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011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docx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

保定“大而不强”这道坎

迎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投资50.94亿元的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即将投入运营。

新发地进入保定,会不会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个北京低端市场的转移?

高碑店地处京南“咽喉”,寸土寸金。

拿出2081亩土地去建设农业批发市场,到底会有多大的效益?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与思考。

  保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为什么迟迟跨不过“大而不强”这道坎

  看高碑店新发地,不能就项目说项目,要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保定农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审视。

保定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享有盛名。

随着时代发展,保定的农业在不断壮大、升级,但总体上看,一直没有摆脱“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大”——一是资源总量大。

保定地处华北平原,耕地面积1060.4万亩,适宜果品发展山地近80万亩,适宜水产养殖面积115700亩,粮食生产核心区802万亩,土地富饶,水资源相对充足,资源条件、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

二是产业规模大。

201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4.5万亩,总产524.5万吨,居全省第二,实现11连增;瓜菜总播种面积219.9万亩,蔬菜总产704万吨,居全省第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8.3亿元,居全省第四;全市农业产业化率为64.2%,居全省第四。

三是产品种类多。

不仅物产丰富,而且特色鲜明。

全市有15个河北特色产业之乡,望都辣椒、满城草莓、阜平大枣、顺平苹果、唐县小尾寒羊、涞源虹鳟鱼等产品远近驰名。

历史上的保定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有两项说的是农业产品。

  “不强”——一是产业层次不高。

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是77:

23。

农副产品档次低,大路货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好的名优特新产品相对较少。

二是品牌影响较差。

受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影响,缺乏大的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

即使有一些品牌,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没有在京津、华北乃至全国形成大的影响力。

三是市场占有率低。

特别是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低。

有关资料显示,保定农副产品北京市场占有率为5%,而山东寿光仅蔬菜的份额就达到20%。

甚至有过我市给山东做“代工”,一些产品“绕道”山东贴牌进入京津市场的现象。

四是农民收入较少。

近十年来全市农民收入增速为11.5%,排全省第七。

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675元。

其中,9个国家、省级贫困县只有5123元,有近1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全市农业发展明显存在背靠京津科技人才优势与产业结构层次不对称,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与京津市场的占有率不对称,农业大市的资源优势与农民收入水平不对称。

  “大而不强”的原因——一是龙头企业拉动不够。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其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直接决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能力,直接反映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7家,居全省第九;省级41家,居全省第六;国家级2家,居全省最低。

对于一个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千万的大市来讲,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档次均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普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缺乏大的牵引和支撑。

二是产品质量提升不够。

人们常讲,“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产品品质所代表的是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健康保证。

当今时代,人们对农副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我市低档次、大路货供给相对过剩相比,缺乏技术支撑、质量保障和高端产品。

三是对接京津合作不够。

“成也农耕,败也农耕”。

虽然地处京畿,但是农民思想狭隘,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长期走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特别是我市与京津地缘相依,在引进京津科技人才、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得不够,导致低端产品供给与高端市场需求有着较大落差。

毗邻京津,近水楼台,却没有先得月。

  民以食为天。

无论是从过去、现在还是长远看,农业都是一个基础性产业。

保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这个“大金矿”在产业升级中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一定会大有所为。

关键是要打造大的平台、寻求大的突破、获取大的支撑。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将成为保定农业由“大”变“强”的引爆点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需要观念更新、科技引领、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者,对于弥补保定农业跨越发展的一系列短板需求,具有全方位的推动作用。

  实力雄厚——能够迅速为保定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北京新发地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承担着首都9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

2013年交易量1500万吨,交易额500亿元人民币,

  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十二年双居全国第一。

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是北京新发地外埠投资项目中规模最大、综合服务最完善的农副产品物流园。

园区总占地2081亩,总投资50.94亿元,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300亿元,交易量100亿公斤,相当于2013年保定市全年粮食和蔬菜总产的83倍。

重点建设“四区”、“五心”、“六市场”。

“四区”:

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区、农副产品加工配送区、21万吨级华北农副产品现代冷链物流区、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及商务配套服务区;“五心”:

农副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质量检测中心、标准化推进中心、渠道管控中心、进出口贸易中心;“六市场”:

果蔬批发、冻品批发、粮油干货批发、肉蛋禽批发、名特优展销和国际农产品批发大市场。

新发地市场的建设,将使保定成为首都农产品安全供应的后勤保障基地,北京大宗农产品交易业务转移的承接基地,对接京津面向全国的仓储中转基地,中国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总部基地及京南生鲜农产品公共集配基地。

  追求品质——能够迅速为保定农业发展提升新空间。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品位高、质量优、口碑好,“新发地”品牌备受北京广大消费者信赖和认可。

自1988年成立到目前26年来的发展实践,他们形成了一个好理念。

始终以“服务首都市民、服务首都发展、服务中国三农”为己任,坚持用道德和责任做好农产品安全供应这个天大的事,讲良心,守诚信,为百姓。

他们打造了一个好品牌。

“新发地”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是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第一家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在北京市最有品牌价值企业排名中,名列第16位,品牌价值高达19.05亿元。

他们具备了一套好体系。

26年的成长历程,从占地15亩、管理人员15名、启动资金15万元发展到占地1820亩、管理人员1759名、交易额500亿元,北京新发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经营管理体系。

26年的发展实践,使他们在质量保障上集检验检测、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综合交易等全过程于一体,实现农副产品一站式采购,形成了集批发交易、加工配送、电子商务、展会展销、检测检验、电子结算、金融服务、品牌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播种的是这些好的理念、好的品牌、好的经营管理体系,收获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又好又快发展。

  资源密集——能够迅速为保定农业发展搭建新平台。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市场、信息、人才、客户、技术等资源,实现了站位北京、辐射全国、运筹国际。

站位北京。

利用北京总部品牌效应和强大聚集功能,实施会展带动、名牌带动、信息带动,依托农产品展示订货与新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农产品品牌孵化平台,定期举办引领全国的名优农产品展示、推介、订货活动,实现农产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集合。

辐射全国。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与国内众多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自己强大的“资源网络”,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

目前拥有固定摊位5558个,定点客户8000多家。

市场内现有4家上市公司的分公司,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有32家。

在北京周边和农产品主产区投资建设了13家分市场和500多万亩基地。

运筹国际。

积极拓展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和东盟、台湾等国家、地区农产品进口,提供农副产品一站式联运供应链服务。

规划建设进口食品产业园、国际农产品保税园区,力争把高碑店打造成“立足京津冀、服务大华北、辐射全中国、带动进出口发展”的全球最大的农副产品“一站式”采购中心和进出口食品国际贸易港。

凭借这些资源优势,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已签约商户5200多家,目前进入商选阶段。

  勇于担当——能够迅速为保定农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农业批发市场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既要保障农副产品安全稳定供应,又要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围绕服务市民,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作为首都及全国最大的“菜篮子”,承担着北京2000多万人口90%的农产品供应。

特别是近年来,在抵御极端暴雨冰雪灾害、抗击非典疫情、保障北京奥运和国庆60周年供给等特殊时期,北京新发地市场勇担重任,为保障特殊时期供应、平抑市场波动、稳定社会民心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正依托1000辆进京直通车等一流的物流设施,将在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城市建2000家新发地连锁平价菜店和车载终端。

围绕服务农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专业大户、合作社等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调优种养结构,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担保等各项支持,促使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不断向产业化经营转变,提升规模效益和品牌价值。

  一个大的战略合作者,不仅有他的名气和财税贡献率,更重要的是引进一个就能带来一批、带动一片,就能引领一个产业、一个区域直接跨上发展竞争的制高点。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选择保定,必将为保定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新的平台、拓展新的空间。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把战略合作的综合效应发挥到极致

  置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新发地进驻保定,不仅为保定农业由“大”变“强”注入了强劲动力,而且为我们实施项目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全面对接京津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放大市场导向效应,全力对接北京。

保定农业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对接北京、服务北京。

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把保定农副产品的北京市场占有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全市一产发展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

要准确把握市场导向,根据北京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生产的方向和规模,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北京市场实现最大限度合拍共振,保定的农副产品要向“京标”看齐。

要敢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抢抓市场先机,顺应市场规律,赢得竞争优势,依托市场突破改革发展困局。

  二是放大要素聚集效应,创优发展环境。

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之相配套的大到金融、物流,小到包装、检测,聚集着多个生产要素。

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建成后,将为我市带来大量的产业关联效应、消费需求效应、就业拉动效应、资本放大效应等多种明显的外溢效应。

对新发地市场上下游相关的这些优质资源要素,要站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创优环境,强化服务,提升环境温度。

要把更多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转化成加快保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三是放大素质提升效应,增强内生动力。

北京新发地落户高碑店,一方面,对当地农民来讲,是一次素质提升的大好机会。

从种植、养殖本身来讲,将促进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会科学,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从经营管理来讲,将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规则意识、法纪意识,避免出现不讲信誉、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行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另一方面,北京新发地落户高碑店作为一个大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是对保定环境的检验和展示,必将促进“讲诚信、懂规则、守法纪”活动进一步深化,在全市树立起诚实践诺、遵守秩序、敬畏法纪的良好风尚。

  四是放大产业升级效应,提升产业层次。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成功引进,对我市一产来讲无疑是一次脱胎换骨的产业升级机会。

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落实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举措,加快土地流转,提升产业化水平。

每个县至少要搞一个5000亩或100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新发地市场提供系列化、专业化的保障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升级。

要加强与京津农业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和成果引进,及时推广科学、高效、生态种植管理模式,探索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

地方党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