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076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苏州市中考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24分,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2.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3.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获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D.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B.湿裤子C.冬天窗玻璃上D.钢水浇铸得

出“白气”晾干有冰花到钢件

第5题

6.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7.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中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国际先进行列.假如所有导体都成了常温下的超导体,那么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蓄势待发的火箭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D.加速上升的飞艇

第8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

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10.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冰鞋上装有冰刀B.飞镖的箭头很尖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第10题

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

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

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

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A.在B点保持静止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D.沿BD方向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家庭电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V,考虑到用电安全,家庭电路中一般还接有▲线.

14.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第14题

(1)石块的质量为▲g;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3)电压表的示数为▲V.

1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图甲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6.如图是“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的情景,此时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来实现的.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的.

17.如图是国产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飞机升空是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

18.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深潜器“蛟龙号”.“蛟龙号”进行了7000m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7×107Pa,以此数据计算:

海水对“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N;“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19.内燃机是将内能转化为▲能的机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冲程.

20.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位置平衡;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

的平衡条件.

(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

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

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N;如果将测力

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

的示数将▲(变大/不变/变小).

21.小强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小于/等于/大于)10N.

22.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当物体

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

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

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

体距离透镜4cm时,成▲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

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最近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透光性好B.硬度大C.导热性好D.导电性强

(2)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

(3)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解答25、26、27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4.(8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重5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根据图丙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极和“-”极.

(4)如图丁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正确接到电路中.

   图甲   图乙图丙 图丁

第24题

25.(8分)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40℃.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3)热水器的效率η;

(4)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

(煤气的热值q=4.2×107J/kg,假设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26.(6分)某型号的家用电饭煲有两挡,其原理如图所示.“1”挡是保温焖饭,“2”挡是高温烧煮.若已知电阻R0=44Ω,R=2156Ω,求:

(1)当开关S置于“1”挡时,电路中的电流I1和R0两端的电压U0;

(2)当开关S置于“2”挡时,电饭煲高温烧煮的功率P.

 

27.(6分)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货车(含驾驶员)空载时重为2.5×104N.

(1)求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

(2)求货车以36km/h的速度空载匀速行驶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3)当货车以90kW的额定功率、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求货车最多可装载多重的货物.

28.(6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

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

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按图▲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按图▲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29.(6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