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683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1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课时: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的例1、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口算方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估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自主

质疑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智慧小博士。

智慧小博士要带我们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些数学问题。

要到达数学王国,必须解答智慧博士提出的问题,敢不敢接受智慧小博士的提问?

首先我们要经过“智慧桥”,解答了问题才可以过桥。

(出示题目:

想一想,算一算。

6×10、3×32、5×11、20×5、4×21、30×3)

适时提问一些题目,你是怎么算的?

(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学

环节

 

展示交流

1.看课本例题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指名学生回答)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是不是等于120个呢,口说无凭,拿出理由和算法啊?

在小组里交流,你想到了哪些方法。

2.探究学习12×10的口算方法。

自学目标:

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

自学要求:

探索12×10=怎样算?

看谁的想法多。

自学方法:

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探索12×10=怎样算?

看谁的想法多。

  师:

谁来说说,这种(特指新的方法)方法是怎样思考的?

  (12×10,可以写成12×1=12、12×10=120。

12乘1个十是12个十,12个十是120。

  师:

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那种?

3.探索尝试,类推算法

谈话引出问题:

如果搬来30箱,送给敬老院多少个菜椒?

你是怎样算的?

列出算式:

12×30=

师:

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口算,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结合回答板书课题: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师:

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1)师:

请你们估一估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同桌位先交流一下。

(2)验证

其余同学做在随堂练习本上。

5.比较分析

【估多了还是估少了】

6.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估算方法。

这些估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自主训练

1.想想做做第1题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做这一组题目有什么心得要告诉大家。

2.想想做做第2题一个乘数的末尾有1个0,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也有1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3.想想做做第3题说完整题目再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读题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5.想想做做第5题看懂表格,理清关系式,再计算

6.想想做做第6题用今天学的估算方法解决,说一说解决过程。

7.这节课我们在数学王国探索数学问题,主要探究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第3~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难点:

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口算

21×30=20×24=12×40=

20×40=90×50=40×50=

2.想想填填

1)2个十是(),20个十是(),240是()个十。

2)12乘20就是12乘2个十,是()个十,是()。

3.(课件出示主题图及题目)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解决幼儿园的问题,怎样列算式?

4.你能估算一下这么多南瓜大约偶多少个吗?

你是怎样估算的?

导学

环节

 

展示

交流

自学目标: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自学要求: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为什么十位上的1×24得240?

“4”应写在什么位上?

“2”呢?

自学方法:

1.你有什么办法来检测一下自己估算正不正确呢?

怎样算呢?

你能自己动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吗?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拿出学案,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

全班交流。

3.研究笔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②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为什么十位上的1×24得240?

“4”应写在什么位上?

“2”呢?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在书写上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为什么?

4.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

第二部分的积为什么这样写?

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

5.教学“试一试”。

自学目标:

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自学要求:

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

试着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自学方法:

尝试、交流。

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

试着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训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2)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寻找典型错误并查找原因再纠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1)独立完成,找到错误原因,在组内交流。

(2)汇报:

哪错了?

说一说你是怎样改正的?

怎样避免这些错误?

(3)在计算时,你有哪些要点需要提醒大家的?

4.“想想做做”第5题。

(1)独立练习,指名回答。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想想做做”第6题。

(1)指名读题,独立思考。

(2)交流: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注意什么?

第三课时: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教学内容:

第5~6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出示例题情境图,关于昨天的南瓜问题,今天有了新进展。

2.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的问题要求口头列式回答。

出示问题:

53箱南瓜一共有多少个?

列出算式:

24×53=()

4、估算。

谁能估算一下南瓜一共有多少个?

(1000多元)

你是怎样估算的?

导学环节

 

展示交流

自学目标: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学会估算。

自学要求:

思考交流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为什么十位上的5×24得1200?

“0”应写在什么位上?

“2”呢?

自学方法:

探索,交流,展示。

1.你有什么办法来检测一下自己估算正不正确呢?

怎样算呢?

你能自己动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吗?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拿出学案,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

全班交流。

3.研究笔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用乘数个位上的3乘24,得72(个一),2和3对齐。

②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为什么十位上的5×24得1200?

“0”应写在什么位上?

“2”呢?

用乘数十位上的5(个十)乘24,得120个十,也就是1200。

写24乘5(个十)的结果1200时,通常写成120(个十),0和5对齐。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怎样算的?

在书写上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为什么?

指出:

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在板书上擦去“0”。

4.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

第二部分的积为什么这样写?

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

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

试着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训练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①理解题意②小组提问③交流问题④独立做题,共同订正。

 

第四课时:

练习一

(1)

教学内容:

第7页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乘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好吗?

前一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现在谁来给大家出这样一道题?

随学生回答,板书:

比如34×85

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我们往往还要验算,板书竖式:

34  85

×85 ×34

说说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乘数,不同的是位置;

相同的是最后的结果,不同的是中间乘的结果。

重点分析第2个不同:

前面一个算式第一步算5×34,第二步算8×34。

后面这个算式第一步算4×85,第二步算3×85。

显然5×34和4×85的得数是不一样的,所以再算第2个算式的时候,大家要清楚中间的得数是不同,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