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065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 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2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2

1.哲学概述2

2.哲学的基本问题2

二、物质和意识3

1.物质与运动3

2.意识的本质4

三、唯物辩证法4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4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5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5

四、认识论6

(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6

(二)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6

1.真理及其客观性6

2.真理的辩证发展7

五、历史唯物论7

(一)社会的基本结构7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一般规律8

(三)人的本质、作用和全面发展9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0

一、商品与货币10

三、资本的积累与流通11

四、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11

公共基础知识、考研政治篇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概述

哲学是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

它所涉及的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本质、存在方式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问题。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1)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

这里所谓的第一性与第二性,包括时间上的谁先谁后;发生上的谁为本原,谁为派生物;因果上的谁决定谁;内容上的谁反映谁。

对于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哲学;凡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

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

宗教神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比较粗糙的形式,它宣扬世上万物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统治的,其所谓的神或上帝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客观精神本体。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如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

“唯我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表现,它主张“我”就是唯一的存在,就是一切,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存在。

哲学史上各种各样的哲学家、哲学流派无不公开或不公开地或者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或者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由此形成了哲学上界限分明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2)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也就是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可知的,就是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归根到底,是世界的本原或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还有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包括: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是变化发展的,还是静止不变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为什么会变化发展、如何变化发展等。

这个问题是关于世界的存在方式、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自身的矛盾,因而主张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包含了矛盾,因而主张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经典真题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

这种观点属于()。

(单选)

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唯物主义D。

客观唯物主义

【答案】B。

二、物质和意识

意识与物质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劳动这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带来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分化。

另一方面,意识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物质世界能动的反映和改造。

(一)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能够被人感觉到的。

经典真题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单选)

A。

精神B。

联系C。

物质D。

矛盾

【答案】C。

1.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是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不进行某种形式的运动、不改变与某一参考系的位置关系或保持质的稳定。

但是,事物即使没有进行这种形式的运动,也在进行其他形式的运动;即使相对于这一参考系没有改变位置关系,相对于其他参考系也在改变位置关系;即使它的质的规定性保持不变,量的规定性也在变化。

由此可见,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静止不重要: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条件,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二)意识

1.意识的含义及起源

(1)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意识的含义,从内容上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知”是指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等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制、自强、自信等精神状态。

(2)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首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科学研究表明,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即都能接受其他事物的作用并在自己身上留下这种作用的痕迹。

物质的反映特性是随着物质结构的日益复杂而不断发展的,人类意识就是这一漫长发展过程的最后成果。

从最原始的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折: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觉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觉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意识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

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性的劳动。

首先,劳动使抽象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

其次,劳动导致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得了抽象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大大加快了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猿脑转变为人脑并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这一本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其次,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要表现为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意识的所有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特有的,但无论哪一种意识形式都联系着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都是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外部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情感是对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则是对人与自身行动之间关系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它们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经典真题

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持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下面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C。

意识有时不受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

D。

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ABD。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建立了科学的物质范畴,并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从而科学地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告诉我们,我们依赖着、思考着和改造着的世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客观的原因和规律,而统一的物质世界又是无限多样的。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

必须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按照客观规律去行动,而不能仅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需要和想象出发去虚构事物,盲目地行动。

只有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做到求实“是”,说实话,办实事,才能搞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经典真题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单选)

A。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规律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律

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案】D。

三、唯物辩证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普遍性,一是指每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层次和环节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内部结构和内部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二是指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其存在和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各种联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处理事物的主要联系。

2.系统观

事物的普遍联系决定了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

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相互联系的原则。

任何事物,不论其规模大小,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政党、军队、工厂、学校等,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

影响系统整体性质和功能的,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要素的质和量,二是结构的合理与否,三是环境的好与坏。

其中的结构是否合理,对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决定的作用。

比方说,能不能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决定了企业的效益。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

发展之所以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由新生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第一,新生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第二,新事物有着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它克服了旧事物落后、消极的因素,吸取了旧事物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内容,因而它总是更加适合于新的环境,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当然,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经过曲折的过程。

所谓新事物,亦称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着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反之,旧事物是指已经失去其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识别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以它出现的时间早晚、形式的新奇与否为标准,更不能以它表面上是否完善或强大为依据,而应该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否获得或正在获得存在的客观根据。

2.规律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是复杂多样的,按照其作用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其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①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

事物的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②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

每一种质都有相应的量,因此,事物的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④量和质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一旦失去,事物就不存在了;量和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量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质和量的统一就是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在度中,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一定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着质的稳定性。

质和量在度中的相互结合和规定,使质量双方处于统一状态。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

量变的表现形式有单纯数量的增减,也有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方式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

质变的表现形式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前者是通过矛盾双方剧烈的外部冲突而实现的,后者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丧失而实现的。

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定向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质变;量变的积累方向还规定了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了道路,既巩固了以往量变的成果,又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

所以,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开始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

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它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次要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即事物全局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个别部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质变过程是一个新质因素不断扩张,直到占领全局的过程,具有量的特征。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既不能满足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要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必须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良做起。

那种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指望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四、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

1.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与唯物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而科学地揭示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就是说,认识是主体以观念的形式去反映和再现客体的状况和规律,而不是主体意识的任意创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

就是说,认识是主体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来完成的反映。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客体存在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前提,客体的状况制约了主体的认识结果。

在认识活动中,客体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提供者,主体是客体信息的获取者、加工者和组织者。

因此,主体认识的指向和内容,归根到底都是由客体规定的。

在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中,主体的选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选择,就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客观条件,来选择反映对象、反映方式和反映手段。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根源,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一种主观认识,它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反映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只有正确的反映才是真理。

所以,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或符合。

真理具有客观性。

所谓真理的客观性,首先是指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中不包含主观任意的成分。

其次,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在实践当中得到检验,而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认识,当然也具有主观的形式。

但是,使一种认识成为真理的,并不是它的主观形式,而是它所包含的客观内容以及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承不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会相应地肯定真理的一元论。

尽管由于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以及认知结构和实践能力的不同,对同一客体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但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真理。

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对同一对象来说,不可能出现几个彼此矛盾而又都与之相符的认识结论。

当然,真理的一元论并不否认真理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更不否认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

2.真理的辩证发展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又称作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确定性、无条件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因而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能被推翻,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是无限的,因而真理是无限发展的,每一个新的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获得的真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它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从认识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并没有穷尽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承认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其二是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和近似正确的反映,并不是完全彻底和绝对精确的。

从这种意义上讲,承认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或两种不同的属性。

任何真理都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承认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要求人们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统一起来。

我们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要随着客观形势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经典真题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也称作相对真理,人们在任何特定历史条件下都不能获得真正的真理,真理是不可知的。

()(判断)

【答案】×。

五、历史唯物论

(一)社会的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或文化结构,以及其他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1.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经济结构是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结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及其他结构都是从经济结构派生出来的。

而在经济结构中,生产力又是生产关系的根基。

(1)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的构成十分复杂,包括进入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外,生产力系统还包括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等。

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现实的生产力,但是它可以通过与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结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①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劳动者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除了生产工具,劳动资料还包括动力和能源系统、运输和贮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等。

②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已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对象,如钢材、棉纱等。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构成了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③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实际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

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无论是劳动资料,还是劳动对象,如果不同劳动者相结合,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利益关系,即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个由诸多方面和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

①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产体系中各处于何种地位,彼此间怎样交换劳动和产品;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是指人们分配和消费劳动产品的方式和比例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并和后者一起决定了分配和消费关系。

②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其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