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7912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docx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第414篇

2019年国家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社会福利、公民参与、社会与政治行动等内容属于()。

A、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B、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C、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D、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答案】:

C

【解析】:

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社会福祉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专业实践始终对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道义承担。

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应在专业范围内,各尽所责,尽心尽力,为推动社会变迁及发展和促进社会正义而不懈努力。

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有促进整体社会福利、鼓励公民参与和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三方面。

2.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有关机构收集低保户家庭的基本状况,体现了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技巧。

A、提供信息

B、会谈的运用

C、观察的运用

D、现有资料的运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3节>收集资料

【答案】:

D

【解析】:

现有资料的运用是资料的收集过程运用的技巧之一。

有些资料都有记录,像学生的成绩单、低保户家庭的基本状况等,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有关机构查阅和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3.小王是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某日为一个家庭生活不合的求助者做家庭服务。

服务对象对小王大倒苦水,小王听了深有同感,也开始向服务对象抱怨自己家里不顺心的事。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A、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B、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C、注重个别化原则

D、自我决定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答案】:

B

【解析】:

在社会工作中,要遵循尊重原则,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护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中尊重原则的应用。

根据案例理解遵循尊重原则需注意的要点。

4.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对社会工作者具有强制性的要求和规定。

社会工作者如果违背专业伦理是会受到处罚的。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作为处罚违背专业伦理的依据,通常由()制定。

A、社会工作机构

B、专业协会

C、社会工作从业人员

D、国家司法部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答案】:

B

【解析】: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是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它通常是由专业共同体(如专业协会)来制定的,并要求所有会员遵照执行。

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将专业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再加以条理化和详细地加以明确,以倡导的积极方式和强制的消极方式来规约专业人员的行为。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情境都会对伦理守则提出新的要求。

5.关于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否认存在客观事实

B、可以任意建构

C、强调研究双方的对话

D、不同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建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2节>基本概念

【答案】:

B

【解析】:

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①否认存在客观事实,认为人们观察到的东西都是“人造的”,由此会形成不同版本的“事实”。

②建构不是任意建构,而是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

③社会问题要经历建构过程;不同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建构。

④强调研究双方的对话,研究结果是通过互为主体的互动而达到一种生成性理解,是不同主体的“视域融合”。

6.不同规模的社会工作小组具有不同的功能,()人的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

A、5

B、8

C、12

D、15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准备阶段

【答案】:

B

【解析】:

一个小组到底以多少人为佳,学者们一直有争论,但多数意见同意在3~50人之间。

不同规模的小组具有不同的功能,5人的小组比较适合讨论,8人的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

7.支持性督导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服务工作中产生的挫折、焦虑等情绪

B、给予被督导者关怀和支持

C、教导被督导者专业的服务知识

D、促进被督导者对专业的认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6节>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答案】:

C

【解析】:

支持性督导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多种情绪,帮助被督导者增强自我功能。

(2)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

(3)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

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情绪和士气,并对机构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4)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C选项属于教育性督导的内容。

本题考查的是支持性督导的工作内容,理解掌握支持性督导在这四个方面的

8.在三种常见的社区工作模式中,最能保证服务质量的是()。

A、社会策划模式

B、地区发展模式

C、社区照顾模式

D、经济增长模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社会策划模式

【答案】:

A

【解析】:

社会策划模式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既强调过程的理性化,又强调方法的科学化。

因此,与其他社会工作模式相比,社会策划模式能够更好的保证服务质量。

9.《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A、实施素质教育

B、关爱与尊重学生

C、对学生开展成长教育

D、确保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2节>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

【答案】:

C

【解析】: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属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方式。

学校保护对学校提出了五项要求,其中,开展成长教育指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离婚,则子女与父母间的关系状态是()。

A、和直接抚养方部分存在,和间接抚养方完全消除

B、和直接抚养方完全存在,和间接抚养方消除

C、直接抚养方和间接抚养方均部分消除

D、不能因离婚而消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3节>婚姻家庭政策法规

【答案】:

D

【解析】: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11.在以招募为目的的居民接触中,社会工作者通常以居民的()为介入点,了解居民的态度和立场,鼓励居民参与。

A、需要和问题

B、情感需要

C、实际需要

D、知识和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

【答案】:

A

【解析】:

在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需要通过直接接触居民来动员他们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加入社区团体和组织,这时候与居民的接触以招募为目的。

社会工作者通常以居民的需要和问题为介入点,运用探索感受、反映感受、重述、鼓动等沟通技巧了解居民的态度和立场,鼓励居民参与。

12.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

A、20世纪末21世纪初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18世纪末19世纪初

D、17世纪末18世纪初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什么是社会工作

【答案】:

B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以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即社会工作。

它是指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这类活动还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

13.人类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未来行为又必然是当前行为的延续,体现了人类行为的()特点。

A、适应性

B、指向性

C、发展性

D、动态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答案】:

C

【解析】:

人类行为的发展性特点是指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的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14.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间接辅导技巧的服务对象不包括()。

A、社会工作者

B、服务对象的亲属

C、服务对象的朋友

D、社区管理人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答案】:

A

【解析】: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辅导技巧的服务对象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

15.在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最关注的是()。

A、社区主要问题的解决

B、与社区居民关系的建立

C、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提升

D、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提升和能力增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

【答案】:

D

【解析】:

在社区工作中,社区居民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他们的社会意识提升和能力增长是社会工作者最关注的。

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最关注的目标,注重理解社区居民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6.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使其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

A、使能者

B、联系人

C、倡导者

D、治疗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开展服务

【答案】:

B

【解析】:

为了推动服务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在服务介入的具体情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联系人的角色,即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保证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

17.社会工作行政要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具体地配置各种资源,形成社会服务的能力

B、建构良好的环境来支持社会服务的提供

C、为社会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制定行动方案

D、监督社会服务的进程,并对其进行评估来提高服务效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答案】:

C

【解析】:

社会工作行政不但在宏观层面上策划社会服务,而且在具体服务的层面上对其进行统筹和管理,即具体地配置各种资源,形成社会服务的能力;建构良好的环境来支持社会服务的提供;监督社会服务的进程,并对其进行评估来提高服务效率。

C项,为社会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制定行动方案属于社会工作行政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的功能。

18.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场域并不仅限于学校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工作者也常常会走出学校去开展工作。

这种走出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模式被称为()。

A、社区一学校社会工作

B、家庭一学校社会工作

C、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D、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学校社会工作

【答案】:

A

【解析】:

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其目的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常发展;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帮助学生适应剧烈的社会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各种辅导活动;社区-学校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之外,包括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家-校沟通、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等。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社会价值的多样化,青少年学生遇到的自身发展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学校社会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9.我国《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确认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包括()。

A、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单位及其职工

B、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C、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D、乡镇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3节>医疗保障政策法规

【答案】:

D

【解析】:

我国《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具体而言,该《决定》确认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是:

①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②机关;③事业单位;④社会团体;⑤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而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20.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居民骨干的(),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工作。

A、权力意识

B、公平意识

C、权责分工意识

D、管理技术意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

【答案】:

C

【解析】:

居民骨干中相当部分的人缺乏管理知识,依靠热情工作,不懂得权责分工,将许多工作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会造成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导致居民骨干之间出现摩擦和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

社会工作者应强化居民骨干的权责分工意识,让其认识到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工作。

21.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培养出的小孩则往往自私,缺乏责任感,并表现出极高的问题行为发生率。

这种家庭教养模式是()。

A、骄纵型

B、支配型

C、冲突型

D、放任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答案】:

D

【解析】:

在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模式下,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

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2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要坚持()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感化为主、惩罚为辅

C、挽救为主、教育为辅

D、惩罚为主、感化为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2节>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

【答案】:

A

【解析】:

为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具体包括:

①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和报道;②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③对犯罪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④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

23.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属于()。

A、制订计划的阶段

B、参与过程

C、开始阶段

D、初期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准备阶段

【答案】:

A

【解析】:

小组工作是一个由不同阶段而组成的动态过程。

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小组工作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

一般而言,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属于制订计划的阶段,还不是小组组员参与过程的开始。

从第一次聚会起,小组工作就进入了开始阶段。

24.()是指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的社会系统。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物质财富

D、精神财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答案】:

B

【解析】: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25.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认为小组社会工作是()。

A、一种在面对面的小组内以及通过此小组为个人提供服务的方法

B、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强其社会功能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方法

C、帮助组员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D、改善个人的社会功能水平,实现社会性目标的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

【答案】:

A

【解析】: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196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认为:

“小组工作是一种在面对面的小组内以及通过此小组为个人提供服务的方法,以使在参与过程中促进预期的变迁。

26.观察者持旁观者身份的观察方式被称为()。

A、参与观察

B、合作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主体式观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4节>观察法

【答案】:

C

【解析】:

观察是定性研究的方法之一,根据观察者是否融入被观察群体,观察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

前者是观察者真正进入被观察场境,被视为自己人,从内部进行感受;后者是观察者持旁观者身份,一般用于探索性研究,收集一般信息。

27.救助站的张某和陈某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两人的境遇相似,但张某希望自己可以在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而陈某则希望自己可以被送回家乡,能够在家乡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陈某的愿望所表现的最突出的需要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答案】:

C

【解析】: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题中的陈某即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8.如今的志愿者可以分为企业志愿者、单一活动志愿者、过渡性志愿者、津贴志愿者等,这说明()。

A、志愿者工作类型多元化

B、志愿者身份多元化

C、志愿者工作难度多元化

D、志愿者工作模式多元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4节>志愿者的定义和志愿者管理的必要性

【答案】:

B

【解析】:

考点: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与类型越来越多元化。

一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包括投入时间多元、工作难度多元、工作类型多元。

志愿者管理就是要让志愿工作更富弹性,如提供不同的时间(长期、短期、夜间、周末)、不同的形式(在机构、在社区、在家、在医院)的服务。

二是志愿者身份的多元化,可分为企业志愿者、退休人员志愿者、专业人员志愿者、单一活动志愿者、过渡性志愿者、无业人员志愿者、津贴志愿者等。

29.()是社会工作者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明显之处。

A、服务对象

B、社会工作者

C、价值观

D、专业助人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专业助人方法

【答案】:

D

【解析】:

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活动,助人方法作为达到助人目的的手段和措施,在服务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专业的助人方法是现代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专业助人方法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社会工作者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明显之处。

30.关于社会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中”

B、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C、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D、在分析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时,社会工作者主要重视服务对象个人方面的原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答案】:

D

【解析】:

D项,在分析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时,社会工作者既重视服务对象个人方面的原因,也重视社会方面的原因。

31.社会工作者调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改变。

这是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A、使能者

B、联系人

C、教育者

D、倡导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开展服务

【答案】:

A

【解析】:

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服务介入的具体情况扮演一些基本角色,其中使能者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改变。

32.社会工作有不同于其他理论性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之点,是()。

A、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B、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采取行动

C、专业化

D、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等联系紧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社会工作的特点

【答案】:

B

【解析】:

社会工作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特征,社会工作要具体地去做,即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采取行动,这是其不同于其他理论性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之点。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注重实践的特点。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要掌握其实践特点。

33.服务对象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情况,属于服务对象的():

A、家庭资料

B、个人资料

C、工作环境资料

D、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资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3节>收集资料

【答案】:

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收集资料时,既要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况,又要关注服务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把服务对象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观察和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状况。

个人资料包括服务对象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情况;环境资料包括服务对象所处的家庭、同辈群体、社区以及学习和工作环境等情况。

34.一般而言,女性在()岁左右经历更年期,导致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A、40

B、45

C、50

D、55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中年阶段

【答案】:

C

【解析】:

女性在50岁左右经历更年期,更年期导致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男性更年期比女性稍晚,其反应虽没有女性明显,但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济等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

35.在主持小组讨论时,社会工作者适时将自己对小组的感觉与思考反馈给组员,给予组员安全的小组气氛。

这种做法运用的技巧是()。

A、开场的技巧

B、了解的技巧

C、提问的技巧

D、鼓励的技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4节>小组讨论技巧

【答案】:

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了解的技巧时应该做到:

①随时观察和感觉组员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②随时注意小组组员动力的运作,适时将自己对小组的感觉与思考反馈给组员;③要给予组员安全的小组气氛,使每一位小组组员都没有戒备地表露真实的自我。

36.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E代表()。

A、行为

B、个体

C、群体

D、环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答案】:

D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