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碾压试验方案.docx
《冲击碾压试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碾压试验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击碾压试验方案
首件产品A类
冲击碾压试验段总结报告
(K122+786~K122+910段左幅)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三局集团霍永高速公路(西段)六总队
年月日
湿陷性黄土路基冲击碾压
试验段施工方案
(K122+786~K122+910段)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文件S3-1;
2、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
二、试验段的内容、目的
1、试验内容
用YCT20冲击压路机对填高已超过10米的高填路段进行冲压补强,
分别检测补强碾压面以下50cm和100cm处的各项试验指标;
总结分析试验成果。
2、试验目的
确定不同补强冲击碾压遍数对填方路基的有效影响深度;
通过使用冲击压路机碾压,提高路基压实度、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以及减少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3、检测项目
分别检测不同深度和不同补强冲压遍数时的路基压实度、填料含水量,沉降量。
根据设计图纸及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要求,在特殊地段路堤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施工,以确定相关施工工艺参数来指导和控制大面积的工程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所使用的机械冲击碾压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的施工控制参数;确定达到最佳冲击效果时的行车速度;通过使用冲击压路机碾压,提高路基压实度、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以及减少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三、试验段工程概况
1、试验段里程位置:
K122+786~K122+910左幅。
2、试验段工程概述:
K122+786~K122+910左幅路基设计填高6.714~12.917m,按照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地形情况,该段范围内地势较平缓,土质状况具代表性,交通及试验条件较好,符合做试验段的要求。
该段左幅设计地基为非自重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冲击碾压地基定的地基处理方式。
试验段长度124米,宽度平均约34.03米,面积约4208.08m2。
四、试验段资源配置
1、人员组织
为确保填筑试验的顺利进行,我单位在试验现场配备工程技术主管人员1名,施工技术管理和测量人员4名,试验室试验人员3人,领工员1名。
冲击试验及检测时现场旁站监理1名,其他协作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1试验段小组人员分工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人员分工内容
备注
1
刘研
项目经理
试验段总负责
2
段久波
项目总工
试验段技术总负责
3
宋晋玺
副经理
试验段现场总负责
4
杨俊明
工程技术室主任
负责试验段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成果
5
王秀军
物资室主任
试验段物资设备总负责
6
王卫明
机械设备室主任
负责试验段机械设备供应,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7
王志勇
安质环保室主任
负责路基填筑试验段安全、质量、文明施工
8
曹璐
技术
负责现场技术,协助现场施工及数据的采集
9
王世君
试验室主任
负责试验段试验检测、试验数据收集、整理
10
张磊
测量
进行试验段现场测量、放样
2、试验段机械设备配备表
表2试验段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主要性能指标
备注
1
冲击碾压机
YCT25
1
自重16吨,冲击压实力320~500T,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大
冲击碾压
2
压路机
YZ20C
1
静压20T、激振力200~386kN,行驶速度0~13.2km/h
冲击后碾压
3
平地机
GR180
1
自重15t,铲刀宽度3.965m
精平
4
推土机
山推D22
1台
自重15T
清表、粗平
5
洒水车
东风EQ140
1台
5T
洒水
3、冲击试验段试验检测设备
表3试验段试验、检测仪器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LeicaTS-06
1套
测量仪器
2
水准仪
宾得AP-281
2台
测量仪器
3
灌砂筒
φ150
2套
压实度检测
五、试验段方案
1、施工现场的准备
施工现场的准备由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包括整平、洒水、碾压、测量、放样;项目部试验室人员进行冲压前的相关实验数据的获取。
项目
职能
洒水
使处理范围内的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碾压
用压路机碾压2遍,以便在基底顶面形成一个硬层,便于冲击压路机的工作
测量
引用复核后的导线点、水准点,测出中桩、边桩,另外按断面设置沉降观测点,作为冲压后的沉降测量基准点
放样
用白灰洒出中桩、边桩的位置,一是为了便于观测沉降量,二是为了方便冲击压路机驾驶员掌握压实宽度
试验
获得原始土样,作数据分析,为以后的检测提供对比依据
2、试验内容
2.1测点的平面布置
试验段沉降量按定点沉降量检测,每20米设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设5个测点。
如下图所示(图中单位均以m计):
2.2冲击压路机的碾压方式
3、冲击压路机施工工艺
3.1冲击压路机的技术特性决定较现行常规压路机不同的压实工艺,不采用现有压路机压半轮或部分重叠碾压的施工方法,而是以冲击力向土体深层扩散分布的性状,提出新的冲击碾压方法和施工工艺。
冲击压路机双轮各宽0.9m,两轮内边距1.17m,行驶两次为一遍,其冲碾宽度4m。
每次冲击力按冲碾轮触地面积边缘与地表以45°—φ/2夹角向土体内分布土压力。
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形成的理论冲碾间隙双边各0.13m,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
第三遍再回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依次进行至最终遍数。
冲击压路机向前行驶在纵向冲碾地面所形成的峰谷状态,应以单双两遍为一冲压单元,当双数遍冲压时,调整转弯半径,达到对形成的波峰与波谷进行交替冲碾,使地面峰谷减小,表面接近平整。
冲击压路机一般行驶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每隔几遍进行交换作业。
3.2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
地基表层清理(30cm)→平地机整平原地面→放样线路边桩(坡脚外3m)→布设地面沉降观测点位→测量冲击前原地面标高→冲击试验(冲击5遍)→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弱振1遍静土)→压实度检测、测量冲击后原地面标高→符合相应压实标准后终压收平→资料收集、整理→现场四方确认、验收。
4、冲击试验
利用挖掘机、推土机进行原地面表层清理(30cm)后,平地机整平原地面,测量原地面标高并布设沉降观测点,测量并记录沉降观测点的初始标高,放样路基中桩和坡脚边桩线,并按设计要求向外加宽3m。
检测原地面实际含水量,如含水量偏大或偏小,采用晾晒或洒水方式,保证地基土的含水量在试验取得的最佳含水量±2%左右。
沿线路方向冲击碾压范围外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60×60cm,保证阴雨天气路基原地面雨水排泄畅通不浸泡原地面土层。
冲击碾压第5遍后,视场地平整度状况,采用平地机和压路机配合,进行场地整平并碾压,进行压实度检测和地面标高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如检测压实度有一个点不合格90%的要求,则继续进行冲击碾压,每增加5遍进行一次检测,直至冲击至20遍。
如任未达到设计压实度标准要求,联系设计、业主及总监办进行现场会堪或土样取样进行重新试验,分析原因。
冲击过程中随时检测原地面土样含水量,不足时应洒水供给,保证现场土质含水量在土样试验最佳含水量±2%左右。
如达到压实度要求,汇总相关冲击遍数、冲击压路机形式速度、试验检测、测量等数据,整理分析,取得冲击碾压遍数和机械最佳行驶速度等参数,总结成果,上报试验段成果方案。
5、资料整理要求
试验过程中,认真记录每项现场检测数据,试验结束后,汇总不同冲击碾压遍数下的压实度数据和沉降检测数据,对检测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①不同冲击碾压遍数条件下的压实度检测数据记录表;
②不同冲击碾压遍数条件下的沉降测量数据记录表;
试验过程中监理单位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旁站,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数据分析,总结试验成果,取得能指导和控制施工的工艺参数。
六、试验注意事项
1、行驶速度宜在10~12km/h。
若工作面起伏过大,应停止冲压,用平地机刮平后再继续施工。
扬尘情况严重时应洒水。
当土的含水量较低时,宜于前一天洒水浸润。
碾压时冲击波峰,实施错峰压实,每碾压5遍后应调整为反方向冲击碾压。
2、碾压方式采用来回错轮的方式,轮迹之间不重叠,冲击压力呈(45°-φ/2)的角度扩散,表层下面的压实效果相互交叉重叠,不会受到影响。
3、冲击前查明冲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附近各种构造物,并应根据构筑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施工前对于拟保护的构筑物在保护范围的外围应设置明显的标记物。
4、冲击碾压范围内的出入口应有醒目的安全标记,禁止无关车辆与闲杂人员出入。
5、施工中若出现“弹簧”现象,可暂停施工,待含水量降低强度恢复后再施工。
七、施工质量、安全保证
1、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组织实施、监督落实质量措施。
技术主管工程师具体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对检验和试验的方法是否符合规定,施工记录报告是否真实可靠负责。
对不符合规定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有权制止不合规范的施工。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
3、质检和试验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检测试验,凡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项目应及时通知机组予以改正,使各项指标均要达到设计要求。
4、诚恳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指导,坚决把好质量关。
5、测量放线要准确无误,按照施工图进行定位放线,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复核,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施工。
6、按照项目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八、文明施工和环保
落实项目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体系,落实环保责任制,挂牌施工,场容整洁。
不污染环境,保护环境卫生,不造成水土流失。
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冲击压路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中铁三局集团五公司
霍永高速公路(西段)项目第二经理部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不同冲击碾压遍数条件下的压实度检测成果汇总表
点位
冲击前高程
第5遍冲击
第10遍冲击
第15遍冲击
第20遍冲击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K122+800
1
1004.744
1004.695
0.049
1004.676
0.068
2
1004.812
1004.76
0.052
1004.741
0.071
3
1004.796
1004.75
0.046
1004.73
0.066
4
1004.801
1004.745
0.056
1004.732
0.069
5
1004.916
1004.865
0.051
1004.843
0.073
K122+820
1
1004.521
1004.463
0.058
1004.449
0.072
2
1004.482
1004.421
0.061
1004.417
0.065
3
1004.496
1004.444
0.052
1004.429
0.067
4
1004.511
1004.466
0.045
1004.44
0.071
5
1004.620
1004.578
0.042
1004.552
0.068
K122+840
1
1003.940
1003.891
0.049
1003.866
0.074
2
1003.998
1003.956
0.042
1003.929
0.069
3
1004.025
1003.984
0.041
1003.958
0.067
4
1004.241
1004.19
0.051
1004.176
0.065
5
1004.251
1004.189
0.062
1004.183
0.068
平均值
0.050
0.069
不同冲击碾压遍数条件下的压实度检测成果汇总表
点位
冲击前高程
第5遍冲击
第10遍冲击
第15遍冲击
第20遍冲击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冲击后高程
下沉量
K122+860
1
1003.901
1003.843
0.058
1003.825
0.076
2
1003.952
1003.898
0.054
1003.884
0.068
3
1003.961
1003.905
0.056
1003.897
0.064
4
1003.999
1003.95
0.049
1003.93
0.069
5
1004.091
1004.037
0.054
1004.019
0.072
K122+880
1
1003.860
1003.812
0.048
1003.789
0.071
2
1003.924
1003.872
0.052
1003.855
0.069
3
1003.955
1003.904
0.051
1003.889
0.066
4
1003.842
1003.786
0.056
1003.775
0.067
5
1004.011
1003.962
0.049
1003.936
0.075
K122+900
1
1002.057
1002.01
0.047
1001.984
0.073
2
1002.741
1002.687
0.054
1002.673
0.068
3
1002.769
1002.721
0.048
1002.698
0.071
4
1002.855
1002.799
0.056
1002.785
0.07
5
1002.812
1002.754
0.058
1002.744
0.068
平均值
0.053
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