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497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docx

上海市崇明县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崇明县2015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地 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选择题均为单选题。

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一)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如下图所示,等高距为200米)进行地理观测。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160米B.1080米C.680米D.380米

2、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

A.自西南向东北流B.自东北向西南流C.自南向北流D.自北向南流

(二)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3~5题。

 

3、湖南省位于…………………………………………………………………………………(  )

A.华南茶区B.西南茶区C.江南茶区D.江北茶区

4、普洱茶的主产区位于云南南部,该地区传统名居是……………………………………(  )

A.四合院B.竹楼C.白墙黑檐的楼房D.窑洞

5、四大茶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三)下图为某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回答6~8题。

 

6、PQ线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7、XY地所在国其特色文化现象为……………………………………………………………(  )

A.普遍使用刀叉餐具B.风车乳牛的田园风光

C.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D.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8、XY地所在国的西部是世界铁矿石的重要输出地,大量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

是……………………………………………………………………………………………(  )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水土流失加剧

(四)某学者在图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

回答9~10题。

 

9、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条件差B.降水较少C.农业基础薄弱D.土壤条件差

10、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相关的是(  )

①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②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③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④该地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五)下图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景观,其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1~12题。

 

1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1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C.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六)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为热力上升B.②为高空北风

C.③为动力下沉D.④为东北信风

14、当③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B.巴西高原上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中南半岛进入旱季

时间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天气

多云

中雨

小雨

小雨

多云

中雨

多云

晴到多云

阴有小雨

气温(℃)

12-18

13-15

8-l7

5-ll

8-l3

6-15

3-ll

7-l3

1-13

9-14

(七)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回答15~16题。

15、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

A.冷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16、27日到29日,该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

A.风力大小的变化B.大气的保温效应

C.日照时间的长短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八)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18、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九)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读“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完成第19~20题。

 

19、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大批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条件B.商业布局C.土地价格D.环境质量

(十)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回答21~22题。

21、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

A.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B.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C.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D.家庭农场为主

22、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

A.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

B.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

C.拉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D.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

(十一)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工业基地的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利于……………………………………………(  )

A.防止臭氧层的破坏B.减缓气候变暖

C.减轻酸雨危害D.减轻土地荒漠化

24、该工业基地发展铅锌冶炼属于……………………………………………………………(  )

A.原料主导型工业B.能源主导型工业

C.市场主导型工业D.技术主导型工业

(十二)目前,广东大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回答25~26题。

25、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

A.扩大城市规模B.缓解交通压力C.促进人口流动D.优化资源配置

26、珠三角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

A.齐步并进,推进主导产业同化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十三)东海大桥始于上海浦东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公里,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读图回答27~28题。

27、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

28、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集装箱卡车B.公交大客车C.水产冷藏车D.旅游大巴车

(十四)RS、GIS和GPS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RS是信息采集的主力;GPS可进行空间定位和导航;GIS是信息的“大管家”。

据此完成29~30题。

29、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我国政府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RSB.GISC.GPSD.BDS

30、要对本次地震的救灾物资运送路线方案进行优劣分析,主要运用的技术是…………(  )

A.RSB.雷达和网络技术C.GPSD.GIS

二、综合题(90分)

(十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31、写出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的范围。

(1分)

32、写出河流剖面图甲、乙、丙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并解释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

(3分)

33、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34、近几十年,丁处0米等高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分)

(十六)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35、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写出N处洋流的流向

和M处洋流的性质。

(2分)

36、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比较M、N两渔场冬

夏季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4分)

37、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主导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

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5分)

 

(十七)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12分)

 

38、描述R地与旧金山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差异,并指出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

(3分)

39、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

40、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大盐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5分)

(十八)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41、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

(2分)

42、简要分析造成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以及乙地区风电场少的原因。

(4分)

43、简述上海风电场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分)

44、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4分)

 

(十九)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6分)

 

45、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