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高中版》月刊9期.docx
《《读与写高中版》月刊9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与写高中版》月刊9期.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与写高中版》月刊9期
读与写(高中版)2007年9期
[高考点兵]
我拿什么打动你,我的作文阅卷老师
李雪松
一、用感人的细节让阅卷老师为之动容
一篇好的高考作文,总得有可区别于其它作文、可称之为亮点的、可拿发展等级分的独特之处。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在论述高考作文的亮点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篇高考作文,总得有其“发光”之处吧。
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吧。
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发展等级”分就与你无缘了。
”何教授此言何意?
笔者以为在何教授这一精彩比喻中,“萤火虫”就是指感人的细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005年江苏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就凭借了一个也不算太令人意外的细节不知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
现节选部分如下。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
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
“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
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
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
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
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
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
妈说:
“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
我说:
“妈,您也吃啊。
”您说:
“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
你快吃吧。
”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
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
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
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母爱伟大、母爱崇高、母爱无私、母爱永恒。
这出人意料的一笔无异于向读者的心灵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让人慨叹唏嘘;这情理之中的一笔又好似一幅定格的画面,将母爱的万千情愫尽含其中。
母爱如水,它总是无声地却又是执着地为我们送来慰藉。
真的希望普天下所有的人,要真的在乎家的温暖,在乎自己的母亲。
让我们记住女作家毕淑敏的经典之语——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本文之所以能如此出色,关键是小作者在三个方面下了功夫:
①留心体察日常的生活;②能够从琐事中提炼出真挚的情感;③善用细节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这三点应是高中同学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用精辟的议论让阅卷老师为之击节
文章是用来表达个人观点的,高考作文从认识论的角度讲,首先是在考查考生对文题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是否符合逻辑、符合社会规则。
所以,一个高质量的、直击话题内核的问句不仅可以显示你的睿智,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占得先机,还可以诱使阅卷者的思维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
例如2006年高考福建有位考生在优秀作文《跳出枷索,创造风格》)中写道:
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
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
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延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
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
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一起笔就连用三个问句,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列举了三种生活现象,简洁却分量十足,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创新”的思索,文章的立意由此显得十分深刻。
三、用精彩的语言让阅卷老师为之赞叹
语言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包括高考阅卷者)都认为,高考作文的最大弱点(本应是最大看点)还在语言,就是缺少文采。
其实,文采的缺失并不是我们肚子里没有佳句,只是我们没有将为应对名句填空而大量积累的名言警句放到作文中。
一旦我们有了这个应用的意识,我们将能很容易地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轻轻松松地获得语言上的发展等级分。
2006年高考上海优秀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有考生这样写道: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
酒淡怎敌晚来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样一首词淋漓尽致地道出了你——李易安生活的艰辛。
不禁感慨:
易安易安,何易何安啊?
多想回到北宋,握住你的手,随着你走过那段曾经开心而后凄苦的岁月。
名句要用好,用到位。
这篇文章的开头巧妙引用李清照《南楼令》,营造了一种国破家亡、凄苦伤感的意境,读来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这样开头,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能起到亮人眼目的妙用,令人不由得佩服这位考生眼界的开阔。
同学们,考场作文难求通篇皆妙,但时有风骚还是可望亦可及的。
上面简介的三种出彩技法并非独立存在,在具体的操作中应当揉合其中的二点或三点。
我相信它肯定可以帮助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夺得较高的分数。
高考评卷,苦也!
乐也!
陈剑泉
走进高考评卷场,“为国选材”几个大字,顿时让人严肃起来,心中升起一种崇高使命感。
我们作为高中教育第一战线的教师,参加高考评卷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也是一种无尚的光荣,同时还肩负着来自各方面的任务,所以我们评卷时总是由在场和不在场的各种因素牵拌着,心情甚为复杂。
七天评卷工作,苦也!
乐也!
评卷工作,苦也!
纵有千言万语,无处诉衷情
为了评卷的公平公正,评卷场上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求评卷老师按部颁标准和执行标准评分,不允许学术讨论。
评卷老师只有在评卷的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可以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余时候只能按照评卷场规定的标准执行,除了关于对评分标准理解的讨论外,不得谈论其它话题。
这是怎样的一种难受啊!
对于高考卷,我们有我们的理解,有我们的看法,对试题的答案我们有我们的角度,对于评分有我们有我们的尺度,但这一切都在公正与公平的原则下深埋在心底。
对于有表达欲望的评卷教师,这是怎样的一种不自由啊!
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默默不语。
重任落在肩,惶恐又不安
我们高中一线教师参与评卷,身上肩负着双重任务。
一重是“为国选材”,也许笔下就有一位科学家,一位思想家,或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丝毫苟且不得,评卷时总是小心翼翼,如果因为自己评卷出了偏差而导致对人才的误判,即使逃脱了评卷场规则处罚,我们自己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会愧对苦读12年的考生。
二是要把评卷场上的信息带回学校,向教师传达,以利于教师教学的导向。
这是学校领导交给我们的重任,因此,无论在怎样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一线教师总要留一根弦专门用来搜集相关信息。
所以一线教师评卷时总是忙里偷闲,做一些在评卷场上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事。
如搜集考生答题时常见的错误类型,答题的角度,评分的准则与要求,作文立意的角度,什么样的作文得高分,什么样的作文得低分,什么样的作文只能得一个平均分等等。
在两座大山的重压下,评卷时既担心评卷出了偏差,又惶恐于漏过这么多有用信息,即使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也不失时机地向其他评卷打听相关评卷信息。
评卷工作,乐也!
一乐人文味道浓
我们来到评卷场,评卷场早已为我们食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评卷老师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住进比较干净舒适的学生宿舍,自有一股浓浓的书香,好像又回到学生时代,胜过出差住过的五星级宾馆。
在评卷组内,评卷组长虽然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但语气总是十分可亲的,几句话就把来自于各个地方的评卷老师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战斗集体。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老师们友好地讨论,热忱地帮助,默默地奉献,默契地配合,真诚地理解。
在一天工作开始和结束时,不等组长发话,自然有一批小伙子站出点卷和搬卷。
尽管评卷工作是一件十分辛苦乏味的事,但大家却在这种乏味的过程中相处融洽。
二乐满载而归家
所谓满载,当指在评卷时所获得的信息和观念。
一是在讨论标准时,评卷老师独到的见解让人大开眼界;二是试卷分析报告会上,所获得的能够指导教学的方法和理念;三是在评卷时所获得的考生各种各样的答题信息。
(一)讨论的收获
在评卷的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评卷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讨论标准。
评卷老师唇枪舌战,有理有据,从一些独特的角度极其精彩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现摘录一些讨论与大家共享。
讨论一:
关于大阅读第16题的讨论(2007四川卷)
原题:
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
结合原文简要作答。
(6分)
部颁答案:
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答到“时间”和“空间”每一词2分,有具体阐述给2分)
第一线的评卷老师认为“谋篇布局”主要指文章的框架结构,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是属于起承转合,情节结构等这一类观点,部颁标准的答案有点像表现手法之类的概念。
因此认为部颁标准的答案有误,希望在执行标准中补充新的标准,但最终以部颁标准为依据,执行标准中对此题也没有增加新的标准。
讨论二:
关于第18题漫画《大扫除》寓意的讨论
部颁答案:
这幅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干部。
战斗在第一线的评卷老师认为:
部颁答案的角度单一,可以补充其它角度的答案,如“暴露了大众习惯于被役使的奴性”或“干群关系的不和谐”等。
但这些意见提出来后仍未进入执行标准。
讨论三:
关于“择师标准”的默写讨论
部颁答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在评分时,有无“是故”二字,均不扣分。
一线教师的观点:
此处不能少了“是故”二字,少了就应该扣分,因为在“择师标准”后加了冒号,且后引号前有句号,这完全是整个句子完全引用的形式,所以“是故”二字应该进入评分的标准。
……
这些讨论,使我感受到了中学语文教师的睿智与才情,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中学语文教师队伍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成长与成熟。
(二)听报告的收获
在6月17日上午,成都市教科所张伟代表评卷指挥组作了07年四川语文卷的分析报告,张伟以翔实的数据给我们做了深入地剖析,使我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四川语文卷特点。
特别是在他的报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词语,如“常见”“常用”“实用”“生活”“核心知识”“主干知识”“核心能力”“基本功”“思想和理念”“答题方法”“答题技巧”“整体把握”等,这将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搜集学生答题信息的收获
作为一线教师,评卷时总是要忙里偷闲,趁休息时间搜集一些考生的答题情况,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这就是一种不小的收获。
今年我搜集了如下一些信息,提供出来,供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参考。
1.文言翻译题。
此题共10分,得10分的学生是极少数,一般情况能得5—7分,但有一部分考生,乱写一通,毫不沾边,所以得0分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2.诗歌鉴赏题。
在第一问中,学生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偏差。
(1)很多学生(包括优生)读题粗心,把提问中的“首联”二字漏掉了,大多数学生针对整首诗来拟标题;
(2)分析题干出了问题,很多学生当成了两个问来答,既回答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又拟了标题。
此题得两分的考生极少,普遍能在与“夜”有关这一点得1分。
在第二问中也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偏差:
(1)对于赏析这一类题在表述时应从两部分着手,一部分是总述,还有一部分是具体分析,学生常常缺少了总述这一部分,所以很多考生失去了总述这两分;
(2)缺少诗歌鉴赏的术语,如本诗中涉及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一类术语,考生在术语方面失分也是很明显的。
3.名言名句默写题。
此题也表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诗文,死记硬背,不能从诗文中筛选出与题目设置的情境相应的句子。
如择师的标准,很多学生回答的是“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等;
(2)很多考生默写只选做一题,即使两题都做了,最后涂掉一题,常常把得分较高的那一题涂掉了;(3)字写不来,有时把语气词漏掉了。
4.大阅读中第14题。
我并未评阅五大题,但有时也偷空看看学生答五大题的情况,有时也算算五大题得分的幅度。
给我感慨最多的是14题,总分是4分,我连续看了4袋卷子,学生普遍得分2分,竟然没有一个得3分或4分的考生,当然得0分和1分的还是有的。
此题得分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这两分学生普遍能得到。
还有一部分是“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几乎没有学生答对。
这说明,我们的考生还不会结合文章主题来分析句子或段落。
5.作文立意、材料和语言。
从作文立意来看,主要有四种。
(1)人在面临两条道路选择的时候,毅然选了一条决定他一生的道路,即关键的一步走对了成就了一生,走错了,毁了一生;
(2)人的一生是由若干小步累积而成的,要想一生幸福,必须踏踏实实走好现在的每一步,阐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3)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人正是因为走错了一步,才使他吸取了教训,最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一生;(4)一步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一生,那种认为在关键时刻走对了一步或走错了一步就洋洋得意或悲观丧气的人都是不足取的,只有随其自然,不在乎自己的每一步,那才是快乐的人生。
从作文材料,大多取自于课文中或是高考满分作文中。
如屈原、司马迁,王昭君、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总之是一些司空见惯的材料。
从作文语言来看,现在学生普遍在开头结尾用上一些排比句、比喻句、反问句之流的,但又过于生硬,好像与整篇文章的情调并不一致,中间部分也常拉拉杂杂,语言甚是杂乱。
评卷工作,苦也!
乐也!
虽苦犹乐,乐在其中。
[读写通道]
“雕琢心中的天使”话题作文升格范例
冯昌会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
“真正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作文的复习提升,可以通过四个环节:
通过“病文呈现”让考生“视错”,通过“病文诊断”让考生“知错”,通过“升格思路”让考生“改错”,通过“升格例文”让考生“防错”,从反面“强化”(警视、否定、修改)错误,达到“以反显正”的目的。
引导考生“视错”“知错”“改错”“防错”,历阶而上,其攀登成功的机率与效果远远高于“以正显正”。
下面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的考试作文《我是天使》为例来谈谈。
[病文呈现]
我是天使
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总喜欢穿白色的裙子,非常美,非常快乐!
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
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我:
“安琪,你是天使!
”
可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国的怎会是妈妈呢!
(?
)
“我希望我的安琪能像天使一样,美好!
”妈妈的日记中写道。
我擦干泪水,妈妈希望我成为天使,像天使一样,那么我就要做一个天使,即使我不是,但我会很努力。
但,天使是什么样的呢?
像妈妈那样的吧!
于是,我留长长的头发,梳得很美。
穿长长的白裙子,步伐(履)轻盈。
说话甜丝丝的,动作也很轻柔。
看着镜中的自己,原来我和妈妈长得很象(像)。
但是我的心对我说:
“你是看起来像天使,只是看起来很美好,但你不是!
”
怎样才是天使?
我问心中的自己,但没有回答。
也许是真正的美好吧,我又想,于是去寻找真正的美好。
我开始学着像妈妈那样微笑,很温暖,很舒心。
我学着把这样的微笑送给每个人,无论是贫富、贵贱、老弱病残。
也许是世界需要这样的微笑,也许是我,我的心一天天变得透明轻盈。
世界很美好,微笑般美好,但我不是天使。
我和我的心经常对话,怎样才能成为那个心中天使,心灵总没有明确的回答,但我在努力!
直到有一天,我拿着妈妈留下的志愿者服务卡来到“童之家”。
我似乎感觉到我将要在这儿插上我的羽翼。
这儿的孤儿、智障儿很可怜,但我为他们做事情却感到很幸福。
虽然仅仅是清理房间,教他们读写画画,陪他们玩游戏。
看着他们单纯的笑,我觉得,他们是天使,我也是!
“天使姐姐,你跟我一起玩吧!
”低下头,一个天使般的小妹妹对着我笑,“你很善良!
”这是最好的赞赏。
“哗!
”我的羽翼张开了!
原来善良与真诚才是天使的一双羽翼。
我想起了妈妈。
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
我懂了,也做到了。
我是天使,很美丽。
[病文诊断]
基础等级: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
尽管文中多次出现“天使”一词,大通篇“雕琢”之语,比照话题中“雕琢”与“天使”两个要素,有顾此失彼之嫌。
当然,文中“雕琢”的意义可以通过读者的一番“再创造”体会到:
我在穿着举止上的讲究,“留长长的头发”“穿长长的白裙子”“步履轻盈”“说话甜丝丝的,动作也很轻柔”;“我”学着把微笑送给每个人,“无论是贫富、贵贱、老弱病残”;最后,“我”“拿着妈妈留下的志愿者服务卡来到‘童之家’”,为孤儿与智障儿童服务。
然而,就是没有“雕琢”“雕刻”之类的词语。
考试作文不能剑走偏锋,一味运用春秋笔法,让阅卷老师花大气力揣摩其中的含义;不能总是希望阅卷老师很难地在结尾明确地点题。
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没什么语病。
发展等级:
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评分:
20+23+4=47分。
[升格思路]
升格目标是一类作文。
升格的重点在于明确中心,明确中心的关键在于有意识地合理增加“雕琢”或“雕刻”之类的词语,让人对中心一目了然。
比如在结尾之时写道:
“我想起了妈妈。
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
我终于做到了。
我终于把自己雕刻成了一位天使。
”
[升格文章]
把自己雕刻成天使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欢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
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
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我:
“安琪,你是天使!
”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国的怎会是妈妈呢,而不是我呢?
“我希望我的安琪能像天使一样,美好!
”妈妈的日记中写道。
我擦干泪水,妈妈希望我成为天使,像天使一样,那么我就要做一个天使,即使我不是,但我会很努力,把自己雕刻成一位天使。
但,天使是什么样的呢?
像妈妈那样的吧!
于是,我留长长的头发,梳得很美。
穿长长的白裙子,步履轻盈。
说话甜丝丝的,动作也很轻柔。
看着镜中的自己,原来我和妈妈长得很像。
但是我的心对我说:
“你只是看起来像天使,只是看起来很美好,但你不是!
”
怎样才是天使?
我问心中的自己,但没有回答。
也许是真正的美好吧,我又想,于是去寻找真正的美好。
我开始学着像妈妈那样微笑,很温暖,很舒心。
我学着把这样的微笑送给每个人,无论是贫富、贵贱、老弱病残。
也许是世界需要这样的微笑,也许是我,我的心一天天变得透明轻盈。
世界很美好,微笑般美好,但我不是天使。
我和我的心经常对话,怎样才能成为那个心中天使,心灵总没有明确的回答,但我在努力!
直到有一天,我拿着妈妈留下的志愿者服务卡来到“童之家”。
我似乎感觉到我将要在这儿插上我的羽翼。
这儿的孤儿、智障儿很可怜,但我为他们做事情却感到很幸福。
虽然仅仅是清理房间,教他们读写画画,陪他们玩游戏。
看着他们单纯的笑,我觉得,他们是天使,我也是!
“天使姐姐,你跟我一起玩吧!
”低下头,一个天使般的小妹妹对着我笑,“你很善良!
”这是最好的赞赏。
“哗!
”我的羽翼张开了!
原来善良与真诚才是天使的一双羽翼。
我想起了妈妈。
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
我终于做到了。
我终于把自己雕刻成了一位天使。
我是天使,很美好。
[写作空间]
“08奥运畅想”命题作文示例
曹保顺
【题目展示】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它,将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56个民族和5000万海外华人华侨大家庭举办的空前盛会。
古希腊神话的光芒,在圣火点燃的那一刹,又一次把奥运的精神照亮。
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将给世人空前的想象。
你对08北京奥运有哪些想法呢?
请以“08奥运畅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思路突破】
“08奥运畅想”这个话题作文较为适合写成抒情或叙事性的散文,需要注意的是作文要求是“你对北京奥运有哪些想法呢”,如果写别人的想法则有重蹈覆辙之嫌。
【写作思路举隅】
奥运会首金面前我们是否拥有足够平常心?
现在离2008年奥运会还有20个月。
诚然,作为东道主,在赛程安排上有一定的建议权,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考虑既不违背情理,似乎也是“国际惯例”。
但在如此的日程表面前,我们是否应该做出“对号入座”的夺牌期待?
作为媒体,经过简单的优劣情况分析之后,便高调讨论个体夺得“首金”的重任,是否合适?
当运动员一一对应地被赋予重任的时候,是不是一个无法承受之期待?
体育竞技毕竟不是数字分析,其间充满了变数,过多地“设计”首金,常常会难以如意。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将本国的优势夺金项目女子铁人三项放在第一天进行,结果这个如意算盘被瑞士队打破。
奥运就该是一场平民盛宴
奥运就应该是一场平民的盛宴,而非少数有钱人独享的大餐。
奥运的消费从纪念品到比赛门票,都应该尽可能地低价,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奥运,参与奥运。
奥运属于全民,办奥运的钱来自纳税人的血汗,每一个中国人,下至贩夫走卒上至白领教授,都不应也不能被奥运忽视或遗忘。
奥运的确是一个“商机”,但我们更应看到,奥运的社会价值要远远大于它的经济价值,所以,奥运掘金不应以牺牲普通民众参与权利为代价,而是应该以不损害和增进奥运的社会价值为前提,让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动地亲近奥运,让奥运真正成为全民的奥运。
【素材超市】
1.奥运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不可能孤芳自赏。
可是,放弃自己的传统,拿什么东西跟人家、跟世界交流呢?
中华民族文化不是由于太多外流才引发安危之忧,而是自己不够珍惜。
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兼收并蓄。
汲取来自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精髓,充实东方的人文奥运理念,才算没有枉对一次历史的机遇。
2.“五一”劳动节期间,仍有53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鸟巢”工地。
这其中也包括前两天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经理谭晓春。
由于奥运建设工程太忙,脱不开身,谭晓春是在工地上领取了自己的至高荣誉的。
5月1日这天,谭晓春仍是一早出现在“鸟巢”工地查看工程的进度,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谭晓春告诉记者,目前“鸟巢”建设的重点在机电设备安装、基座结构建设、看台板吊装、膜结构附属件建设、装修装饰等方面。
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工地所有的建设者都不能休息。
3.古时候,一般是用珍珠落在玉盘上的声音来形容美妙的音乐。
而如今我们的每一个奥运场馆,也在奏响着一曲曲建设者废寝忘食忘我奉献的礼赞之乐,回荡着一首首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交响之曲。
到了2008年,每一个奥运场馆,更会响起一支支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青春之歌。
4.我们今天也许能够稍稍冷静一点,想想农业文明提倡的节俭精神,商业文明提倡的消费主义,哪一种观念更有利于人类的幸福,更有利于人类家园的美好?
目前国家提倡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我想其用意是人文的,也是深刻的。
北京奥运会将秉承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希望届时我们能把这些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5.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在2008年3月31日欢迎奥运圣火进入中国和传递活动启动仪式上,将留出一个火种用于圣火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