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5518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docx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1精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性”概念,但他一生在批判现代社会,并明确地认为“‘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

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1]

因此,有学者认为,“马

克思或许是早期现代性——

—被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出色的社会分析家”[2]

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甚至把马克

思和韦伯、涂尔干并称为三大古典现代性理论的代表。

无论是赞同他的观点,还是否定他的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理论观点的影响。

与一般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视域和维度,正是这种独特的视域和维度使马克思不可超越,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视阈从什么样的视角来批判现代性,这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其他现代性批判之间差异的根源所在,它决定了彼此之间的所有分歧。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

“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高度现代的解说”[3]

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视域之内展开的,其基本概念、范畴、原则和观点都是这一基本视域的外在展现。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人类历史实践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总是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理解精神或物质因素,因此,对唯物史观来说,任何存在都是社会历史性的存在,是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规定和中介的存在。

这就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任务就在于“实证”地描述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

展过程”

揭示“感性世界”本身的存在原理,而不是去建构抽象的观念体系。

唯物史观终结了“思辨”和“意识的空

话”,而代之以“实证科学”和“真正的知识”[4]

作为基本的理论视阈,一方面,唯物史观摧毁了抽象形而上学观念体系的内在性和自足性,而将其奠基于现实生活的“生产”之基础上,由此探索社会存在及其历史向度的现实依据,并展开对“当今之生产”的批判。

另一方面,唯物史观走出了

“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公式”和纯理论,直接参与到现实生活的“生产”中去,改造现实本身。

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社会现实采取了“实证”的、辩证的立场和态度。

一方面,马克思从来都不否认,对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所释放出来的改变传统社会的巨大能量和所创造出来的丰硕的社会财富,他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意义上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贡献。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

生产力呢?

”[4]

另一方面,马克思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

暴露出来的危机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收稿日期:

2010-12-06

作者简介:

张时佳(1985-,女,江苏镇江人,博士后,从事当代中国后现代性的建构研究。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

张时佳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摘要:

与一般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视阈和维度。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否定,没有像黑格尔理论和众多后现代理论那样,停留在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感性的物质层面,对现代性展开了现实的超越。

而从资本维度对现代性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使马克思把握了现代性的根本,为人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指明了实践批判的方向,并为人们探索新型现代性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正是这种独特的视域和维度使马克思不可超越,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习、研究《资本论》的热潮充分说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没有过时,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意义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102—0003—04

ZhengZhiYanjiu

☆政治研究☆

3

TheoryResearch学论理

★★★★

使资本主义爆发了“自杀式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

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

”[4]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就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后现代主义研究者特里·伊格尔顿所指出的那样,面对现代性,马克思鲜明地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了现代历史是文明与野蛮交织的历史真相,从而与保守的浪漫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现代主义都保持了距离:

“马克思主义在赞美现代的巨大成就方面超过了未来主义,同时以它对这一时代的无情谴责超过了反资本主义的浪漫派。

它既是启蒙主义的后裔,又是它的内在批判者。

”[5]马克思对待现代性的辩证立场和态度并不是停留在现代性具有好的一面、也具有坏的一面这一简单的、甚至是诡辩的看法上,它既非两个对立观点的简单折中,也非两个极端观点的抽象综合,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否定。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辩证批判采取的是一种外在超越的逻辑——

—正视现代性不可化解的内在矛盾,并通过矛盾的最终解决,以求现代性的终结,使之更有利于人类与社会的进步[6]。

这种辩证法立场显然不是赞成与反对、肯定与否定的二分思维所能概括的,因为它是现代性客观的辩证法本身所必然决定和要求的。

同样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否定,没有像黑格尔理论和众多后现代理论那样,停留在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感性的物质层面,对现代性展开了现实的超越。

这种超越不仅否定现代性所带来的消极效应,而且否定承载实现现代性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揭露、谴责和控诉的理论批判,而是在对现存的不合理世界的理性批判基础上提出从现实本身所生发出来的阶级革命的主体诉求,指明现实要经受革命性变革的必然出路,从而对现实进行彻底改造,在变革旧世界中建构新世界。

因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再是关于先于或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生产”理念的纯粹理论,而是实践地批判现实的理论武器。

二、商品—资本—异化: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内在逻辑基于现代资本主义现实的存在关系,以及从理论的逻辑结构上看,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范畴,即商品、资本和异化。

其中,商品是现代性的逻辑起点;资本是最核心的范畴,是现代性的内核;异化则是现代性所展现的本质特点。

马克思正是以这三大基本范畴(尤其是资本范畴作为重要的概念工具,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视域下对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刻揭示。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无疑是商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作为商品形式的劳动产品是社会经济的细胞: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7]在商品关系中包含了一切现代关系的萌芽。

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带来了商品关系的全面实现,同时也表明现代(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现代社会中,商品成为最基本的中介因素,几乎一切存在物都采取了商品的形式(或者说,通过市场来确证自身的存在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商品拜物教成为现代的普遍现象。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商品被认作是从总体上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抽象,即所谓现代社会的“抽象总体”。

因此,商品就是现代社会的历史出发点,商品范畴也成为马克思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进行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

商品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但资本才是其现代性批判的核心的逻辑环节。

商品本身并非现代所特有的现象,商品的资本化才是现代性的现象。

也就是说,作为商品关系全面和最终展开的表征、作为商品的现代形式,资本才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规定。

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8],资本是一种“普照的光”,是“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7]。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灵魂——

—资本具有一种根本性、总体性的意义,其原则制约和规定了现代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从而造就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现代。

基于现代社会成为了以资本为原则的时代,马克思以“资本”本质地命名了“现代”,把现代揭示为“资本时代”(而非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诸多现代哲学家所谓的“理性的时代”。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的基础是资本的运作,现代性是在现代生产基础上资本运动的产物,是随资本运动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的内在本性及其逻辑规定了现代性的生成和发展,决定着现代社会的命运。

可以说,现代性的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推动着现代性的逻辑发展。

所谓“现代化”,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和全球扩张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紧紧围绕资本逻辑的分析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剖和分析就成为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内容。

因此,从本质上讲,现代性无非是资本的现代性,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是资本批判,或者说,资本的现代性批判。

资本逻辑其实是资本扩张的逻辑,因为资本具有扩张的本性。

“整个《资本论》的主题便是揭示资本的内在扩张本性,以及这种扩张产生的巨大动力和深刻危机。

”[9]一方面,资本以价值增殖和效率强制为原则通过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创造了物质财富

4

无限扩大的可能性和整个世界的文明化,以强制的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4]。

另一方面,它却导致了自然力的巨大破坏、社会生产的极端无序、阶级矛盾的激化和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冲突。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的扩张逻辑导致了人的异化。

异化是以资本逻辑为运作机制的现代性所展示或规定的人的基本存在形态。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规定了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

“工人只有当他对自己作为资本存在的时候,才作为工人存在;而他只有当某种资本对他存在的时候,才作为资本存在。

资本的存在就是他的存在、他的生活。

”[10]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造成现代人异化的根源,而人的异化根源于劳动异化。

只要资本逻辑在发挥作用,人的异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资本统治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疏离,同时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对峙。

贪婪是资本的本性,无休止地追逐剩余价值和实现自身的增殖乃是资本存在的惟一理由;资本活动的惟一根据也就是赚钱、发财,从而满足自身难填的欲壑。

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资本会通过冒险家的探险、新航线的开辟和海外殖民以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融资等各种手段奔走于世界各地,开辟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最能实现高额垄断利润的产品销售地即世界市场。

然而,资本要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除了要造就身无分文、可供榨取剩余劳动的劳动力主体——

—工人,还得让他们与无限多的生产资料相结合,于是就必须疯狂地去占有自然和支配自然,使自然界成为实现资本增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储备库”。

至此,“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

”[4]由于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由于我们过高地估计了人类理性、智力,自以为我们人类能够征服、控制自然,人类已经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从而反过来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存在根基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另外,由于资本逻辑的存在和渗透,使得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物化的机器也成了统治人的工具,成了工人的对立物。

马克思指出:

“科学通过机器的构造驱使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肢体有目的地作为自动机来运转,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

”[11]科学及其应用,虽然从它们的源泉来看是劳动的产品,然而在它们进入劳动过程的一切地方,它们都表现为被并入资本的东西。

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12]。

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使用从一开始就增加了人的剥削程度,甚至排挤工人,加剧了贫富分化。

在资本全面而深刻的规定中,不仅人而且自然也成为“纯粹的有用性”而失去诗意的感性光辉,发生了普遍异化,而不是以其丰富性和全面性展示于人。

自然、人、思想、

知识、职业等一切事物都受到价值抽象的统治,一切关系都

成为“纯粹的金钱关系”,失去了超验的价值和神圣的光辉。

基于资本统治导致现代人的异化(人被沦为物,被物

性化和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马克思最终得出结论:

作为

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资本主义必将被更高

一级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所替代,由此,资本主义现

代性必将终结(被外在地超越。

但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

超越并不意味着现代性本身的终结,而是意味着现代性的

重写。

恩格斯曾直截了当地指出: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

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

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

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

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

发展。

”[1]恩格斯认为,虽然启蒙学者标榜,理性是资产阶级

现代性思想及其制度的核心,然而,“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

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

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1]在马克思、恩格斯

看来,“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

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1],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真正

的理性王国。

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

也赞同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业。

基于马克思将资本理解为现代性的本质范畴,并以资

本为最基础的概念对现代性展开全面的批判,把现代性的

一切弊病和危机都归因于资本,可以说,他创立了一种现

代性批判范式——

—资本现代性批判范式,或者说,他开辟

了一条新的现代性批判路线——

—资本批判路线。

这一新的

批判范式或路线既是空前的,其开辟构成了对黑格尔理性

现代性批判范式(或路线的超越,也是绝后的,其确立同

马克思以后的现代性研究者(包括后现代主义者形成了

鲜明的对照。

三、超越资本现代性: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当代

意义

马克思作为千年思想家,他虽然生活在现代性大发展

的19世纪,却以超凡的社会洞察力和历史前瞻性,树起了

现代性批判的大旗,开启了现代人的自我反思、质疑和批

判之路,这使其思想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在

20世纪甚至获得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深刻反思20世纪以

来人类遭受的现代性大屠杀和种种灾难,一批学者站在后

现代的高度掀起了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高潮,并把马克思

奉为现代性批判的先锋,甚至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

性的批判具有后现代的意味,与后现代理论是共通的。

管我们不能苟同后现代理论家把马克思打扮成一个后现

代主义者,但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对当代的深远意

义却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马克思以其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批判促使

ZhengZhiYanjiu☆政治研究☆

5

TheoryResearch学论理

★★★★

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进行反思、修整、调整。

思想和理论对历史的参与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大表征,人类意识和观念的历史参与度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之一。

如同人类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从非反思态走向反思态,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从“自在”(thing-in-itself、自然的客观状态到“自为”(thing-for-itself、自觉的主观状态的转变。

这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是“反思性”(reflectivity,吉登斯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将它视为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特性。

正是思想和理论的历史参与性带来了现代社会“实践主体性”的确立,成就了现代社会的反思性。

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的揭示和批判也以这种反思性参与了20世纪的历史。

进入马克思以后的20世纪,马克思对资本或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一次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昭示了它的当代价值,它是以反向的方式彰显自身的理论价值的。

众所周知,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由放任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经济大危机,于是兴起了倡导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形态——

—凯恩斯主义及其政策——

—罗斯福“新政”。

这恰恰应验了马克思关于资本非理性的警告和提示。

国家对资本的干预并没有触动资本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它完全不过是遵循、贯彻而实现资本的原则,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资本的统治地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称马克思拯救了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意义,最根本的是他所提供的那种批判范式。

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行着自我调整和完善,当年马克思批判的一些现象消失了,一些弊病治愈了,一些矛盾解决了,甚至被马克思当做是革命运动的承担者的无产阶级,无论在构成结构和社会革命意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鉴于这种情况,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批判只是对古典资本主义的批判,言下之意,马克思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在我们看来,这种看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错误的。

第二,马克思从资本维度对现代性的批判仍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性意义。

如前所说,马克思抓住了现代性的根本因素,即资本或资本逻辑来进行批判,抓住资本逻辑造成的人的异化现象来进行批判。

只要资本还是社会的主要力量,资本逻辑还支配着社会的其他现象,马克思的批判就不会过时,马克思的这种批判范式就是不可超越的。

当今盛行的一些现代性批判,比如意识形态的批判,生态主义的批判,如果离开了马克思批判的这个根基,就必然陷于一种无根的状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现代理论家,都自觉地承认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

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还是当今新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都号称是马克思主义,就是表明他们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

第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意义,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家们对当今世界形势和现代西方国家的理解上,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方面。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许多年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尽管说其中包含了很浓厚的教条主义倾向,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解释力。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克服了这种教条主义的弊端,正本清源,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批判本性,合理地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的现代发展,包括合理地理解资本主义的可超越性(政治制度方面与不可超越性(市场经济方面的关系,马克思的批判方法具有的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就彰显出来了。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避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这些都是马克思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本内容、内在逻辑和命运,为人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指明了实践批判的方向,并为人们探索新型现代性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又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资本论》的热潮,这充分说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没有过时,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13-723.[2][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M].郭为桂,译.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1.

[3][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

—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高湘,冯玲,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2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73-278.[5][英]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历史中的政治、哲学与爱欲[M].马海良,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8.

[6]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4-114.[8]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198.

[9]陈宝.资本、现代性、人——

—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