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卷导读.docx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第一卷导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一、对《资本论》的概述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急剧变化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直至他1883年逝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写下了《资本论》这一宏篇巨著。
从1843年开始到1857年的15年间,马克思为《资本论》的创作做了研究准备。
首先,他系统地研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文献。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以及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等人的著作,同时还阅读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其次,马克思还细致地研究了大量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深入剖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典型地点英国的现状。
此外,马克思所写的其他一系列著作,如《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与恩格斯合著)等,也对《资本论》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从1863年8月年底,马克思开始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
在写作手稿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计划,即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理论史。
马克思于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
此后,马克思继续为《资本论》第1卷的修订和翻译花费艰巨的劳动。
与此同时,马克思也为《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创作付出了极大的辛劳。
1865年至1880年间,马克思写了关于《资本论》第2卷的8个手稿,这些手稿成为恩格斯后来编辑《资本论》第2卷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还对《资本论》第3卷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问题作了专门研究。
马克思为创作《资本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未竟事业,根据马克思的遗稿整理和出版了《资本论》第2、3卷。
从马克思逝世开始到1894年12月17日《资本论》第3版出版,恩格斯为整理出版《资本论》第2、3卷整整花了11年零9个月的时间。
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许多稿子的过程中,还写了一些增补,以充实和完善马克思的理论。
病重之际,恩格斯把完成《资本论》第4卷的编辑整理工作托付给了考茨基。
在恩格斯逝世后,由考茨基整理,于1905—1910年出版了这部著作,即《剩余价值理论》。
恩格斯为整理、编辑和出版《资本论》第2、3卷所做的巨大贡献,已使他的名字和马克思的名字一起,永远铭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丰碑上。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基本思想
《资本论》第一卷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中心,共有7篇,25章,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这一部分以一般商品生产为对象,以劳动价值论为中心,分析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这是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和出发点。
第一骗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理论前提和历史前提。
第二部分是第二篇至第六篇。
这是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为对象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和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问题。
这是第一卷研究的中心。
第二篇至第六篇之间的关系是: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第三篇和第四篇分析剩余价值的源泉、生产过程和方法,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把三、四两篇综合起来进行比较和分析;第六篇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以及资本家如何利用工资形式作为进一步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和补充。
总之,第二部分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二篇是为分析剩余价值提供基础;第三、四篇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本身;第五篇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综合分析;第六篇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和补充。
第三部分是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研究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和历史过程的总结。
第一卷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第一,从劳动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分析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第二部分分析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第三部分是分析劳动创造资本。
第二,从剩余价值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分析剩余价值产生的起点和前提;第二部分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部分分析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
第三,从资本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分析资本的前提;第二部分分析资本的增殖;第三部分分析资本的积累。
第四,从逻辑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是出发点;第二部分是中心;第三部分
是总结。
第五,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第一部分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三部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总之,《资本论》第一卷是理论、逻辑和历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非常严密的
科学。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
这里所研究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也就是经营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而且,它所研究的产业资本,又是以工业资本为对象进行典型分析的。
马克思对工业资本所作的分析,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资本和农业发资本基本上也是适用的。
第一卷所分析的资本的生产过程,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是纯粹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开头,曾经对整个《资本论》的结构和体系作过一个高度的概括和说明。
他说:
“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
资本的生产过程,其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资本阶级榨取无产阶级创造发的剩余价值的过程,所以,《资本论》第一卷的中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
马克思在这里主要分析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以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等问题。
资本的生产过程,由于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它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再生产出雇佣劳动发者。
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是无产阶级与资产发阶级关系的生产过程,是阶级矛盾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通过《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
《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一共7篇,前4篇是马克思写的,后3篇是恩格斯写的。
其中以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最为重要。
这些序言和跋概要地介绍了《资本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伟大意义,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叙述的方法和体系等,同时还说明了《资本论》历次再版时修改的情况。
现在把7篇序言和跋的主要内容、重要发观点简单提示一下。
1、第一版序言是最重要的。
它概括的讲了《资本论》的对象、目的、体系、
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阶段性等重要问题。
大意如下:
(1)《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2)万事开头难。
第一卷第一章最难,但是只要认真思考,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要注意“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
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
(3)《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
(4)《资本论》的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
政治经济学多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
(6)《资本论》的结构。
“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及最后一卷(第四卷)将探讨理论史。
”
(7)最后一段,表明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大无畏精神。
“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
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
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
2、第二版跋,也是比较重要的。
这个跋主要讲了3层意思。
(1)第二版所作的修改。
(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德国的发展,主要讲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第15-18页)。
《资本论》受到工人阶级的欢迎。
“《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还有一定科学性。
“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完全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
“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
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
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
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发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灭阶级。
“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
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3)《资本论》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指出他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
《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是不同的。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
3、法文版序言,主要是提醒读者,只有不怕劳苦,才能攀登高峰。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发光辉的顶点。
”
4、法文版跋说明了法文版的修改情况。
5、第三版序言,是恩格斯写的,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1)第三版的修改情况。
(2)关于马克思的引证方法。
6、英文版序言,也是恩格斯写的。
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1)《资本论》英译本的翻译情况发和出版较迟的原因。
(2)《资本论》的影响日益扩大,无产阶级革命指日可待。
《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问题,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从这种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至少在欧洲,英国是唯一可以完全通过和平的和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不可避免的社会革命的国家。
当然,他从来没有忘记附上一句话:
他并不指望英国的同志阶级会不经过‘维护奴隶制的叛乱’而屈服在这种和平的和合法的革命面前。
”
7、第四版序言,是恩格斯写的,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1)第四版的修改情况。
(2)马克思引文的准确性,驳斥资产阶级对马克思的诬蔑。
马克思对引文“既没有删掉任何值得一提的东西,也绝对没有‘增添’任何东西”。
马克思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
四、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以彻底的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价值理论。
这是一条科学地考察商品流通当中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的途径。
恩格斯曾指出:
“当经济学作为科学出现的时候,它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隐藏在这种表面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偶然情况后面,而实际上却自己支配着这种偶然情况本身的规律。
在商品价格不断地时而上涨,时而下降的变动和波动中,它要找出这种变动和波动所围绕的稳定的轴心。
一句话,它要从商品价格出发,找出作为调节价格的规律的商品价值,价格一切变动都可以根据价值来加以说明,而且归根到底都以价值为依归。
为了说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首先对马克思的价值本身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我们应该从“横”的、“纵”的和深化三个方面来把握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所谓“横”的,是指价值理论的全面内涵;所谓“纵”的,是指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所谓深化,是指在当今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一)横的方面
1、价格的质的规定
马克思是从最简单的商品交换中引出作为商品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价值这个最基本的范畴来的。
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制约着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不同商品相交换的一定量的比例关系称之为商品的交换价值,1张羊皮=2斗米,这既是1张羊皮的交换价值,也是2斗米的交换价值。
马克思把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区分开来,不得混淆。
价值是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除价值这一因素外,还有另一不可少的因素即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这种有用性……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
这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客观的、物质的。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以及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都是历史范畴,只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分工发展条件下,特别是一定产权发条件下,生产者的劳动不能直接成为社会劳动,这时劳动产品才采取商品形式,劳动才采取价值形式。
马克思洞察实质,写道:
“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
……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这种经济关系就是产权关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劳动就表现为价值。
人们就是这样借助商品、价值来实现一定的经济联系的。
可见,商品不单纯是物,价值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不单纯是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而是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体现。
这是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的一个突出的、卓越的贡献。
2、价值的量的规定
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价值量也就自然由劳动时间来度量。
由于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价值是商品“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因而价值量的规定不能是千差万别的个别劳动耗费,在市场上存在许许多多的价值,而只能由统一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3、价值的形式的规定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而然地在商品群中涌现出一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于是,商品就取得了一个一般价值形式。
金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而成为货币。
商品的价值形式采取了最高的形式即货币形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在有货币参加的商品流通中,马克思揭示了两个重要规律:
一是货币流通量规律;二是价值规律。
(1)货币流通量规律。
指在一定时期,例如一年,为实现全部商品价值所需要的货币量。
假定Q代表商品数额,P代表与商品的平均价值相等的一般价格水平,V代表在一年内单位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平均次数即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G代表一年内流通中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则:
G=QxP/V
即一年内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流通量G,与待实现的商品平均价值总量或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2)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按此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首先,在微观上,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从商品生产来看,“商品的价值量表现着一种必然的、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
”从商品交换来看,只有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是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在相互交换他的劳动关系中平等互利;只有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多数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到补偿,从而使商品生产得以维持;由此可见,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并按此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指出:
“作为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部分而互相全面依赖的私人劳动,不断地被化为它们的社会的比例尺度,这是因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
其次,在宏观上,价值规律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社会生产,起着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这是由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的。
价格虽然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价值为基础,但它不是总与价值相一致,而是在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作用下,市场价格不断脱离价值而变化,但又不能离开价值过远。
而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如同钟摆围绕重力这个中心左右摆动一样。
商品价值就是在不实现中而实现,价值规律也正是在这种表现形式中而发挥着作用。
价值规律通过它的表现形式或者市场价格机制,首先起着自发地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资源的作用。
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于每一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就如同一个“晴雨表”和“指挥棒”,它不仅传递、反馈经济信息,而且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经济利益。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时,商品生产者们就由于有利可图而纷纷增加生产,并吸引别种商品的生产者也转向来生产该种产品;反之,当某种商品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而纷纷减产,并转向别种商品的生产。
其次,有利于改进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商品价值量是由平均条件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耗费或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劳动耗费或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从而得到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之差额的更多收益,就这样刺激或推动着改进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也就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由于能得到更多收益而慢慢富裕起来,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卖,结果不仅得不到劳动耗资的补偿,而且还会亏损,久之会贫困下去甚至破产。
这就是价值规律还起着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的作用。
(二)纵的方面
价值是交换价值、价格的基础,是市场价格变化的最终的制约者和调节者。
但是,作为价格之基础和市场价格变化之制约者和调节者的价值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随着简单商品经济之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发展而变化的,条件不同,作为基础的价值也要变形。
因此,还要从纵的或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的价格理论。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价值规律还是以市场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摆动的形式发挥着作用。
马克思写道:
“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级要低得多。
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
”“把商品价值看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是完全恰当的。
”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即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条件发生了变化。
竞争广泛地、强烈地展开了,特别是标志着资本主义发达阶段的部门间的竞争展开了。
通过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的流出和流入,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提供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
这时,生产价格成为价值基础,成为市场价格围绕摆动的中心,价值规律采取了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挥作用。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限制了自由竞争,但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使竞争更加激烈。
这时,垄断部分和非垄断部门、垄断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垄断企业内部、非垄断部门内部非垄断企业之间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垄断部门内部与非垄断部门内部各自由于竞争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较高的垄断平均利润率与较低的非垄断平均利润率,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垄断生产价格和非垄断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在市场上,在商品流通中,呈现出一种极其错综复杂的价值关系。
在其中,劳动价值是最终的价值基础,它处于最深层;垄断生产价格和非垄断生产价格都是价值的转让形式,都是现实的、直接的价值基础,都是市场价格的直接调节者。
这时,人们所看到的是市场价格的变动,看不到它们的直接的价值基础,更看不到它们的深层的价值基础了。
(三)深化
首先,劳动价值论的劳动本身需要研究和深化。
关于劳动本身,马克思是从它们二重性上来考虑的。
一是劳动的物质性,即是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的活动,它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关系。
二是劳动的社会性。
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它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劳动的物质性是最根本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20世纪下半叶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的兴起,科技产品或知识产品这种非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之成为商品,也有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深化的一种表现。
其次,劳动价值论在国际价值上的深化。
关于国际价值,马克思即曾有所论述,“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
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
”当代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知识经济又是当前时代的一个特征。
因此,国际价值的形成及其运动规律和作用,比起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来,更是复杂和深化了,是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最后,关于第三产业和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以服务劳动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内涵是比较复杂的,但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一是为物质生产服务的部门,二是非物质生产的服务部门。
第一是创造价值的。
至于非物质生产的服务部门,典型的如商业部门,需要具体分析。
商业部门的劳动也有两啊类:
一是与运输、保管、包装、储藏等有关的活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是生产性的,制造价值的;二是与单纯从事商品的买卖有关的,如商品店员的活动、广告等,是纯粹流通活动,是非生产性的,不创造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纯粹流通费用由剩余价值来扣除,来补偿。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才是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正是以其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资本论》理论大厦的,正是从对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矛盾胚芽的商品的价值的剖析及其运动的考察中,科学地、深刻地、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
第一,只有依据商品内在矛盾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及其发展,才能科学地揭示货币的产生及其形式和虚拟化的发展。
第二,只有依据价值规律,才能说明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从而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三,只有依据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秘密。
第四,只有依据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才能阐明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才能揭示私人所有权则转化为占有法则,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矛盾和不断发展,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第五,只有依据价值规律的作用,才能说明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第六,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其内容或运动的主体是价值,商品和货币是价值运动中存在的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交替。
第七,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和增殖自己。
第八,从商品价值的构成,可以说明一系列的经济运行。
第九,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基础,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轴心。
五、《资本论》从经典到现代的发展
经典马克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