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采面规程.docx
《11111采面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11采面规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11采面规程
重庆市拓采工贸有限公司龙池煤矿
1111-1首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重庆市拓采工贸有限公司龙池煤矿
二O一二年十一月
龙池煤矿1111-1首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1111-1首采工作面
编制人:
审核人:
技术负责人:
矿长:
二O一二年十一月
汇审表
工作面名称:
1111-1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2012年11月
参审人员
审查意见
签名
时间
矿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监科长
通风科长
编制人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三章生产系统
第四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线路
第七章煤质管理、文明生产和质量标准化
附图
规程措施会审表
规程措施贯彻学习记录表
规程措施复审记录
编制作业规程依据
1、《安全生产法》
2、《矿山安全法》
3、《煤矿安全规程》
4、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5、各级部门相关技术政策规定
第一章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下关系
1111-1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位于龙池煤矿井下西翼+655m水平与+715m水平之间,距主井井口1520米处,工作面平均走向长100米,倾斜长118米。
该工作面东边相邻1111-2采面,南边相邻+715m半煤巷,西边相邻0采区,北面相邻下部3采区,中部有小断层。
该工作面相对地面位置为石板凳,无集中居民区,在开采过程中,对地面不会造成较大的地质灾害影响。
二、煤层:
该工作面内只有单一煤层可采,即K1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走向为北东—西南,煤层倾角28度,
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m
1.2
煤层结构
较简单
煤层倾角(°)
28
煤层构造
小断层
煤种
特低磷烟煤
稳定程度
不稳定
根据渝煤监管【2012】193号文《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彭水县龙池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龙池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60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07m3/min,其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
2、根据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11年3月对龙池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编号:
外2011-652)结果显示,K1煤层具有煤尘爆炸性危险,其煤尘爆炸性试验火焰长度为15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比例为45﹪。
3、根据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2011年3月对龙池煤矿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编号:
外2011-652)结果显示,K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属自燃煤层。
三、煤层顶、底板
1、煤层顶板
K1煤层顶板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伪顶为炭质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为砂质泥岩,煤层采落后3~5天后开始冒落;老顶为泥灰岩,致密坚硬,稳定性好,当顶板大面积来压时缓慢下沉。
管理较为容易,但从相邻工作面顶板情况分析,局部地段顶板受构造影响依旧破碎,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2、煤层底板
煤层直接底板为含水云母高岭石泥岩或黄铁矿铝土质泥岩,一般较稳定,局部遇水发生轻微底鼓;间接底为茅口灰岩,容易管理。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特征
老顶
泥灰岩
致密坚硬,稳定性好
直接顶
砂质泥岩
煤层采空后3~5天冒落
伪顶
炭质泥岩
随采随落
直接底
高岭石泥岩
较稳定
基本底
茅口灰岩
稳定,易于管理
附图1:
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四、水文地质
1111-1采煤工作面主要涌水来自局部构造带顶板滴水及相邻老塘渗水。
涌水量:
1、1111-1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0.2m3/h。
2、1111-1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1.0m3/h。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结合多年开采的经验,从安全、经济、技术等方面综合比较,参照修改后的设计要求,所以决定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用风镐落煤,人工攉煤,木支柱支护顶板,工作面煤炭自溜,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楼口装煤运输。
第二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1、1111-1工作面运输巷沿煤层走向布置,走向长为100m,开切眼沿倾向布置,倾向平均长度为118m;
2、1111-1工作面运输巷断面均为2.4m×2.2m,工作面进风行人运料巷断面为2.4m×1.6m,用于回采过程中的材料运输,人员通行,均采用金属支架进行支护,顶板破碎地段必须采用“一梁多柱”的方式支护。
3、1111-1工作面溜煤眼在+655m西翼半煤运输巷沿倾向作眼子,断面2.4m×1.6m,上作5米后作煤仓,煤仓上部采用原木(直径不小于14cm)进行加固,防止顶板垮落堵塞溜煤眼。
第三节回采工艺及支护管理
落煤方式
该工作面采用风镐落煤,两班分组错班作业方式,每班推进1米,一个循环为风镐落煤和撮煤、移溜、打支护。
每昼夜完成两个循环。
一、装运煤
工作面的煤直接由自溜到煤仓,经楼口装车,用1吨固定式矿车装好后通过+655m水平采用5吨蓄电瓶机车通过主平硐运出地面至煤仓。
二、工作面支护
1、工作面采用木支柱配合草鞋板支护,草鞋板规格250mm×100mm×40mm,在顶板破碎带及淋水带采用草鞋板规格为300mm×120mm×40mm,当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带或煤层变薄时,木支柱无法满足支护要求时,由生产、安全部门现场检查后编制特殊支护措施报矿总工程师,且经其同意后方可采用其它措施,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在顶板和底板正常的情况下,木支护排距为1米,柱距为0.8米,其支柱必须要打牢固,迎山角3-5度(打合山)有劲,成排成行,不同性能的支柱禁止在同一工作地点混用。
工作面备用支护材料不得少于在用量的10%。
松木直径不能小于ф14cm(特殊情况下使用)。
2、放煤前,应先对部份控顶距较大地段先支护,在放煤时边放边作临时支护,在顶板较破碎时,并加密支柱的排、行距,在煤层变厚或变薄无法采用木支柱时,使用松木作支护,松木直径不能小于ф14cm。
3、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柱必须定期检查,有损坏及时修复,保证安全,在上、下安全出口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
三、采空区处理
1、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
工作面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4.2米,最小控顶距为3.2米,见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顶距图。
2、回柱放顶
(1)回柱前,必须先将回柱人员撤退路线清理畅通,先打好密集才能回柱放顶,密集支柱距离不大于0.5米,否则不允许回柱。
(2)回柱时必须是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业回柱,待处理好安全后方可恢复工作,回柱应采用专用的回柱工具,实行远距离回柱,人员距回柱点保持在1.2米以上,并遵循从采空区向煤壁。
回柱后回收支柱时,人员必须待矸石稳定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站在有支柱掩护的地点进行,若遇死柱,应先打好替柱,再采用掏底的方法回出支柱。
回柱方式可以由中间向两边回柱,也可以单向回柱,严禁由两边向中间回柱。
(3)在同一个工作面内回柱放顶不得与其它工序平行作业。
(4)工作面有足够的备用支柱,多余的支柱应有序的存放在工作面材料堆放处,失效的支柱要及时更换、损坏的支柱要及时运走,工作面不允许有空载支柱.
(5)回柱要求:
见五排支柱回两排支柱,见四排支柱回一排支柱,工作面保持三排支护,不包括临时支护。
3、工作面初次放顶和强制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初次放顶工作必须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按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2)工作面初次放顶工作,当工作面采空区达到10—20米时或控顶内顶板压力明显增大时,工作面必须进行初次放顶工作,初次来压期间,每班应派经验丰富的同志观察顶板来压情况,发现顶板大面积来压时,则停止采煤工作撤出所有人员
(3)工作面开切眼,初期放顶时,工作面上出口煤壁顶板不易跨落,需用打眼放炮的方法强制放顶,在长壁采空控顶范围以内的顶板布置炮眼,炮眼滞后煤壁不能小于6米。
(4)打眼、装药、连线工作必须是在支护完好且无冒顶的地方进行,且二人以上一同作业。
(5)站岗地点应在两个水平的进回风口,放炮地点应在进风巷(站岗),放炮距离(直线距离不得小于150m,曲线距离不得小于75m),放炮时应撤除工作面内所有人员,此项工作由施工班组班长组织实施。
第三章生产系统
一、通风系统
工作面进风从主平硐→+655m水平进风巷→1101-1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巷→+715m回风巷→总回风上山→回风平硐→主扇风机抽出地面。
二、运煤系统
煤经工作面自溜→溜煤楼口→+655m装车点→+655m运输巷→机车运输→地面煤仓。
三、排水系统
工作面采空区顶板淋水→下安全出口→+655运输巷水沟→主平硐溶洞。
四、运料系统
地面→主平硐→+655m运输巷→采煤工作面
五、防尘供水系统
工作面装煤点防尘水管由专用回风巷拉管子到溜煤楼口,用水管接到装煤点洒水防尘。
六、通讯系统
在+655m水平装车处安设一台电话与地面调度室连通。
(一)、照明设施、位置
运输巷、主平硐均设防爆灯泡照明设施。
(二)、通信和信号
1、在运输巷靠近工作面下出口有一部电话直通矿调度室、瓦斯监控室。
通风设施监测仪表的布置
瓦斯监控分站分别安装在+715m回风巷和+655m北翼进风巷各安设一个,与地面监控室联通,瓦斯探头安设在工作面进风侧、回风流中各一个,其报警瓦斯浓度为1%,断电点1.5%。
回采工作面回风流瓦斯传感器布置在距工作面出口不大于10m的位置;回风巷瓦斯传感器布置在回风巷道口10~15m的地方;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的上方,无淋水,不影响行人行车的地方,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壁不得小于200mm,其它传感器应悬挂在能正确反映该点测值的地方。
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布置图(见附图)
图中:
T0---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传感器
T1---回采工作面回风流瓦斯传感器
T2---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靠近工作面瓦斯传感器
T3---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流瓦斯传感器
2、采面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
工作面回风流及回风顺槽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1.0%CH4;
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断电浓度≥1.5%CH4;
回风顺槽瓦斯传感器断电浓度≥1.0%CH4;
工作面及回风顺槽瓦斯传感器复电浓度<1.0%CH4;
工作面及回风顺槽瓦斯传感器断电范围:
工作面及回风巷道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第四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一、循环方式
循环方式:
两循环日进度:
2.0m
循环进度:
1.0m循环产量:
125T
循环个数:
2个正规循环率:
90%
二、作业方式
1、二班作业,边采边准。
2、“二、六”制,即二班采煤。
3、劳动组织
采煤班采取分段作业,负责本段范围内各工序的完成及工程质量的达标。
机电人员负责多部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劳动组织一览表
序号
工种
班次
合
计
各工种出勤时间表
一
一
二
二
024681012141618202224
1
班长
1
1
1
1
4
2
采煤工
10
10
20
3
风镐
3
3
6
4
风镐司机
2
2
4
5
空压司机
1
1
2
9
支护工
4
2
4
4
14
10
队干部
1
1
1
1
4
合计
16
10
16
10
52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二、六制)
班
时
面
长/m
七点班(7—19时)
十九点班(19—7时)
机电维修、保养
7点-19点
19点-7点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图例
装煤支柱
落煤移溜子
回柱放顶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数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工作面指标
走向长度
m
100
管理
放顶步距
m
1.0
倾斜长度
m
118
回柱方法
人工
煤层厚度
m
0.8
老空处理
全陷法
平均采高
m
0.8
材料消耗
机油
Kg/Mt
160
回采面积
㎡
11800
乳化油
Kg/Mt
280
煤层倾角
°
28
工作面储量
t
13216
可采储量
t
12555
回采率
%
95
容重
t
1.40
日进度
m
2.0
月进度
m
50
回采工效
t/工
1.73
顶板
支护木料
cm
d>14
循环指标
作业方式
二班作业
支护数量
根
550
循环进度
m
1.0
顶板管理方法
全部垮落法
循环个数
个
2
最大控顶距
m
4.2
循环产量
t
125
最小控顶距
m
3.2
日产量
t
250
正规循环率
%
90
一、组织制度
班长和安全员是当班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负责组织全班职工按《作业规程》规定实施,生技科对生产技术工作负责,安监科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班长、安全员负责当班的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对所在岗位的安全负责。
规程审批完后,在工作面开采前,由生技科负责组织全体员工贯彻学习并考试签字,成绩合格者方能上岗,考核不合格者,重新贯彻学习并补考,直到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二、交接班制度
每班开班前,安全检查人员和班长对工作面的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在确认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组织生产,工作结束应向下一班详细交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及注意事项。
下一班(如回柱班或者落煤)必须按上一班交接情况安排工作,开好班前会,向员工详细讲解工作面的生产、安全状况以及注意事项,采取的安全措施,带齐当班所需工具和材料等。
三、隐患整改制度
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每个职工在作业期间,必须经常检查工作面前后的支柱是否可靠,有无冒顶、支柱是否齐全牢固,发现有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待隐患消除后方能重新进行生产。
四、工种岗位责任制
《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由安全科向施工班组认真贯彻学习,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各工种人员应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作业,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1、每一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矿灯、戴安全帽,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入井前严禁喝酒。
2、新工人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入井。
3、所有入井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作业规程》,并进行签字考试,合格者方可入井。
4、入井前应检查、清理应带的工具、材料,遵守劳动纪律,上班时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遵守本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5、入井应自觉接受井口人员检身,下井后必须集中精力,必须走人行道,严禁扒车蹬机车、矿车,坐溜槽。
时刻注意前后、左右及拐弯巷道的矿车。
通过失修危险地段的注意快走,井下所带的镐、锹钎子、水管等长把工具和材料要用手拿、不准用肩扛,更不准单独进入陌生地区,空顶区、盲巷及打有棚栏的禁区。
6、严格规程措施的落实,无规程或有规程不组织职工学习不准开工;严格敲帮问顶制度和安全喊话制度,坚持技安员跟班制度以及进班前的安全会制度。
7、特殊工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8、跟班电工、验收员、队长或班长必须现场交接班将当班问题向接班人交待清楚。
9、队长、班组长接班时必须先检查采面的安全隐患,发现不安全因素时,必须组织人员采取措施立即处理,否则不准开工生产。
10、对在回采过程中采面所出现的问题、事故、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进行追查处理,不留隐患,并做到奖罚分明,及时兑现。
11、搞好自主保安,落实互保合同,下班要集中行走切实落实班组长八项权利和工人的十项权利、积极开展反“三违”活动。
12、每班必须由跟班干部巡回检查工作地点的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与工人同上同下,并在开班会之前,将安全生产情况汇报给队值班干部,值班干部根据情况,安排下班的安全生产。
必须加强“一通三防”工作,把防止瓦斯煤尘事故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矿成立以总工程师为首,技术部、通防科、安全科、救护队的“一通三防”管理体系,负责“一通三防”工作(风路畅、防火、防瓦斯、防煤尘)。
严格管理、处理好尾巷、上隅角瓦斯积聚、无计划停电停风、工作面硐室风量不足、循环风等,加强采煤工作面及进回顺槽的通风、瓦斯和煤尘的管理,提高瓦检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特殊情况需要放炮时,严格瓦斯检查制度,执行好“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所有采面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坚持湿式作业,班长以上人员必须携带瓦斯报警仪,采区建立隔爆设施。
为了确保计划的贯彻实施,除加强对班组长、安全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险情及预防事故的发生外,同时还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自救教育,使他们能识别各种事故预兆,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能在发生事故时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一、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1、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和主要通风机的正常运转。
主要通风机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保证进回风巷有足够的净断面,减少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分配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减少漏风,增加井下有效风量。
2、主要通风机因检修、停电等原因造成停风时,应打开防爆门,充分利用自然风压进行通风。
3、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
⑴控制风流的风门、调节风门等设施,必须保证安装工程质量,平时应经常维护检修,保证各用风地点的有效风量。
⑵各采煤班长对本作业范围内的通风设施管理和使用负责。
瓦检员对全矿井的通风设施管理和使用负责,通风工对全矿井通风设施的管理使用、维修、安装负责。
严禁任意损坏或变更通风设施。
4、采区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CO2浓度超过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采面上隅角各安设一个甲烷传感,随着工作面推进,甲烷传感悬挂位置也应向前迁移。
5、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电动机或其它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浓度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7、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掘进工作面,只准人工复电。
8、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的CO2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进行处理。
9、队必须从放炮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报告请示处理。
10、因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受停风影响的地点,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由值班矿长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11、工作面尾巷不超过2m,超过时必须设置栅栏。
12、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挂警示牌。
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本规定的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13、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域或采煤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
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的工作。
应制订安全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14、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进行机电,回收等作业
二、通风
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采=100q采KCH4(m3/min)=100*0.92*2.0=184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采——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CO2的平均绝对涌出量,根据掘进过程中的实际观测结果预计回采期间为0.92m3/min。
KCH4——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2.0
2、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
Q=4n*1.2(m3/min)=4*25*1.2=120m3/min
式中:
n——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25人。
人员不均衡系数,1.2
3、按工作面一次消耗的最多炸药量计算实际所需风量为Q炸药=25A=25×3=75m3/min(特殊情况)
A—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量为3kg
25—指每公斤炸药爆炸后所需要的风量m3/min
4、按回采工作面进风流温度计算:
采掘工作面气温不得超过摄氏26度
Q=60×V×S×K(V-回采工作面适宜风速,取0.6m/s;S-回采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取5㎡;K-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0)
则:
Q=60×0.6×5×1.0=230m3/min
5、按工作面风速进行验算
按《煤矿安全规程》允许的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验算,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25米/秒
按《煤矿安全规程》允许的采煤工作面最高风速验算,最高风速不得高于4m/秒。
60×0.25×5≤Q≤60×4×5
经过以上的计算和验算,工作面的有效风量需要配足230m3/min。
三、瓦斯管理
1、通防科必须派专人对工作面作业点进行瓦斯检查,每班检查不得少于二次,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75%,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顺槽尾巷外采用双排密集支护,并对工作面溜槽及电器设备及时向前移动。
3、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应保证巷道畅通和行人安全。
(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
通风系统力求简单、完善、可靠、合理,严禁不合理的串联风、扩散风、老塘风、自然风,各地点风量充足。
加强各处风门维护,及时密封废巷及采空区,对巷道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坚持旬测和日常的测风测尘制度,合理调节和分配风量。
2、严禁无计划停风停电。
严格坚持无风不作业的原则,一旦停风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待恢复通风后,经检查瓦斯,确认无误才准进入工作面作业。
电工需检修设备处理故障时,必须提前向调度室或生产科申报停电、停风计划,待有关部门批准后再停电、停风,并在批准的时间内处理好一切工作,并按时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