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3539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docx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摘要

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

摘要

生态住宅是2l世纪建筑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的住宅建设也掀起了“生态潮”,国家建设部相继出台一些法规和文件规范生态住宅的建设,但是对于生态策略的类别以及如何在生态住宅规划中应用生态策略,并没有一个详细的阐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住宅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历程,生态住宅的内涵和规划设计方法,并描述了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现状,展望了我国生态住宅的发展前景。

其次,对生态住宅中的生态策略公众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系统的阐述了生态住宅规划中可利用的生态策略。

最后,研究苏州市所在气候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规划得出如何将所列出的生态策略应用到生态住宅规划中,为该区域生态住宅规划中生态策略的应用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住宅;生态策略;生态规划;苏州

EcosystemStrategyinEcosystemResidenceProgramming

Abstract

Theecosystemresidenceisadevelopmenttrendofthe2lcenturybuildinginthemeantime,theresidenceconstructionofourcountryalsobroughtabout"aecosystemtide",nationalconstructiondepartmenthaspedestaledsomelawsanddocumentstonormecosystemresidenceofconstructionsuccessively,however,thereisnodetailedelaborationtothecategorysofecosystemstrategyandhowtoapplyecosystemstrategyintheprogrammingofecosystemresidence.Firstly,Thisthesisintroducesthepresentconditionofecosystemresidenceatnationsandthedevelopmentprocessatlocal,thecontentofecosystemresidenceandtheprogrammingdesignmethods,anddescriptspresentconditionofgreenecosystemresidenceinourcountry,thenoutlooksthedevelopmentforegroundofecosystemresidenceinourcountry.Secondly,thisthesisanalysisesthepubliccognitiontotheecosystemstrategyintheecosystemresidenceandelaboratesecosystemstrategythatcanbeusedinecosystemresidenceprogramming.Lastly,takingsuzhouforanexample,thethesisresearchesitsclimateandgeographycondition,andprogramstheapplicationtotheecosystemstrategylistedbytakingthebasicprincipleofecologyasinstruction,thusitprovidesatheoryinstructionfortheprogrammingofecosystemresidenceinthisdistrict.

 

KeywordsEcosystemresidence;Ecosystemstrategy;Ecosystemprogramming;Suzhou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时代背景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怀特其代表作、出版于1789年的《塞尔波恩的自然史》是英美自然史学说的奠基之作,也为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代表性观点,是近代西方系统表述生态思想的第一人。

他的生态学概念包含了:

发现、享受自然间田园式的和谐,指出自然的经济体系神秘而完美。

生态思想认为要截止对自然资源、能量的掠夺性索取;要“恩泽鸟兽,惠及子孙”;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生态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狭隘的“以人为本”,而是整个生态生物链,绿色生态思想深刻地觉悟到:

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味地满足人的欲望,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90年代中期才兴起的生态住宅是在比较工业化城市钢筋混凝土住宅的诸多弊端后才产生的。

由于西方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按行业、产品和企业专门分工,居民被一个个“水泥笼子”和“金属盒子”隔离在工业式的住宅内,人为地阻断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违背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生态规律。

居民无不怨言:

“工业化的城市住宅只是一堆没有生机的水泥笼子,不管室内如何装饰精美,也是走进地狱的天堂。

人们期待着人与自然相融的居住环境。

仅接假日去游憩回归自然远远满足不了心理上的需求,于是东方“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在西方发达国家便乘风而兴,发展很快。

上世纪末,各类型的国际城市生态住宅将是世界建筑业乃至房地产业面临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

2000年国际城市生态住宅学术研讨会给“生态住宅”下的定义为:

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以有益于居区的环境、健康、节能、方便生活为宗旨,使居住者在生理上、心理上、物质上完全处于良性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人的沟通的新型住宅,称之为生态住宅[2]。

生态住宅的实质是现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

构建生态住宅要通过高质量的绿化、清洁的水源、自然能源和人文资源的合理利用、培养高素质的居民以及合理科学的前瞻性的管理等手段,实现居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1.2国际背景

与各位专家的理论和实践相对应,国际会议也在频繁地召开,这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人居环境的重视。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197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人类聚居大会并随后成立了联合国“人类聚居委员会气CHS)和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

1988年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0年全球住房战略》,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UNCED),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中将“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单独列章予以重点论述,对改善住区规划和管理,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促进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运输系统等制定了行动依据目标和实施手段[3]。

这阶段的研究内容在技术方面着重于人工环境的节能设计和无害化设计。

建筑师们提出了3R原则,即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使用(Reduce),尽量重复使用建筑构件或建筑产品(Recycle),加强对老旧建筑的修复和某些构成材料的重复使用(Reuse),此类建筑通过各种方式节能或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被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或“节能建筑”。

1996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城市问题首脑会议。

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城市化过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及29项目标,如“鼓励在中小城镇和农村增加生产性投资、就业机会、基本公共设施,促进住宅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用水规划”,“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变一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形式、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人居的生态足迹,为所有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满足基本需求”;“对于人居项目和政策要注意优先减少由于不适当的给水、卫生设备、排水以及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废物管理和处理造成的城市污染”,“鼓励提高住区内用能的效率、降低能耗、尽量使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1998年10月加拿大、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建筑学者在加拿大召开了“绿色建筑’98〞(GreenbuildingChallenge′98),会上总结了各国的建筑学者在绿色建筑及住区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实践。

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人居二)于19%年6月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的目标在于探讨两个具有同样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即“人人有适当的住房”(AdequateshelterforAll)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人居住区发展(SustainableHumanSettlementsinanUrbanizingWorld)。

国际人居委员会机构认为:

今后人类的居住地都要逐步改造成为当代和子孙后代持续发展的基地。

就是要以人们可以承受,而又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方式来满足所有人类的居住要求。

改善人类居住地的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认识,并成为共同的奋斗纲领。

2001年,人居特别联大会议全面审查和评价“人居议程”的实施情况,指出: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人类住区的必由之路,人类住区的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人类住区的建设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4]。

1.1.3国内背景

我国的人居研究历史很短。

改革开放后,国家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人居也由研究转为实践。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与人居环境、城市的发展与更新、地区建筑环境、自然景观开发等有关的科研项目,并组织召开了两届青年学者人居环境科学研讨会。

在与国际的接轨方面,中国也做出了努力。

1991年,联合国人居中心与我国建设部联合成立了人居中心信息办公室;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签署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又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991~2000》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和方针政策,并将其纳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1993年,中国正式启动了“2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颁布了《中国城市小康住宅通用体系(WHOS)设计通则》,提出了“以人为核心、可持续发展、智能化设备、工业化技术、成套成品配置、现代化管理、个性化”等未来住宅设计与建设的七项原则,并以此在全国56个城市65个住宅小区开展了“小康住宅建设”的试点工作。

其中上海市的新里弄建筑与北京的菊儿胡同一起,成为“新建筑地区主义”的典型例证,并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同年由周干峙、林志群等三位教授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报告会上正式提出在我国建立人居环境学科体系的建议。

1994年,我国政府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将“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专门列章,提出:

“人类住区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动员全体民众参加,建成规划合理,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陈述6个方案领域(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能;改善人类住区环境;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

继“住宅小区试点”和“小康住宅示范小区”之后,国家建设部又推出了“健康居住示范小区”。

从国家实施“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到“国家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以及1999年推出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这意味着政府和市场对住宅建设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

各种示范小区和试点工程评定办法的出台,就是针对我国住宅总体质量不高的现状,加以引导,以促进国内居民住宅的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集生存、发展、享受于一身的住宅,有了更高的要求。

住宅不仅仅是住的场所,还要具备舒适性和健康性。

生态社区恰好适应了这种需求。

如何抓住机遇、迎合和创造市场、大力发展生态社区开发,已经成为有远见的房地产商的当务之急。

在这种背景下,住宅小区绿色开发己经成为当前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人们正从建筑技术、政策法规等角度逐步发展住宅小区的绿色开发。

绿色建筑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人们通过加强绿化、雨水污水的无害排放和中水利用、垃圾自销纳、噪声控制与节能等一系列方式改进住宅的居住舒适度,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另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对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作了有关规定,并订立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与工程有关的法规制度。

但国内现有的绿色开发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看,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目前人们对绿色生态开发的理解仅限于技术上,主要是节能技术。

这与绿色生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特性相比而言是极其狭隘的。

完整的绿色生态开发不仅针对建筑设计,而且还渗透到规划、施工、使用和物业管理上。

只有正确处理住宅建设与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关系,充分考虑生态社区的三要素(环境效应、能源效用、社区文化营造),并把“绿色管理”的概念引入开发全过程中,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社区开发。

1.2研究目的

本次课题研究旨在以大学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资料文献的参考,并通过实地调查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资料文献的阅读了解目前国内外生态住宅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2)了解公众及地产开发商对于生态策略的认知度,详细地罗列出生态住宅规划中可利用的生态策略;

(3)研究苏州市所在气候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规划得出如何将所列出的生态策略应用到生态住宅规划中,为该区域生态住宅规划中应用生态策略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导。

1.3研究意义

现阶段,生态住宅的建设成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商追捧的热点。

“生态住宅”、“绿色住宅”成了一些商品房广告频繁使用的时髦词汇,全国各地打着绿色生态住宅旗号的小区层出不穷。

但由于我国生住宅的建设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城市,即使在房地产业界内,对“绿色生态住宅”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许多地区号称利用了生态策略,但往往其对究竟有哪些生态策略可以应用到生态住宅规划中,自己也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通过本次论文的撰写,我对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作了详细的分析,并阐述了苏州所在气候和地理条件下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为今后该地区住宅开发中利用生态策略提供了一个参考性指导。

同时,在查阅、研究和调查中,也增强我们对于文献资料的分析、整合和提炼的能力,对于调查问卷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且我对生态住宅以及生态策略这两个原本模糊地概念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

1.4研究内容

(1)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生态住宅产生的背景;

(2)分析生态住宅的内涵。

目前,类似生态住宅的涵义提法很多,通过资料的查阅,要求了解到底什么是生态住宅,总结其他作者对生态住宅的理解;

(3)对苏州市生态住宅现状以及生态策略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调查问卷;

(4)研究有哪些可利用的生态策略;

(5)研究苏州市所在气候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规划得出如何将所列出的生态策略应用到生态住宅规划中

1.5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完成本论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调查问卷法等等。

(1)文献的阅读,通过对图书馆、数据库、期刊杂志及其他相关资源在阅读,来了解与生态住宅相关的有关信息;

(2)参加房产交易会,通过对各大房地产开发商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生态住宅在苏州的发展情况,以及生态策略的应用情况;

(3)对苏州市内的各大小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住宅规划中生态策略的应用状况并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于生态策略的认知度;

(4)分析调查问卷;

(5)查阅并分析苏州所在气候区的气候状况,筛选可利用的生态策略,阐述该气候条件下生态住宅规划中的生态策略。

 

图1—1论文研究框架图

第2章生态住宅概述

2.1生态住宅小区的产生

“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然而,回顾20世纪,尽管人类文明己经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在我们居住生活的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缺少绿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难题始终无法解决,经过反复的实践与思考,人类终于体会到大自然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客体,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必须大力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并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住宅小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用于居住社区建设的有效对策。

2.2生态住宅小区的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就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以建筑美学为目标,以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全新住宅小区。

它在设计上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设计理念上将自然、人和建筑统一在一起,不仅考虑到人的生活和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也特别注重维护人们与生存的自然条件融洽和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它的最终目标是在其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与自然平衡发展,做到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系统,对人健康无害,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2.3生态住宅的涵义

“生态住宅”给我们带来的将是节约资源、防止污染、高设计水准和理想建筑居住环境,并最终实现社会、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在整个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其建设和发展将会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绿色生态住宅是可持续发展在住宅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图2-3)。

 

图2-3生态住宅基本要素

2.3.1能源和资源效用

能源的节约节约能源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住宅围护结构应当具有保温和气密性,具有能够引入阳光,利用自然通风并且防热、防潮等综合呼吸功能;有条件时可以在住宅面大量安装太阳能极板,解决住宅内的热水和采暖需求;有充足风力的地区,电力可由风力发电机及蓄电系统提供。

第二,绿化体系不单单是景观要求,要将其功能化、系统化,融入整体小生态圈。

第三,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雨水资源,将小区内的水系形成一个封闭的壳循环体系;充分考虑废水的利用,将一般的生活用水经过简单处理后,与积蓄的雨水一道构成第二次用水(中水),可作浇灌绿地、冲洗厕所等用途,满足低水质用水的要求。

第四,采用耐久性强的材料与设备,提高住宅的有效使用寿命等。

第五,对小区的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作实时的监测和监控,实现自动调节功能,使设备运行在最佳经济状态。

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型”住宅小区将成为今后住宅建设的主流。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资源有效利用方面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三个方面。

第一,土地资源的规划设计应将节约土地与高效利用土地相结合;尽可能减少建筑体量以减少占地面积;保护土壤使其免受有害排放物的污染。

第二,保护水资源使其免受有害排放物的污染;加强生产与生活污水的净化、回收和再利用;加强雨水的收集及有效利用。

第三,节约生物资源方面应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慎用以木材为基础的建筑材料;保持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2.3.2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是索取与给予、依赖与被依赖的寄生关系,而应当是彼此融为一体、互动循环发展的共生关系。

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保护自己未来的生存条件。

绿色生态小区将区内风、光、水、生物等自然要素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形成和谐的内部运行机制,同时又与外部整体生态系统取得良好的衔接、配合、互动关系,保持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发展,并具有循环与可再生能力。

生态环境包括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绿化环境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理系统等方面。

从住宅小区的环境区域划分来看,环境系统则包括室内环境、小区环境以及小区外部环境。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室内环境目标是创造一个健康的室内空间;小区环境目标是合理绿化、减少噪音、通风、日照、净化空气、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合理管理与处置等,创造一个舒适、清洁、健康的室外空间。

而小区外部环境目标则是尽量减少小区向外输出废气、污水、固体废弃物、噪音、光污染等环境破坏要素(表2-1)[5]。

表2-1生态平衡目标

2.3.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规律与轨迹,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多关注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需要和居住需求。

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友爱的社区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关心残疾人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我们应为他们提供使用室内外环境的方便条件,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得到平等的生活待遇,实现自理、自尊和自强。

对于居住区规划,首先,小区道路系统做方便残疾人的坡道,在车行路与人行道交叉口做坡道,使小区内整个人行道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残疾人使用道路,同时在集中绿地,花园及儿童和老人的休息娱乐场所均作坡道,方便使用,力争达到室内室外无障碍设计的统一,使小区更舒适更方便;再者,在建筑物入口根据建筑物不同性质,做合适的坡道形式,当然,小区道路系统还应考虑方便视力残疾者使用的盲道系统;另外,住宅内还应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设施,例如:

房门增加辅助拉手以便开关,加宽厨房卫生间的门,以便轮椅通过卫生间,改浴盆为淋浴并增加扶手和拉杆等等。

2.3.4社区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业主必然要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精神需求。

开展和加强社区文化工作恰恰是适应业主要求得到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满足业主不断高涨的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

社区文化可分为“硬”文化环境与“软”文化环境。

“硬”文化环境是体现物质形态的文化条件,如社区文化设施、文化设备、文化场所以及教育机构等;“软”文化环境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智能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三大类,其中需要重点提出的是社区人际关系,它是社区文化建设中“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的重要基础。

2.4生态住宅中的生态理念

生态住宅的核心是生态上的协调性。

生态化是生态住宅的核心理念。

要求在系统化有关“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框架范围内,生态住宅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环境资源,鼓励利用太阳能等天然能源,对供热、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通过净水进宅和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废水,而形成水良性循环系统;居区的垃圾应分类处理;住宅区的空气质量至少要达到二级标准;白天噪音要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居室的装饰要与居区的环境相协调,尽量采用天然材料进行“绿色”装修,以防止居室空气中的甲醛、甲苯、二甲苯、氨等的含量超标;绿地面积占居区总面积的60%以上,才能有效降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与干岛效应,营造鸟语花香、蝉鸣蝶舞的居区环境。

2.5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方法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指导思想是设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小区设计中的反映(表2-5)。

例如,设计中强调能源使用的集约化,运用建筑热工原理使用能源,利用高技术创造低能耗的环境,结合气候设计,充分考虑建筑如何有利于通风,而不是滥用空调;强调节约资源,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如所谓的3R原则:

减少使用(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思想,强调设计与生态相结合,尽力减少对自然界和环境的不良影响等。

这些思想逐步深入推动了设计方法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6]。

表2-5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方法

项目

具体内容

场地选择

1选择安静、安全、无污染的场地。

2尽量使居民能利用公共交通出行。

建筑设计

1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