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5861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近代到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发生的变化,从近代胶济铁路的兴建分析交通和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结合胶济铁路的历史资料,探寻铁路背后书写的历史。

过程与方法:

分析史料,归纳、概括史料,探寻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交通通讯的变化,感悟时代的变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近代中国交通通讯缓慢发展,技术落后,正是因为屡遭列强侵略,民族不独立带来的后果。

现代中国,民族独立、富强,高铁速度引领了世界高铁发展的潮流,航空航天事业大踏步前进,交通通讯网越织越密,便利着亿万人民的生活。

祖国强大,人民才会更幸福!

【重点难点】

重点:

近代和现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历程

难点:

阅读史料身边的历史---胶济铁路背后折射的历史信息,辩证分析交通设施的兴建带来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是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一课。

近代中国历史,高一学生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已经有知识储备,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也系统学习了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相关史实。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也有大量的近代、现代历史史实的呈现,学生已经储备了大量的背景知识,对学习理解好本节课的要旨有重要启示。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工业文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和交通设施的兴建一步步传入到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课型】

新授课

【设计理念】

融入传统文化、时空定位、乡土历史、爱国情怀。

丰富的诗词、图文,丰富学生的视野,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具体如下:

(一)、传统文化中找寻交通、通讯的影子,带给学生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古诗词,感受交通、通讯的变迁,领略时代魅力。

(二)、关注历史时空定位,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近代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之下的客观影响,近代中国发展交通的艰难无不体现着时代的悲伤。

对比现代中国,民族独立、富强带给民生的是强大的保障。

(三)、关注身边的历史——胶济铁路。

这条山东最早的铁路是近代中国悲惨命运的见证者。

明水、龙山、普集都是学生们所在的乡镇,引进这段历史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悟“历史就在身边”。

所选取的文字资料都是学生们在课本中看不到的,但历史结论又似曾相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四)、重要人物推动着交通、通讯的变革,交通通讯进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人物主线:

李鸿章的烦恼---詹天佑的傲骨---丁鬼奴的远见----冯如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讲述、史料分析、情境创设、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流程】

一、从传统文化中找寻交通、通讯工具的影子

通过几首古诗,引领学生寻找古代的交通、通讯工具。

图文并茂,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冲击,同时给学生以古诗词的意境美。

(以古诗词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在情景中活学活用,感受通讯工具的变迁,调动学生积极性)诗词中寻找交通的影子;典故、诗词中寻找通讯的影子。

领略通讯工具的进步发展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近代“路”沧桑,道阻且长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这是一场先进的工业文明与落后的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而近代中国交通通讯的变化正是西方列强侵略带来的客观影响。

所以说近代交通工具的近代化与近代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

思考: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什么先从蒸汽火车和轮船开始,不是从汽车开始呢?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火车汽车的运载量对比)

图文说史:

教师分别一一讲述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采用图说历史,文说历史的形式,丰富史料。

另外补充近代、现代胶济铁路相关的历史史料,从胶济铁路背后挖掘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发展的不同,体会国家强大带来的民族自豪感。

中间穿插近代历史人物的推动作用:

李鸿章的烦恼---詹天佑的傲骨---丁鬼奴的远见----冯如的爱国情怀(从历史人物入手,感悟时代悲伤,体会人如何影响交通与通讯)

(一)铁路发展历程(作为重点讲解)

淞沪铁路——我国最早的铁路;(听火车汽笛)

唐胥铁路---清政府修建(马拉火车)辛亥革命前,近代铁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胶济铁路(德国人强修,日本人攫取侵略权益)

京张铁路——中国人自主设计并修建(中国人的光荣)

成昆铁路----中国人征服自然的伟大奇迹建国后天翻地覆,筑梦神州

青藏铁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

青藏铁路建成,中国铁路网完善

高铁时代,八纵八横铁路网形成

感悟身边历史---读史探源

百年胶济路,一部大历史

它是山东大地上第一条铁路,建成已有109年历史。

东起青岛,西止济南,

始建于1899年,1904年建成通车,线路长度384.2公里,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

1.先为德人所建,德国人在山东的巨大获益,引起日本人的垂涎和野心。

2.又被日本人占领:

趁“一战”爆发,德国无暇东顾之机,日本向德国宣战,

后被日人占据。

“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利转让给日本。

北详政府的一些官员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纷纷痛陈,“胶济铁路既通,北可直捣

京、津,南足控制宁、沪,将来顺济、高徐两路若成,中国东部产业之运命亦为青岛

所制,日本得之,不啻宣告中国之死刑矣”。

3.收回胶济铁路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与日本进行了多次交涉,历经艰难曲折的历程,最终以巨大

偿价赎回胶济铁路,开近代以外交手段收回铁路路权的先河。

4.当代胶济铁路:

电气化改造,大提速

一日观遍齐鲁:

上午青岛看黄金海岸,下午济南游览名泉,晚上泰山登山看日出

改革开放后,先后实施了电气化改造,完成了六次大提速,开行了动车组。

现在新的

济青高铁也已通行,全程运行时间仅1个小时,与胶济铁路通车初期12个小时的行程

不可同日而语。

 

在上述知识铺垫的基础上设计史料分析题:

(指导学生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的影响,同时通过身边的历史去理解近代中国的变迁。

结合下列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胶济铁路的兴建带来的影响。

史料一“向者由青岛至济南,须九日或十日,火车通后,则仅十二小时而已”。

史料二胶济铁路开通后,棉纱大量倾销山东。

1905年,从青岛港经铁路运入潍县及其附近地区棉纱7.16万担,运入周村及其附近地区棉纱2.25万担,运入济南及附近地区棉纱0.78万担。

1912年,运往济南的棉纱达28.7万担,其中日棉17.34万担,印度棉6.51万担,上海棉4.79万担。

由于价廉质优,洋纱在很多地区取代土纱。

史料三德国殖民者将大批洋货输入山东内地,又从山东掠走大批土特产品。

还霸占山东的优良矿区,对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随意挖掘、掠夺,并对山东的民营矿业进行百般压迫,广大农民与手工业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进一步遭到破坏,纷纷破产失业。

1915—1921年期间,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1598.8万人,运送货物1035.7万吨,日本攫取利润1885.6万元。

史料四1900年,青岛贸易额仅395.9万海关两,只相当于烟台的14.6%;1908年,青岛进出口贸易额超过烟台,成为山东第一大港口。

1933年,山东对外出口贸易份额中,青岛占70.9%,烟台占17.6%;洋货入口贸易,青岛占87.2%,烟台占9.3%。

史料五1905年,济南电灯公司创办,这是济南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同年,还设立了大公石印馆、志诚砖瓦公司等企业;1906年,泺源造纸厂创办。

1914年日本经济局调查,泺源造纸厂使用德国设备并聘请德国技师指导生产,使用职工50余人。

 

(二)公路交通、水路、航空的发展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和下列材料,了解公路、水路、航空事业发展)

水路:

丁鬼奴的远见卓识

1879年上奏清廷,提出海防16条建议。

认为要想取得制海权,必须创设全新的近代海军。

西方海军已装备了蒸汽动力舰、铁甲舰,清朝旧式帆船水师无力进行近代海战。

有了制海权,能够控制住一定的近海海域,扩大防御纵深,海防才有保障。

航空:

飞行家的爱国情怀

 

中国第一公路-----台柳路

1905年,德国人修筑从青岛经由台东镇、李村至柳树台。

长33.5公里,1907年正式通车。

其后相当长时间,台柳路都是进出青岛的交通大动脉。

青岛人逛李村大集、去崂山游玩都十分方便。

如今,我国公路网建设已相当完备,称得上“四通八达”。

省道、县道、乡村道基本上能串联全国,包括绝大多数最偏远的地区。

高速公路方面虽然起步晚,但进展神速,目前通车总里程已超过13万公里,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1953年起,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

在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倾斜,改造和新建了一批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民用机场,疏浚了主要航道,新开辟了国际、国内水路和空中航线,扩大了邮政网络,增加了运输装备数量。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展的新篇章。

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

 

反馈检测

【自主学习反馈检测】

1.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C.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诉求

2.近代以来,马车、人力车、汽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除了少数富贵之家自备外,人们主要是临时租用,虽然也因高低档次而有价钱高下之别,但人们主要是依据自己财力选择。

这说明(  )

A.出行方式的上下阶层差别已消失

B.人们出行方式商业化程度大增

C.代步工具有明显的政治等级色彩    

D.交通工具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

【小结】

知识小结:

由学生板书本课的主要内容,体会时代变迁

思想情感升华:

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来不乏有爱国主义。

因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它是一种情怀和担当。

它深藏在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里,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

送给大家一首毛主席的诗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1965年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课型是新授课。

本课是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一课。

近代中国历史,高一学生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已经有知识储备,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也系统学习了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相关史实。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也有大量的近代、现代历史史实的呈现,学生已经储备了大量的背景知识,对学习理解好本节课的要旨有重要启示。

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发展,自我思考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生动、活泼,富有朝气,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初步养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

通过身边的历史——胶济铁路的故事,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思想,丰富视野、展望未来!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效果分析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将传统文化、乡土历史、人物悲喜融入进爱国主义情感之中,以丰富的诗词、图文资料,丰富学生的视野,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感染学生的同时,感悟时代变迁。

一、传统文化中找寻交通、通讯的影子,带给学生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古诗词,感受交通、通讯的变迁,领略时代魅力。

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发现效果还不错,学生能在本课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知识。

诗词中还能寻找交通、通讯的影子,加深对诗词的重新认识。

二、关注历史时空定位,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近代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之下的客观影响,近代中国发展交通的艰难无不体现着时代的悲伤。

对比现代中国,民族独立、富强带给民生的是强大的保障。

三、关注身边的历史——胶济铁路。

这条山东最早的铁路是近代中国悲惨命运的见证者。

明水、龙山、普集都是学生们所在的乡镇,引进这段历史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悟“历史就在身边”。

所选取的文字资料都是学生们在课本中看不到的,但历史结论又似曾相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学生也的确领悟到了这一层深意。

四、重要人物推动着交通、通讯的变革,交通通讯进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李鸿章的烦恼---詹天佑国人的傲骨---丁鬼奴的远见----冯如飞行家的爱国热忱。

通过历史人物的悲与喜这条线索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也会信手拈来。

同学们观看视频《成昆铁路》,除了领略到沿线风景之外,还会对无数付出生命的铁道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交通通讯的变化与时代息息相关、与历史人物命运相连。

交通通讯的进步改写着中国,改变着思想,便利着生活,丰富着情感,感受着时代进步所折射出来的满满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