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8666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docx

《全元文》诸失补罅共19页word资料

《全元文》诸失补罅

  《全元文》在“七全一海”中较早告竣,并出版惠及学林,是元文化研究之划时代成果。

然卷帙浩翰,难免疏失。

不揣浅陋,试为补罅。

取能见之几部大型丛书,通检一过,不无所得。

兹胪列成文,以就教硕彦。

自知谬误难免,惟他日《全元文》若有修订之举,能资用其什之一二,则幸甚矣。

  每条篇名后,注明所在《全元文》之册次、页码;本文所据文献后,注明所在丛书之代码、册次、页码。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丛书集成新编》,代码“A”;《丛书集成续编》,代码“B”;《丛书集成三编》,代码“C”;《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代码“D”;《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代码“E”;北京线装书局《中华山水志丛刊?

山志卷》(1-20),代码“F”。

以上三书,其子目书名在各条首次出现后,分别简称“丛书本”、“石刻本”、“山志本”。

  一、补 校

  徐世隆《登泰山谒岳题记》(2/392),据孙星衍《泰山石刻志》。

按:

此篇,又载《岱览》卷9(F/3/235)。

“……济南杜仁杰、须句孟谦,以大行台严公,以己酉七月中浣礼岳祠竟”。

“以大行台严公”之“以”,山志本作“从”,是。

山志本有注:

“严公即东平路行军万户严实也。

  王博文《故咨议李公墓碣铭》(5/104),据清抄本《寓庵集》附录。

按:

此篇,又载《藕香零拾》本《寓庵集》卷首(B/134/49)。

“故不大见事业于世,竟贲志下泉”。

《说文》:

“贲,饰也。

”“贲志”,不辞。

丛书本作“?

R志”,是。

“《说文》:

“?

R,持遗也。

”梁江淹《恨赋》:

“?

R志没地,长怀无己。

”吕向注:

“?

R,持也。

受抑之志,死没于地。

”?

R,字又作赍。

《字汇补》:

“赍,俗?

R字。

”盖“贲”、“赍”形近,故讹。

  程钜夫《嵩山少林寺裕和尚碑》(16/376),据《四库》本《雪楼集》。

按:

此篇。

又载《嵩山志》卷8(F/5/470)。

“训走说法”。

“走”,山志本作“徒”,是。

  杜本《吴礼部墓志铭》(32/61),据《四库》本《礼部集》附录。

按:

此篇,又载《续金华丛书》本《吴礼部文集》附录(B/137/215)。

“咸称平凡”,出校:

“凡,疑为‘允’字。

”丛书本正作“咸称平允”,应据改。

  黄?

谩队菹壬?

诗序》(29/113),据《四库》本《珊瑚木难》。

按,此篇,又载《古棠书屋丛书》本《虞文靖公道园全集》卷首(B/134/587)。

“得古律诗七百三十七篇”。

“七百三十七”,丛书本作“七百四十一”,应出校列异。

“宗工硕士后先,其于诗尤长者”。

“后先”后,丛书本有“林立”二字,义较胜。

句应作“宗工硕士,后先林立,其于诗尤长者”。

此篇亦载《四库》本《道园遗稿》卷首,以上二处,均同丛书本。

  于文博《重修福源庵记》(32/79),据清抄本《静春堂诗集》卷末。

按:

此篇,又载《知不足斋丛书》本《静春堂诗集》附录3(A/71/232)。

“袁氏有以进士为宋朝京官由仲贤者”。

“由”,丛书本作“曰”,是。

  李孝光《王贞妇传》(36/24),据《四库》本《五峰集》。

按:

此篇,又载《越中金石记》卷9(E/10/7339)。

“郡国守边大吏不死之,而贞妇独守死,下从舅姑与夫,独何人也”。

“独何人也”之“人”,石刻本作“仁”,是。

  陈旅《周此山集序》(37/256),据元刻明修本《陈众仲文集》。

出校:

“此山诗’至‘旅又书’一段,原脱,据文渊阁四库本《此山诗集?

序》补。

”按:

此篇,又载《择是居丛书》本《周此山先生诗集》卷首(B/168/6)。

末署“登仕郎、江涮等处儒学副提举陈旅书”,应为首序。

“此山诗”及以下,小字,另行低一格,末署“旅又书”,显为再序。

《全元文》所据底本及各校本,首序不署衔名。

而校者又误以再序为首序之脱文,将两序绞成一篇,则“旅又书”之“又”,失其所以了。

  张枢《元故礼部郎中吴君墓表》(38/594),据《四库》本《礼部集》附录。

末署“吴友人”,颇悖碑文规式。

按:

此篇,又载《续金华丛书》本《吴礼部文集》附录(B/137/212)。

末署“吴君友人东阳张枢文,京兆杜本书,河南陈思廉篆额”,是。

  梁宜《崇福碑》(39/135),据乾隆五十二年《登封县志》。

按:

此篇,又载《嵩山志》卷8(F/5/320),题日《嵩阳崇福宫碑》。

“保祥北为真宗刻容殿。

像真献后于西阁帐内供设,提举勾管以主祝厘”。

山志本,“刻”作“御”、“供”作“宫”,是。

句应作“保祥北为真宗御容殿,像真献后于西阁帐内。

宫设提举勾管,以主祝厘”。

  杨维桢《绿云洞志》(42/263),据清抄本《杨铁崖文集全录》。

按:

此篇,又载《艺海珠尘》本《静安八咏集》卷首(A/57/606)。

异文甚多,兹试校二处:

(1)“非师之福德云耶?

福德云出《循书》……占暴于蹲狗走鹿,而讫自不保身”。

小字注之“《循书》”,检元与之前诸史《艺文志》及补编,皆未见。

丛书本作“《隋书》”,是。

“福德云”、“蹲狗走鹿”云云,典出《隋书?

元谐传》。

传曰:

“有人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祁绪等谋反。

上令案其事……谐私谓滂曰:

‘我是主人,殿上者贼也。

’因令滂望气,滂曰:

‘彼云似蹲狗走鹿,不如我辈有福德云。

’上大怒,谐、滂、鸾、绪并伏诛,籍没其家。

(2)“火味煽兮折荆技”。

“味”,一义“鸟喙”,一义星宿“柳”或“鹑火”之别称。

“火昧煽”,颇难解。

丛书本作“火流空”,则能通,谓天气酷热也。

“火流空”有酷热义,盖与《诗经》之“七月流火”句有关。

“七月流火”本谓大火之星西流而下,天已转凉,然后世却有以此言天之酷热者。

如《水经注》卷26《淄水》:

“炎夏火流,非远游之辰。

”《晋书?

阮籍传》引阮籍《大人先生传》:

“炎丘火流,焦邑灭都”。

宋刘克庄《后村集》卷30《永宁寺祈雨疏文》:

“七月流火,不胜亢烈之忧;三日为霖,未慰滂沱之愿。

”“折荆枝”,谓用以遮阳。

《南史》卷4《齐本纪?

武帝》:

“是日大热,上各令折荆枝自蔽。

言未终,而有云垂荫。

”《四库》本《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元诗》卷12收此操,亦作“火流空”。

  史伯璇《续修四书管窥大意序》(46/452),据嘉庆本《青华集》。

按:

此篇,又载《敬乡楼丛书》本《四书管窥》卷首(B/33/4)。

“元统改元,遂以《四书通旨》胡氏注、《纂疏集成辑讲四编》饶氏注编首所著者聚为一帙。

又其后四年,再得《讲义》、《发明》二书陈氏注、《考证丛说三编》许氏注观之,靴又以三编所见共为一轶”,扦格难通。

《全元文》勉为标点,则有“《纂疏集成辑讲四编》饶氏注”、“《考证丛说三编》许氏注”等,难知所云。

丛书本则通篇文从字顺。

兹将相应一段标点如后:

“元统改元,遂以四书《通》、《纂疏》、《集成》、《辑讲》四编编首所笔者,聚为一帙。

又其后四年,再得《发明》、《考证》、《丛说》三编观之。

辄又以三编所见,共为一轶”。

文中所谓“通”、“纂疏”、“集成”、“辑讲”,分别为元胡炳文之《四书通》、宋赵顺孙《四书纂疏》、宋吴真子《四书集成》、宋饶鲁《辑讲》即所谓之“四编”;“发明”、“考证”、“丛说”,分别为元陈栎《四书发明》、元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元许谦《读四书丛说》,即所谓之“三编”。

所序之《四书管窥大意》正文,可为其证,兹不赘引。

  陈基《本源禅寺记》(50/378),据明抄本《夷白斋稿》。

按:

此篇,又载《委羽山续志》卷2(F/20/526)。

“愿以初服而师焉”。

“以”,山志本作“改”,是。

“初服”,指俗装。

“改初服”即换衣僧服,是为舍家为僧之必须。

反之,还俗则称“返初服”。

如明释明河《补续高僧传》卷23《参寥子传》:

“当路亦捃师诗语,谓有讥刺。

得罪,返初服。

  唐桂芳《黄山图经诗集序》(51/669),据《四库》本《白云集》。

按:

此篇,又载《黄山志》卷3(F/15/335)。

“儒先以经文如化工”。

“儒先”,山志本作“先儒”,是;“天下之山,磅礴绵亘,起于昆仑,伏流地中。

泛滥淬蓄,溢而为黄河”。

据文,天下之山,何以能“伏流地中”?

又何以能“溢而为黄河”?

殊不可解。

山志本,“伏流地中”前,有“水则”两字。

前言山,后言水,文义分明。

句应重作标点。

  刘鉴《论声韵》(56/124),据《四库》本明唐顺之《荆川稗编》。

按:

《全元文》所收,实为刘氏《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之自序,文见《芋园丛书》本刘氏书卷首(B/74/343)。

“五十一之音”,未知所云,自序作“五土之音”,是。

“五十一”,乃竖行“五土”之讹;“如当字,本字桩字”。

“本字”,自序作“本是”,是。

上文有“如肥字,本是皮字”,下文有“如殊字,本是锄字”,可为之证;“如洗字”后,衍“本是当字,本是桩字”、夺“本是似字”。

  二,补 漶

  杜仁杰《故宣差千户保靖军节度使李侯神道碑》(2/381),据道光十五年《长清县志》,漶5字。

按:

此篇,又载《五峰山志》卷下(F/5/208),可据补3字。

“自口翼千夫长历副统”,山志本作“自里翼千夫长历副统”;“口口将悍卒”,山志本作“虽宿将悍卒”。

(以下,为节省篇幅,不具录原文)

  徐世隆《岳阳重修朝元观记》(2/389),据1988年文物出版社《道家金石略》,漶2字。

按:

此篇,又载《岱览》卷12(F/3/295),可据补。

  又,《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2/390),所据同上,漶5字。

按:

此篇,又载《岱览》卷12(F/3/403),可据补。

  李谦《重修竹林宝峰禅寺之记》(9/69),据道光《泰安县志》,漶5字。

按:

此篇,又载《岱览》卷15(F/3/339),可据补3字。

  阎复《加号大成诏书碑阴记》(9/242),据《藕香零拾》本《静轩集》,漶3字。

按:

此篇,又载《济宁州金石记》卷7(E/13/9670),可据补。

  又,《故昭勇大将军都指挥使张侯神道碑》(9/285),据《长清县志》,漶2字。

按:

此篇,又载《五峰山志》卷下(F/5/209),可据补。

  又,《故荣禄大夫平章政事王公神道碑铭》(9/295),据《藕香零拾》本《静轩集》,漶2字。

按:

此篇,又载《常山贞石志》卷17(D/18/13469),可据补1字。

  姚燧《有元故中都大夫江东宣慰使珊竹公神道碑铭》(9/725),据1927年《江苏通志稿》,漶212字。

按:

此篇,又载《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D/10/7961),可据补108字。

  杜成宽《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13/488),据1918年影印本《金石萃编未刊稿》,漶5字。

按:

此篇,又载《偃师金石遗文记》卷下(E/14/10173),可据补1字。

  刘岳甲《双桂堂记》(21/493),据《四库》本《申斋集》,漶1字。

按:

此篇,又载《三怡堂丛书》本《圭塘小稿续集》附录(B/136/765),可据补。

  韩性《南镇庙置田记》(24/44),据清嘉庆八年《山阴县志》,漶6字。

按:

此篇,又载《越中金石记》卷8(E/10/7314),可据补。

  王度《丽水县庙学碑阴记》(24/197),据清道光十六年本《丽水志稿》、1926年铅印本《丽水县志》,漶3字。

按:

此篇,又载《括苍金石志》卷9(D/15/11395),可据补。

  揭侯斯《代祀北岳祠》(28/460),据明嘉靖二十八年《真定府志》,漶8字。

按:

此篇,又载《恒山志?

利集》(F/6/97),可据补。

  黄滔《汤氏义田记》(29/291),据《四库》本《文献集》,漶1字。

按:

此篇,又载《续括苍金石志》卷4(D/15/11476)。

“歧公之伯祖大中大夫口,后九世,是为武翼大夫节”。

山志本此句与四库本出入甚大,作“歧公曾大父太师婺国公载之长子,日大中大夫焰。

始自龙泉西乡,徒家东南界首。

凡十世,至武翼大夫大节”。

两相推比,“歧公之伯祖大中大夫”即“歧公曾大父太师婺国公载之长子”,则四库本所漶字,当为“焰”。

  又,《绍兴路总管宋公去思碑铭》(30/51),据清光绪十六年《两浙金石志》,漶42字。

按:

此篇,又载《越中金石记》卷8(E/10/7335),可据补20字。

  王之纲《重修善众寺碑铭》(31/i14),据清同治十一年本《栾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