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7805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8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docx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含答案及解析原创精华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学生版和教师版)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下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a、c为相关膜结构。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

如果在突触间隙中注入该有机磷农药,则

A.a处不能形成动作电位B.a处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C.c处不能形成动作电位D.c所在细胞持续兴奋

2.直接注射抗体或注射疫苗均可使人体获得免疫。

下图是某人获得抗某芽胞杆菌抗体的两条途径产生抗体的变化情况。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3.

A.途径①注射的是抗体,途径②注射的是疫苗

B.当该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预防的有效途径是①

C.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记忆细胞的数目减少

D.该杆菌再次侵入人体时,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早

4.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不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

D.细胞丙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5.下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随血液运送至全身并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B.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相似

C.甲状腺细胞释放的C对下丘脑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由图分析可推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6.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相邻两个神经细胞的a、d处膜外侧,现在b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待恢复后,再在c处进行一次刺激,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刺激电流计指针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两次刺激电流计指针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刺激b,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刺激c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

D.刺激b,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刺激c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密不可分

B.神经调节为主导,激素调节起辅助作用

C.激素调节能反作用于神经调节

D.激素调节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9.某人由于交通意外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说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意思。

其受损的语言区很可能是

A.W区B.S区C.V区D.D区

10.以下行为容易传染艾滋病的是

A.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

C.与艾滋病病人握手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1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B.唾液腺C.脑垂体D.肾上腺

12.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13.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

B.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

D.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14.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15.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16.人体表皮生发层细胞直接从哪儿获得O2

A.组织液B.血浆C.周围空气D.周围的水

1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

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18.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血浆

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淋巴→组织液

19.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20.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C.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

21.如图所示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激素A、B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协同作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22.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l-1蛋白和Bim蛋白共同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

B.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不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C.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疾病

D.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

23.下列生命活动调节中,与垂体分泌的激素可能有关的是

A.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C.侏儒症患者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

D.女性多毛症患者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

24.下图是人体内某种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图中Z为某常数。

下列X、Y组合不合理的是

C

A.直肠温度;运动后的体温调节过程

B.血糖浓度;进食后的血糖调节

C.血浆渗透压;大量饮水后的渗透压调节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后的调节过程

25.下表是血浆、组织液和骨骼肌细胞内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及总渗透压的比较(浓度单位为mEq·L-1,渗透压单位为mosm·L-1)。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Na+

K+

Cl-

HCO

蛋白质

总渗透压

血浆

153.2

4.3

111.5

25.7

16.0

305.4

组织液

145.1

4.1

118.0

27.0

1.0

303.5

骨骼肌

细胞内液

12.0

150.0

4.0

12.0

47.0

304.0

A.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

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

C.HCO

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D.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

26.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

B.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分)

27.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

a、b、c分别表示相关物质,FasL是一种蛋白质(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免疫细胞N中表达,而控制Fas合成的基因可在各种细胞中表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为      。

(2)免疫细胞N为      ,其来源包括     的增殖分化。

(3)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      (用图中相关字母表示)。

(4)免疫活性物质c为      ,它能促进B淋巴细胞等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免疫能力。

(5)科学研究表明:

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

可能的原因是T细胞分化过程中,    ,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免疫能力下降。

而当HIV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Fas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    ,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28.下图1为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图2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部分过程(“+”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下表是正常人体内某些液体的成分表(单位:

mmol/L),其中B是组织液,A、D依次为图1中的     、     。

(用图1中相关数字表示)

(2)对图1中①②③④的描述,正确的有     。

A.④中的液体可以直接流入①       B.①的pH值正常范围是7.35~7.45

C.心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     D.③中氧气浓度最高

(3)图2中结构E的名称是     ,F释放的“某物质”其作用是     ,该物质调节的结果是     ;结构H为      。

(4)图2所示的调节过程最终使得体内渗透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这样的调节方式被称为     调节。

29.下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B的名称是_________,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能产生____________(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它能产生_________,可以和_________特异性结合。

(3)细胞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二次免疫时迅速增殖分化,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会产生的一类细胞。

30.如图是两种细胞信息传递的实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A中甲状腺细胞在接受激素直接刺激后分泌增多,则H腺体是______,分泌的激素是______.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H腺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这是一种______调节.H腺体的分泌活动受到______激素和______激素的共同控制.

(2)图A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具有______性.

(3)图B中的突触由______、______和突触后膜组成,在兴奋传递过程中,G物质起关键作用,图中G物质是由神经元______(填“C”或“D”)释放的.G物质的释放方式______,G物质的作用是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

31.

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以上B、C、D构成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32.SARS病毒感染人体后,体内发生的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的细胞是      (填图中字母)

(2)图中受到抗原刺激后,能进行分裂的细胞有        (填图中字母)

(3)细胞e的名称为            ,其作用是           。

(4)在器官移植中,植入器官的细胞属于          。

(5)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起到治疗作用,是由于甲血清中具有     。

33.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

a表示          ;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            ;c表示为毛细血管内的             ;d表示在淋巴管内的             。

(2)以上b、c、d合称        。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            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34.下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B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_____________免疫。

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物质)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抗原初次侵入机体,大多数抗原需经__________处理,抗原经__________呈递给__________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__________细胞。

(3)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主要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抗原第二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的产生速度和量比初次侵入时__________。

 

【内部资料】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生物错题变式题滚动练习——人和动物稳态与调节(教师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下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a、c为相关膜结构。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

如果在突触间隙中注入该有机磷农药,则

A.a处不能形成动作电位B.a处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C.c处不能形成动作电位D.c所在细胞持续兴奋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解答】

A.a是突触前膜,能形成动作电位,A错误;

B.突触前神经元发生电位变化释放神经递质,B错误;

C.c是突触后膜,能形成动作电位,C错误;

D.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细胞持续兴奋,D正确。

故选D。

2.直接注射抗体或注射疫苗均可使人体获得免疫。

下图是某人获得抗某芽胞杆菌抗体的两条途径产生抗体的变化情况。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3.

A.途径①注射的是抗体,途径②注射的是疫苗

B.当该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预防的有效途径是①

C.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记忆细胞的数目减少

D.该杆菌再次侵入人体时,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早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途经①注射抗体,抗体可以直接清除抗原,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

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

 

途经②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

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

 

【解答】

A.注射疫苗能让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为途径②,而注射抗体表示免疫治疗,刚注射时抗体含量较高,随时间延长,含量逐渐下降,为途径①,A正确;

B.破伤风芽孢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体内没有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为及时把破伤风芽孢杆菌清除,就直接给人体注射抗体,B正确;

C.正常情况下,途径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数目减少造成的,免疫反应减弱,C错误;

D.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人体内时,与上图相比,由于在第一次免疫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所以人体内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早,D正确。

故选C。

4.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不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

D.细胞丙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知识,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明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题图中的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其中甲和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但乙不能接受抗原刺激,A错误;

B.题图中的细胞丙为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题图中的细胞乙为浆细胞、可分泌抗体,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可以消化处理抗原,浆细胞与吞噬细胞相比,吞噬细胞的溶酶体更发达,C正确;

D.题图中的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可识别抗原,D正确。

故选A。

5.下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随血液运送至全身并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B.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相似

C.甲状腺细胞释放的C对下丘脑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由图分析可推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信息题,要求学生能分析获取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明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由图可知,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Graves病人自身具有B激素的抗体,应该是自身免疫病。

【解答】

A.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送至全身,只有靶器官或靶细胞表面有相应激素的受体,故只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A正确;

B.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使得甲状腺细胞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不作用于甲状腺,故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不同,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C正确;

D.根据试题的分析,可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B。

6.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相邻两个神经细胞的a、d处膜外侧,现在b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待恢复后,再在c处进行一次刺激,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刺激电流计指针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两次刺激电流计指针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刺激b,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刺激c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

D.刺激b,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刺激c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图分析:

b表示突触前膜,c表示突触后膜。

【解答】

刺激b处,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双向的,兴奋先传递到a处,a处膜外变为负电位,而此时d处膜外仍为正电位,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兴奋后传递到d处,d处膜外变为负电位,而此时a处已恢复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刺激c处,兴奋只能传递到d处,不能传递到a处,故电流表只能发生一次向右的偏转。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答】

A.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不能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A错误;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正确;

C.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其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C正确;

D.动物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D正确。

 

故选A。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密不可分

B.神经调节为主导,激素调节起辅助作用

C.激素调节能反作用于神经调节

D.激素调节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答案】D

【解析】人体的很多生命活动往往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二者密不可分,故A正确;不少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激素也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故BC正确,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某人由于交通意外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说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意思。

其受损的语言区很可能是

A.W区B.S区C.V区D.D区

【答案】B

【解析】W区即书写中枢受损时症状为不会写字,A错误;患者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B正确;患者能看懂文字,说明V区即视觉性语言中枢正常,C错误;大脑皮层无D区,D错误。

故选B。

10.以下行为容易传染艾滋病的是

A.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

C.与艾滋病病人握手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有可能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液。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B.唾液腺C.脑垂体D.肾上腺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分泌腺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解答】

ACD.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

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将激素输送到全身,如:

甲状腺、肾上腺、垂体、性腺等都是内分泌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