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5389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docx

解读十二次党代会报告31

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提纲

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鄂宏达同志作了题为《抢抓机遇开放创新实干争先奋力肩负起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的报告,高度概括了建国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市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举措。

获得与会代表一致赞同、全票通过,并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当前,全市上下已掀起学习党代会报告、领会党代会精神、推进跨越发展的热潮。

下面,从三个部分对报告作一简要解读。

一、起草过程和产生的背景

一个好的报告,必然是实践的升华、智慧的凝聚;一个好的报告,必然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

报告起草工作自始至终是在市委书记鄂宏达同志的亲自参与下进行的。

去年12月份初,鄂书记利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精心起草了一份6500字的报告提纲,把大框架、小条目都列了出来;在报告起草小组对提纲进行充实完善的过程中,又先后五次对报告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修改、精心打磨,其中一次修改到凌晨1点。

党代会召开前夕,鄂书记在学深吃透中央、全省和德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乐陵实际,再次对报告进行了整体性、细节性修改完善。

这个报告倾注了鄂书记大量的心血,他的重要观点、执政思路和主要发展理念都能从这个报告中找到影子。

报告起草工作自始至终与深入学习、充分调研相结合。

一是学习上级政策。

汇总整理近年来中央、省和德州市领导讲话、文件政策、发展规划等资料,要求起草小组成员学深吃透,使党代会报告切实符合上级精神、顺应发展大势。

二是学习市情乡情。

广泛调度各经济园区、乡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的工作总结和计划打算,充分了解掌握发展现状,整理发展重点,对拿不准、吃不透的工作,及时与各单位负责同志沟通交流,确保报告符合乐陵实际。

三是学习各地党代会报告。

去年11月份起,起草小组就派专人在网络上关注全国各地党代会召开情况,第一时间下载或联系对方,学习党代会报告的写作技巧、整体框架和通篇布局,放开视野、打开思路。

四是深入调研论证。

自去年12月份开始,市委书记鄂宏达同志就带领有关市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起草小组成员,围绕报告中涉及的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两区同建、民生事业等重点工作,下基层、进企业、访农户,与企业家、各级干部、农户、职工座谈交流,广泛吸引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新创造、新经验。

报告起草工作自始至终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集众思方能深谋远虑,聚广智方可运筹帷幄。

党代会报告起草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全面反映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这份报告也经过了反反复复的修改,广泛征求了多方面的意见。

去年12月25日,报告形成讨论稿后,印发各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征求意见,并于12月29日提交市委全体(扩大)会讨论研究;12月30日,根据全委会研究意见,形成报告二稿,再次征求各市级领导意见;今年1月2日,根据各市级领导意见,形成报告三稿,印发各经济园区、乡镇(街道)党(工)委,市委各部门,市政府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企事业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上级驻乐各单位党委(党组),广大基层党组织以及老领导、老干部、群众代表征求意见。

在市委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报告起草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历经反复修改,凝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使报告的起草过程真正成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凝聚人心的过程。

二、整体认识和特点概括

报告以《抢抓机遇开放创新实干争先奋力肩负起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为题,旗帜鲜明、一目了然地点出了乐陵未来五年要把“抢抓机遇、跨越发展”作为主基调,把“开放创新、实干争先”作为主旋律。

“机遇、开放、创新、实干、争先、跨越”这六个词贯穿报告始终,是报告的灵魂和核心。

通过深入、全面、细致地阅读学习,我感觉又可以把这六个词总结为“实、新、深、活、大”五个字。

(一)“实”,主要体现在实在、实用、实干。

比如说报告的题目一方面点出了要实干;另一方面,并没像五年前或其他地方的报告一样,把成果落脚在建设“新乐陵、新宁津、新庆云”等类似的口号上,而是直接点出要奋力肩负起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这一主题,闪耀政治智慧,体现战略思维,符合乐陵实际。

比如说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总结用了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发展条件进一步成熟、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人心思进成为共识三个小标题。

这里使用“三个进一步、一个持续攀升、一个不断优化”,而不是采用“大幅”、“跨越”等字眼,既肯定了乐陵整体向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又毫不避讳地承认了与发达地区、先进兄弟县市相比,我们发展步伐小、速度慢的客观现实。

2011年齐河县完成地方财收入超过10亿元,我们只有3.5亿元;齐河永锋钢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纳税6.6亿元,一家企业的税收超过我们全市税收总和,而我们没有一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亿元。

这些现实,需要我们正视,这些差距需要我们赶超。

因此,报告中也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推进举措。

这一块,在第三部分再详细解读。

报告的“实”还体现在对具体发展目标的预期上。

在起草报告初稿时,初定的发展目标是:

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4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000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600元、年均增长17%。

提交鄂书记审阅后,鄂书记提出在现有发展基础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这一目标经不住测算推敲,确定的目标必须要实现,否则不如不定。

起草小组仔细查阅了“黄三角”其他18个县市区近三年来的经济发展指标,经过与发改、经信、统计等部门的严谨核算,确定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0元、年均增长13%的发展目标。

这些数据的变化调整,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实际、实在、实用的严谨作风。

报告的“实”还体现在一些具体提法上。

比如,报告的14页,提出要建设好区域金融服务中心,而不是打造金融中心。

因为,就全国而言,真正能称得上金融中心的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一线城市;就乐陵而言,只能是通过积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的入驻,为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实干主要体现在谋划了一系列符合乐陵实际、符合跨越发展要求的“实用”举措上,这一块在第三部分再详细解读。

(二)“新”,主要体现在观念开放、理念创新、思路新颖。

党代会报告作为引领一个地区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上既要立足当前、贴近实际,更要着眼长远,高瞻远瞩地用新思路、新理念、新要求来指导工作、指引发展。

工作报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报告的第15页,有一句话是“坚持‘政府与企业共同上项目’的理念”。

这一理念是鄂书记与王市长经过充分沟通后提出的。

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一提法不仅在乐陵是首次提出,而且也是全国首创,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项目的决心和力度,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崭新执政理念。

“政府与企业共同上项目”更加直接、更加纯粹地强调了项目作为税源和财源在当前乐陵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了政府在项目建设上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相信只要认真贯彻好这一理念,乐陵的项目建设一定会实现大突破,乐陵的发展一定会实现大跨越。

报告的第11页,最后有一句话是“坚持做优一产,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植入品牌、科技、文化元素”。

原来,我们常讲要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但是把文化与农业联系起来,在我市这还是首次。

寿光是全国蔬菜之乡,他们前期的成就基本都是靠科技创新、强化管理取得的。

但是真正让寿光蔬菜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还是“寿光菜博会”。

自2000年开始的每一届“寿光菜博会”,寿光人都巧妙构思,充分展示蔬菜与婚礼、蔬菜与祭祀、蔬菜与美术、蔬菜与戏曲、蔬菜与楹联、蔬菜与谚语等文化现象。

可以说寿光蔬菜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食用蔬菜了,而是成为一种艺术品、观赏品,包含了深厚的高雅的文化品位。

我们乐陵是“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已经连续举办过23届“金丝小枣文化节”,但是在小枣文化的挖掘弘扬上仍然不够深入细致,乐陵金丝小枣和金丝小枣文化节的美誉度、影响力仍然不够广泛,带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然,我们的文化工作者也正在努力地加以改进。

今年春节晚会上,有两个节目都反映了乐陵金丝小枣文化,即《乾隆御笔封枣王》和《卖枣》,在全市引起广泛影响。

下一步,我们要切实按照党代会要求,在挖掘提炼农业文化上下大气力、用真功夫,切实让文化魅力为乐陵农业增光添彩。

当然,报告中类似的新理念、新思路还有很多,在第三部分,我还将结合具体工作予以解读,希望大家多看多学,并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深”,主要体现在思考问题深、总结经验深、谋划战略深。

报告共总结了六条经验,即必须始终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工作中心,必须始终把“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作为重要手段,必须始终把“开阔眼界、提升境界”作为长期任务,必须始终把“敢于争先、敢于担当”作为基本要求,必须始终把“以为定位、有为有位”作为根本导向,必须始终把“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作为工作基点。

这六条,既是过去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指导未来跨越发展的制胜法宝。

以第五条经验为例,这一次县乡换届,市委坚决摒弃论资排辈的老观念,将一大批有冲劲、有能力、有实绩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激发了广大干部勇挑重担、奋勇争先的干事热情。

这些都来自于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深刻总结。

在战略谋划上,举一个例子,报告提出“以‘西进南拓’为主导方向,加快建设西部新区”和打造“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

为什么要打造“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西部新区?

为什么要以“西进南拓”为主导方向,而不是向东向北发展?

这些都是通过对发展现状、发展压力、发展机遇的综合性分析和深层次谋划而得出的。

一是,从发展机遇上看,省“黄三角”发展规划把我市与寿光、邹平、广饶列为门户城市,着力打造具有区域联结功能的门户城市和节点城市,并提出尤其要加快乐陵的发展。

这为我们打造“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强大的政策支持。

二是,从发展压力上看,随着周边竞争日益加剧、区域中心加快形成,乐陵存在被挤压、被边缘化的巨大风险,如果再不奋起直追加快打造“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我们就有被周边辐射的危险,我们的发展就会笼罩在兄弟县市的光环之下,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上就会受到歧视和限制,因此提出了这一发展目标。

三是,中心城区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和“主心骨”,没有中心城区的完善、提升、壮大,“高地”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按照地盘要大、标准要高、行动要快的思路,加快建设“西部新区”。

四是,德滨高速、济乐高速的出入口一个位于城南,一个位于城西,德龙烟铁路客货运站也在西南方向,以“西进南拓”为主导方向有利于借助交通优势。

同时,我们已经实施了金麒工业园、泰山高科技体育产业园、义乌国际商贸城、黄三角会展物流中心、五洲国际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为西部新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东北方向紧靠庆云、盐山,拓展发展的空间很小。

同时,这一区域拥有50万亩生态枣林,在省“黄三角”发展规划上,被列为经济林保护区,是限制建设区,只能实施生态旅游等保护性开发。

这些战略一环衔一环、环环相扣,体现了谋划的深刻性、长远性。

(四)“活”,主要体现在推进工作办法活、破解难题思路活、整个篇幅结构活。

推进工作办法活。

提出了党政一体化工作格局。

坚持“分线作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全部参与一线工作。

坚持“全局一盘棋”,把党委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动员带领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这些鲜活的办法,使各市级领导的职责不再局限于分管工作,各部门的职责不再局限于本职,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在全市重点工作中主动融入、自觉配合、体现价值。

破解难题“活”。

报告的第14页,有一句话是“搭好、用好金政企合作平台”。

原来,我们常提的是“政银企平台”。

“银”变“金”,将融资渠道由银行一下拓展到所有金融机构,将担保公司、贷款公司、证券机构、投资基金等纳入融资平台,真可谓一字之变天地宽。

同时,将“金融机构”提到“政府”之前,更加凸显了“金融机构”在融资上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

篇幅结构“活”。

在完成这个报告前,全国有14个省召开了党代会。

我在网上浏览了这些省份的党代会报告摘要,他们基本上是按照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发展思路、提出推进举措等这样一个顺序走下来的。

即使与省一级相比较,这份党代会报告的框架构思、篇幅结构上也有许多创新之处。

比如说在提出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之后,加入了“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要以建设幸福乐陵为新追求;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要以打造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要以构建‘4+3’现代产业体系为载体”三段内容,对总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变务虚为务实,使指导思想更为具体、活灵活现。

在报告的第三、四、五、六部分,用“集中要素抓投入、高点定位抓建设、不折不扣抓民生、端正风气抓环境”四句话,将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民生事业、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优化环境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而不是按照惯例,简单划块,整个报告的结构为之焕然一新。

(五)“大”,主要体现在目标大、决心大、气势大。

整个报告贯穿了一个主线,即抢抓机遇、跨越发展。

围绕这一主线,提出了打造“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跻身德州前列、达到“黄三角”区域中游发展水平的大目标。

之所以说这个目标大,在我们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拥有德州、滨州、沧州等地级中心城市,提出建设“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对周边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力,这一目标不可谓不大。

从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现在处于“黄三角”后三名的位次,在其他县市同样争先恐后、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下,实现跨越赶超,跻身德州前列、达到“黄三角”区域中游发展水平,这一目标不可谓不大。

前面,提到报告所制定的目标很“实”,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展,这些具体指标都很“大”,充分体现了跨越发展的主基调,体现了“争先”的要求。

我市到201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目标,分别是3.35万元和1.48万元。

“黄三角”区域的对应指标,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分别是3万元和1.25万元,到2016年,至多我市的目标相持平。

可以说,我们的发展目标,已经走在了“黄三角”中上游。

为实现这一“大目标”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跨越发展来部署,在报告中第三至六部分,报告安排了投入、建设、民生和环境四个大的方面的工作,其落脚点都在跨越发展上。

分别是激活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内驱动力,搭建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支撑平台,凝聚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共识合力,夯实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根本保障。

表现出必须要跨越发展、必定能跨越发展的强大气势。

三、分段解读和学习重点

这里的分段解读,主要讲一讲报告的第三至第六部分,今后五年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举措都在这四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和学习的重点。

首先看第三部分。

主要讲的是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内驱动力是什么?

就是集中要素抓投入。

2011年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

这是当前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决定的。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目的是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力避物价涨幅反弹,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们要深刻理解“稳中求进”这四个字的含义,全国、全省是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上稳中求进,而我们在总量上、人均上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很大。

我们现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工业用电量、人均主要工业指标基本上都处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3。

我们约有68万人口,财政收入3.5亿,人均不到600元,仅为全省的1/10。

要是再稳,就永远也追不上人家。

所以,我们的主基调就是“跨越发展”。

要跨越发展必须要投入,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我们的实际情况决定只能依靠加大投入,实施投资拉动。

没有投入,一切都是空谈。

第一,要明确投向。

就是要投向实体经济,有三个层面:

要围绕构建“4+3”现代产业体系抓投入;要围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抓投入,要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优一产;再就是,要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抓投入,内力不足外力补,吸引国家把钱投到乐陵。

这里,我重点说一说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本,我们抓项目最终要培育成企业,抓企业最终要膨胀为产业,所以说抓投入最终还是要落在产业上。

一个实力强大的县域经济可以容忍缺少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但绝对不能没有大产业。

盐山县的管道产业,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大企业,但是他们管道装备企业总数达到1000多家,管件产品达到12大类、2000多个品种,管材产品达到5大类、200多个品种,2011年整个产业的销售收入接近200亿元,上海等发达地区都来盐山采购。

所以,我们按照顶层设计与务实推进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国家产业方向,根据我市产业基础,谋划了“4+3”现代产业体系,并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在投入上,明确把“4+3”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第一投向,着力在五年内打造1个500亿元产业集群、2个300亿元产业集群、4个100亿元产业集群。

第二,要引进增量。

就是要吸引外地资金到乐陵,而不是像以前乐陵的资金投到外面。

前几句话是理念性的东西,是鄂书记亲自提的,“坚决摒弃盲目排外的陈腐思想,坚决打击非法竞争的恶劣行为,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全面主动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在快速形成投资增量、财源增量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生产经营理念和竞争机制,放大‘鲶鱼效应’”。

这部分说的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合作,主要从打造专业招商队伍,明确招商主线,对外交流合作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三,要服务企业。

这一部分的开头就明确指出“企业是跨越发展的立足之本、第一动力”。

涉及到四个方面,一是用大企业家打造大企业。

这里提出了几个具体目标“力争五年内培植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2家、过50亿元的5家,过20亿元的10家”。

2001年德州有7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2个过百亿元,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有130家、过千亿元的8家,而我们的企业离百亿元的目标还很远。

二是用高端技术打造高新企业。

李源潮部长来山东调研时提出要大力培植“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新技术创业企业”。

打造高新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帮助和鼓励企业引进“两院”院士、学术带头人、专利持有人等高新专业人才。

举个例子,2001年江苏无锡市引进了掌握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的海归博士施正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施正荣博士成立了专业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到2005年,该公司在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4亿美元,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登陆国际主流资本市场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一举跃入世界光伏行业前三强。

成为引进一个人才,崛起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典范。

三是用资本市场破解资金瓶颈。

这部分说的很细。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用足用活“黄三角”金融政策,培育引进金融机构,引导企业进行多元化融资,推进企业上市等方面均有涉及。

这里重点说一下用足用活“黄三角”金融政策和企业上市问题。

在省“黄三角”规划中,有一部分专题讲述金融改革与创新。

提到“采取自筹资金方式,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

组建开发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条件成熟时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

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支持办好邮政储蓄银行,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

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

支持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

”可以说这里面每一句话都是一条政策,就看我们怎样去理解和把握。

企业上市方面,目前我市国强、华乐、金麒等企业已经进入上市程序,要全力推进。

当然,企业上市是个很复杂、很繁琐的过程,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相当大。

禹城的保龄宝集团从筹备到上市历经五年多的时间,德州每一家上市企业都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四是用合资合作解决提升难题。

学会通过合作解决人才、市场、效益等一时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支持推动与央企、名企、外企的合作,扩大投入。

第四,要推进全民创业。

2009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全民创业”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次党代会报告中多了一部分,就是提出“全民创业”与“两区同建”结合,与全市发展大局合拍,实现借势借力、相互促进。

第五,盯住项目强化投入载体。

说了三个方面,谋划项目、建设项目和考评项目。

在谋划项目里面,专门点出西部新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

原来叫西部新城,现在叫西部新区,虽然一字之差但在涉及的规模、力度、投入、标准上大不一样。

建设新区,可以与老城整合发展。

建设新城,就我们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来讲,非常困难。

第四部分。

主要讲的是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支撑是什么?

就是抓建设。

怎么抓建设?

要高点定位。

第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一是西部新区建设。

西部新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前面已经分析过了。

以“两高一铁”为重要机遇,以“西进南拓”为主导方向,我们已经在西部实施了新一中等民生项目,下一步还要启动人民新院区等项目,就是要通过政府要素带动社会资源转移向西部转移。

目标是“三年见雏形,五年大变样”。

二是循环经济示范园。

循环经济示范园是“黄三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我市融入“黄三角”的重要平台。

全市上下一定要按照上级要求,借势而为、乘势而上,定位于建设“省级绿色经济园区”,以实际行动落实“黄三角”发展规划。

目前的重点工作就是报告中所提到的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打造现代城镇体系,提出了“一个中心、三级结构、十字轴线”,里面列了五个重点乡镇,这里面不包括市中、郭家、云红、胡家四个街道办事处,因为它们离城区很近,要坚持同城化发展。

单点的五个节点上的乡镇,目的是支撑全乐陵市而非单纯市区,目标是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第二,把握关键提升层次。

这部分主要说城乡规划与建设。

一方面,强化城乡规划的约束性。

没有约束的规划,就会“白规划”;落不实处的规划,就是“空规划”。

规划改来改去,项目随意落地。

甚至三年一个小规划,五年一个大规划,规划一改,推倒重来。

因此,必须要强化规划的权威性、约束性,彻底解决“拆了建、建了拆”恶性循环、劳民伤财问题。

所以,报告提出了“三层规划两手控制”,无疑是抓住了要害。

另一方面,强化城乡建设的计划性。

没有计划就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结果只能是一圈一圈摊大饼,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捉襟见肘。

提出城乡建设的关键项目是三个“事关”,“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民生改善、事关百姓生活”。

再就是,城乡管理要规范。

这里面提出了一个“富设计、穷种植、勤养护,大体量、高密度、相衔接”的思路,目标是“天蓝、水清、路畅、城美”。

第三,统筹城乡“两区同建”。

两区同建不是刮一阵风的事,不仅是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两区同建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期任务”。

有三个重点的地方,“工作基础好、闲置土地多的乡镇驻地周边、交通干线沿边的村庄”,以点带面,全力推进。

要把“拆除旧址、节省土地”作为工作核心,搞“两区同建”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只有把土地节省出来,让土地流转起来,大力发展涉农工业、服务业,才能改变目前农村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