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679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docx

初中说课稿《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课题名称:

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组别:

初中组

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七方面。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的第三课时,它是教材第一次接触到的有关化学计算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能理解“质量分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有关元素质量关系的计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对物质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定量处理能力

要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

复习化学式的书写、符号的含义、化学式里系数的含义、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的含义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分数的含义,使学生能有清晰的思路进行纯净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各种原子的个数比、各种元素的质量比、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学习,能归纳出化合物中有关元素质量关系的计算公式;

      能用规范的格式进行化学计算。

2.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微观想象能力和定量处理能力。

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微粒,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纯净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因此原子、分子微观和元素宏观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我通过课件的设计先复习化学式的书写、系数、计量数的含义,让学生分清微观和宏观的区别,突破了难点再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列出有关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几种计算类型,这样学生就不会混淆计算类型了。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学习经验分析:

初三年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新学科,他们对于如何学习化学以及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他们都还是懵懵懂懂的,虽然他们已经经历了2个月的化学学习历程,但是每堂化学课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知识,他们得适应每堂课接受新知识并在刚学过不久的化学知识充分复习的基础上提升自己,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纯净物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计算类型中,学生得分清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和联系,其中微观世界的微粒看不见,全靠想象,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解题的难度,所以我在讲解的过程中会比以往讲课的速度慢一些,多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练习。

2、学生的学习技能分析:

初三年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学生在很好的理解物质化学式以及原子、元素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纯净物中各原子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可以轻松的胜任的。

3、学生的特点分析:

初三年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能力强,观察能力也很强,探索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正在初步形成中,所以对化学这门新学科感兴趣的学生能很快掌握新知识并很好的应用。

而对于探索新事物缺乏兴趣的学生就会觉得难以接受,不能很好的驾驭和理解化学知识,这类学生会从第一堂化学课开始就觉得迷茫,慢慢的对化学学科失去信心,到了学习本课题的计算内容时,其实很简单的运用数学知识就能解的题型,他们也会无从入手,认为自己无法完成。

对于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我在课堂上会多关注,在课堂上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多指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恢复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在他们觉得疑惑的时候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和解答。

三、教学方法分析

1、互动式: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先复习一些相关的旧知识,我在PPT上放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之后我来提问,学生回答,我来讲评。

2、参与讨论式:

我引入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在PPT上放映题目让学生参与讨论解题方法,我来总结规范解题方法。

3、体验式:

我在PPT上放映有关纯净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比的题目,让学生在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答题,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答案,其他同学来点评。

我在旁边给学生正确答案的提示。

4、讲述法和学习法结合:

我在PPT上放映有关纯净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的题目,给出学生解题所需的公式,教会学生完成题目的步骤,再换另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两位学生(一位是正确解题的学生,另一位是错误解题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我来分析讲解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课堂的最佳时间20-25分钟时间里我先复习一些相关的旧知识,我在PPT上放书写化学式、符号的含义、系数2的含义三道大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之后我来提问,学生回答,我来讲评。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共鸣,有利于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识。

接着我引入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在PPT上放映求三个纯净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题目让学生参与讨论解题方法,我来总结规范解题格式。

这种参与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再对解题格式进行规范,使学生分清学科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化学这门新学科的计算方法。

我再在PPT上放映有关纯净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比的题目,让学生在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答题,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答案,其他同学来点评。

我在旁边给予学生正确答案的提示。

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知,个性思维得以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最后我在PPT上放映有关纯净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的题目,解释学生解题所需的公式,教学生完成的步骤,再请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题目,请两位学生(一位是正确解题的学生,一位是错误解题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我来分析讲解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

讲述法和学习法相结合,体现了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直观的分清正确解题和错误解题的方法。

课堂中间的5-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该过程能让学生充分的主动思考和吸收消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

最后的黄金15分钟,我在PPT上抛出难度大些的习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后,我来分析并给出解题过程和参考答案。

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设计理念:

我先突破了难点再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所以先通过课件的设计先复习化学式的书写、符号、系数的含义,让学生分清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列出有关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几种计算类型,这样学生就不会混淆计算类型了。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我再来规范解题,这样学生就能轻松的掌握本课题的知识。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请看幻灯片,完成上面的习题。

引入:

相对分子质量,在幻灯片上展示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和计算过程,请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化学式里的系数表示每个构成物质的微粒里的原子个数,所以每个构成物质的微粒里的原子个数比就是化学式里系数之比。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设问:

能否用一个水分子来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组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Ar(H)×2:

Ar(O)=1:

8

归纳: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应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引入:

如果给同学们矿泉水、碳酸饮料、蒸馏水三种选择,你会选哪一种?

并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理解“元素质量分数”的含义

问题1: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含义?

板书: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请一名学生操作演示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含义。

归纳:

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质量与物质总质量的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100% 

会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关系

一、问题串引导探究

问题2:

若已知这瓶水是18克,其中含氢元素2克,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问题3:

从这瓶水中取出1g水,则其中氢元素是多少克?

问题4:

多少克水中含有11.1g氢元素?

归纳:

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质量=元素质量/元素质量分数

二、如果不知道这瓶水的质量,也不知道水中氢元素的质量,能否确定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呢?

问:

从一瓶水中取出一滴水,这滴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与一瓶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吗?

问:

这个水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追问:

水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和这滴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吗?

引导宏观与微观建立联系,得出: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Ar(H)×2/Mr(H2O)×100%

归纳: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100%

四、归纳总结

规范格式,练习巩固

练习1和2

实物投影交流:

熟练运用公式,规范计算格式 

反思交流:

进行纯净物中元素质量关系计算时,有哪些注意点?

思考解题

 

讨论、计算

 

参与讨论、提问

 

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交流

 

 

 

  

 

 

思考,理解质量分数含义

 

 

 

 

由具体的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求算方法,归纳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公式

 

 

 

 

 

代入计算,体会公式含义

 

 

 

 

 

 

 

 

通过具体数据计算以及观察公式变形,归纳元素质量和化合物质量计算方法

 

 

 

 

 

 

 

思考

 

 

 

 

 

 

根据水的分子式,得出水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

 

 

 

 

归纳得出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公式

 

 

仿照例题,运用公式,用规范的格式进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让学生分清微观和宏观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在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关系的基础上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微粒间的关系

 

根据上面探究学习思路,学生尝试自主思考探究,并通过小组交流,寻找到“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求算方法

 

从学生生活习惯入手,既引导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引入本课学习

 

 

 

帮助学生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认识质量分数的含义。

 

 

 

引导学生形成由具体到一般的归纳学习意识

 

 

 

 

 

  

 

提供具体数据,在运用公式计算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体现的化学原理

 

 

 

 

 

 

 

 

 

通过练习,熟悉解题思路,明确化学计算有一定的格式规范要求

 

六、板书设计

(一)复习化学式、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题目请看幻灯片)

(二)学会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题目请看幻灯片)

(三)掌握纯净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比。

(题目请看幻灯片)

(四)理解并学会纯净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

(计算公式和题目请看幻灯片)

(五)请完成课堂练习。

(题目请看幻灯片)

(六)课后习题请在课后及时完成。

七、教学反思

本课题题型为计算题,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课堂上的难易题目应掌握好比例,并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简单的题目应多一些这样能给大部分学生增加信心,难度大的题目也要有所涉及,这样能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促进他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在上课前交代学生寻找一些化肥的标签带来课堂上,就实际问题比如氮肥标签上含氮量是否真实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刚学的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知识加以解决,这样本课题会更有意义,学生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

我的说课结束了,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