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908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docx

苏州生物中考试题解析

2011年苏州市初中结业考试

生物

试卷说明:

整卷满分为100分,开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题型均为选择题。

选择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组合选择题。

请将所选答案准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其中1~30题每小题选对者得2分,31~40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2011·苏州结业考)下图中的A~D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物像。

其中最可能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而形成的图像是

 

ABCD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A项中出现了气泡,可能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而形成的;B项的图像正常;C项和D项的图像中有污物,可能是没有漱口或镜头不洁净造成的。

2.(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细胞结构中,能控制二氧化碳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线粒体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渗出,有害物质不能轻易进入;细胞核内存在着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2011·苏州结业考)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

依据的原理主要是

A.细胞生长的结果B.细胞衰老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理解。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组织),胚胎干细胞是指从囊胚期内细胞团分离得到的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体内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

4.(2011·苏州结业考)苏州作为最为著名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湿地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延续城市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调节区域小气候B.能净化水源

C.能蓄洪抗旱D.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能能净化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蓄洪抗旱等,但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5.(2011·苏州结业考)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

组别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叶片蒸腾的部位和气孔分布特点。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在下表皮的分布多于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使气孔不通,不涂的水分散失的最快,其次是涂上表皮的,再其次是只涂下表皮的,散失水分最慢的上、下表皮都涂上的。

6.(2011·苏州结业考)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

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根的有无B.种子的有无C.果实的有无D.陆生或水生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各类植物的特点。

水稻、苹果、松树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贯众、海带和葫芦藓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7.(2011·苏州结业考)右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

则该特点是

熊猫

青蛙

鲫鱼

A.卵生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D.具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识图分析能力。

由图可见,黑色部分是四种生物的共同特征,青蛙、鲫鱼、蛇都是卵生,熊猫是胎生;青蛙、熊猫、蛇都用肺呼吸,鲫鱼用鳃呼吸;熊猫体温恒定,青蛙、鲫鱼、蛇都体温不恒定;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8.(2011·苏州结业考)“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

下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A项属于植物体;B项属于器官;C项属于保护组织;D项是细胞。

9.(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

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

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特征。

A项心脏有四腔,提高了运输氧气等的能力,体温恒定有利于各种酶发挥作用;B项消化能力强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直肠短,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利于减轻体重;C项骨骼有的很薄,有的中空,有的愈合,既轻便有坚固,

10.(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健康成年人合理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ABCD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合理膳食的理解。

营养学家将人的膳食结构形象地设计成“食品金字塔”,谷类位于塔底,为主食,能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其次是果蔬类,能为人体提供植物纤维、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再其次是鱼肉类和蛋奶类,主要能提供蛋白质等,应该常吃少吃;需要最少的是油脂类,含有很高的热量,应该少吃。

11.(2011·苏州结业考)右下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

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

①草②树③植食性昆虫④兔⑤食虫鸟⑥狼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①→③→⑥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能量流动的理解。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所以一般生物的数量也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但是②→③→⑤中,树的数量少于植食性昆虫,是因为一棵树中的有机物远远大于植食性昆虫的缘故,这条食物链与图中的金字塔最相符。

12.(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ABCD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实验的分析。

叶绿素易溶于酒精,不易溶于水,由于酒精的沸点低,直接加热易沸腾危险,所以要隔水加热。

13.(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消化系统的认识。

消化液有五种,其中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14.(2011·苏州结业考)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

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淀粉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这些消化的最终产物才能被吸收。

15.(2011·苏州结业考)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

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成分输血的理解。

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数量少引起的,应输入红细胞;创伤性失血是缺少的全血,应输入全血;大面积烧伤,一般是起水泡,损失的主要是血浆成分,应输入血浆;血小板功能低下者是因为血小板的数量少,应输入血小板。

16.(2011·苏州结业考)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尿素在甲处形成的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丁处被重吸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泌尿系统的认识。

甲是血管,乙是肾脏,丙是输尿管,丁是膀胱。

尿素在组织细胞形成;排泄器官除了肾脏外,还有肺和皮肤;尿液在肾脏中形成;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和输送尿液的作用,但没有重吸收功能。

17.(2011·苏州结业考)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8.(2011·苏州结业考)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植物呼吸作用的应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温度低呼吸作用较弱,分解的有机物少,这样有机物积累的多,能增加产量。

19.(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B.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

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

D.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应是桡动脉的搏动;躯体运动中枢管理对侧骨骼肌的运动,所以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是右侧躯体不能运动,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毛细血管;手臂上的“青筋”应是静脉血管。

20.(2011·苏州结业考)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实验的分析。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很多环形的皱襞,着生绒毛;纵剖能展开小肠内表面,容易观察;用生理盐水虽然能够保持该部分组织的原始特征,然而由于是皱缩的,看不清绒毛特征。

而采用清水的话,可造成小肠黏膜吸水膨胀,这样绒毛就容易看清了。

21.(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B.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

C.神经系统功能显著增强D.心肺功能显著增强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青春期发育特征。

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最突出特征,同时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内脏功能显著增强,如神经系统、心肺功能等都显著增强。

22.(2011·苏州结业考)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D.①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