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6688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7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 李治南1014.docx

01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李治南1014

盘州市盘兴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防突工培训班

(2018年第15期)

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

 

教师:

李治南

单位:

盘州市盘兴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时间:

2018年10月14日

 

“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教案设计

单元

第八章第二节

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

科目

专业知识

任课教师

时间

2018年10月14日

课时

4课时

课题

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

教学目的

1、掌握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2、掌握安全防护措施的作用?

3、掌握避难硐室、远距离放炮、防突风门、压风自救装置的使用要求?

4、掌握石门揭煤的相关要求?

教学重点

1、掌握安全防护措施的使用要求?

教学难点

石门揭煤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其要求。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具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4学时)

备注

组织教学

16分钟

导入正文

8分钟

讲授新课

120分钟

总结巩固

20分钟

思考题

16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内容

第八章第二节安全防护与管理措施

一、《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安全防护措施”的相关条款

第一百零二条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

避难所的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避难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避难所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

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

避难所内支护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二)避难所内放置足量的饮用水、安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

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

(三)避难所内应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

【说明】在执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和措施效果检验后,正常情况下,工作面是安全可靠的,但由于形成突出的因素随机性很大,还有可能由于施工水平、仪器误差、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责任心等一系列因素,发生误判。

为此,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人员的伤亡。

安全防护措施可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在落煤时与工作面的接触时间,主要措施有远距离放炮等;二是突出后工作人员应有的一套完整的生命保证系统,主要有避难所、避难窗、隔离式自救器、压风自救装置、急救袋等;三是突出后防止灾害扩大装置,主要有反向风门、档栏等。

避难所是供现场工作人员在井下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所和临时避难所两种。

永久避难所事先构筑在井底车场附近、采掘工作面附近或放炮地点。

临时避难所是利用可利用的独头巷道、硐室临时修建的。

临时避难所的设置应机动灵活,修筑方便。

如果正确使用,临时避难所往往能发挥很好的救护作用。

为保障采区内工作人员的安全,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

采区避难所为预先设置的永久避难所,设于采区进风侧安全出口路线上,具体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定。

避难所必须构筑严密,设置有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

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应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应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

采区避难所内支护必须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以便避难人员能与外界沟通;避难所内必须放置足量的饮用水、安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以保证人员供风。

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同时应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一百零三条在突出煤层的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

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

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应当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预计的突出强度确定,但反向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与工作面的最近距离一般不得小于70m,如小于70m时应设置至少三道反向风门。

反向风门墙垛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的性质确定,但不得小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

在煤巷构筑反向风门时,风门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通过反向风门墙垛的风筒、水沟、刮板输送机道等,必须设有逆向隔断装置。

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

工作面放炮和无人时,反向风门必须关闭。

【说明】反向风门是防止突出时瓦斯逆流进入风道而设置的通风设施(图4-24)。

在突出煤层的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

以隔断突出物流动到进风测和控制突出时的瓦斯能沿回风道进入回风系统。

平时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固定于开启状态,否则,一旦发生突出,由于突出气流的作用,工作面的作业人员将无法打开反向风门,很难逃生。

工作面爆破和无人时,反向风门必须关闭,以防止突出的灾害气体进入进风流。

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应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预计的突出强度确定,为保证反向风门的有效性,反向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与工作面的最近距离一般不得小于70m,如小于70m时应设置至少三道反向风门。

反向风门墙垛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的性质确定,但不得小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以保证其坚固性。

在煤巷构筑反向风门时,风门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通过反向风门墙垛的风筒、水沟、溜子道等,必须设有逆向隔断装置。

图4-24反向风门和防逆流装置

1—木质带铁皮风门;2—风门垛;3—铁风筒;4—软质风筒;5—防止瓦斯逆流装置;

6—防止瓦斯逆流铁板立轴;7—定位圈;8—局部通风机;

B1—正常通风时防止瓦斯逆流铁板位置;B2—突然逆风时防止瓦斯逆流铁板位置

目前我国反向风门有普通木质反向风门和液压反向风门(钢质薄壳门反向风门)两种形式。

普通木质反向风门由墙垛、门框、风门和安设在穿过墙垛铁风筒中的防逆流装置组成(图4-25)。

液压反向风门是钢结构的反向风门,是由平面支撑圆拱形钢结构风门和液压泵两部分组成(图4-26),每组风门只安设一道。

 

图4-25普通木质反向风门结构示意图

 

图3液压反向风门结构示意图

1—附有防逆流装置的铁风筒;2—反向风门;3—铰页座;

4—墙垛;5—油缸;6—泵站

第一百零四条为降低放炮诱发突出的强度,可根据情况在炮掘工作面安设挡栏。

挡栏可以用金属、矸石或木垛等构成。

金属挡栏一般是由槽钢排列成的方格框架,框架中槽钢的间隔为0.4m,槽钢彼此用卡环固定,使用时在迎工作面的框架上再铺上金属网,然后用木支柱将框架撑成45°的斜面。

一组挡栏通常由两架组成,间距为6~8m。

可根据预计的突出强度在设计中确定挡栏距工作面的距离。

【说明】防护挡栏是为降低爆破诱发突出的强度,减少对生产的危害,而在炮掘工作面设立的挡栏,可用金属、矸石或木垛等构成。

金属挡栏一般是由槽钢组成,排列成棚状方格框架,棚状方格的尺寸为0.4m×0.4m,槽钢彼此用卡环固定,使用时在迎工作面的框架上再铺上网眼为20mm×20mm的金属网,然后用木支柱将框架撑成45°的斜面。

一组挡栏通常由两架组成,其间距为6~8m,距工作面的距离可根据预计的突出强度在设计中确定。

对于突出危险性较大的煤层采用特别的金属挡栏,其结构如图4-27所示;对于突出危险性较小的煤层可采用矸石堆或木垛挡栏,其结构如图4-28所示。

图4-27金属挡拦示意图

1—突出危险面;2—掘进工作面;3—石门;4—框架;5—金属网;6—斜撑木支架

图4-28矸石堆和木垛挡栏示意图

1—突出危险煤层;2—掘进工作面;3—石门;4—木垛

第一百零五条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突出煤层的炮掘、炮采工作面必须采取远距离爆破安全防护措施。

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放炮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项措施。

在矿井尚未构成全风压通风的建井初期,在石门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的全部作业过程中,与此石门有关的其他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

在实施揭穿突出煤层的远距离爆破时,井下全部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必须全部断电,立井口附近地面20m范围内或斜井口前方50m、两侧20m范围内严禁有任何火源。

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远距离爆破时,放炮地点必须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或避难所内,放炮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曾经发生的最大突出强度等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300m;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100m。

远距离爆破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

放炮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30min。

【说明】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都表明,在落煤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如落煤过程中有工作人员在场,发生突出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为此,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突出煤层的炮掘、炮采工作面,为了减少人员伤亡,都必须采取远距离爆破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爆破安全防护措施的目的是在爆破作业时,工作人员远离爆破作业地点,突出物和突出时突出的瓦斯逆流时波及不到发爆(放炮)地点,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远距离爆破时,放炮地点必须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或避难所内,距爆破工作面越远越好,但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应小于300m;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应小于100m。

同时起爆地点应设有生命保障系统。

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此措施十分有效,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

爆破员操作爆破的地点(即发爆地点),应配备压风自救装置或自救器等生命保障系统。

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此措施十分有效,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

远距离放炮时,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及其他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爆破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30min。

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爆破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项措施。

在矿井尚未构成全风压通风的建井初期,在石门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的全部作业过程中,由于揭煤工作面未构成独立可靠畅通的回风系统,为避免突出的煤(岩)、瓦斯(二氧化碳)波及其他区域,与此石门有关的其他工作面都必须停止工作。

在实施揭穿突出煤层的远距离爆破时,井下全部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全部断电,立井口附近地面20m范围内或斜井口前方50m、两侧20m范围内严禁有任何火源,以免突出引起的瓦斯逆流遇火源发生瓦斯爆炸或燃烧事故。

远距离爆破必须和其他安全设施配合使用,如反向风门、避难硐室、压风自救装置、压缩氧自救器等。

本条取消原《防突细则》中震动放炮安全措施有以下原因:

①震动爆破与其他爆破都有所不同,其炮眼数目与炸药的使用量都要比正常掘进爆破炮眼数目与炸药的消耗量高0.7~1.0倍。

它不仅要起到落煤作用,还要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强烈震动波使煤体剧烈震动,对煤体破坏大,若煤层已达到发生突出时三大基本条件,就会诱导出煤与瓦斯突出。

因而,震动爆破工作面发生突出的几率很高。

②使用震动放炮的目的就是要在远距离撤人的情况下诱导发生突出。

如果有突出危险,就在震动放炮的诱导下发生,此时由于远距离撤人,不致造成人员伤亡;如果在震动放炮的诱导下都没发生突出,则说明煤层没有突出危险,接下来的作业将是安全的。

③本《防突规定》的目标是不允许发生突出,树立突出就是事故的理念,而不仅仅不致出现人员伤亡。

并且,在石门的震动放炮诱导突出后,突出的规模将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即使整个采区撤人都可能仍有人员伤亡的危险。

④本次《防突规定》的修定后,已规定有较准确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有效的防突措施,较可靠的措施效果检验方法,在安全防护措施实施到位的情况下利用远距离放炮将能更好地达到安全目标。

鉴于这些情况,《防突规定》中对揭煤作业只能使用远距离爆破,而不能使用震动放炮或其他方式揭煤。

第一百零六条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

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中之一或混合设置,但掘进距离超过500m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难所。

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工操纵放炮的地点。

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

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能够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其他要求与采区避难所相同。

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

(二)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

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

(三)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

【说明】工作面避难所是供采掘工作面现场工作人员在井下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躲避时待救的设施;压风自救装置是一种固定在生产场所附近的固定自救装置,它的气源来自于生产动力系统——压缩空气管路系统,主要保障现场工作人员遇到事故时供给空气,防止出现窒息事故。

由于目前突出现象我们还未百分之百的把握清楚,所以为了防止“意外”突出伤人,要求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由于工作面避难所内设有供给空气设施,且构筑坚固,采掘工作面现场工作人员或爆破工在其中是安全的,故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地点应设置避难所。

工作面避难所的主要问题是与突出地点的距离如何选取,根据我国石门揭开煤层时的突出统计资料,煤抛出的最大距离为1170m(天府矿务局三汇一矿揭开K1煤层时),而大多数特大型突出,煤的抛出距离均在200m以内。

从开始出现明显的预兆到发生突出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一般为2~3min。

在此期间内,如果人员以9km/h的速度(2.5m/s)快跑的话,能跑出300~450m的距离。

所以为有效发挥工作面避难所的作用,掘进距离超过500m的巷道必须设置工作面避难所。

避难所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及避难所的数量,根据具体条件确定。

但工作面避难所必须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

由于压缩空气管路系统管路内的压缩空气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流量,不能直接用于呼吸,必须经过减压、节流使其达到适宜人体呼吸的压力和流量值,并要同时解决消声(由于减压引起)和空气净化问题。

通过可调式气流阀调节节流面积,以适应不同供风压力下的流量要求,按健康人在静止状态吸气20L/min,在剧烈运动和紧张状态下吸气60~80L/min的标准,确定压风自救装置的供风量应不小于100L/min。

为有效发挥压风自救装置的作用,保障现场工作人员安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都必须安设压风自救装置。

在长距离掘进煤巷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但必须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一般可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

装置通过支管、四通、球阀与压风管路相连(图4-29)。

采煤工作面紧急供风装置固定在采空区一侧,供风压为0.2~0.24MPa,空气经过滤净化后进入送风器。

采煤工作面的供风主管采用有双层金属包皮的软管,在软管上每隔9m有一个送风器,供风量为30L/min。

为保证压风自救系统供风可靠,系统最好采用同时与进风巷、回风巷压风管路连接的连环方式。

图4-29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图

1—三通;2—气管;3—弯头;4—接头;5—球阀;

6—气管;7—自救器;8—卡子;9—防护袋

图4-30综采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布置图

1—阀门;2—放水器;3一气水分离器;4—主管;5—支管;

6一压风自救装置;7—支架;8—采煤机

综采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由压风自救装置、管路、放水器、气水分离器组成(图4-30)。

综采工作面的主管采用气压胶管,敷设在液压支架两个立柱后面的底座上,自救装置和支管安装在液压支架顶部,主管及自救装置均随移架而前移。

压风管路中的水通过放水器放水,气水分离器过滤压风管路中的油蒸气及铁锈渣,过滤干净的压风经支管进入压风自救装置。

高档普采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与综采工作面相似,但工作面主管采用钢丝编织的高压胶管,敷设在刮板输送机采空区侧的电缆槽内,不随机前移,连接自救装置的支管通过自封快速接头与主管连接,以便于回柱时人工将自救装置转移至靠煤壁一排单体液压支柱上。

系统安装布置如图4-31所示。

图4-31机采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布置图

1—挂钩;2—送风器;3—支胶管;4—三通;5—快速接头

6—刮板输送机;7—单体液压支柱

二、远距离爆破

1.远距离爆破的目的

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都表明,在采掘破煤过程中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爆破破煤发生突出的次数在采掘工作面发生突出总数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其主要原因是采掘工作面爆破时,由于炸药爆炸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于煤体,在装药段煤体遭到粉碎性破坏,而高压气体的传递作用使得煤体深部产生大量的爆破裂隙,削弱了采掘工作面安全屏障的强度。

当安全屏障的厚度和强度不足以抵抗煤体深部瓦斯压力时就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导致巷道中的设施、设备和支护遭到破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因此,在突出煤层中采用打眼爆破工艺时,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破煤,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远距离爆破的作业要求

(1)工作面防突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非常复杂的动力现象,要想采用某一种措施防治或杜绝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在目前煤矿开采的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还有相当难度。

所以,要求采用两个“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来防治突出,仅从治理措施而言。

首先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如果有区域措施不能完全解决的部分区域,最后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措施效果连续预测与突出危险性评判。

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后,必须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当区域措施有效方可进人煤层进行采掘作业,但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工作面推进10~50m至少进行2次区域措施验证。

在煤巷掘进工作面还应当至少打1个超前距不小于10m的超前钻孔或者采取超前物探措施,探测地质构造和观察突出预兆。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评判。

在主要采用敏感指标进行工作面预测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测定一些辅助指标,采用物探、钻探等手段探测前方地质构造,观察分析工作面揭露的地质构造、采掘作业及钻孔等发生的各种现象。

(3)安全屏障及岩柱厚度

对采掘工作面进行区域措施验证或局部措施效果检验,验证或检验无突出危险段即为安全屏障。

其验证段的长度,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应保持的最小预测超前距均为2m;最小措施超前距为煤巷掘进工作面5m,采煤工作面为3m。

在地质构造严重破坏地带应适当增加超前距,但煤巷掘进工作面不小于7m,采煤工作面不小于5m,以上规定为采掘工作面安全屏障的最小岩柱厚度。

石门揭煤工作面岩柱厚度,应根据煤系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煤层的倾角等确定。

采用远距离爆破揭开突出煤层时,要求石门、斜井揭煤工作面与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是:

急倾斜煤层2m,其他煤层1.5m;要求立井揭煤工作面与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是:

急倾斜煤层1.5m,其他煤层2m。

如果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增加法向距离。

但增加距离是指最薄的地点达到1.5m或2.0m,这样就使得工作面岩柱最厚点更厚、揭煤炮眼很长,甚至无法揭穿煤层,给揭煤工作面留下门槛。

为了确保全断面一次揭穿或揭开煤层,现场有的矿井采用刷斜面,使整个工作面迎头的安全屏障厚度基本相等,然后再施工探眼与炮眼。

(4)循环进度及装药量

根据霍多特理论,在煤层垂深300m,煤的坚固性系数f为0.2~0.5,掘进进尺为1.3m以下时,工作面前方煤体中能释放出的突出能量值最大;若掘进进尺减少一半,释放的突出潜能则减少1/3~1/2。

因此,远距离爆破应浅掘浅进,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小震动效应,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5)远距离爆破的准爆条件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要求全断面一次爆破,起爆点距工作面的距离一般都大于300m。

由于爆破距离远,爆破母线长,为减小爆破母线电阻,应选用铜芯-电缆,爆破连线方式采用串联,其特点是流过各个雷管的电流相同,若电路中任何一个雷管桥线断开或任何一处未接通则整个电路处于断路,雷管不会引爆。

要做到全部雷管都能引爆,各个串联雷管的准爆电流按下式计算:

I=E/(nr+r0)≥2I0

式中I--串联雷管的准爆电流,A;

E--爆破器电源电压,V;

n一雷管总数,个;

r一每个雷管的电阻,Ω;

r0—爆破电源内阻和母线电阻,Ω;

I0—准爆电流,一般取1.2A。

由于串联雷管群需要的准爆电流较大,为了做到一次爆破成功,则需要降低准爆电流且要求雷管的阻值基本相同。

所以,应用于串联的雷管要选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同一时间的产品;电雷管之间电阻差值不宜大于0.5Q;康铜丝和镍铬丝电雷管不能混用。

远距离爆破时应将掘进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有可能受到波及采掘工作面的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起爆地点必须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外至少不得小于300m的新鲜空气中。

使用松动爆破时,起爆地点一般设在距爆破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少于800m的新鲜空气中。

防突钻孔施工和采掘工作面远距离爆破都必须和防突风门、避难硐室、压风自救装置、压缩氧自救器或化学氧隔离式自救器等临时安全设施配合使用。

矿井在使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相关规定。

三、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1.永久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应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不低于5a。

所以,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硐室应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

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m。

永久避难硐室应采用向外开启的2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过渡室内应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净面积应不小于3.0m2。

生存室的宽度不得小于2.0m,净高不低于2.0m,每人应有不低于1.0m2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不多于100人。

生存室内安装压风呼吸器、氧气发生装置、座椅、照明、通信设施等;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仪器,备有隔离式自救器、担架、灭火器、CO和CO2吸收剂、急救包、食品、饮用水、应急通信设施。

防护密闭门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MPa,应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m,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

2.临时避难硐室

突出煤层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m时,应当建设临时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应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a。

生存室净高不低于1.85m,每人应有不低于0.9m2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临时避难硐室过渡室断面不小于2.0m2。

其他要求同久避难硐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