大透气,每天更换。

用过后的内裤、毛巾要煮沸消毒,以免重复感染。

已婚女性在治疗期间,其丈夫亦应同时用药清洗外阴,而且最好禁欲,如同房时应使用避孕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5、为了防止药液外流,提高药效,有些栓剂会配有一根卫生棉条。

使用卫生棉条后,要及时取出,以防止卫生棉条在阴道内放置时间过长,造成新的感染。

四、妇科洗剂正确使用方法

1.识别分泌物用心呵护。

正常女性阴道有一定量的分泌物,通常为清亮、透明、无味,称做白带。

当阴道或其他部位有异常情况,常会通过白带的变化表现出。

2.白带带血若在生育年龄,常可能为子宫颈息肉;若在绝经后出现,常提示可能有癌症的存在。

性交后白带带血常提示有宫颈病变。

干酪样白带若伴有外阴的瘙痒,血糖升高,可能有念珠菌阴道炎存在。

泡沫状白带提示有滴虫性阴道炎存在,需男女双方同时治疗。

瓦房水样黄绿色白带这种白带常伴有奇臭,是宫颈癌变的一种表现。

咖啡色白带除了流产、宫外孕的可能以外,还可能提示带环出血。

水样白带除了阴道炎症,还应当考虑宫颈病变或者有输卵管肿瘤。

3.妇科洗液貌似清洁,不可乱用。

还有一些女性,喜欢用各种妇科洗液,如洁尔阴、妇炎洁等清洗阴道。

可是,这样的“洁癖”并不能让她们免受阴道疾病的困扰。

其实,长期使用妇科洗液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因为大多数妇科洗液含有抗生素,容易改变阴道的微环境,打破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所以,说它是“貌似清洁,害人不浅”。

4、建议:

阴道最好的清洗方式是每天用温热水淋浴外阴。

平时没有不适,也应养成每日洗外阴的习惯。

最好不要随意使用任何洗液,尤其不应该用洗液洗阴道内。

如果需要用洗液,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妊娠期用药

一、妊娠期原则:

最好不用药,但如有用药的必要,则应注意以下八项原则:

1、有受孕可能的妇女用药时,需注意月经是否过期;孕妇就诊时,应告诉医生自己已怀孕和妊娠时间,而任何一位医生在对育龄妇女问病时都应询问末次月经及受孕情况。

2、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和适应症。

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有病不用,孕妇因为疾病同样会影响胎儿,更不能自选自用药物,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已证明对胚胎与胎儿无害的药物。

3、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尤其是在妊娠的头3个月,能不用的药或暂时可停用的药物,应考虑不用或暂停使用。

4、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持续时间。

坚持合理用药,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

5、当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就考虑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

6、已肯定的致畸药物就禁止使用。

如孕妇病情危重,则慎重权衡利弊后,方可考虑使用。

7、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不用比较新的药。

8、禁止在孕期用试验性用药,包括妊娠试验用药。

二、妊娠各期用药的注意事项

1.妊娠早期用药

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谓之着床前期。

此期虽然对药物高度敏感,但如受到药物损害严重,可造成极早期的流产,如若受到部分损害,有时还有补偿功能,胚胎可能继续发育而不发生后遗问题。

故如在此期曾短期服用少量药物,不必过分忧虑。

关键在于受孕后的3-12周左右,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阶段,药物影响此过程,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和器官畸形。

可见妊娠12周内是致畸最敏感的时期。

故此期用药应特型慎重。

2.中期和晚期妊娠用药问题

妊娠的中晚期,药物对胎儿的致畸可能性减少。

但此时的牙、神经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还在继续分化发育,药物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上述各系统、各器官发育迟缓和功能异常,此时期用药也应慎重,根据用药适应证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3.妊娠期用药原则

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有疗效肯定的老药避免用尚难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

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

若病情急需,要应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先终止妊娠,再用药。

三、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危害胎儿生成发育的药物

西药方面:

1.激素类药物。

如雌酮、雌二醇、雌三醇、结合雌激素等。

服用此类药物极易引发胎儿器官出现畸形。

2.各类镇吐药。

如苯海拉明、阿托品、多潘立酮等。

服用此类药品可能致胎儿心脏发育受阻从而患上先天性心脏病。

3.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等。

服用此类药品可能致胎儿出现脑积水、畸形足和先天性心脏病。

4.抗生素类药。

如四环素、先锋等。

服用此类药品可能致胎儿出现畸形、先天性白内障、长骨发育不全。

5.抗肿瘤药。

如氯甲喋呤、白消安、环磷酰胺等。

服用此类药物可能致胎儿颅骨骨化不全、腭裂、脑积水、指趾畸形。

6.消炎药。

如氟哌酸等。

服用此类药品可能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

中药方面:

1.活血破气类。

如桃仁、红花、三棱、益母草、牛膝、水蛭等。

因血活可使血液循环加速,迫血随气行,气乱则无力固胎。

2.滑利攻下类。

如滑石、冬葵子、甘遂、巴豆、牵牛子、木通等。

此类药物多具泻下通府、通利小便等作用,有伤阴耗气之弊。

阴伤则胎失所养,气耗则胎失固摄,易致胎儿下坠。

3.大辛大热类。

如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

这些药物辛热而燥,辛热走窜迫血妄行,燥能伤津,对胎儿极为不利,且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有堕胎之害。

4.芳香渗透类。

如麝香、草果、丁香、降香等,此类药物辛温,有疏通气机之效,气行则血行,以致迫胎外出。

5.强毒杀伤类。

如朱砂、水银等,具强力伤胎、腐胎的作用,严禁使用此类药物。

  妊娠期用药分级:

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 FDA)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为:

 

A类:

对照研究显示无害。

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类:

对人类无危害证据。

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类:

不能除外危害性。

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类:

对胎儿有危害。

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类:

妊娠期禁用。

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

 

一、抗组胺药:

扑尔敏(B)、西米替丁(B)、苯海拉明(B)、异丙嗪(C)

二、抗感染药:

 

1.驱肠虫药:

龙胆紫(C) 

2.抗疟药:

氯喹(D) 

3.抗滴虫药:

甲硝唑(B) 

4.抗生素:

丁胺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新霉素(D)、头孢菌素类(B)、链霉素(D)、青霉素类(B)、四环素(D)、土霉素(D)、金霉素(D)、杆菌肽(C)、氯霉素(C)、红霉素(B)、林可霉素(B)、多粘菌素B(B)、万古霉素(C) 

5.其他抗生素:

复方新诺明(B/C)、甲氧苄胺嘧啶(C)、呋喃唑酮(C)、呋喃妥因(B) 

6.抗结核病药:

乙胺丁醇(B)、异烟肼(C)、利福平(C)、对氨水杨酸(C) 

7.抗真菌药:

克霉唑(C)、咪康唑(C)、制霉菌素(B) 

8.抗病毒药:

金刚烷胺(C)、阿糖腺苷(C)、病毒唑(X)、叠氮胸苷(C)、无环乌苷(C)

三、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D)、环磷酰胺(D)、瘤可宁(D)、顺铂(D)、阿糖胞苷(D)、更生霉素(D)、噻替哌(D)、柔红霉素(D)、阿霉素(D)、氟尿嘧啶(D)、氮芥(D)、马法兰(D)、氨甲蝶呤(D)、长春新碱(D)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

 

1.拟胆碱药:

乙酰胆碱(C)、新斯的明(C) 

2.抗胆碱药:

阿托品(C)、颠茄(C)、普鲁苯辛(C) 

3.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C)、间羟胺(D)、多巴胺(C)、多巴酚丁胺(C)、间羟舒喘宁(B)、羟卞羟麻黄碱(B)

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1.中枢兴奋药:

咖啡因(B) 

2.解热镇痛药:

乙酰水杨酸(C/D)、非那西丁(B)、水杨酸钠(C/D) 

3.非甾体抗炎药:

吲哚美辛(B/D) 

4.镇痛药:

可待因(B/D)、吗啡(B/D)、阿片(B/D)、哌替啶(B/D)、纳洛酮(C) 

5.镇静,催眠药:

异戊巴比妥(C)、戊巴比妥(C)、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乙醇(D/X)、安定(D)、硝基安定(C) 

6.安定药:

氟哌啶(C)、氯丙嗪类(C) 

7.抗抑郁药:

多虑平(C)

六、心血管系统药物 :

1.强心甙:

洋地黄(B)、地高辛(B)、洋地黄毒甙(B)、奎尼丁(C) 

2.降压药:

可乐宁(C)、甲基多巴(C)、肼苯达嗪(B)、硝普钠(D)、哌唑嗪(C) 

3.血管扩张药:

亚硝酸异戊酯(C)、潘生丁(C)、二硝酸异山梨醇(C)、硝酸甘油(C)

七、利尿药 

双氢克尿噻(D)、利尿酸(D)、速尿(C)、甘露醇(C)、氨苯蝶啶(D)

八、消化系统药:

 

复方樟脑酊(B/D)

九、激素类:

 

1.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的松(D)、倍他米松(C)、地塞米松(C)、氢化泼尼松(B) 

2.雌激素:

已烯雌酚(X)、雌二醇(D)、口服避孕药(D) 

3.孕激素:

孕激素类(D) 

4.降糖药:

胰岛素(B)、氯磺丙脲(D)、甲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