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977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流动的颜色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2.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铅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

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

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

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教师示范调颜色:

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

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等。

师问:

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

(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3.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4.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

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

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铅画纸、毛笔、调色盘、吸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①.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②.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

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四.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五.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六.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第二课变化无穷的线条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点:

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课前准备:

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

教具准备:

磁铁,彩色笔、彩色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

(出示粉笔)他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

写字、画画等

老师:

对(画上一只鱼)

(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

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

还能做什么?

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

行(或不行)

老师:

(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只鱼)现在老师“画”出这只鱼,像不像!

学生:

老师:

(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只鱼(可以用撕出一只鱼展示)

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只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

(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

这也是一只鱼,他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

纸条

老师:

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只鱼啊?

他们什么不同?

(示意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

三种:

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

(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

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

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

一起来看一看。

(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

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

这么多线条!

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

让我们一起试一试(示范),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

(蜡笔)(绳子纸条)(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学生:

略(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想象)

1、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2、老师: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学生:

4、布置作业

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开,讨论一下小组要做什么?

老师现在出几个主题,你们选择一个或自己小组想一个(如:

海底世界、动物园、太空宇宙等),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5、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

6、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课时:

1课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点:

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教学难点:

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准备:

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

学具准备:

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闪光胶、银光笔、糖果纸、彩纸、泡沫、胶水)32开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

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

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

学生:

(略)

出示课题

二、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学生:

(略)

三、引导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略)

四、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五、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六、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七、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

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七、学生思考: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八、作业要求:

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九、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一十、课后拓展:

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

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第四课有趣的彩泥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强调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可以用彩泥表现什么?

2、发展阶段:

A、欣赏同龄人及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B、引导学生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

C、展示制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出富有情趣的形象?

(提示:

可以从夸张变形、色彩的搭配、造型组合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应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D、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富有情趣的作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且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3、收拾与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课后拓展:

A、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主题的形象。

B、用其他材料(陶土、纸张、布等)制作各种形象。

第5课喂,你好!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3、强调丰富的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拓展思维。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材料。

师准备相关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实验游戏:

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

喂,你好

2、设计原则

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

”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

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

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

分析作品:

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

问题:

“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

”(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

”“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

”(夸张)

“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

”(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变形)

“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

”“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

”(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

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

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

问题:

“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

”指生答。

5、讨论交流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6、学生创作

7、展示作品

以打电话的游戏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交流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8、收拾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9、课后拓展

收集有关电话机的图片。

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新颖的电话机。

 

第六课:

花花衣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帖等方法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点:

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教学难点:

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学准备:

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等材料,准备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老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

(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

生:

答(略)

师:

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

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

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

(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