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42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docx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内能复习及答案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分子间即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机械运动的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解答:

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A错误;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故B错误;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故C正确;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但单位相同,故D错误.故选C.

2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专题:

类比法.

分析:

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分子位置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

液体分子间距略大,作用力小,分子位置不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本题是把学生类比为分子.

解答:

解:

甲、同学之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每个同学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乙、同学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每个同学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丙、同学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每个同学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

3(2012•黄石)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C.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会降低

D.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要知道:

结合热学知识中的物态变化内容,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逐个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

解:

A、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

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因为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C、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会降低,因为蒸发吸热,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D、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故选A.

4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这说明(  )

A.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的运动.专题:

定性思想.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

解答:

解:

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所以本题表述的现象充分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不能说明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和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故选D.点评:

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是理解本题所述现象的核心.

5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考点:

分子动理论与热现象的缘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扩散现象.专题:

错解分析题.

分析:

(1)区分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2)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

①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解答:

解:

A、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无关.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铁丝很难被拉断,只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没有斥力.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铁丝很难被压缩,只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没有引力.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扩散到对方分子的间隙中.表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扩散现象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理解,要熟练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在果品店里能闻到水果的香味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便咸

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

考点:

分子动理论与热现象的缘由;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

专题:

错解分析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根据各个选项的具体内容,分别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水果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盐分子在水中做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C、尘埃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符合题意.

D、酒精瓶打开可以闻到酒精气味,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掌握,知道分子和固体小颗粒的区别,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分子是看不见的.

7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则表明:

(  )

A.甲物所含的热量比乙物含有的热量少

B.乙物的内能可能比甲物的内能大

C.甲物的机械能比乙物的机械能大

D.乙物的分子热运动比甲物的分子热运动剧烈

考点:

热量的概念;机械能;内能的概念;分子的运动.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是一过程量,一个物体不含有热量;

(2)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4)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解答:

解:

A、热量是一过程量,一个物体不含有热量,故A错;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只是知道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不知道质量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内能大小关系,有可能乙物的内能比甲物的内能大,故B正确;

C、甲乙两物体都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不知道质量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其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关系,也就不能确定甲乙两物体的机械能的大小关系,故C错;

D、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比乙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错.故选B.

8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考点:

内能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要掌握: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放热都较多;任何物体任何温度都有内能.

解答:

解: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具有内能,任何物体任何温度都有内能.故A错误;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了物质的内能,故B错误;

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

D、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放热都较多,故D正确;故选D.

9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水蒸气将木塞冲出

A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搓手取暖C钻木取火D水蒸气将木塞冲出

考点: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过程.

分析清楚图示物理情景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

解:

A、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C、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故B、C错误;

D、水蒸气顶开软木塞,是利用水蒸气的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

10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  )

A.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B.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C.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D.内能增加,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考点: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液化及液化现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气体降低温度可以液化.

解答:

解:

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管口,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故选C.

1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反映了物体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只与物质有关,与其它因素没有关系.

解答:

解: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是由物质决定的,与是否吸热、放热、温度、质量等因素无关.故选D.

12由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