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6578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docx

榆树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

 

榆树市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

(2018-2035)

 

育民乡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

设计资质等级编号:

[吉]城规编第(153014)丙级

项目名称:

榆树市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

委托单位:

榆树市育民乡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

榆树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

 

规划设计阶段:

成果阶段

院长:

杨立刚

总规划师:

秦春玲

审定:

李志光

项目负责人:

刘春久

参编人员:

赵鑫徐功大葛冬敏纪德新肖扬王欢李明

校对:

赵鑫纪德新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一、规划背景1

二、新农村建设概念解读及指导思想1

三、规划依据3

四、规划原则3

五、规划期限4

六、编制过程4

第二章上位规划情况5

一、编制情况5

二、镇发展定位5

三、村庄发展定位5

第三章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5

一、地理位置5

二、人口与面积5

三、村庄与周边村镇、城镇的关系5

四、地形地貌5

五、村庄自然资源5

六、村庄气候条件6

七、景观资源6

八、村庄经济发展概况6

九、村庄组织情况6

十、村庄建设情况6

十一、村庄发展过程分析6

十二、现状存在主要问题7

第四章爱民村村域规划7

一、村域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7

二、预测村域人口、建设用地规模及其分布8

三、村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各村屯职能分工、确定重点发展的村屯9

四、村域道路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分布及规模10

五、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11

六、综合防灾规划12

第五章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14

一、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14

二、确定村庄建设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14

三、村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的预测及用地指标的选择14

四、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规划15

五、村庄住宅与院落建设18

六、道路交通规划19

七、给水排水规划20

八、电力通讯规划21

九、广播电视规划22

十、供热燃气规划22

十一、环保及环卫设施规划23

十二、综合防灾规划23

十三、绿化及景观风貌规划23

十四、场地竖向规划25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整治规划)25

一、确定近期建设(整治)的原则、目标和期限25

二、预测建设用地的投入规模26

三、村庄用地布局调整规划26

四、村庄道路整治规划26

五、村民住宅及院落设施改善建议指引26

六、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的配置与完善27

七、村庄风貌整治规划28

八、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安排及投资估算29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29

一、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项目落实29

二、加强规划宣传,强化公众参与29

三、依靠群众,发挥作用30

四、创新投入机制,保障规划实施30

五、实施民主管理,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30

六、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措施30

 

第一章前言

一、规划背景

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方向。

其中,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并在2017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8年1月2日公布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即: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这表明中央政府是把建设和振兴农村既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又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

这一点最突出的表现为: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而省级层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号)、《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吉发〔2018〕1号)精神,结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吉政办发〔2017〕38号)实施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各级政府及部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抓手。

在上述背景的引导下,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结合育民乡爱民村实际情况,编制《《育民乡爱民村村庄规划》。

二、新农村建设概念解读及指导思想

结合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吉林省提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于当前的农村建设而言,应以农民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环境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

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规划设计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综上所述,新农村规划设计,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出发,进行综合性思考和研究,即:

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和政治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明进步程度,体现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程度。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总量、农民收入状况等方面。

同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物质条件。

2、社会发展状况

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事业的进步、文化的爱民、社会保障程度以及农民思想道德提高等方面。

社会发展水平可以反映农村的社会文明进步程度。

新农村建设应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养,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和文化事业,并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生态环境建设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好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走上经济爱民、社会进步、生态平衡的良性发展道路。

因此,保护生态平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4、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的治理机制,是全面建设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程度的提高等方面。

5、人居环境改善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配套水平、水环境、村容村貌、居住水平,是农村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对农民生产生活有着积极影响,也利于展示积极的农民面貌,催生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对农村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把这五个方面引申到规划设计层面上去,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规划适应区域发展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规划,协调好新农村居民点自身经济发展与市(县)域经济的关系,整合新村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优势条件,从宏观层面上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定位定性;同时,应加强其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注重挖掘村庄自身经济发展及家庭经济发展的潜在条件,并将其逐项落实到空间规划之中,以促进新农村居民点的经济快速发展。

2、规划应与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相协调

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规划要从区域范围着手进而分析其产业发展的前景。

同时,在农村住宅设计中考虑家庭产业发展,并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考虑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3、规划应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

从区域角度来分析新农村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新农村居民点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村域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4、规划延续乡村及地域自然人文特色

新农村规划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既要和村庄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保护好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特有民俗文化。

5、规划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规划设计中,挖掘自然形成的社会秩序安定,人情较浓的社会伦理特征,规划中尊重原有村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市政基础设施和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则统一规划,完善配套。

6、规划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新农村居民点既是农民活动的场所,也是农民生产的场所。

因此,新农村规划充分考虑农民生产活动。

例如:

新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要利于产业发展,考虑农宅与耕地或产业基地的距离;在交通组织中,要考虑生产用车的交通流线和存放场所;在农宅设计中,考虑庭院经济的场地、家禽的养殖场所等。

7、规划以改善居民生活为目标

在新农村规划中,通过配置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规划居住用地,设计优美的景观环境,符合农民生活习惯的民宅,并通过节能技术的采用,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生活成本的支出,达到改善居民环境的目标。

8、规划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新农村规划尊重生态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注重资源节约,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三、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建村36号);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吉林省城乡规划条例》;

《吉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吉建村〔2014〕24号);

《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

《吉林省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指导意见》;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榆树市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

《吉林省榆树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吉林省榆树市育民乡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吉林省榆树市育民乡总体规划(2013-2030)》;

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国家法规、规范、标准等。

四、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状问题,针对爱民村的特点,突出特色,确定发展思路。

贯彻“因地制宜、一村一貌”原则。

(2)合理布局、强化功能。

村庄布局与产业布局紧密结合,完善各项设施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尊重民意、注重实效。

尊重民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先易后难,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4)统筹兼顾,远近结合。

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改建与新建的关系,充分保证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节约资源,弹性控制。

要贯彻循环经济思想,坚持“节地、节材、节水、节能”的方针,采用“资源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小”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制定资源节约方案。

(6)保护生态,优化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把改善农村面貌与优化农村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7)尊重上位、协调发展。

充分尊重上位规划,实现资源依托、共享,使村庄社会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规划期限

基期年:

2017年

规划近期:

2018-2020年

规划远期:

2021-2035年

六、编制过程

 

编制过程框架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调查分析

要素分析

理念策略

方案构筑

解读政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关规划

—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农村建设相关指导思想

有机更新

有机更新

职能与规模

寻求整治

规划结构

持续发展

用地布局

社会状况层面

人口

优势

时间上

—循序渐进

近期——舒适家园

绿地系统

村组构成

劣势

中期——和谐家园

路网规划

科教文卫

规划目标

远期——理想家园

建筑方案

物质空间层面

自然环境系统

产业方向

交通网络系统

整治模式

空间上

—弹性规划

原址改建

公建布局

建筑状况系统

建筑方案

原地新建

整治模式

服务系统

建设标准

原有场景的现代演绎

基础设施规划

文化经济层面

经济水平

资源优化

开发时序

产业结构

社会支持

技术指标

文化特色

公众参与

保障措施

第二章上位规划情况

一、编制情况

《榆树市育民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由榆树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于2013年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批实施。

二、镇发展定位

镇总体规划提出:

综合分析育民乡近年来的农业、商贸流通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设想,把育民乡定位为榆树市的集贸城镇。

三、村庄发展定位

在本期规划中,将爱民村定位为“经济作物种植村”,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导产业。

第三章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一、地理位置

爱民村位于榆树市北部,距育民乡政府所在地约7公里,距榆树市区约40公里,爱民村东侧有乡路,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二、人口与面积

全村幅员面积1440公顷,耕地面积872公顷,其中旱田872公顷,水田0公顷,自然条件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2017年,爱民村总户数为688户,总人口2534人,其中农业人口2534人,全村有劳动力1250人。

三、村庄与周边村镇、城镇的关系

爱民村位于育民乡政府所在地西约1公里处,东接育民村,南与富强村,西与繁荣村,北与丰乐村相邻。

四、地形地貌

育民乡属于黑土平川地,地形地貌平坦,东高西低,略有微薄起伏。

五、村庄自然资源

爱民村多厚黑土壤,土质肥沃,自然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

爱民村地表水充足,地下水较丰富,饮用水和生产用水大部分为地下水。

 

村庄用地汇总表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ha)

占村域总用地比例(%)

1

村域总用地

1380.00

100.00

2

村屯建设用地

52.00

3.77

3

水域和其他用地

1328.00

96.23

其中

水域

80.00

5.80

耕地

872.00

63.19

园地

0.00

0.00

林地

135.00

9.78

牧草地

0.00

0.00

交通用地

93.00

6.74

露天矿用地

0.00

0.00

未利用土地

148.00

10.72

 

六、村庄气候条件

爱民村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天气晴朗。

年平均气温4.2-4.5°C最高气温为33.8°C;最低气温为-35.5°C,年平均光照2618.5小时,无霜期最长155天,最短128天,平均130-135天左右。

七、景观资源

爱民村周边为耕地,外部景观条件较好。

通过农业特色的种植、整齐的农田防护林等,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

由于缺乏环境的治理,导致内部景观不佳,需要改善。

八、村庄经济发展概况

现阶段,爱民村的产业主要由种植业、养殖业构成。

种植业主要以玉米、水稻、大豆主,养殖业以肉食鸡为主。

2017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4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00元,粮食总产达2104万斤,畜牧小区建设和绿色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2017年爱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1万元,其中,机动地收入31万元。

九、村庄组织情况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0人。

村委会由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等组成。

十、村庄建设情况

村内现有村部、卫生所、养老院、广场、牧业小区、公共绿地。

十一、村庄发展过程分析

1、优势:

村庄交通条件便利,且以有机蔬菜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基础较好,村庄未来产业融合与产业升级发展前景较好。

2、劣势:

村域内各村屯分布较为分散,大棚产业也停留在各自为战、生产销售的初级阶段,规模优势尚未形成。

3、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食品安全等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该类消费的主观意愿也不断加强。

同时,无论从国家政策导向角度,还是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休闲观光农业将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周边游、自驾游、亲子游等需求的不断扩大将会为爱民村带来无限机遇。

4、需求:

经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讨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对爱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七个方面需求:

(1)在农业建设方面,配套新型农业机械,实现机械化耕种;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推广先进实用的增产增收技术;加强标准良田建设,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

(2)在特色种植方面,改善产业现状,集中化、规模化、纵深发展。

(3)在公共事业方面,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活动场所,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4)在环境建设方面,应用清洁能源,对现状厨房、厕所进行改造;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改善环境。

(5)在对外交通方面,拓宽对外道路,硬化路面,方便农民出行。

十二、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1.村庄建设用地分散,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有待提高;

2.村内道路不够通畅,村内道路多为尽端路和丁字路;

3.农村旱厕、畜牧业养殖污染空气;

4.垃圾收集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容器,村内的空地就变成了垃圾堆,生活垃圾和牲畜粪便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

5.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土壤和地表水;

6.柴草垛随处堆放,玉米随处晾晒,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消防安全。

7.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去外地打工,导致农村出现“空心村”、“过疏化”问题突出,养老和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第四章爱民村村域规划

一、村域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

(一)村域规划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育民乡爱民村的规划编制,主要目标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通过对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和村干部的沟通,对道路、环境、广场、绿地、部分市政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对教育、医疗、产业布局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对村落的发展进行合理化的指引。

至规划期末,希望爱民村成为一个环境整洁,村民和善,生活富足,特色产业独树一帜的村庄。

2.社会发展目标

2020年,总人口296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

全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5.23%,预计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低收入人口比重≤15%,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幼儿入园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有线电视网入户率95%。

2035年,总人口30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

全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5.23%,预计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20元,低收入人口比重≤10%,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幼儿入园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网入户率100%。

3.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统筹安排和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在对现有供水、和通讯系统加以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污水排放、能源供应、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系统。

远期将实现村内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美,户外空间、公共绿地满足村民社会生活需求。

村内道路铺装率100%,主要道路安装路灯。

4.生态环保目标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农业和生态村建设目标。

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改变粗放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走集约化、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应当根据村庄资源环境条件,合理配置产业、人口等经济要素,引导村庄的合理布局与规模,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

(1)大气环境发展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

(2)水环境发展目标:

污水排放、处理得到有效规范和治理,规划期末污水排放达标率达100%以上。

(3)环境噪声目标:

居住区白天50分贝以下,晚上40分贝以下;商业区白天55分贝以下,晚上45分贝以下。

(4)固体废弃物目标:

实现垃圾处理的规范化和无害化,规划期末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二)规划范围

本次村域规划范围为爱民村行政辖区,总面积920.4公顷,包括吴家岗屯、小八号屯、刘家小岗屯、郑家岗屯。

二、预测村域人口、建设用地规模及其分布

(一)村域人口规模预测

2017年,爱民村总户数为842户,总人口2942人,全村有劳动力1549人。

爱民村历年人口状况

年份

总人口

2017

2942

2016

2930

2015

2922

2014

2917

根据其人口发展规律,本次规划采用综合分析法对爱民村村域总人口进行预测,该方法是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据,综合分析爱民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按公式推算:

Pt=P0×(1+r+s)t,

其中:

Pt——规划期人口

P0——基数年人口

r——自然增长率

s——机械增长率

t——规划年限

以2017年的2543人为基数,考虑到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近期和远期自然增长率参照榆树市数据按2.5‰计算。

同时,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就业人口、服务人口的吸引,导致人口机械增长的提高。

机械增长率在普通预测水平基础上适当提高,按2‰计算,则未来爱民村的人口规模为:

P2020=2942×(1+2.5‰+2‰)3=2966(人)

P2035=2966×(1+2.5‰+2‰)15=3055(人)

最后确定爱民村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2966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为3055人。

(2)建设用地规模

爱民村村域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52.0公顷,实际居住人口2942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76.75平方米/人。

至2035年,规划村域范围内建设用地45.37公顷,实际居住人口3055人,则规划爱民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48.5平方米/人。

三、村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各村屯职能分工、确定重点发展的村屯

(一)村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

1、产业结构调整

从爱民村的现状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稳定;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基本为空白。

规划结合爱民村的实际情况,第一产业主要是将经济种植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区,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和理念,提升产业的品质、规模、效益;第二产业方面,主要是依托第一产业,将农产品品牌化,并有计划的拓展农副产品。

从无菌保鲜包装,到传统食品加工、特色食品加工等方面延伸,提高产业融合水平;第三产业一方面主要是依托升级后的产业规模以及优越的交通条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市短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