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5507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docx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各门专业课复习笔记

★新闻史总结与分析

一、新闻传播史之最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新闻纸略论----------------------------我国中文报刊史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第一份英文报纸

遐迩贯珍-------------------------------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

遐迩贯珍的布告篇-----------------------最早在中国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香港船头货价纸----------------------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申报-----------------------------------在国内报纸上出现第一条国内新闻电讯,最早发布号外

民报-----------------------------------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

消闲报---------------------------------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

德臣抱---------------------------------香港出版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

读开元杂抱----------------------------最早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

小报-----------------------------------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急选报---------------------------------世界上最早称为报的印刷品

采新实录(羊城采新实录)---------------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

万国公报-------------------------------我过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

沙架免度新录--------------------------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

指南报---------------------------------我国最早的消闲小报

女学报---------------------------------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持编务,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

外海杂志-------------------------------我过最早的乡报

大公报--------------------------------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中兴通讯社----------------------------中国人办的第一家通讯社

路透社在上海办的远东分社--------------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的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

新闻周刊------------------------------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美国匹兹堡KDKA

广播电台---------------公认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

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红色中华------------------------------我国在人民政府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

光明日报------------------------------新中国第一份由竖排改为横排的报纸

向导周报------------------------------中国第一份中央政治机关报

热血日报------------------------------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

伊梨白话报---------------------------我国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刊

格致汇编------------------------------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

国闻报--------------------------------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知新报--------------------------------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

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中国日报--------------------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我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电信条例------------------------------中国历史第一个涉及无线电事业的法律

弢园文录外编--------------------------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二、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概略

第一章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读开元杂报>2,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3.敦煌进奏院状

4,中国最早出现印刷品时间5.都进奏院设立6.宋代的邸报

7,小报出现和特点8.<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9,雕版印刷报纸出现

10.清代提塘报房的出现11.京报12.辕门抄

13.清代提塘,提塘报房,民间报房的关系.

第二章近代报刊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蜜蜂华报>

4.<广州纪录报>5.<广州周报>6.<中国丛报>

7.<德臣报>8.<子子剌报>9.<遐迩惯珍>

10.<布告篇>11.<香港船头货价纸>12.<香港华字日报>

13.<北华捷报>14.<字林西报>15.路透社

16.<六合丛谈>17.<万国公报>18.<申报>

19.<字林沪报>20.<新闻报>21,<上海新报>

22.电报传送新闻稿23.<东行日记>24.<消闲报>

25.<时报>26.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国人办报

1.林则徐,魏源2.王韬,郑关应的新闻思想3,<昭文新报>

4,<汇报>5.<述报>6.<循环日报>办报宗旨

7.报章文体,文集8.<中外纪闻>9.<强学报>

10.<时务报>11.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特点12.维新东南西北五报

13.维新报刊历史作用和贡献14.报章文体特点,梁启超的阐述15.<沙架免度新录>

16,<檀山新报>17.<叻报>

第四章辛亥时期

1.<中国日报>2.<民报>3.<民报><新民丛报>论战

4.苏报案5.<国民日日报><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6,君宪派报纸

7.<大公报>8.<京话日报><东方杂志>9.<时报>贡献

10.上海武汉两个办报基地工业11.于右任和他的报纸12.<大江报><商务报>

13,<伊犁白话报>14.中兴通讯社15,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特点

16.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思想17.革命派新闻思想18.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第五章民国初年

1.暂行报律风波2.横三民3.葵丑报灾

4.<电信条例>5.民国初年新闻法律的特点和反动本质

6.邵飘萍两社7.黄远生新闻通讯特点8.黄远生四能说代表作

9.<实际应用新闻学>10.民初三大名记者11.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上升

第六章五四时期

1.<新青年>2.<每周评论>3.<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4.<本志宣言>5.第一批工人报刊6.中俄通讯社

7,五四时期新闻工作改革8.矍秋白代表作,9.周恩来旅欧通信

10.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1.<新闻周刊>12.<新闻学>

13,中国第一次出席国际新闻会议

第七章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

1,<向导>2.<前锋>3,<先驱>

4.<中国青年>5.<劳动周刊>6.<真报>

7,中共早期报刊特点8,国共合作后三个报刊

9<热血日报>10,诚言事件11,<中国军人>

12.成舍我世界报系13.大公报八字方针,(经历的几个时期)

14,哈乐滨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15,厦门大学报系,

16,<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

1.<中央日报>2,中央社方针3.<红旗日报>

4,<红星报>5,<红色中华报>6,<青年实话>

7,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特点和意义

8,<新中华报>9,<救国报>10,史量才改革和之死

11.新生事件,12,邹韬奋报刊活动与韬奋精神,代表作

13,范长江代表作,14,斯诺15,<中国报学史>

第九章抗日时期

1.<解放日报>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3,<解放日报>改革

4,三斯5,<救亡日报>6,<群众><新华日报>

7,青记8,国新社9,弘报三法

10,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国统区每三条道路,<观察>周刊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三次战斗转移

3,反客里空运动4,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5,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6,新华社改革7,<人民日报>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3,<人民日报>改革4,新华社改革,广播工作改革

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大兴调查研究之风2,三个杂文专栏3,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

4,刘少奇新闻思想5,邓拓新闻思想

第十三章不考

第十四章

1,论述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

2,新闻舆论监督

3,广播电视新闻调查

4,传播媒介产业化的发展

第十五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

1,<中国计算机报>2,广州日报报业集团3,<半月谈>

4,<瞭望>5,<新周刊>6,新华网

7,珠江模式与地方台改革8,广播的变化趋势9,电视新闻改革

10,中国广播影视集团11,<神州学人>12,新闻学研究的特点

第十六章港,澳,台

1,报禁三限2,<自立晚报>3,台湾,台视,中视,华视

4,<信报><成报><明报>5,无线,亚视设的中英文两台6,新华社澳门分社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集合

(来自: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研究生的杨奕的笔记)

一、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

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

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

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

"随着大众

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

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

3、基本观点

(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1)传播技能:

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社会交往:

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机制:

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

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2)因传播而出现的知识沟不纯粹是知识的差距,也可能是涉及态度和行为的,罗杰斯提出"传播效果沟"

3)这种差距并不局限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好与差人群之间,可能还存在与对政治的兴趣多少,以及年龄不同等。

6、现实意义

1)知识沟假说提醒我们: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衡获取信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硬件软件都还有一些差距,应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缩小(知识沟)差距

2)我国在新传播领域仍存在地区差距,因此政府应在"硬件"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设施的普及程度。

3)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者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应在"软件"方面培养新媒介使用的技能,加强教育。

由于不同人群对媒介的接触有不同,这提醒信息活动的策划者研究受众的必要,若要影响不同的受众就应选择不同的媒介。

二、把关理论

1、"把关"的概念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加工过程就是把关。

它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有效的受众。

认识和研究把关过程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揭示把关过程,它使传播对象使为懂得应如何评价已经过关的内容,并促使把关人对自己借以决定取舍理由作出评价。

2、把关的原因

(1)信息的差异性:

客观世界信息属性,作用差别——过滤筛选;

(2)传播者的差异性:

传播者目的不同——选择满足目的的信息;

(3)受众差异性:

受众的需要心理差异——选择不同信息满足不同需要。

3、把关的过程

(1)搜集信息:

到社会自然界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2)过滤信息:

根据传播目的及信息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信息;

(3)制作信息:

将研究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化(编码),加工成信息;

(4)传播讯息:

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手中。

4、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传播者进行把关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因传播者所处的社会、媒介组织以及个人等因素的不

同而有差异,认识影响把关因素可使传播者把关更有效,更符合社会需要。

(1)政治、法律因素:

把关时必然考虑的基本因素。

(2)经济因素:

如何处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国把关人首要问题。

(3)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价值标准体系,文化开放程度。

(4)技术因素:

技术条件水平。

(5)信息自身因素:

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6)组织自身因素:

必然以本传播组织要求规范传统标准进行把关。

(7)受众因素:

为实现传播目的对受众了解。

(8)传播者个人因素:

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性创造力,经验能力)、传播方式(能力水平,个人编码方式水平,个人传播能力)。

三、教养理论

1、提出

"教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培养理论",它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

是电视媒介在当时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

犯罪十分严重。

格伯纳等人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了"培养分析"的研究。

2、主要内容

1)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

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伯格纳等所称的教养作用,或者说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同的价值观的作用。

2)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种

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显示观

3)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

4)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主流"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的。

5)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

即所谓的"共鸣"。

3、评价

1)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

2)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3)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4)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四、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

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

她认为:

大众传播媒介在

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

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

或"劣势"意见时。

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

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

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

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五、议程设置理论

1、概述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

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2、观点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

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3、应用

1)建立共识,实现对话:

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成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

2)提高责任,引导舆论:

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

3)构造事件,吸引眼球:

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

4、评价意义:

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

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六、创新与扩散理论

1、提出

1962年,罗杰斯和休梅克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和普及过程,出版了《创新的传播》一书,该书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对"两级传播"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并研究了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的,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

2、观点

1)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有力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有力。

2)认为"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

知晓(了解)、劝服、决定(决策)、确认(证实)。

3)认为大众传播早期过程比以后更有影响,传播过程呈"S"形曲线,即在采用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居民一半时速度加快,而当其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

4)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事物的传播和说服人们采用它们的最有效途径。

3、评价

1)提醒我们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最初应尽量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及时、迅速、广泛的传播长处,而当人们对新事物普遍了解充分把握以后,尽量调动人际渠道的积极性,借助人际网络传播劝服性信息,以产生预期效果。

要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

2)但是由于缺少反馈环节和与实际情况不问吻合等原因有着一些局限性。

七、使用与满足理论

1、介绍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

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2、主要观点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经后人的补充和发展,综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过程: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

a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