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142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28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施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市政施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市政施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市政施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市政施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施组.docx

《市政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施组.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施组.docx

市政施组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编制说明

项目部经过认真阅读和研究招标文件,仔细察看晋江市泉安南路(疏解公路段)改造工程勘探设计项目工程现场,对工程所处的位置、交通道路、场地情况、地形地貌等进行仔细调查,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和现在的施工技术,由项目经理组织本项目部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编制了本组织设计。

编制中,着重考虑了各关键、重点工序及相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并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

二、编制依据

1、晋江市泉安南路(疏解公路段)改造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现行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文件;

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晋江市泉安南路(疏解公路段)改造工程》图纸;

4、结合工程环境,工程特点及我公司承建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主要的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5)《福建省城市道路雨水排水设计标准》DBJ/T13-167-2013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8)《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1)《检查井盖》(GB/T23858-2009)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5)设计图纸所涉及的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图集等。

三、编制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相关条款,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及附图表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依照设计文件、规范规程及评定标准,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技术规范规程、专用条款规定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本公司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工程的建设。

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监理意见,严格管理。

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二节工程简介

一、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晋江市泉安南路(疏解公路段)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

晋江市罗山街道

建设单位:

晋江市市政园林局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福建省其正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福建省宏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晋江市泉安南路(疏解公路段)道路等级为主干路,起点桩号K0+029.206,终点桩号K0+513,线路全长483.794m,红线宽度70m,主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工程主要进行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相关附属工程的改造。

二、主要技术标准

本工程主要进行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相关附属工程的改造设计,原道路设计标准是此次改善工程的主要依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泉安南路等级为主干路,其他主要标准如下:

1)道路等级:

主干路;

2)设计速度:

60km/h;

3)红线宽度:

70m;

4)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30年;

5)道路最小净空

机动车道:

5.0m;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5m。

三、道路工程设计概况

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位采用现状线位,线形为直线,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采用现状纵断面方案。

3、横断面设计

泉安南路现状道路断面为:

7m(辅道)+4m(侧分带)+15m(主车道)+8.5m(中分带)+15m(主车道)+4m(侧分带)+7m(辅道)=60.5m。

其中疏解路高架桥下现状道路断面为:

15m(主车道)+8.5m(中分带)+15m=38.5m。

B

依据道路周边需求并与前后路段断面进行衔接,对现状横断面进行改造,新建辅道、人行道,完善人非需求。

泉安南路改建后横断面布置为:

4.75m(人行道)+7m(辅道)+4m(侧分带)+15m(主车道)+8.5m(中分带)+15m(主车道)+4m(侧分带)+7m(辅道)+4.75m(人行道)=70m。

疏解路高架桥下道路改造后横断面布置为:

9.2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8m(机动车道)+8.5m(中分带)+18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9.25m(人行道)=70m。

4、路面结构设计

现状泉安南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因此本项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1)车行道路面结构:

26cm水泥混凝土路面(fr≥5.0MPa)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

15cm级配碎石

总厚度61cm。

(2)人行道结构

6cm彩色透水砖

3cm干硬性水泥砂浆(M15)

20cm透水混凝土(C20)

10cm级配碎石

总厚度39cm。

新建车道部分铺筑水泥混凝土板时,须在原板中植入拉杆,以加强纵向的连接;新铺筑的水泥混凝土板的横向缩缝与胀缝均应与老路的板缝对齐设置;本次路段上新设的水泥混凝土板缩缝均设置拉杆,其它位置的缩缝按一般缩缝构造图施工。

植入拉杆的方法:

将拉杆钢筋穿入到原水泥混凝土板(中间)内,需将原水泥混凝土板用冲击钻打洞,粘合剂采用环氧树脂。

然后将涂满环氧树脂的拉杆钢筋穿入,如有空隙需补加粘合剂。

街坊出入口

街坊出入口已根据现状情况进行设置,此次道路两侧设置主要分为侧石式出入口和牛腿式出入口两种。

(1)主要出入口采用设置缘石的喇叭口形式,红线范围内路面采用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并与小区道路接顺。

(2)次要通道可采用牛腿式出入口形式,坡道结构为18cmC30砼+15cm级配碎石。

牛腿式出入口坡道按图示的位置设置,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侧缘石

本工程采用C30预制砼侧石及缘石,侧石尺寸为15×30×100(60,30)cm;缘石尺寸为10×25×50cm。

新建中分带及侧分带时仍采用与现状规格一致的蘑菇石,蘑菇石尺寸为20×50×100(60,30)cm

附属设施

(1)本工程全线设置交通标志及标线,详见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图;

(2)本工程新建一组人行过街信号灯设施,详见信号灯布置图;

(3)人行道铺设行进盲道,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

道路交叉口处,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单面坡坡道坡度为1:

20,三面坡坡道坡度为1:

12。

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10mm。

5、路面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良好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施工工艺方便、较为经济等特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压实度≥98%。

基层的集料级配如下表。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

层位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水泥稳定碎石层

-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1)材料要求

①水泥: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类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应选择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的水泥,水泥的等级42.5。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3d抗压强度等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

不得使用早强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②集料:

路面所用石料均要求采用反击破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强度。

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8%,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类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毫米,底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毫米。

细集料的砂当量不小于60%。

③水:

用于拌和的水必须洁净、无杂物。

(2)施工技术要求

①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施工应严格控制每一层的厚度和高程,应严格控制路拱坡度与设计相一致,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②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③必须在水泥的终凝时间之内完成碾压工作。

碾压时要保证在最佳含水量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情况下碾压。

④每天摊铺混合料时应尽量减少横向工作接缝,横向施工缝应做成垂直接缝。

⑤水泥稳定碎石养生必须采用洒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养生,洒水养生要保证水稳层表面始终湿润,避免忽干忽湿;采用薄膜养生,应用人工全宽范围内覆盖薄膜,并用碎料压实。

⑥施工结束后封闭交通,7天养生期内禁止车辆通行。

(3)检验

水泥稳定碎石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先表面应均匀无松散等现象,各项质量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98

每1000㎡测1点

2

中线偏移(mm)

≤20

经纬仪每100m测1点

3

平整度(mm)

≤10

3米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

每20米测1点

4

纵断高程(mm)

±15

水准仪:

每20米测1个断面

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定

量尺:

每40米测1处

6

厚度(mm)

±10

钢尺:

每1000㎡测1点

7

横坡(%)

±0.3

水准仪:

每200米测4个断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1)一般规定

本工程车行道水泥混凝土面板标准尺寸(宽×长)为3.5m×4m。

(2)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

①横缝:

横缝包括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顶部锯切宽3~8mm、深1/5~1/4板厚的槽口,并灌塞填缝料。

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三条横向缩缝设置传力杆。

在邻近桥梁或其它构筑物处或与其它道路相交处设置胀缝,并根据施工温度、混凝土膨胀性确定胀缝道数。

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一般地段200m~300m左右设一条胀缝。

58

水泥混凝土路面每日施工结束或因其它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宜设选在缩缝或胀缝处。

设在缩缝处的横向施工缝应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横向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

②纵缝:

纵缝包括施工缝和缩缝。

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上部锯切宽3~8mm、深30~40mm的槽口,并灌塞填缝料;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宽3~8mm的槽口,槽口深度为1/3板厚,并灌塞填缝料。

纵缝在板厚中央处设置拉杆,拉杆采用HRB335级钢筋,拉杆中部100mm范围进行防锈处理最外侧的拉杆距横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③窨井加固

雨水口和检查井周围在距混凝土面板顶面和底面60mm处布设双层钢筋网,详见设计图纸。

(3)主要材料要求

①水泥:

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

②细集料:

细集料宜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

其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

硅质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应低于25%。

③粗集料:

粗集料可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