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347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docx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在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德学

(2009年4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年”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动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应急体系、强化应急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面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今天会上,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希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特别是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2008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在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安保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广泛开展

  1.国家层面:

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进一步健全。

2007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修订了一批事故灾难类预案。

铁道部编制了《战时铁路应急保障预案》、《青藏铁路应急救援预案》。

原交通部进一步完善了《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应对水上事故行动方案》和《救助专业预案》,编制了《长江干线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交通部救助打捞队伍响应长江三峡库区重特大事故抢险打捞应急预案》。

原建设部编制了《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简明操作手册)》。

原信息产业部完成了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原民航总局制定了《雷雨季节空管安全运行保障方案》、《民航空管系统冬季安全运行保障方案》。

安全监管总局编制了《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安全监管总局参与核事故应急预案》。

旅游局编制了《国家旅游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008年,国务院有关部门针对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补充制定和修订了一批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

工信部组织对《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

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印发了《事故灾难应对工作规程》,并根据汶川地震应急工作实际情况,修订了《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部修改了《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质检总局组织完成了30种特种设备专项预案指南的起草工作。

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应对恐怖事件应急预案》和《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事故应急预案》。

电监会组织编制了《电力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和《电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规范》。

旅游局对《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

气象局、海洋局也组织开展了相关灾种预案的制、修订工作。

目前,事故灾难类专项预案共9个,部门预案已达42个。

  2.地方层面: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县级以上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到2007年底,全国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全部制定了相关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预案总数达7640多个。

许多地方的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也制定了应急预案。

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针对地震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对相关预案进行了修订。

湖北省对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矿山、危险化学品等7个部门预案进行了修订,完成了市(州)、县(市、区)政府及部门和重点企业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工作。

  3.企业层面:

138家中央企业总部及其所属单位全部完成了预案编制工作,预案总数达5000多个。

全国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覆盖率达到100%,其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编制工作也都有所加强。

2007年底,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上报生产经营单位预案总数为6274522个。

  与此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应急演练。

近两年,全国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达31.9万次,参加演练的人数达430万人次。

江苏省全省共组织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3518次,20多万人次参加了演练。

新疆自治区共组织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电力等行业(领域)应急演练1713次,参加人数达8万多人次。

云南全省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4107次,参加人数达12.58万人次。

交通运输部先后成功举办了2008年中国(山东)海上搜救及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柳州水上突发险情应急反应演习、厦金航线海上搜救演习和交通运输部农业部2008年救援大规模受困渔船渔民桌面演习。

南方电网2008年共举行各种演练1480次,参演人数达53698人次。

国家电网、中煤、武钢等企业也都加强了应急演练工作。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1.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正在推进。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快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步伐。

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151个市(地)和部分直辖市所属区(县)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有的地方县(市、区)也建立应急管理机构。

黑龙江省全省13个市(地)和省农垦、省森工总局全部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重庆市全市41个区县全都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贵州省全省9个市、88个县全部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吉林省全省9个市(州)中有8个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也都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

  2.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完善。

在国务院安委会框架内建立的由有关部门、总参、武警部队参加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机制日益完善。

安全监管总局与气象、海洋、地震等部门建立了应对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国家层面的海上搜救、核应急、气象等应急协调机制也不断完善。

国家海上搜救中心与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舰艇编队建立了护航联络机制,有力地配合军队实施了护航行动。

与此同时,各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大都与当地相关部门建立了工作机制,一些市(地)也根据省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3.矿山、危化区域应急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目前,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中六大区相继建立了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协作网工作机制,制定了活动规章,围绕救援队伍开展互检、技战术交流、救援协作等主题,积极开展工作,并不断拓展区域救援工作的活动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三)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1.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力量不断壮大,体系基本形成。

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由2004年的2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34万人,增长了36%。

其中:

矿山救援队伍从1.43万人增加到2.45万人,增长了71.3%;铁路救援队伍从0.43万人增加到2.1万人,增长了3.89倍;公安消防队伍从12万人增加到15万人,增长了25%;海上搜救、危险化学品、民航、电力等应急救援队伍也有较大规模的增加。

目前,以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为基础的整体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已基本形成。

  2.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素质和战斗力得到提升。

近两年,各地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救援队伍资质认定和质量标准化建设。

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严格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质量达标活动和准军事化建设工作,提高了基本素质。

特别是各类救援队伍指战员通过参加理论学习、开展政治活动、组织创先争优、接受教育培训,加强专业训练、参与技术竞赛、投身救援实践,思想、作风得到了锤炼,技能得到了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

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培养、教育、训练和实际救援中血与火的考验,造就了一大批应急救援优秀指挥员和专家,他们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我们搞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

  3.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各地普遍加大了投入,加强了建设。

四川省从2006年始,省政府连续3年共计拨付专项资金8000万元,用于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和应急装备的更新。

北京市近两年累计投入资金6051.6万元,加强装备建设。

广东省在投入巨资建立了应急指挥办公基地和应急平台的基础上,2008年又安排2000万元资金,购置、更新了一批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

江西省在建立应急指挥办公基地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每年安排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应急救援装备建设,2008年又安排1200万元用于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吉林省近两年来投入4500多万元用于各类救援队伍的装备建设。

贵州省近年来投入4000多万元,购置了煤矿水、火、顶板事故的应急物资,并建立了省煤矿应急物资储备基地。

河北省连续多年每年拨付应急救援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购置防护、通讯、检测等设备。

山西省积极推动矿山救援基地和装备建设,已累计投入1.48亿元改善煤矿救护队的装备。

辽宁、河南、安徽、浙江、广西、天津、湖南、青海、新疆建设兵团等地也都加大了安全生产应急投入,加强了装备建设。

  二是有关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大了装备建设力度。

铁道部加强了18个救援基地的建设,建立了危险货物运输施救网络体系,配备了13台起重质量大、行车速度快的德国进口列车吊机等先进救援装备,救援半径控制在150~250公里。

交通运输部水上搜救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家批准并实施,初步构筑了海空立体救援网络。

尤其是通过引进大型救援直升机,使救援半径从110海里扩大到130海里,一次救援人数从6~8人增加到22人。

此外,每个救援基地还配备1艘从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引进的适合于近海80海里海域全天候救援的高速救助艇。

公安消防部队在装备常规消防设备的基础上,加强配备了消防船(艇)、消防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和防护、搜救、堵漏等各类器材。

三是各类企业尤其是高危行业(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能积极主动地加大投入,改善所属救援队伍技术装备。

其中国家级救援基地依托企业,投入力度最大,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中石油投资8亿多元,集中采购了510辆救援车辆,并根据不同类型事故救援的需要,加强了专职消防队和危险化学品、油气长运管道、井喷失控、海上应急救援等5个救援基地(中心)建设。

中石化投入了4.33亿元,有针对性地加强地处偏远落后地区的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先后建设了西部地区和川东北地区应急救援中心。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自筹资金6000万元用于救援基地建设。

神华集团投资4745.47万元正在加紧国家矿山救援宁煤基地一期工程建设。

  (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不断推进

  1.以《突发事件应对法》宣贯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普法工作。

我们制定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方案,将《应对法》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实施;组织系统内主要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广泛开展了《应对法》的宣传;请国务院法制办、中国社科院有关法律专家围绕《应对法》立法背景和主要条款进行了讲授;组织制作了9集《安全在线》应急管理宣教电视节目,在相关电视台进行了播放;在“安全月”、“万里行”中加强了应急法制宣传;配合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开展了事故成功救援案例的宣传和报道;分专业组织摄制了预案视频教程,在总局政府网站播放;等等。

与此同时,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地、各中央企业也加强了安全生产应急法制宣传和普法工作。

质检总局利用“3.15”等时机,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应急常识。

旅游局通过制作宣传片和知识读物,广泛开展了旅游安全法制公益宣传普及活动。

上海市组织开展了“认真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为主题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周活动。

东风汽车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