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0388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docx

隧道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2

2工程概况2

2.1工程简介2

2.2地形地貌2

2.3地层岩性2

<11-5-1>砾岩(E2la):

灰白色、褐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状,钙质胶结,见溶蚀现象,局部溶蚀较发育,钻孔揭示有溶洞,岩芯多呈柱状、块状,少量呈长柱状,柱状节长10-20cm,块状块径2-8cm,岩质硬,弱风化(W2)属Ⅳ级软石。

3

<15-9>玄武岩(P2β):

褐红色、块状结构,柱状节理发育,岩质较软,弱风化(W2),岩芯较破碎,多呈短柱状,节长10-30cm,少量块状,块径2-8cm,属Ⅳ级软石。

3

2.4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3

2.5地表及地下水3

2.6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4

3大菠萝黑二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4

3.1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4

3.2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5

3.3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6

3.4超前地质预报分级管理6

3.5超前地质预报方法7

3.5.1地面物探7

3.5.2洞内超前地质预报7

3.6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工艺9

3.7地质综合判析及信息反馈与处理10

3.8地质预报设备配备11

4大菠萝黑二号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方案11

4.1监控量测内容12

4.2监控量测小组成立及工作职责13

4.2.1监控量测工作职责13

4.2.2监控量测小组成立及工作职责14

4.3监控量测方法及要求16

4.4测点布置17

4.5监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18

4.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及位移管理等级18

4.7工程安全性评价及应对措施20

4.8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21

 

大菠萝黑二号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云桂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

(2)大菠萝黑二号隧道隧道施工图。

(3)大菠萝黑二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隧道位于弥勒~石林板桥区间,采用单洞双线隧道,设计为18‰的单面下坡,全隧位于直线段上。

隧道进口里程DK670+565,出口里程DK670+720,隧道全长155米;隧道进口接路基,出口邻马桑树2号双线大桥,最大埋深约32米,全部为Ⅴ级围岩。

进口采用斜切式洞门,出口采用单压式明洞门。

进出口边仰坡采用锚杆框架梁。

2.2地形地貌

测区属滇东南中低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小,测区沟底高程约1700m,经过最高山头高程约为1761m,高差约61m。

地面多被第四系坡残积、坡洪积黏性土覆盖,仅陡壁处有零星基岩出露。

地表多分布松树或杂木,局部平缓处被恳为旱地。

自然横坡度10~40°。

该段附近仅有乡村小道通往,交通不便。

2.3地层岩性

测区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

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始新统路美邑组(E2la)泥岩、砂岩、砾岩,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玄武岩;岩性分述如下:

<7-4>粉质黏土(Q4dl+el):

褐、褐红、褐黄色,硬塑状,含泥岩,砂岩质碎石、角砾岩不等,含量不均匀。

厚0~3m,分布于洞身地表。

属Ⅱ级普通土。

<11-5>砂岩、泥岩互层(E2la):

褐红、紫红色、浅灰色、灰褐色,中厚层状,岩质软。

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碎破,差异风化严重。

全风化(W4)厚0~5m,属Ⅲ级硬土,D组填料;强风化(W3)厚0~5m,属Ⅳ级软石;其下微弱风化带(W2)钻探揭示岩芯较完整,且新鲜,水钻岩芯呈短柱状,少许碎块状,属Ⅳ极软石。

砂岩、泥岩及其风化残积层具膨胀土特性,据试验资料,属弱膨胀岩(土)。

<11-5-1>砾岩(E2la):

灰白色、褐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状,钙质胶结,见溶蚀现象,局部溶蚀较发育,钻孔揭示有溶洞,岩芯多呈柱状、块状,少量呈长柱状,柱状节长10-20cm,块状块径2-8cm,岩质硬,弱风化(W2)属Ⅳ级软石。

<15-9>玄武岩(P2β):

褐红色、块状结构,柱状节理发育,岩质较软,弱风化(W2),岩芯较破碎,多呈短柱状,节长10-30cm,少量块状,块径2-8cm,属Ⅳ级软石。

2.4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本区就区域构造分区而言,处于扬子淮地台滇东台褶带昆明台褶束,就区域构造体系而言,属云南山字型构造体系,构造线总体上由北东向向南北向偏转,测区位于北东向的师宗-弥勒大断裂和近南北向的小江大断裂两条区域性长大活动断裂带之间,普遍被下第三系泥岩、砂岩地层覆盖,下第三系地层产状近水平,未见断层、背斜、向斜等地质构造。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域图》(GB18306-2001)与《新建云桂铁路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区域报告》(2009年5月)划分,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2.5地表及地下水

(1)地表水及地下水

隧区地表水不发育,水量主要为沟槽流水,靠大气降雨补给。

据定测取地表水试验(2009-云桂水WD-25),水质属HCO3-—Ca2+型水,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2007]140号)判定,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段内未见地下水天然露头。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水,隧道洞身地段岩性以泥质、砂岩为主,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差,为弱含水岩组。

(2)据定测取该段及附近同一地层地表水,地下水共20组实验分析,大部分属:

HCO3-—Ca2+型水,小部分属:

HCO3-—Ca2+.Mg2+.Na+型水,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寝室环境及氯盐环境时,水中SO42-、Mg2+pH值Cl-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另据区域地质资料,下第三系地层中夹石膏,地下水一般具侵蚀性,本次设计按侵蚀等级H1设计。

2.6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本段无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膨胀土(岩)。

<7-4>粉质黏土(Q4dl+el):

褐、褐红、褐黄色,硬塑状。

经段内及附近相同地层取样试验,自由膨胀率FS=41~55%共四组,属弱膨胀土。

<11-5>泥岩、砂岩(E2la):

褐红、紫红色、浅灰色、灰褐色,成岩作用差,岩质软,雨水易软化。

现场调查地表土浅层坍滑较常见,其膨胀性较明显。

经取砂岩、泥岩弱风化(W2)共63组作详判,其中6组属膨胀岩。

3大菠萝黑二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专业化管理。

根据业主要求,我项目部在云桂公司的监督下,正在招标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第三方专业队伍,负责大菠萝黑二号隧道物探预报工作。

收集施工单位隧道地质调查法、钻探法资料,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建立相应台帐报建设单位。

3.1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为了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并对初期支护和围岩变形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本隧道成立专门的施工监测及地质预报小组,由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下设监控量测组、地质预报组、内业数据组。

(一)组织机构

组长:

王智

副组长:

姚志军王晓军

组员:

杨明冯春刘贝贝李永强胥锋涛王超

潘建宏唐明柱第三方超前地质预报单位人员

(二)工作职责

(1)组长职责

项目分部经理王智负责现场地质预报实施过程的协调管理,并定期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负责指导、监督、检查现场地质预报工作进行情况。

(2)副组长职责

①项目部总工姚志军、副总工王晓军,负有督促、检查、指导职责。

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帮助作业班组开展地质预报实施工作。

②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制定地质预报实施方案,明确地质预报实施项目、内容及方法。

根据预报结果,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实施方案。

(3)组员职责

①根据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和地质预报实施需要,及时提供材料和设备计划,报相关领导审批后,组织采购。

加强地质预报仪器、设备的管理,定期进行标定,并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台帐。

②由工程部部长针对施工设计图的要求,对地质预报实施进行技术交底,总工审核后下发到作业班组,便于作业班组现场施工。

③地质工程师协助工程部长开展工作,对地质预报测得的数据、地质素描等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图表、数据处理、施工建议、对应措施等内容。

同时将地质预报的结果上报给项目部负责地质预报的相关领导。

3.2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

在岩溶发育的灰岩地层隧道施工中,采用综合超前探测预报的方法,“地表和洞内相结合、构造探测和水探测相结合、长中短期分阶段预报相结合、辅助导坑与主洞探测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正常施工工序中。

对各种探测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尽可能准确地及早判断隧道工程将经过的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指导和修正工程设计,修正和确定施工方案和措施。

3.3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1)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等的预测预报。

3.4超前地质预报分级管理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对工程地质进行地质灾害分级,采取不同的地质预报方案,分级决定调整实施施工方案。

地质灾害分为以下四级:

A级:

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

B级:

存在中、小型突水突泥隐患的地段,物探有较大异常的地段、断裂带等。

C级:

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

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地质复杂隧道的预测预报应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辅助导坑与主洞探测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按远程、中程、近程不同探测方法相互验证,判断断层破碎、岩溶区,含水结构等的规模及位置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不同地质灾害的预报方式:

A级预报:

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5孔+加深炮眼)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B级预报:

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辅以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3孔+加深炮眼)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当发现局部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

C级预报:

以地质分析法为主。

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1孔+加深炮眼)。

D级预报:

采用地质分析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不能满足预报要求时,项目部提出变更建议,报监理、地质分析法应进行摄影或录像。

洞内地质素描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地层岩性变化处、构造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每开挖循环进行一次;一般地段每10~20米进行一次。

超前水平钻孔每循环钻探一般为30~50米,必要时也可钻100米以上,钻进过程中,应安设孔口止水装置。

连续预报时前后循环钻孔重叠5~8米。

加深炮眼钻孔,其深度较爆破孔深2~4米,数量原则上不少于8个,掌子面配备检查炮孔深度工具。

物理勘探法应根据探测对象的埋深规模及其与周围介质的物性差异,选用有效的方法。

物理勘探法预报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0米以上。

3.5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根据现有的地质勘测资料,对隧道不良地质段进行补充地质探查。

在隧道工作面按照“由远至近,逐步加密”的方法进行探测。

3.5.1地面物探

施工前期有条件时拟与设计单位或其它有资质的勘测单位对地表重点区段进行补充探查,从宏观上查明隧道通过的地层分布、构造及范围较大的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进一步掌握地表水的活动规律和分析与地下工程的相关性。

3.5.2洞内超前地质预报

根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采用地质方法、钻探方法、物探方法相结合,长距离、中长距离、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测预报手段。

大菠萝黑二号隧道洞内采用TSP203、地质雷达、水平钻孔和全断面地质素描四种方法。

(1)长距离预报

长距离预报主要采用地质分析法,根据地面测绘和其他基础资料对隧道通过区的地质界线、地质岩层、地质构造、围岩级别、储水构造、富水规模、岩溶发育规律及特征、其他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发育情况进行长距离、宏观预测预报,预报距离一般在掌子面前方200m以上,并根据揭示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

(2)中长距离预报

中长距离预报是在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深孔水平钻探等对前方掌子面30~2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的预报,如溶洞、暗河的位置、规模、充填情况等作较为详细的预报。

在复杂地段应增加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预报次数,需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合10m以上,以便前后两次重复地段对比分析,另随着预报距离的增大,地质异常带的位置和宽度误差也在增大。

(3)短距离预报

短距离预报是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了掌子面素描、红外探测、地质雷达和超前钻孔等方法进行预报,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有无水、在哪个方位有水、掌子面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岩溶发育情况等,对以上判断可能有突泥、突水和其他不良地质情况的地段进行钻孔验证。

①地质素描

随开挖及时进行,地层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应每开挖循环进行一次素描,其他地段每10~20m进行一次素描。

进行掌子面编录,结合地面地质体投影,预报前方的地质情况。

地质素描包括正洞、平导和斜井洞壁及掌子面素描。

②红外探水

原则上可以定性预报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有无地下水,因其体积小、操作方便、数据直观、不占用施工时间,可以20m预报一次,前后2次重叠长度10m,以增加对比分析。

③超前地质钻探

在高压富水岩溶发育区应连续重叠式进行,孔深30~50m每循环钻4至5孔,开挖22~25m,留8~5m止浆岩盘,也可进行深孔钻探,如每循环钻100~150m,留8~5m止浆岩盘,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钻具下垂加大,孔位易偏离设计值,钻孔终孔应位于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5~10m。

钻孔时应安设孔口管和闸阀,当揭露大量地下水时及时关闭闸阀,是地下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以便制定和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为提高钻进速度,可采用冲击钻。

超前钻孔揭示岩溶后,应适当加密,并可采用地质雷达及其他物探手段进行精密探测,以查清岩溶规模及发育特征。

超前水平钻孔应编制探测报告,内容包括工作概况、钻孔探测结果。

④加深炮孔探测

由于隧道开挖炮眼较多,且风钻及凿岩台车大眼比较方便,在每循环对其中几个炮眼加深至5~8m,作为预报探测孔,实践证明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可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使掌子面前方总有3~5m岩盘,避免或减少岩溶地区隧道突泥、突水事故的发生。

⑤地质雷达

原则上应连续重叠式预报,因每次预报距离较短为5~30m,占用施工时间较长,一般在可能有溶洞的地段探测溶洞的发育部位、规模大小、走向等,称之为精细预报。

3.6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工艺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表

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预测预报手段

仪器

预报内容

预报频率

及计划

地质分析法

地质

素描

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

主要对开挖面围岩类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

地质素描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物探法

TSP技术

TSP203超前预报仪

重点探查规模较大破碎带、裂隙发育带等。

每隔100m用TSP203探测一次

探地雷达周边探测

SIR-10B型地质雷达

重点进行隧道周边的地质体探测,查找隧道周边隐伏的地质破碎带及其它不良地质体,防止开挖通过后,隧道顶板、底板及侧壁出现灾害性的突水突泥。

每隔30~40m内

红外探水

红外探水仪

根据构造探测结果,趋近不良地质体和地质异常体时,利用便携式红外线探水仪进行含水构造探测。

当洞内个别区段渗水量较大时,亦用红外探水仪探测预报,探明隧道周边隐伏的含水体。

每隔20m~30m对掌子面进行一次含水构造探测

声发射法监测预报岩爆

STL-12型声发射监测系统

高地应力岩爆地段岩爆的监测预报。

可能岩爆地段

水平钻孔法

水平超前钻孔

水平超前地质钻机

施工中将超前钻孔作为主要的探测手段,用以验证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并直接探明涌水压力及其含量。

水平超前钻孔径108mm。

每次钻孔深度100m,必要时进行取芯分析。

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

3.7地质综合判析及信息反馈与处理

地质综合判析是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中枢,它对以上所采用的各种预报手段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比,提出最终预报结论和工程措施建议,指导施工。

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出及时性,预报显示地质条件异常时,项目部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将预报信息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四方单位应迅速研究提出处理方案。

A级预报: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资料(纸质和电子)实作后五天内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各单位应建立相关台帐。

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指导现场施工;需调整施工方案的,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各方审定施工单位上报的调整初步施工方案,批准后项目部组织实施。

涉及变更的,按变更程序办理。

重大技术方案,包括重大地质灾害设计预案及变更设计,云桂公司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并报部鉴定中心审查后实施。

B级预报: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资料(纸质和电子)实作后五天内报设计、监理单位,各单位建立相关台帐。

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指导现场施工;需调整施工方案的,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施工方案修正完善,修订施工方案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涉及变更的,按变更程序办理。

C级预报: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资料报项目部总工程师,指导现场施工。

需调整施工方案的,项目分部总工程师组织施工方案修正完善,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D级预报:

按预定的施工方案实施。

3.8地质预报设备配备

地质预报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1

超前水平地质钻机

Z-GP150

2

2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TSP203

1

3

地质雷达

SIR-10B型

2

4

红外探水仪

HY-300

2

5

声发射监测系统

STL-12型

1

6

地质罗盘

8

4大菠萝黑二号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为及时了解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的可靠程度,确保施工安全及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及时为隧道围岩级别变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为设计和施工决策管理服务,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

同时,为保证监控量测数据真实、准确,确实起到指导隧道施工的作用,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结合云桂铁路特点和工程实际,云桂铁路石林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在建设单位的监督下,招标选择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负责监控量测的抽检复核工作。

监控量测单位隧道监控量测复核工作根据隧道风险等级实行分级复核,石林隧道属于Ⅰ级风险隧道进行驻点实时性监控复核。

为此,我项目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结合石林隧道地质情况,特制定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4.1监控量测内容

⑴监控量测计划应根据围岩条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及监控量测目的制定。

⑵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

监控量测项目、人员组织、元器件及设备、监控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数据处理及预测方法、信息反馈及对策、数据记录格式等。

⑶监控量测工作必须随施工工序及时进行,尽快读取初始读数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的项目和内容。

⑷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选测项目为满足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

①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

2

拱顶下沉

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

3

净空变化

收敛仪、全站仪

4

地表沉降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隧道浅埋段

②选测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1

围岩压力

压力盒

2

钢架内力

钢筋计、应变计

3

喷混凝土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

4

二次衬砌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

5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压力盒

6

锚杆轴力

钢筋计

7

围岩内部位移

多点位移计

8

隧底隆起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9

爆破振动

振动传感器、记录仪

10

孔隙水压力

水压计

11

水量

三角堰、流量计

12

纵向位移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⑸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⑹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4.2监控量测小组成立及工作职责

4.2.1监控量测工作职责

(1)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工作职责

①根据隧道风险等级和管理要求,成立相应的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复核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先进的监控量测设备(其中每个小组必须配备全断面扫描仪1台,其它设备使用非接触量测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施工单位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复核。

抽检复核工作应采用非接触量测方法进行。

②编制月度监控量测复核工作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报建设单位备案,并加强与施工单位进行工作沟通,按标准开展监控量测复核工作。

③及时向施工、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反馈监控量测复核成果。

④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开展隧道施工安全评估,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

⑤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对施工单位监控量测工作进行复核的频次为:

Ⅰ级、Ⅱ级风险隧道不少于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监控量测的50%;一般隧道每月全面、全项目复核不少于1遍。

⑥对施工单位监控量测测点布置、监控量测断面选择、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资料进行检查。

⑦对施工单位的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⑧按规定向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及检查符合性报告。

(2)项目部监控量测工作职责

①在建设单位的监督下,组织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招标,择优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对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进行抽检复核。

②根据隧道风险等级和管理要求,成立由项目部(局指挥部)同意管理的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先进的监控量测设备(其中每个小组必须配备全断面扫描仪1台),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应采用非接触量测方法进行。

③根据监控量测设计,编制隧道的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经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④负责按规定完成监控量测所需元器件的埋设工作,保证状态完好,并无偿提供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复核使用。

⑤为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提供工作条件,积极配合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完成复核工作。

⑥根据监控量测成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法,并按规定程序做好报批。

⑦做好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测点的保护,对损坏的测点负责恢复。

⑧对监控量测工作质量开展自检自查,对各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⑨及时向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提供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