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1129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docx

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方案

一、道路工程

1、施工准备

1.1施工测量:

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及足够的测量人员。

1.2工地试验:

建立设施齐全、仪器配套的工地试验室

1.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修订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计划。

1.4根据施工计划,落实材料供应厂家及方式,并根据工程需要采购部分材料进场。

1.5施工队伍调迁进场,包括人员、机械设备的调遣。

1.6进行全体人员培训,学习本合同技术规范和合同条款。

2、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1路基处理

2.1.1在路基两侧设临时边沟,供施工期间临时排水之用,边沟底宽1.0m。

2.1.2对于耕地和荒地,须将耕植土和表层土清除干净,本次设计按50cm厚的耕植土和表层土来计算工程量,施工时以将有机土和植物根系清除干净为原则。

对已清除了耕植土和表层土的自然土路基加强排水,使地面风晒干,并按施工规范要求压实自然土路基。

2.1.3对于沟、塘和洼地,须先排除积水,清除淤泥、植物根系和腐植质,然后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内倾3%,并回填6%石灰土至原地面标高,回填时应分层压实。

分层厚度为20-25cm,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重型击实标准)。

清除淤泥、植物根系和腐植土按50cm,在无松动、无波浪、无弹簧及无轮迹时,方可加铺上层材料。

对于严重软淤的沟塘,采用抛石挤淤处理,片石厚度不小于60cm,直径不小于25cm。

2.1.4针对道路沿线软土地基的特点,采用土工织物复合垫层加固路基。

土工织物复合垫层由40cm厚6%石灰土、土工织物、20cm厚粗砂和50cm碎石组成。

施工时,铺设土工织物,土工织物搭接长度不小于40cm,两端各回折2m作为锚固,在土工织物上分层铺设40cm厚6%石灰土;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压实度应大于90%

土工织物采用编织土工布,纵向抗拉强度为3.0KN/5cm,延伸率为25%,横向抗拉强度为1.5KN/5cm,延伸率为25%,CBR顶破能力为5KN,等效孔径为0.07-0.5mm。

2.2石灰土垫层

本工程的石灰土垫层拟采用路拌法的施工方法。

视土质情况,如需二次掺灰。

则先行掺灰闷料,再上路进行二次掺灰,充分拌和,进行碾压成型。

石灰等级必须上III级及III级以上,粘土的塑性指数必须在10-25之内,粘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得大于5%,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0.5%,将石灰和粘土充分粉碎,然后拌和均匀,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成型,其压实度大于93%

车行道部分采用12%的石灰土垫层20cm,人行道部分采用6%的石灰土垫层20cm。

2.3二灰稳定碎石基层

本工程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行车道基层为20cm厚,人行道为15cm厚。

总体施工方法:

二灰稳定碎石拟采取集中拌和,机械摊铺,压路机碾压,20(15)cm二灰碎石采用单层施工。

2.3.1材料选择

石灰:

要符合III级及III级以上石灰各项指标的要求。

消石灰在使用前过孔径10mm

的筛,并尽快使用。

粉煤灰:

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总含量大于70%,烧失量不超过10%,需风干使用。

比表面积大于2500cm2/g。

粉煤灰应集中堆放,搭设雨棚保护,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超过35%,对于凝结成块的粉煤灰,使用时将灰块打碎。

碎石:

石料II级及II级以上石灰岩机轧碎石,级配要求:

除设计指定要求外,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混合料中碎石的重量应占80%-85%,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中级配的范围,小于0.075mm颗料含量宜接近0。

方孔筛尺寸(mm)

31.5

19.0

9.5

4.75

2.36

1.18

0.6

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

100

81-85

52-70

30-50

18-38

10-27

6-20

0.7

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

对用于工程中的各种石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堆。

水:

凡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2.3.2混合料组成设计

混合料中集料采用密实级配。

取拟用于二灰碎石施工的各种石料,分别进行筛分,按照颗粒组成进行掺配比例计算,掺配后的混合石料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取工地使用的石灰、粉煤灰和碎石,制备不少于3组不同比例的混合料(其中一组为设计配比),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在最佳含水量状况时,按规范(≧98%)或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再浸水养护1天后测得无侧限抗压强度。

每组试件个数:

偏差系数10%-15%时9个;偏差系数15%-20%时13个。

3、机械配备

路面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按半幅全宽或梯队摊铺作业,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机械:

a强制式粒料拌合机,产量400T/H;

b平地机;

c18-21吨的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

d自卸汽车;

e装载机;

f挖掘机;

g洒水车;

h推土机。

以上机械数量应满足连续正常生产和工期要求。

二灰碎石质量检测主要仪器;

a石灰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测定仪;

b重型击实仪;

c石灰剂量测定设备;

d二灰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与抗压强度测定设备;

e标准养护室;

f压实度检测设备;

g标准筛(方孔);

拌合设备安装、调试,各种材料的计量测定:

施工前,对拌和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各种材料在一定时间内流量进行称重,调整流量控制设备,确保在任何时间内,各种材料的流量符合取定的施工配合比。

2.3.4铺筑试验段

正式开工之前,铺筑长度不少于单幅100m的试铺段,试铺段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用于施工的材料质量。

②混合料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投料方式、拌和时间、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拌和机产量等。

③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④标准的施工方法。

a.混合料的铺筑方法和适用的机具。

b.压实机具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c.拌和、运输、铺筑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⑤确定每一作业段合适长度。

⑥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等。

⑦试铺路段质量检验:

按规范或设计要求的项目进行检验,试铺路的检验频率应是正常施工段的2-3倍。

⑧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测项目都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铺总结》,作为指导大面积施工的依据。

2.3.5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准备下承层→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检验→养生→验收。

①、准备下承层

清扫下承层表面的浮料,洒水,轮胎压路机复压。

用全站仪放出需摊铺的范围,进行高程测量,外侧路肩处设高程控制桩。

②、拌和、运输、摊铺混合料

拌和必须均匀,色泽一致。

铺筑时,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及时跟踪测量,应设专人清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合均匀。

③、碾压

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即可进行碾压。

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以不沾压路机滚为宜。

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或平曲线不设超高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设超高段,由内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碾压时,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二灰碎石表面不受破坏。

碾压过程中,二灰碎石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在碾压结束时,测量标高和横坡度,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耙松,用新拌混合料及时填补。

④、检测

碾压结束后,要按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除强度以外的各项指标检测,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处理。

⑤、养生

碾压成型并经检测合格后,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表面潮湿,除洒水车外,不得行驶其它各种车辆。

养生结束后,其压实度大于95%。

基层施工完毕后做沥青粘层,采用乳化沥青,用量为每平方米0.6kg。

2.4路面施工

本合同工程沥青用量不大,准备采用外购沥青混合料。

快车道沥青路面主要施工程序:

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

人行道路面主要施工程序:

1:

3水泥砂浆→机制小方砖。

2.4.1测量放样

沥青混合材料摊铺前,应进行路线导线点及高程点的复测与恢复,由测量人员对路面中心线段中线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并测量出高程。

其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下面层高程采用挂钢丝绳法进行控制。

即在道路边缘每10m设一对基准桩,超高及弯道路段每5m设一对基准桩。

用水准仪按道路设计纵坡及横坡计算各测点高程,根据施工余量下返测设高程,在基准桩上挂上钢丝绳,用倒链紧固至钢丝绳无下垂挠度。

用钢丝绳高度作为控制摊铺厚度的依据。

在距道路中心线1m处划导引线,作为摊铺机行进的依据。

中面层、上面层摊铺采用雪橇法控制高程。

主要采用配有高级自动均衡器的托式浮动梁自动找平,以保证路面的摊铺厚度平整度及设计高程。

2.4.3沥青砼施工方案

2.4.3.1测量放样

a、恢复路基中心线和边线,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10-15m设一桩,桩采用十字指示桩,以利于挂线摊铺。

b、水准测量,根据设计资料经水准测量后在桩上示出路面设计标高,标高要测得快、准,因高程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摊铺质量。

c、挂钢丝(挂线前应将放设的桩加密成5m间距,挂线桩所连成的线形,应与路中线平行,钢丝拉力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并随时检查,以防下垂,每段钢丝的长度控制在200-400m。

2.4.3.2机械准备

拟配备二台ABG423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在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前一个月运至现场,进行用前检查、维修、保养和试运行,确保各种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施工。

2.4.3.3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采用商品成品料,由拌和站自卸车运输至现场,运输车的数量根据运距情况适当增减。

a、运输车装料前必须清洗干净,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

水=1:

3),不能有余液积聚在箱底。

b、自卸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漏料,造成混合料浪费和污染路面。

c、自卸车在自动卸料装料后,要用蓬布覆盖,装运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应经地磅过称,同时测定其温度,运往施工现场。

另外要备有适宜的防雨用具。

d、倒车卸料时,一定要避免汽车撞击摊铺机。

e、运输车在返回途中,料斗一定要放平,以免发生事故和残料外漏,污染路面。

f、运至摊铺现场的温度大于120℃,并安排专人检测车箱内以及摊铺时的温度。

2.4.3.4混合料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为:

摊铺机就位→运料车卸料→螺旋输送器送料→高强夯夯实。

a.摊铺机就位应以测量标高为基准,将熨平板置于地木垫上,木垫厚度为混合料压实厚度乘以试验所得虚辅系数。

调整纵、横向控制器,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预热熨平板,使之与混合料温度一致,伸开传感器,搭在基准线。

b.专人指挥运料车徐徐倒车,当起距摊铺机料斗前10~30cm时停下,并用手闸制动,由摊铺机向前顶住汽车,汽车向前移动时开始起斗卸料。

此时应避免自卸车冲撞摊铺机或将沥青混合料落在摊铺机前方。

c.运料车卸料后,摊铺机的螺旋输送器向两侧输料,摊铺机开始向前运行。

摊铺机前进速度应避免过快或过缓,影响摊铺质量,一般以1.5~4m/min为宜。

摊铺机运行过程应尽量避免停机,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输车辆,以有10辆装满沥青混合料的重车为宜。

d.摊铺机作业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两侧的料位器和传感器,以免出现输料过量和传感器从钢丝上滑落的情况。

经常核对熨平板构成作业角的误差,检查熨平板水准气泡和横坡控制器的显示是否一致,并进行调整。

摊铺过程中,尽可能不收摊铺机料仓的两侧翼板,以防摊铺完的油面表面出现离析现象。

同时,不断随时检查摊铺层的厚度、宽度、高程及坡度,发现问题即使和机驾造作人员配合调整。

如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局部地方时,可用人工进行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仔细修补,同已铺混合料顺接,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

如缺陷严重,则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施工工艺。

e.摊铺机不能摊铺到位的部分(如道口渐变段),应配备人工和机具,用人工摊铺,和主体平面顺接。

2.4.3.5混合料的碾压与成型

沥青混合料碾压,严格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进行碾压,派专人设置好阶段的标志,设1人专门量测摊铺完混和料的温度,及时指挥压路机作业,以保证各阶段的碾压温度,防止高温碾压引起混合料纵向推移,和低温碾压出现裂纹或不能有效的消除轮迹。

要把握合理的碾压长度和压路机的行走速度。

初压:

用双钢轮静力压路机碾压。

压路机主动轮朝向摊铺机,紧跟其后作业。

从路面横坡低处向高度处碾压,原幅去原幅回,错轮碾压每次叠轮20-30cm,压路机停机或错轮应在低于70℃的路段上(路边设置标记)。

初压宜在混合料135℃时开始,不低于110℃以前完成。

碾压距离控制在50-70m。

复压:

采用18-20t轮胎压路机每次重叠1/2-1/3碾压4-6遍,其程序同初压。

复压在110℃时开始,90℃以前结束,碾压距离可控制在50-70m。

终压:

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用双驱双振钢轮或双钢轮静力压路机碾压2遍以上,直至消除轮迹。

终压一般在混合料90℃以前开始,在混合料不低于80℃前完成。

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在碾压区段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中途停留、变速或突然刹车。

初、复压的掉头位置要呈梯形分布,并要错开1m以上,压路机必须停在待铺的路段上。

对压路机碾压不到之处,进行人工热夯处理。

2.4.3.6接缝处理

横缝:

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将热混合料进行人工摊铺,待下次施工时用切割机将撒砂的部分沿垂直路线方向切割整齐并取走,然后在端部涂上粘层沥青,用热混合料或用摊铺机自备加热系统将接缝处加热后继续摊铺,不得在接头有水或潮湿的情况下铺筑混合料,并用3m直尺检查其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需清除,将双钢轮压路机横向碾压做到紧密粘结。

充分压实,连接平顺,上下层横缝应错开1-2m以上。

纵缝:

因本工程我们拟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全幅摊铺,不存在纵缝。

但两台摊铺机停止工作时,应在同一断面上结束,对在不得不留纵缝情况下,认真操作并严格遵守以下几点:

a、纵缝同路中线平行,上下层错开1.5m以上,并不在行车道;

b、外侧边缘用挡板,或把标准厚度以外部分切除、切齐;

c、下次摊铺时先用热混合料把边缘部分覆盖预热,然后将这部分混合料取走,再摊铺混合料,统一碾压密实。

2.4.3.7其他

a、沥青混合料待完全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时压实,方可开放交通;

b、考虑到本工程合同工期安排在雨季,施工中应注意当地气象预报,备好防雨用具。

当遇雨时,停止摊铺,并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c、及时按现行颁布执行的《公路工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检,对不合格部分及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

d、施工中各种资料应准确记录、填报并存档,在交工前按甲方要求格式及时整理出竣工资料。

2.5人行道布置工程

2.5.1人行道铺装面层采用C28砼机制小方砖,规格:

245X245X50mm,防滑性能良好。

2.5.2步砖间隙4mm,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5.3人行道布砖所用石料先铺实验段,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大面积使用。

2.5.43cm厚1:

3水泥砂浆。

2.5.5人行道路床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0%,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不小于90%,人行道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必须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

2.6道路施工的其它注意事项:

2.6.1施工前应该复核道路高程和控制点坐标,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2.6.2施工起点处注意与正施工路段的顺接,交叉口平面、竖向根据建设情况及时调整。

2.6.3道路施工过程中,遇到检查井需采用井口加固措施。

二、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污水工程:

污水管管材为双壁波纹管,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管基为砂砾石基础,基础支撑角180º;埋深较大时为360º,检查井采用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并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座。

雨水工程:

雨水管管材为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接口为橡胶圈接口。

1、管道工程

1.1基槽开挖

1.1.1降水设置

做管基遇地下水、流沙时应采用井点降水。

根据现场抽水试验,基坑开挖要求基坑内地下水位降低1-4米,根据含水层性质、降深及现场施工条件,采用坑内管井井点降水,同时开挖明沟降水。

a.井点的平面布置为双排井点,并点管至坑壁不小于1.0m,防局部发生漏气。

高程布置,根据井点的埋设深度H(不包括滤管)。

H≥H1+h+IL(m)

H1——井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

h——基坑中心处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一般为0.5—1.0m;

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井点1/10;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b.井点管采用水冲法埋没,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先将高压水泵,利用高压胶管与孔连接,冲孔管与起重设备吊起,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利用高压水(1.8N/mm2),又经主冲孔管头部的喷水小孔,以急速的射流冲刷洗土壤,同时使冲孔管上下左右转动,边冲边下沉,从而逐渐在土中形成孔洞,井孔形成后,拔出冲孔管,立即插入井点管,并及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滤层,以防止孔壁塌土。

c.井点降水要连续抽水,抽水过程中,应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以控制水量,使抽吸排水保持均匀,抽水要“先大后小,先混后清”,真空泵的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工作情况是否良好的尺寸,必须经常检查并采取措施,在抽水过程中,还应检查有无堵塞“死井”(工作正常的井管,用手探摸时,应用冬暖夏凉的感觉)死井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拔出重埋。

1.1.2基槽开挖

本工程基坑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

沟槽开挖按设计位置和标高开挖,开挖至槽底时,预留一定深度待管道安装前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预留深度不小于0.15m。

对于软弱管基地段,采取深挖至自然土为止,超挖部分用碎石回填,并整平夯实,最大粒径小于32mm的碎石。

如遇有水沟、水塘时,应清除淤泥,置换好土,分层夯实后再做管基。

做管基遇地下水、流沙时应采用井点降水。

1.2.1沟槽开挖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

a.开挖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会同业主、设计及其它有关单位共同核对有关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资料,必要时开挖深坑核实,并确定开挖方法等。

b.已经超挖或松动部分的基底,应将其松动部分清除,重新处理。

c.任何土质基槽,挖至标高后,均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

d.一般土质基槽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保留不小于0.15m一层,待管道安装施工前,再人工突击挖除并迅速检验。

e.当基槽边缘需堆置土方时,或沿基槽边移动运输工具时,应留有护道,其宽度不得小于1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对于上部动载过大时,护道还应适当加宽。

f.基槽开挖后,应对天然基底进行检验,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如基底土质及地层情况不符合设计要求时,须与设计人员洽商确定处理方法。

g.在开挖沟槽时,应在沟槽施工两端设立警告标志,沟槽边侧设护栏夜间悬挂红灯,红灯间距约为30m/对。

e.施工中遇管线冲突,按规划管位进行调整,遇未知隐藏管线及文物等,及时通知其产权所属单位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保护。

1.2管道基础

采用砂砾石基础,支承角为180°,埋深较大时为360°。

1.3下管

1.3.1下管前的沟槽检查

下管前应对沟槽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进行检查,合格后才可下管。

1.3.2管材检验

铺设管道前对管材、管件、橡胶圈等重新作一次检查,必须有合格证书,且批量、批号相符。

管的外形及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3.3管材吊运与下管

管材在吊运及放入沟内时,应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

1.4管道安装

1.4.1管道安装程序

管道的铺设程序:

沟槽、管材检验合格→下管→对口连接→上胶圈→部分回填→水压试验合格→全部回填。

1.4.2安装注意事项

a.下管前对基坑进行检查,清除预留的土层及杂物等,复核沟槽挖深、坡度是否符合标准,槽底是否平整。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b.管子安装后不得移动,将管底两侧均匀回填土砂并夯实,或用垫块等将管子固定。

1.5 管道试压

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试压,不同于其他给水管道,必须先进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强度试验,并以漏水量来判断强度试验结果。

1.5.1注水浸泡

开始先缓慢地向试压管道中注水,同时排出管道内的空气。

管道充满水后,在无压情况下至少保持12小时。

1.5.2升压

a.开始水压试验时,应逐步升压,每次升压以0.2Mpa为宜,每次升压后,检查没有问题,再继续升压。

b.升压接近试验压力时,稳定一段时间检查,排气彻底干净,然后升至试验压力1Mpa。

1.5.3水压强度试验

1.5.3.1强度试验

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持恒压10min经对接口、管身检查无破损及漏水现象(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强度试验即为合格。

1.5.3.2落压试验

对于≤400mm的管道,进行落压试验,可不测定渗水量。

在试验压力下,10min降压不大于0.05Mpa时,不测定渗水量,即认为合格。

1.5.4水压严密性试验

本工程采用放水法测定渗水量。

管道充水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开始进行试验。

渗水量不超过规定,即合格,用放水法测定渗水量按以下程序进行。

a.逐步加压:

每次升压以0.2Mpa为宜,每次升压后全面检查,没有问题时,继续升压。

b.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关闭进水截门,停止加压,记录降至0.1Mpa所需的时间。

c.打开进水截门再将水压重新升至试验压力,停止加压并打开放水截门放水至量水容器,降至0.1Mpa为止,记录所需时间。

d.根据试压段的长度,和上述时间及放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渗水量。

q=[W/(T1-T2)]×1000/L

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kM);

W——T2时间内放出的水量(L);

T1——从试验压力下降0.1Mpa所经过的时间(min);

T2——放水时,从试验压力下降0.1Mpa所经过的时间(min);

L——试验段的长度(m)。

1.6基槽回填

采用分层两侧对称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到管顶以上70厘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

沟槽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

1.6.1沟槽回填部位划分

回填时,自基础至管中(管顶)范围为粗砂,管中(管顶)到管顶以上0.4m范围内6%灰土,对称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20厘米,管顶以上40厘米范围内不得用夯实机具夯实。

回填粗砂或石灰土的密实度,管底到管顶范围内不小于95%,管顶40厘米以上按道路或场地平整要求,机动车道下用6%石灰土、人行道和绿化带下用素土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20厘米。

对不同的部位应有不同要求,以达到既保护管道安全又满足上部承受动、静荷载;既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管道安全又保证上部修路、放行后的安全。

1.6.2回填土注意事项

a.管道工程必须在隐蔽验收合格后及时回填。

b.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行。

c.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夯实,以防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