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780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docx

部编版《小池》公开课教案9

小池

教学目标:

1、会认“泉、流、柔、荷、露”等生字,会写“爱、树、尖、无”等生字。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大概了解古诗描绘的景象。

3、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

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汉乐府《江南》,大家还记得吗?

(多媒体出示《江南》)师领诵,生齐诵。

2、师:

在这首汉乐府里,我们赏了江南的莲,观了江南的鱼,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那你们知道这美景属于哪个季节吗?

(夏季)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一起去领略夏季小池的风光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不好的词做上标记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强调平翘舌以及前后鼻的读法。

3、出示带音节生字、词认读,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4、去掉音节认读,强化记忆生字、词。

5、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师:

这几个红色的字你们能记住它们吗?

用什么方法来记呢?

(2)相机指导“树、爱、尖、无、角”的书写。

(3)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6、师:

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生词宝宝都躲到诗句里了,你们还认识吗?

(齐读古诗)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师:

多么迷人的小池啊!

你们想去看看吗?

(多媒体出示插图)

2、指名说一说:

你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3、师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边指导看图边相机出示相应诗句并理解。

(一股细细的水流正从泉眼悄无声息地缓缓流出,浓密的树荫倒映在水面,瞧,连这夏日的树荫都喜爱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面。

4、在理解的同时相机指导朗读。

5、多形式朗读(比赛读,指名读,接读……)

6、师: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想象小池美丽的景色边背诵古诗。

7、师:

谁来说说诗人都写了小池的那些景物呢?

(相机板书)

8、师:

读了古诗,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小池呢?

(美丽、可爱、安静……)是啊,它美得犹如一幅画家笔下的水墨画(板书:

水墨画)

四、拓展延伸,感受古诗的美

1、师:

其实,从古至今还流传着许许多多描写夏天景致的古诗呢(课件出示,师领诵,生跟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师:

中国的古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课下我们去多朗读,多积累,做个有文化的好少年吧!

板书设计

小池

夏天

泉眼树荫小荷蜻蜓

水墨画

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能认识“泉、流”等7个二类生字;规范书写“爱、角”等5个一类生字。

2.我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3.我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通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正确认读、书写生字,并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

在读中感受诗意和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看图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

大家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看看。

(课件出示图片“池塘”图片)

问:

你看到什么了?

2.揭题“小池”

(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

(2)随机识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

3.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

1.大家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猜想完毕后,课件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

大家猜想的都有可能,但老师告诉大家,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

(课件指着泉眼)流出来的。

练读“泉眼”。

2.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

(1)小对子讨论

(2)个别汇报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细细听听,有声音吗?

(引出无声)

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

(引出惜细流)

3.教学生字“惜”

    

(1)指名读

    

(2)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4.引导朗读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

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

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

(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

5.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

6.课件展示“树荫”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习生字“荫”

(2)树荫在哪儿呢?

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7.出示第二行古诗

(1)个别读

(2)学习生字“爱”

①个别读

 ②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③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

(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

1.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读正确)

(2)指句读

(3)电脑老师范读,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4)指名反馈

2.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

3.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立”

“露”:

(1)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2)你能给它找朋友吗?

   (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立”:

(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

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3)引导书写:

仔细看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

 范写描红自.由练习。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

(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

(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

(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2.组织背诵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池塘里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

2.换位体验,说话训练

你就是只可爱的小晴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3.多可爱的小池!

多美的小池呀!

难怪大诗人杨万.里看到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古诗。

引读“杨万.里”。

4.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作者(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

小池(杨万.里)

        泉眼  惜树荫  爱

        小荷  露蜻蜓  立

12.《古诗二首》

小池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读正确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诵读古诗。

3、从诵读中体会诗人对小池的爱以及小池的小与静。

二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圈画批注。

三教学重、难点

1、有节奏的诵读古诗。

2、以读促悟感受诗人对小池的爱以及小池的小与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画激趣。

2、以画引诗(板书:

《小池》)。

(二)初读古诗,字句学习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类学习诗中7个生字(泉、流、爱、柔、荷、露、角)。

a、泉、柔、荷、露、角(上下结构)组词、读诗句。

b、流(左右结构)组词、读诗句。

C、爱(上中下结构)。

(1)、通过字理识字学习爱字的演变。

(2)、观察爱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正确、规范的描红并在拼音本中书写爱字。

4、生字反馈(把字带入诗中朗读)。

(三)再读古诗,悟诗读情

1、读出节奏。

a、学生互读找出节奏。

b、教师出示节奏。

2、找出并圈画诗中景物,通过读感受其特点。

a、泉眼(无声、惜、细)→生读出无声(个人读→领读→齐渎)

b、树荫(爱)→生读出爱(个人读→领读→齐渎)

c、小荷(尖尖角)→生读出尖(个人读→领读→齐渎)

d、蜻蜓(立)→生读出立(个人读→领读→齐渎)

e、开火车顺读诗句。

f、男女生对比读。

g、全班齐渎。

3、教师根据学生找的情况随机画出景物,引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根据图画读古诗。

b、想象图画、背诵古诗。

4、配乐诵读古诗(齐渎)。

(四)、课堂小结

小池虽小,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把池中细小的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处处是美景……

(五)、布置作业

给古诗《池上》画一幅插图,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板书设计小池

《小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角”这个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悟诗中描写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运用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词条。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池上》这首诗,一起来读一遍吧!

(示古诗及配图,生齐读)诗人白居易用通俗易懂的诗句写了夏日荷塘上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事(写事)。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宋代诗人杨万.里去欣赏另一个小池塘的风景。

(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读通古诗。

1.有会背这首诗的吗?

抽生背。

2.很多同学熟悉这首诗,诗中描写的是怎样的一处小池呢?

(示图,抽生回答)

3.这里的景色真美,诗人杨万.里深深地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了,陶醉了,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里的美景。

(写景)

4.出示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5.抽生朗读,评价。

6.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泉”:

象形字,借助图片和汉字的演化过程识记。

7.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8.学写“角”字。

①抽生认读,组词。

②图形对照识记。

③学写笔顺。

④观察笔画位置,描红仿写,同桌评价。

9.生字学会了,古诗会读得更流畅,我们再来读读吧!

(男女生合作读)

三、品析诗句,把诗读懂,读美。

过渡:

孩子们,把诗读通(贴词条:

读通)只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努力读懂(贴词条:

读懂)。

1.整体感知:

诗读了这么多遍,谁知道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板书:

泉眼树荫小荷蜻蜓

2.分句品析:

①出示“泉眼无声惜细流”,抽生读。

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

你能在图中找到“泉眼”的位置吗?

泉水是怎么流的?

请你轻轻地慢慢地读读这句诗。

泉水为什么流的这么细,这么慢?

这么宁静优美的景色请你再读一读。

②泉眼在诗人眼里如此舒缓美丽,倒映在池塘里的树荫呢?

出示“树荫照水爱晴柔”:

诗中的“爱”是什么意思?

谁爱谁呢?

这样的风光你喜欢吗?

抽生读

③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抽生读。

“小荷”指什么?

(示图)

荷花还没有盛开,荷叶还没来得及展开,调皮的小蜻蜓就飞来立在了上头。

如果老师把“立”换成“落”或“停”,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为什么?

这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你会怎样读这句诗呢?

抽生读

3.感情朗读全诗:

诗人把清清的泉水,浓密的树荫,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指板书)编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再读这首诗,读出诗人对这里的喜欢。

4.划分节奏读

孩子们,古人读诗就像我们唱歌一样有一定的节奏,这样才能把诗读得更美,更有韵味(贴词条:

读美)。

出示划分好节奏的古诗:

能看懂老师划分的节奏吗?

让我们跟随优美的音乐,一边读一边再次体会其中的韵味吧!

5.背诵

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