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711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一轮 第3部分 专题14 第2节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x

浙江高考一轮第3部分专题14第2节考点4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4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角度1__思想内容类

明常识

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提高鉴赏思想情感的能力。

1.忧国伤时

具体内容

举 例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2.建功报国

具体内容

举 例

建功立业的渴望

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具体内容

举 例

羁旅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具体内容

举 例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5.别离愁绪

具体内容

举 例

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贬谪失意

具体内容

举 例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定考向

常见设问方式

1.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

3.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4.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5.请概括诗人情感。

6.探究诗歌的思想情感。

熟技巧

1.概括分析情感内容题的2大思维方式

方式一:

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

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

方式二:

抓关键,结合诗句,明确情感表达

这里的关键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依据诗中的情感词,析明示的情感。

诗歌中一两个字往往直接揭示情感,这样的字往往就是诗中的情感语言。

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伤心”和“青山万里一孤舟”中的“孤”,很明显的透露着凄伤孤寂之情。

二是依据诗中人、事、景(意象),析暗示的情感。

人、事、景均是诗歌表达情感的载体,在揣摩诗歌的思想情感时要学会逐句(联)发掘人、事、景背后蕴含的情感,从而全面把握。

值得注意的是在逐句分析时,应有所侧重,写人的重在分析人所蕴含的情感,写事的重在分析事所蕴含的情感,写景的重在分析景所蕴含的情感。

2.概括分析情感内容题的2步答题规范

步骤一:

准确概括思想情感及志向。

步骤二:

用相关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和志向。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 堆案:

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读懂诗歌】

秋日的一天,诗人长久喜爱街西悠闲的风景,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忽然喜笑颜开。

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环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

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

不要说室内案牍堆积满地,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解题思维】

第一步:

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的对象和要求。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题目要求结合尾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

感→整体感受,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

窦员外是地方小官,在京城长安崇德里置了房产,新居落成,邀请好友刘禹锡前去观赏,作者便写了这首贺诗。

诗歌一、二两句写自己前去观赏新居时的闲适愉悦心情,三、四两句描写的是新居周围的美丽景色;五、六两句是写新居内栽种了松树和芍药,由此可见主人的高雅品味;最后两句是夸赞主人也是作者自指,大意是:

不要说案头摆放了很多文书,坐于其间的却是一个像我一样充满诗情雅致的人。

第三步:

抓→抓住关键词,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

抓住“案”和“诗人”等几个含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关键词,诗歌尾联是作者情感的总结,作者把自己与友人并提,不仅表明了朋友间的志同道合,也不乏羡慕之情;同时,作为贺诗,也表达出了对主人的恭维之意。

【答案】 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②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 ①南湖:

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

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②鹂:

一种鸟。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解析】 由注释可知,这是白居易遭贬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

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诗人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此前不久,被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

可心头阴云未散,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鹂,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在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

【答案】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

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

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

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

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闷的情绪。

(2017·黄冈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①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②近,日暮空闻钟。

【注】 ①远公:

东晋高僧慧远,曾在庐山隐居修行。

②东林精舍:

高僧慧远在庐山隐居修行时,当时的刺史桓伊为他修建的一座禅舍,是当时及后代的隐居者们神往的胜地。

通读全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6分)

                                    

                                    

                                    

                                    

抽样1:

前两联中的“几千里”“始见”表达出诗人见到香炉峰的无限惊喜之情;第三联“永怀尘外踪”,写出了诗人向往归隐的情感。

阅卷点评

抽样1:

对这首诗的层次切分不到位,只抓住了前三联,归纳出了“惊喜之情”和“向往归隐的情感”两点,只能给4分。

抽样2:

对诗歌内容把握不准,对诗人情感的表达理解有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意”准确,只能给2分。

抽样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纵情山水的闲适之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意和日暮“闻钟”后的无奈之感。

规范答案:

①诗人初见香炉峰的愉悦欣喜之情;②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倾慕;③不见高人,只闻晚钟的怅然。

增分指导:

解答此类题,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诗是诗人“晚泊浔阳望庐山”所见所闻所感,诗歌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

“始见香炉峰”,可见出诗人的欣喜之情;“永怀尘外踪”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中的“空”字,又表达出不见高人的惆怅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

26612150】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赠黄鲁直

徐 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别情,但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戴诗的别情有着清新明快的色调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

诗人将自己以往的见闻介绍给友人,描绘了一幅景色秀丽、四季如春的岭南风光,这虽是一首送别诗,却无离别忧伤之情。

徐诗的别情流露出低沉感伤、深切留恋的情调。

诗歌通过未见时思念之深、既见时又觉时光短促、离别后寻访之苦,表达出二人心意相通的情谊,以及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角度2__观点态度类

明常识

作者的态度包括:

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

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

定考向

常见的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

你是如何理解的?

3.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样,有人认为那样,也有人认为两者都有,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4.这首诗(词)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全诗(词)予以分析。

熟技巧

1.评价观点态度三要求

(1)明确自己的观点。

提炼观点一定要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

(2)结合诗(词)句进行细致分析,找到原诗(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来阐述理由和原因。

(3)分析评价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具体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