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5351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宫 太和殿概况.docx

故宫太和殿概况

:

:

故宫太和殿概况:

: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

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

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

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

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

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

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

:

故宫太和殿故事:

: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

:

故宫乾清宫概况:

: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

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

殿内铺墁金砖。

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

:

故宫乾清宫故事:

: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

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

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

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

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

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故宫坤宁宫概况:

: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

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明代是皇后的寝宫。

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槅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棂花槅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

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

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

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间设棂花扇门,浑金毗卢罩,装饰考究华丽。

 

:

:

故宫坤宁宫故事:

:

  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其中宫的地位并未改变。

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

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

颐和轩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次重修。

  颐和轩面阔7间,进深1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

前檐出抱厦5间,后檐出抱厦3间。

除前檐抱厦外,余各间均出廊。

前檐抱厦明间、东西次间开敞,形成较深远的前出廊,东西稍间装板墙,南面为槛墙、支摘窗。

轩明间为五抹头槅扇门,次间为槛窗,上为步步锦支窗,下为方玻璃屉窗。

稍间为步步锦支摘窗。

后檐抱厦次间、山面轩稍间、尽间均为槛窗。

明间有穿廊3间,北接景祺阁,穿廊明间东西向开门,可通轩北东西两小院。

轩东西山面廊南北封装,设有小门,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围廊,形成小院。

  颐和轩前月台左侧设有日晷,月台接甬路与乐寿堂相通,甬路两侧各设琉璃花池。

轩两侧有游廊连接乐寿堂,廊壁镶嵌敬胜斋帖石刻。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

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

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

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

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

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

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

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

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

:

故宫保和殿故事:

: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

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

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殿名取自《礼记-中庸》: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

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

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

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

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

殿内设地屏宝座。

  中和殿门窗的形制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

:

故宫中和殿故事:

: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

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分设于养性殿(第一室)、乐寿堂(第二室)、颐和轩(第三室)。

主要是清宫收藏的金银玉翠、奇珍异宝制成的礼器、祭器、冠服、装饰品、生活用品以及宫室内的陈设品。

  第一室主要陈列:

①金编钟。

②碧玉特磬。

③金印。

④金册。

⑤如意。

⑥金发塔。

⑦金提炉、金罐。

⑧餐具、茶具。

  第二室主要陈列有:

①龙袍。

②盔甲。

③凤冠。

④大金塔。

⑤七珍、八宝。

⑥朝珠。

⑦象牙席。

⑧大玉山。

  第三室陈列玉石仙台、天球仪等宫室陈设品。

:

:

颐和园十七孔桥概况:

: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

它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长150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

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

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

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高大之感。

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

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

水面未冻结时,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成纺锤形,十分美丽。

由于桥孔大小不一,所以桥面有一定的坡度,像一张弓。

十七孔桥象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神话中的鼍龙状如半月浮游在平滑似镜的水中。

 

:

:

颐和园十七孔桥故事:

:

  十七孔桥的桥洞为什么要建十七个孔呢?

因为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17孔。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一座长150米的17孔联拱大石桥,飞架于南湖岛和廊如亭之间。

乾隆时仿著名的卢沟桥所建。

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

桥的东边有一尊镇水铜牛。

  镇水铜牛位于昆明湖的东堤,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著称。

清乾隆二十年(1755)用铜铸成,称为“金牛”。

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起。

牛背上还铸有由乾隆帝撰写的80个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铭文为:

“夏禹治河,铁牛传诵。

义重安澜,后人景从。

制寓刚戊,象取厚坤。

蛟龙远避,讵数鼍鼋。

 此昆明,潴流万顷。

金写神牛,用镇悠永。

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

瑞应之符,逮于西海。

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在颐和园众多的廊中,万寿山下横贯东西的彩画长廊是中国园林中最精彩的廊的代表。

它像一条美丽的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舫、榭有机地联缀成为整体。

从乐寿堂西的邀月门开始,至西面的石丈亭为止,长廊共有273间,全长728米,廊宽2.28米,柱高2.52米,柱间2.49米。

廊的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亭。

东西两段又各有短廊伸向湖岸,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水榭。

西北部连着山色湖光一楼。

廊的地基随着万寿山南麓的地势高低而起伏;它的走向随着昆明湖北岸的凹凸而弯曲,建筑师巧妙地利用廊间的建筑作为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避免了长廊过直、过长和地势不平,营造出曲折、绵延、无尽的廊式。

  长廊的每根廊枋上都绘有大小不同的苏式彩画,其14000余幅。

内容有西湖风景、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许多画面是乾隆皇帝南巡时临摹沿途的景色。

人物画大多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因此长廊又是一条艺术的画廊。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是宫廷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体现。

从昆明湖北岸的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九个层次,层层上升。

从水面一直到山顶构成一条垂直上升的中轴线。

无论是从下往上仰视还是从上往下俯视,那层层升高的宏伟建筑,充分展示了这座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

 

:

:

颐和园万寿山故事:

:

  万寿山在颐和园内。

燕山余脉,海拔108.94米。

传说曾有老人在山上凿得石瓮,国名瓮山。

前临瓮山泊,又称西湖,即今昆明湖。

明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圆静寺。

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诞辰,于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万寿山。

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造园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西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

颐和园佛香阁概况:

:

  佛香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这座台基,包山而筑。

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

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

 阁仗山雄,山因阁秀,万寿山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嶂和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小中见大,气势非凡,苍松翠柏,秀色葱茏。

佛香阁面对的昆明湖又恰到好处地把这个画面全部倒映出来,山之葱茏,水之澄碧,天光接引,令人荡气舒怀。

中国造园家们所津津乐道的借景手法、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运用和体现。

  佛香阁依山而建,结构复杂,高台矗立,气势磅颉。

在清漪园时期,它犹如巨擘将东边的圆明园、畅春园,西边的静明园、静宜园以及万寿山周围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把当时“三山五园”巧妙地连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皇家园林风景区。

 

:

:

颐和园佛香阁故事:

:

  乾隆修造清漪园时,原准备在此处建一座九层宝塔,当建到第八层,乾隆一道圣旨,把已建好的八层拆掉,重新建造了一座八方阁,即佛香阁。

对于乾隆拆塔建阁之事,历来众说不一。

一种认为:

乾隆建延寿塔,名义上为母后作寿,实则为把三山五园连成一体,想使延寿塔成为携东西皇家园林的主体建筑。

但建到第八层时发现和原来想象不符,故拆塔建阁;另一种认为,京西一带,历来塔多,为避免塔影重叠,乾隆才下决心拆塔建阁。

实际上,建阁确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阁高而有气势,大而稳重,与前山建筑融洽得体。

:

:

颐和园苏州街概况:

:

  苏州街:

原称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90年在遗址上复建。

街全长300余米,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等60多个铺面,集中展现了18世纪中国江南的商业文化氛围。

 

:

:

颐和园苏州街故事:

:

  传说乾隆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有一天,来到苏州城外,和一个亲信太监,打扮成香客,到寺庙里去私访。

他们来到一座尼姑庵,烧完了香,磕完了头,正在四下里张望的时候,忽见迎面走来一个尼姑,那容貌如花似玉,宛若碧宫仙子。

乾隆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她,魂儿都飞了出来。

同去的太监只得轻轻拉了下他的衣袖,他才“啊”了一声,象从梦中醒了过来。

  回到行宫后,乾隆立刻下了道圣旨,宣诏那尼姑进宫伴驾。

伤脑筋的是:

这个美人已削发为尼,公开选进宫去当嫔妃有违佛门清规。

回到北京以后,乾隆左思右想,最后想出了个办法:

在昆明湖的南边,清水河西侧的蓝靛厂为她修建了一座半为行宫、半为庙宇的“泉宗庙”。

那庙宇雄伟壮观,仅石雕牌坊就有七座。

又临近清水河,河岸上桃花争春,风景十分幽美。

乾隆每当到西山一带游玩的时候,泉宗庙就成了他的行宫;那个漂亮的尼姑就成了他的宠妃,尽情地讨取他的高兴。

  有一年春天,乾隆到大觉寺降香归来,銮驾到泉宗庙,不见尼姑前来接驾。

只见伴随尼姑的宫女跪奏道:

“美人身体不爽,不便接驾,望乞恕罪。

”乾隆一惊,赶忙步入后宫寝殿。

只见尼姑半躺榻上,泪眼愁容。

乾隆俯下身子问道:

“卿家所得何病?

”尼姑道:

“启奏皇上,我乃苏州人士,离乡已有数载。

我没有别的病,只是想回家乡看看。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

“原来是思乡病,卿家何不早说?

好办,好办。

半年之后,我同卿家一同去苏州。

”尼姑一听,病立刻就好了许多。

  半年之后,一天,乾隆来到泉宗庙。

尼姑跪接后,乾隆握着她的手:

“卿家快点上辇,我这就与你同上苏州。

”“真的?

”尼姑半信半疑。

“君无戏言,我能骗你?

”于是,尼姑忙让宫女赶紧打扮,上了辇,和乾隆的御驾一道,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出了蓝靛厂。

行了不到半个时辰,突然停了下来。

宫女打开帘子,对尼姑道:

“启禀美人,苏州已经到了。

”尼姑心中疑惑:

奇了!

从北京到苏州数月的路程,怎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

她探出头来往外一瞧,可不是苏州吗?

你看:

街中心,一条小河,流水潺潺,小船缓缓划过;街两旁是南货和苏州小吃;那来往的人和卖货的人,全是地地道道的苏州口音。

一到这里,就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尼姑看了,心中大喜。

  原来,乾隆为了讨得尼姑的欢心,下了一道圣旨,在从蓝靛厂到南海淀的大路上修起了一条买卖街,从苏杭一带迁来了商贾、店铺,一时间把一个荒凉的地方变成了江南。

从此以后,他就可以经常携带那尼姑来此欣赏苏杭风光,以解尼姑思乡之愁。

这条街就叫苏州街。

  直到现在这里仍延用苏州街旧名,泉宗庙早拆了。

特色推荐: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石舫,又称清晏舫。

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

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

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

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珍品。

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

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顶部用砖雕装饰,显得精巧华丽。

 

:

:

颐和园石舫故事:

:

  颐和园的石舫,有2层楼那么高,是整块石头雕成的。

它的东边是听邵馆和百丈亭,南面是一大片昆明湖。

  当年,西太后为了要庆五十大寿,下令要修万寿园。

这事她让贴身太监给筹办。

这个贴身太监一见是西太后的差事,就知道要把当年乾隆开辟的万寿山改成万寿园。

可是这样一个大工程,去哪里找钱呢?

他就和西太后商量。

西太后说:

“找军机大臣。

  贴身太监心想,这就怪了,修万寿园是内务府的事,怎么找军机大臣呢?

可是老佛爷说了,不找也不行啊,就去了。

  军机大臣是谁呢?

正是光绪他爹。

他原来是一个亲王,因为同治死了没有人继位,就从他家里把个四岁的光绪给选进宫里,继承了皇位。

儿子一当皇上,他也就抖起來了,从一个没有实权的亲玉,当上了军机大臣。

他为了讨好西太后,一上任,就大修三海,这三海就是前海、中海、后海;还设立海军衙门,总理海军事务。

  贴身太监找到他,一说修万寿园的事,他就明白了。

他想,这是叫我用海军费修啊,可是动用海军费,总得有个幌子呀,他脑袋一晃,想出一个主意,干脆就说训练海军得了。

  于是就打着训练海军的旗号,拨了海军费。

西太后知道后,满心地高兴,又給海军费增加一百万两。

准许他连海防捐、海关税都可动用。

  这工程一修可就大了。

整个颐和园修得山上山下,一片辉煌。

修完,就挂出一块牌子叫水操学堂,弄了些水师学员,就在昆明湖上折腾开了。

  这天,西太后的生日到了。

整个颐和园张灯结彩,钟鼓齐鸣,文武百官,都来祝贺,西太后头一个犒赏海军衙门。

然后带领百官出去观赏湖光山色。

走到长廊西头,过了听郦馆,穿过百丈亭,一看,这儿有个石头大兵船,上头有石缆石炮,很是威武,就是炮口正对着万寿山。

西太后一看就恼了:

“怎么在这儿修了这么个怪物,赶紧给我拆掉!

  “老佛爷息怒。

这兵船不能没有。

不然这海军军费可不好...”贴身太监正说到这里,军机大臣也凑上来说道。

“启禀老佛爷,这不过是一个门面罢了,请不必介意。

”西太后心里也明白,可就是感觉这个兵船放在這颐和园里太难看,就说“把炮拿掉吧。

”大臣们都明白,西太后要的是雕楼画舫,好饮酒作乐。

这样就把石炮拆掉,重新修成一座十分豪华壮观的石舫。

西太后这回可乐了。

后来,她索性又把水操学堂也赶出去了,使颐和园变成了皇家的禁园。

 天安门概况

  相关服务:

京城第一街长安街   北京旅游电子杂志

       北京十大必游景点   旅行新方式--搭乘地铁畅游北京名胜

       天安门广场的变迁

  中国的象征性建筑物,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的正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安门广场是全国红色景点、经典旅游景区。

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的交汇处。

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初称“承天门”,明朝时两次毁于雷击战火。

清顺治八年(1651),清世祖福临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

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雄伟壮丽,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杰出的代表作。

后来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和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时,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

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

天安门城楼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景点故事:

详释天安门的历史   谁是天安门设计者

       天安门主体建筑介绍   详解天安门城楼的建筑特色

  天安门不仅是中国象征性的建筑物,她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在天安门前发生。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对天安门进行了疯狂的射击。

1952年修缮天安门时,还在城楼西边的大梁上取出3颗带有英文字母的炮弹!

1911年,统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在天安门宣告结束;1919年,这里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1926年,这里发生了反动军阀镇压学生和市民的“三一八惨案”;1935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天安门也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在天安门的正面高高的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

     天安门必赏景观

暂无图片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

城楼坐落于13米高的城台上。

城台有卷门五阙,中间的卷门最为高大,明清时仅供皇帝进出。

两侧卷门依次略小,王公大臣按品级出入。

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雕饰精美的汉白玉桥7座。

中间一桥较宽,又称御路桥,为皇帝专用。

中间卷门前后各有华表一对。

每个华表高近10米,重10吨。

顶部装饰“望天吼”,下面横插着云板,石柱上雕刻着云龙。

门外两旁蹲着两只石狮。

高大威猛,神态生动。

石狮两侧是红色的观礼台。

金水桥前有一片美丽的花坛。

南面便是有“百里长街”之称的北京长安街。

长安街之南就是世界著名的天安门广场。

坐落于城台上的天安门城楼,重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正脊两端鸱吻,戗脊列9尊小兽。

面阔9间,进深5间,寓意皇帝的“九五至尊”。

60根巨柱支撑着重檐屋顶,方砖墁地。

城楼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典仪的地方,凡遇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都需在此举行颁诏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