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299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docx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反映在远古中国和古希腊的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年轻是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西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算起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心理学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以下特点:

  1.各心理学学派之间协调、互补

  2.呈现了一种汇合的趋势。

  3.转向解释某种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模型。

  4.重视应用。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简答题1)

  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

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注意。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

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简答题2: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间的关系?

  答: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心理规律,所谓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脑比心脏更重要。

中国人早在十六世纪就认识到这一点,而西方在十九世纪初才认识到。

真正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在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在大脑左半球发现言语中枢为标志的。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如果没有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脑自身不能单独产生心理活动,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具体论证和丰富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命题。

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这些学科更加深入地认识其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科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根据的。

  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2).通过控制影响心理的因素来控制心理。

3).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4).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研究心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这是最高原则和指导思想。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有下列条件;

  1)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是应该可以得到共证的。

  2)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发展性原则:

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3、系统性原则:

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教育性原则:

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对儿童。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在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应用观察法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

  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

  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

  3)观察时必须随时作记录。

  4)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

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片段。

  观察法的不足之处:

  1)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

  2)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2、实验法:

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实验法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主试处于主动地位。

  2)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3)可以反复验证。

  实验示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

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实验法的不足之处:

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研究,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

  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

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自然实验法的不足之处:

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3、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

  测量法的优点:

  1)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3)有常模进行比较。

  4)简便省力。

  测量法的不足之处:

  1)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

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

  2)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

  4、调查法:

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

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时,也可以用调查法。

  调查法有五个特点:

其中1)3)4)为优点,2)5)为不足之处。

即“三优二不足”

  1)有许多现象或行为很难或无法由研究者在短时间内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调查法。

  2)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3)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4)涉及的范围广,惧资料速度快。

  5)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谈话:

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

要使谈话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坦诚、信任的良好气氛。

其次,调查者应该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保持一致。

  谈话的优点:

  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说明谈话目的,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

  2)研究者还可以控制谈话过程,通过补充提问、临时提问来多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回答

  问题的水平。

  谈话的缺点:

  1)比较费时间,而且费用高。

  2)研究者的言行不当或被调查的某种心态都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

  问卷:

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问卷的优点: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问卷的缺点:

  1)回收率比较低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不一定能够如实回答问题,影响问卷的可信度。

  3)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

  活动产品分析:

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它不仅研究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等),而且还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

  5、个案研究法:

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

  2)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如实验、问卷等)

  个案研究法的缺点:

  1)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

  2)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性。

  3)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以上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5种研究方法,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和验证。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构造:

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提供能量。

树突——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机能:

接受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

  功能特性分类:

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突触:

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极化状态

  不应期:

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

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脊髓及其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

  2.脑的结构和功能。

  六部分:

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延脑:

脑干的最下部,是脑的最后部分。

  脑桥:

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

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

丘脑底部,小脑和脑桥之间。

它对躯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