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289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x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单元目标分析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袋鼠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蝙蝠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

2.小雨在小松的东北方向50米处,则以小雨为参照物时,小松在小的__________方向50米处。

3.在电路中,__________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4.水果电池中的水果相当于__________(填“用电器”“电源”或“开关”)。

5.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

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质地__________,声音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吸水性__________。

6.硬度是指矿物抵抗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X”)(20分)

1.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

2.蛇和猫都是恒温动物。

()

3.从1楼运动到15楼的电梯是直线运动。

()

4.将钢尺的一段伸出桌面,用力拨动一下,钢尺的运动形式是振动。

()

5.运动的两个物体,运动时间长的,运动的路程远。

()

6.连接电路中,我们可以从插座接电。

()

7.小灯泡和电铃一样,在电路中是用电器。

()

8.人体是导体,接触破损的电线会触电。

()

9.我们可以外接一个小灯泡和电池,来检测暗箱两个触点之间的情况。

()

10.矿石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加工。

()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下列对鸟类羽毛描述正确的是()。

A.正羽不吸水,绒羽吸水

B.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上的小型羽片

C.正羽和绒羽都很轻

2.下列关于运动与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B.地球是绝对静止的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只需用方向就可以准确描述

3.下列导电性最强的是()。

A.自来水

B.纯净水

C.盐水

4.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5.制作岩石标本的顺序是()

A.收集→清理→判断→装盒→贴标

B.收集→判断→清理→装盒→贴标

C.收集→判断→装盒→清理→贴标

6.下列矿石中属于赤铁矿的是()。

7.水晶杯是利用()制作而成的。

A.滑石

B.石墨

C.石英

四、操作题。

(共13分)

1.连一连。

(7分)

河豚

金丝猴脊椎动物

青蛙珍稀动物

鸽子鸟类

宽尾凤蝶哺乳类

扬子鳄鱼类

海豚

2.读一读。

(6分)

读数:

__________读数:

__________读数:

__________

五、简答题。

(共18分)

1.在机器的有关部位装上轴承并经常给轴承加注润滑油,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4分)

 

2.绝缘体有什么好处?

举例说明。

(4分)

 

3.简述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

举例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铁制品?

(5分)

4.想象一下,如果摩擦力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5分)

 

六.实验题。

(共20分)

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小明为了验证摩擦力大小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2分)

(1)如果小明想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就选择实验__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__。

(2)如果小明想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就选择实验.__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光滑,拉动物体时摩擦力()。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4)比较分析实验A和实验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物体的重量,摩擦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有一个暗箱外有4个触点,小明用电路检测后,把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8分)

请你根据检测记录,推测里面的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在下面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有几种画几种)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跳动飞行2.西南3.开关4.电源

5.粉红半透明黑坚硬清脆气孔不好

6.刻划摩擦

二.1.√2.X3.√4.√5.X6.X7.√8.√9.√10.X

三.1.C2.A3.C4.C5.A6.B7.C

2.2.6N0N4.2N

五.1.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所以装轴承,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分离)会进一步的减小轴承间的摩擦力,摩擦力小。

机器不易磨损,转动快。

2.可以阻止电流到不需要的地方。

比如钳子把手上的绝缘外皮。

3.开采矿石,粉碎矿石,高炉练出铁水,分离铁水和矿渣,浇铸冷却成型。

最后加工成铁制品。

各种车、各种电器、各种工具等。

4.我们拿不起来东西;静止的车开不走,行驶的车无法刹车;早上无法起床,无法行走。

生活将陷入一片混乱。

六.1.

(1)AC

(2)AB(3)B(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