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3567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docx

平板电脑检验标准

平板电脑(MID)成品出厂检验标准

 

1、围

 

为了统一成品出厂质量检验标准,确保成品整机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特制定此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平板电脑(MID)成品整机出厂检验质量要求、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适用于平板电脑(MID)成品检验

2、引用标准

GB/T2828.1-2003

GB/T9813-2000

GB191-1990

GB4943-2001

GB9254-2008

Q/SPTA003.1-2009

3、一般要求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ideIEC950:

1991;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平板电脑(MID)检验标准(企业标准)

3.1正常测试条件

温度:

15〜35E

相对湿度:

25%〜75%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电源电压:

交流220V±22V

电源频率:

50/60Hz

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笔记本应满足其性能要求,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围,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要求,并允许被测笔记本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3.2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应符合GB/T5465.1-5465.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中的有关规定

3.3互连配接要求

平板电脑(MID)与耳机、外接扬声器、音箱、显示器、USB设备、以太网、电缆系统等外部设备配接时,电脑与外设应能正常工作。

平板电脑(MID)与外接直流电源的配接要求由产品标准中规定。

4、整机检验的分类检验包括: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5、整机的全数检验

5.1.成品整机全数检验要求:

必须在PCBA全数检验及老化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

5.2.检验方式:

全数检验方式采取在线检验方式,在整机生产的各主要环节设置QC对整

机生产的成品整机进行全数检验。

5.3.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5.3.1.外观和结构检验

按《产品外观和结构检验标准》要求进行,凡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无论判据为Z、A

或B均按照不合格品处理。

5.3.2.功能和性能检验

使用公司专门检测软件(T2部分)进行,要求对软件中T2部分的所有项目按工艺要求从头至尾全部运行一遍,任意一项不能PASS即判为不合格品,并记录好流程卡及质量报表,

将整机放致修理位维修。

具体检验方法按照《产品测试软件说明》进行,软件及说明由工程

部提供。

54质量记录及处理

凡在线检验中发现不合格机器,均要在流程卡写明故障并将不合格机器隔离,经修复后重新提交检验。

每天做好质量原始记录,并由质量管理部门收集、整理、存档,对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主管领导。

6整机的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用于成品整机的交收检验。

抽检检验必须在全数检验完成后并且全部合格的提交验收批次产品中进行。

6.1.抽样检验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6.1.1.包装和附件检验

6.1.1.1.包装箱必须具有如下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

6.1.1.1.1.产品名称、型号、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

6.1.1.12商标名称及注册商标图案;

6.1.1.13生产日期:

年、月、日;

6.1.1.1.4.包装质量:

kg;

6.1.1.1.5.采用技术标准号:

企业标准;

6.1.1.1.6.3C认证标志(可选);

6.1.1.1.7.包装箱最大外型尺寸:

LXBXH,cm

6.1.1.1.8.机壳颜色标记;

6.1.1.1.9.印有易碎物品、怕雨、向上、堆码层数极限(可选)、禁止翻滚(可选)、方向

(可选),及其它有关危险的警告标记,标记应符合GB191-2000的规定。

6.1.1.2.包装箱材料质量

6.1.1.2.1.包装箱必须要求纸箱尺寸正确,纸箱纸质良好,纸箱装订完好;

6.1.1.2.2.纸箱无破损、裂纹、色差、斑块等不良现象;

6.1.1.2.3.纸箱表面光亮,手感平滑,切边整齐,无脱胶;

6.1.1.2.4.纸箱文字、图案清晰、准确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

6.1.1.2.5.箱体外无脏污、涂写等影响公司产品形象等缺陷。

6.1.1.3.泡沫、包装袋质量

6.1.1.3.1.所使用泡沫尺寸正确,配合良好;要求泡沫溶接良好,表面干燥,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求无破损、无脏污;

6.1.1.3.2.包装袋或保护膜尺寸正确,无破损、无脏污、无水滴等任何不良缺陷;

6.1.1.3.3.所有附件本身质量应完好,电源适配器及电线组件能良好与电脑配合并能使电

脑正常工作;驱动光盘能读取并且容正确;说明书容正确无缺、错字和页;合格

证及保修卡应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要求请参阅附录Ao

6.1.1.4.包装工艺质量

6.1.1.4.1.产品上下、前后装箱正确;

6.1.1.4.2.包装过程附件齐套,电源适配器、电线组件、驱动光盘、说明书、合格证、保

修卡等附件放置正确,无错放、漏放;

6.1.1.4.3.包装箱无其他异物;

6.1.1.4.4.泡沫、包装袋使用正确,包装袋或保护膜完全罩住产品,能有效保护机器外观;

6.1.1.4.5.纸箱上条形码,贴纸粘贴正确,无错贴、漏贴和粘贴歪斜情况;

6.1.1.4.6.机器封箱良好。

6.1.2.外观和结构检验

6.1.2.1.产品外观必须具有如下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

6.121.1.产品机壳或贴纸上必须有产品型号、名称、规格、生产企业名称;

6.1212产品必须具有警告用户安全使用的“警告标记”;

6.1213产品上应有电源性质、额定电压、最大电流等;

6.1214产品贴纸上必须有3C认证标志;

6.1.2.1.5.产品上必须加贴产品序号条码,且与纸箱、保修卡一致;

6.1.2.1.6.产品上必须有正确的电源开关、指示灯标志;

6.1.2.2.产品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

6.1.2.2.1.外观应整洁光滑,表面不应有凹凸变形、粗糙不平、划伤、脱漆、缩水、间隙、裂纹、毛刺、边缘棱角突出、霉斑、脏污、色差、网孔堵塞、金属斑点、黑点、纹理等任何缺陷;

6.1.2.2.2.外观各类文字、图案及符号丝印应端正、清晰、牢固,标识功能应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

6.1.2.2.3.产品保护膜应粘贴良好,无破损、脏污等不良;

6.1.2.2.4.产品铭牌、装饰件、紧固件及其它零部件应无锈蚀、变形、划伤、金属斑点、黑点等任何不良现象,且安装牢固、匹配良好,无缺损、脱落、松动、歪斜、间隙、台阶、螺孔错位等问题;

6.1.2.2.5.指示灯、导光柱或红镜安装应规,不应漏装或歪斜;

6.1.2.2.6.开关、按键、转轴、电池锁等应操作灵活可靠,无缺损、变形、划伤、歪斜等问题;

6.1.2.2.7.各类输入输出接口(含USB接口、LAN端子接口、MIC接口、VGA接口、读卡器接口、电源接口等)应安装牢固、端子颜色正确,拔插顺畅。

6.1.2.3.外观、结构质量检验方法

外观、结构质量检验方法采取目测、手感检验和测量,具体按《产品外观和结构检验标准》的规定判定不合格品。

6.1.3.性能和功能检验

6.1.3.1.性能和功能检验要求

6.1.3.1.1.按5.3.2使用软件测试,应全部PASS

6.1.3.1.2.不使用测试软件,按用户正常使用条件进行如下方面检验:

6.13121.开关机检验:

按开机键开机,开关机画面及时间应正常,不应出现开关机时间过长或不能开关机、异常画面及声音。

6.13122.指示灯检验:

在开关机、待机、正常使用情况下,电源指示灯、无线网络指示打、硬盘指示灯、大小写指示灯等亮度、颜色、工作顺序应正常。

6.1.3.1.2.3.电池检验:

用电池供电开机。

插上外接电源后观查屏幕有无变亮及电池指标灯变化,检验有无充放电动作。

6.1.3.1.2.4.外接电源检验:

插上外接电源,检验外接电源是否与电池切换供电。

6.1.3.1.2.5.本地网络检验:

插上网线,连接网络,打开任意网页,应能正常浏览网页。

6.1.3.1.2.6.无线网络WIFI检验:

拔掉网线,连接无线网络,打开任意网页,应能正常浏览网页。

6.1.3.1.2.7.VGA俞出检验:

连接外接显示器,观察外接显示器是否显示正常。

6.1.3.1.2.8.USB(1\2)检验:

接入USB设备,检验是否能正确识别、读取、保存。

6.1.3.1.2.9.三合一读卡器检验:

插入MS/SD卡,检验是否能正确识别、读取、保存。

6.1.3.1.2.10.摄像头检验:

运行摄像程序,摄像头应正常启动并正确显示图像,彩色及亮度应正常,画应无拉丝、马赛克等现象。

6.1.3.1.2.11.耳机检验:

插入耳机,在播放音乐状态下,耳机应发出声音,外部扬声器应无声音。

6.1.3.1.2.12.触摸板检验。

触摸板应使用灵活、定位准确、轨迹平滑。

6.1.3.1.2.13.喇叭声音检验。

外部扬声器应无杂音、断续。

6.1.3.1.2.14.翻盖待机检验:

开机状态下合上笔记本应进行待机状态,屏幕为黑屏状态;再次打开笔记本时应能恢复到开机状态。

6.1.3.1.2.15.屏缺陷点检验:

按附录F标准。

6.1.3.1.2.16.噪音检验:

在任何状态下,平板电脑(MID)不应有明显噪音。

6.1.3.2.检验方法

采用感官检验法,具要求按附录Bo

6.1.4.安全和电磁兼容检验

6.1.4.1.安全质量检验要求

平板电脑(MID)安全性能应满足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6.1.4.1.1.机壳、外接端子等可触及部分不应带电;

6.1.4.1.2.电源线及电源插头绝缘层不能破损,导体不可裸露;

6.1.4.1.3.接地电阻:

试验电流为额定电流1.5倍,试验电压12V,试验时间60s,根据电

压降计算出保护导体电阻不超过0.1?

o

6.1.4.1.4.对地漏电流:

交流260V输入,漏电流不超过3.5mA

6.1.4.1.5.抗电强度交流1500V和直流2000V、1min,无击穿或飞弧;

6.1.4.1.6.各种安全标识、标记正确。

6.1.4.1.7.机器使用元件符合《产品安全件清单》

6.1.4.2.电磁兼容检验要求:

6.1.4.2.1.电磁兼容件使用定点厂家指定型号产品,符合《产品电磁兼容件清单》;

6.1.4.2.2.机扎线正确,如不能缺少磁环、扎线,且扎线方法、位置必须正确,符合扎线图要求;

6.1.4.2.3.机地线、屏蔽、焊接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6.1.4.3.检验方法

主要通过目测验核对和仪器测试,具体按照附录C中的容进行检验及判定。

6.1.5.工艺装配检验

6.1.5.1.工艺装配检验基本要求

6.1.5.1.1.要求显示屏与面框配合良好,无超标间隙;

6.1.5.1.2.机器部其余紧固件、散热片及其它零部件等不应有缺损、锈蚀、松动、变形、霉斑、脏污等;

6.1.5.1.3.机器主板无断裂、松动,固定主板的螺钉无少打、错打螺钉现象;

6.1.5.1.4.各类连接线无断裂隐患,机机外无异物,如金属铁屑。

6.1.5.1.5.机扎线正确,如不能缺少磁环、扎线,且扎线方法、位置必须正确;

6.1.5.1.6.机地线、屏蔽、焊接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6.1.5.1.7.主要电器性能指标(电压)的测量;

6.1.5.1.8.工艺装配具体要求,遵照附录C的规定。

6.1.5.2.检验方法

将开箱检验合格的样本,拆解后用目测法按以上要求进行检验

6.1.6.特殊项目检验

6.1.6.1.电池充放电及待机检验:

将电池充至显示充满状态,将外接电源切断,打开WIFI运行状态下,平板电脑(MID)应能正常运行1.5小时。

6.1.6.2.装载及卸载应用程序检验:

随机安排2个以上应用软件并运行,观察软件使用有无异常,使用完后将应用卸载。

6.1.6.3.运行软件及随机检验:

随机装载游戏软件并运行、播放影片或音乐、上网等,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是否出现异常。

6.2.抽样检验的检验规则

为判断每个提交检验批的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的检验。

交收检验是对生产单位

提交检验批的出厂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或客户进行。

6.2.1.抽样方案严格度的规定

621.1.—般规定

开始一般使用正常检验抽样方案,除需要按转移规则改变抽样方案的严格度外,下一次检验继续使用前一次检验严格度相同的抽样方案。

严格度调整不包括再提交检验批。

6.2.1.2.转移规则

6.2.1.2.1.从正常检验到加严检验:

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若在连续不超过五批中有两批经初次检验(不包括再次提交检验批)不合格,则从下一批检验转到加严检验。

6.2.1.2.2.从加严检验到正常检验:

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若连续五批经初次检验(不包括再次提交检验批)合格,则从下一批检验转到正常检验。

6.2.123.从正常检验到放宽检验:

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若下列条件均满足,则从下一批转

到放宽检验。

1)连续10批或更多(不包括再提交批)初次检验合格;

2)生产正常;

3)质量主管部门或客户同意转到放宽检验。

6.2.1.2.4.从放宽检验到正常检验:

在进行放宽检验时,若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则从下一批

转到正常检验。

1)有一批放宽检验不合格;

2)生产不正常;

3)质量主管部门或客户认为有必要转到正常检验。

6.2.1.3.检验的暂停和恢复

1)加严检验开始后,若不合格批数(不包括再次提交检验批)累计到五批(不包括以前转到加严检验出现的不合格批数),则暂时停止按照GB2828标准进行的抽样检验。

2)在暂停检验后,若生产部门确实采取了措施,使提交检验批达到或超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则经质量主管部门或客户同意后,可恢复抽样检验,一般应从加严检验开始。

6.22不合格、不合格品的分类和判据

6.221.不合格的分类

某项质量特性不满足规定要求称为不合格。

本标准中将不合格分为致命不合格Z类、重

不合格A类、轻不合格类B类。

6.2.2.1.1.Z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

安全的缺陷。

6.2.2.1.2.A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

不能接受的缺陷。

6.2.2.1.3.B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6.222.不合格品的分类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按不合格类型分为Z类不合格品

(致命不合格品),A类不合格品(重不合格品)、为B类不合格品(轻不合格品)。

6.223.不合格的判椐

6.2.2.3.1.性能和功能检验不合格分类判据见附录B

6.2.2.32工艺装配检验不合格分类判据见附录C

6.2.2.33安全、电磁兼容检验不合格分类判据见附录C

6.2.3.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批的统计方法

本标准中,批的质量以不合格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为单位进行判

^定。

6.2.3.1.不合格品的判定

按本规规定的不合格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

6.2.3.1.1.有一个或一个以上Z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A和(或)B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Z类不合格品;

6.2.3.1.2.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有B类不合格,但不含Z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6.2.3.1.3.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但不含有Z类不合格和A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B类不合格品。

6.2.3.1.4.一台没有任何规定不合格的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6.2.3.2.检验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6.2.3.2.1.抽取样本中工艺装配质量,安全、电磁兼容检验,发现有一个不合格品,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

6.2.3.2.2.抽取样本中其他检验项目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本规附录一规定的该类不合格品允收数时,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

6.2.3.2.3.抽取样本中工艺装配检验、安全电磁兼容检验过程中没有不合格品;且任何一类检验项目不合格品数都小于或等于规附录一规定的该类不合格品的允收数,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批。

6.24检验结果的处理

624.1.合格批:

检验合格的批,办理入库手续。

6.2.42不合格批:

6.2.4.2.1.对于由Z类不合格品而判不合格的批,不准入库,全数退回生产部门返工,并由

生产线进行100%勺检验。

检验部门对重新提交的批进行检验。

如还出现Z类不

合格品,则应暂停生产,直到真正找到原因,消除不合格产生原因才能恢复生产,恢复检验。

6.2.4.22由于其它不合格类而判为不合格的批,不准入库,全数退回生产部门返工合格后

重新提交检验,经由生产线100%佥验后,再重新提交检验。

如仍拒收,贝U再返工。

在重新提交批进行检验时,发现转为Z类不合格类,则按Z类不合格批处理。

6.2.423.不合格批的处理要填写《不合格批处理报告》,由总经办存档。

6.2.5.样本的处理

经过抽样检验的样本,合格的,重新整理包装,作为合格品入库。

检验过程中,任何检验方式发现的含Z类不合格、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陷的产品,均应退回生产部门返工(修)合格后重新提交检验,经检验部门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库,或用合格品替换。

6.2.6.数据统计及处理

6.2.6.1.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按照《QA日抽样点检表》的容详细检验,并填写《QA成品出厂检验报告》(一式两份)。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要求及时提交上级主管审核。

6.2.6.2.检验负责人员每天应及时审核检验报表,并作好抽样检验报表的统计整理,将审

核完成的《QA成品出厂检验报告》原件交公司质量管理负责人,复写件交生产单位。

附录A包装及附件检验容及和判据(补充件)

序号

检验容

不合格类别

1

标记

1.1

包装箱标记

1.1.1

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或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其中之一缺或错

A

1.1.2

商标名称、注册商标图案,其中之一缺或错

A

1.1.3

包装箱上各类强制性标志和非强制性标志。

其中之一缺或错或难以辨认

A

1.1.4

贮存标志(怕湿、向上、小心轻放、方向、堆码层数、包装质量、包装箱最大外形尺寸、机壳颜色标记等)之一缺或错

1.1.4.1

----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A

1.1.4.2

不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B

1.1.5

以上标志不清楚但仍可辨认

B

1.2

产品标记

1.2.1

无强制性认证标记

A

1.2.2

产品生产编号缺或错

A

1.2.3

产品商标、型号、名称、生产厂名称,其中之一缺或错

A

1.2.4

警告用户安全使用的标记缺或错

A

1.2.5

以上标记固定不牢或不清楚但仍可辨认

B

1.2.6

功能标记不规

B

2

包装箱

2.1

包装箱印刷、规格应符合设计或订单要求

A

2.2

包装箱损伤、受潮、胶带或打钉质量差,其中之一

2.2.1

----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A

2.2.2

不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B

2.3

包装箱上不应有的涂写

B

2.4

衬垫或缓冲物缺或损伤

2.4.1

----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A

2.4.2

不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B

2.5

箱有异物

2.5.1

----可能使产品受损的(大件异常物品)

A

2.5.2

--不可能使产品受损的(碎片等杂小杂物)

B

2.6

产品倒装

A

2.7

产品、附件、衬垫等,其中之一放置位置不正确

2.7.1

----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A

2.7.2

不可能使产品受损的

B

3

附件

3.1

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电源适配器、电线组件、驱动光盘、保修卡、产品衬垫,其中之一缺或产品订单不符

A

3.2

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附件缺或错或失效

A

3.3

产品说明书有严重错误,可能会使用户误操作而损坏产品

A

3.4

附件多于产品说明书规定

B

3.5

附件外观受损或脏

B

附录B性能和功能检验容及不合格判据(补充件)

序号

检验

不合格类别

1

不开机

A

2

显示不良

2.1

黑屏、白屏、花屏或干扰无常显示

A

2.2

有干扰但可以正常显示,不影响正常使用

B

3

系统信息与官理器头际信息不同

A

4

声音检验

4.1

置或外接MIC失效

A

4.2

无声、噪音、声音断续或严重干扰

A

4.3

左右声道反

B

5

电池

5.1

无法识别、无法充放电或无法与外接电源切换

A

5.2

电池待机时间不足1.5小时

B

5.3

电池待机时间不足0.5小时

A

6

摄像头失效或显示不正确

A

7

按键

7.1

任一按键功能失效

A

7.2

按键不能复位

A

7.3

功能正常但手感差、行程不足或变形卡滞

B

8

合盖关屏功能失效

A

9

VGA

9.1

无输出或插VGA死机

A

9.2

有干扰但可显示完整图像

B

10

触摸板

10.1

失效或错误

A

10.2

功能正常,但不灵活或不平滑

B

11

、七»1=^9读卜器

11.1

不识别、不读取或不存贮

A

11.2

读取时间长

B

12

本地网络或无线网络无法连接,不能浏览网页

A

13

USB接口

13.1

在本机性能规的USB设备不能识别、不能使用

A

13.2

在本机性能规外的USB设备不能识别、不能使用,但在其他机器上可用

B

14

待机/休眠

14.1

不能待机、休眠或待机休眠不正确

A

14.2

待机或休眠后不能自动唤醒,手动无效

A

14.3

待机或休眠后不能自动唤醒,手动可唤醒

B

15

风扇不转或运转错误

A

16

电池温度过高

A

17

亮度、声音等模拟量调节

17.1

调节无效或错误

A

17.2

调节不平滑

B

18

开关机

18.1

开关机时图像或声音出现异常,通过设置电脑仍不能正常启动或关闭

A

18.2

开关机时图像或声音出现异常,通过设置电脑能正常启动或关闭

B

19

指示灯不亮或指示功能错误

A

20

耳机功能失效或有噪音

A

21

整机噪音

21.1

整机出现异响

A

21.2

有异响但不明显

B

22

屏幕缺陷。

按附录F

23

其他功能失效

A

24

有功能但可能影响用户使用

B

 

附录C安全、电磁兼容、工艺装配检验容及不合格判据(补充件)

序号

检验容

不合格类别

1

安全性

1.1

可触及部分带电

Z

1.2

电源线或电源插头绝缘破损

A

1.2.1

——有裸露带电体

:

Z

1.2.2

----仅绝缘层外表受损

A

1.3

电流为额定电流1.5倍,试验电压12V,试验时间60s,根据电压降计算出保护导体电阻超过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