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步练习题 文档.docx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步练习题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步练习题 文档.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步练习题文档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2.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关于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是()
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
4.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
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建立()的社会
A.自由平等B.公平分配C.合乎人性D.共产主义
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阅读经典著作B.进行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D.独立思考
7.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
C.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广泛传播
4.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是指()
A.地理学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四、论试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时间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
5.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无限性和绝对性B.有限性和特殊性
C.广延性和伸张性D.持续性和顺序性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原因和结果互相作用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7.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A.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C.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D.事物的质是基本不变的,事物的量是经常变化的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期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1.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式,首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去的的成绩是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
这在哲学上坚持了()的观点
A.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
12.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体现了()的统一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术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4.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
15.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A.主观性和个别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
C.稳定性和不变性D.客观性和普遍性
16.“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观点
A.辩证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7.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
C.研究历史资料D.参加社会实践
18.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B.先进分子的要求
C.客观存在的事实D.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C.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的有()
A.认真看书学习B.物质生产实践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科学实验活动
3.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的有()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D.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6.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
A.庸俗唯物主义B.庸俗进化论
C.冒险主义D.主观主义
7.下列说法中正确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日出于东而落于西B.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C.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有()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B.形式对内容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C.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D.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
11.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能创造客观世界
D.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12.人类意识具有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
A.创造自然规律B.创造宇宙万物
C.反映客观世界D.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13.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的有()
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平利条件
D.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三、简答题
1.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
2.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3.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简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5.简述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6.简述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述列宁对物质的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3.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和综合D.总结和概括
3.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
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5.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D.概念——判断——推理
6.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承认真理的()是一致的
A.相对性B.全面性C.具体性D.绝对性
7.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相符合
A.已有的理论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的活动
A.客观的物质性B.主观见之于客观
C.具有自觉能动性D.具有社会历史性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真理具有()
A.绝对性B.客观性C.相对性D.全面性
10.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1.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真理的()
A.客观性B.相对性C.全面性D.具体性
12.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真理()
A.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B.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既是正确的又包含某些错误D.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
1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A.客观性B.全面性C.具体性D.稳定性
1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实践标准()
A.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B.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15.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的是认识主体具有()
A.自然的物质基础B.社会性C.历史性D.能动性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B.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4.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5.真理具有绝对性。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的有()
A.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B.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
C.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价值的表现的有()
A.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B.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C.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D.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
8.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2.简述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
3.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
4.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辨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2.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社会意识是社会的()
A.政治生活过程B.教育活动过程C.精神生活过程D.普遍交往过程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D.思维与存在
4.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的分工协作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A.政治与经济B.理论与实践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遵循了()的原理
A.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B.生产力具有加速发展趋势
C.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个人和群众的矛盾C.社会基本矛盾D.革命和改革
8.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不同地位
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
C.取得劳动产品的不同方式
D.对生产资科的不同关系
9.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B.用特权侵吞公社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级分化
10.人的本质在于人的()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思想品德D.文化素质
11.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经济利益D.人的价值追求
1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种观点是说人民群众()
A.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B.不是历史活动的主题
C.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吗D.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有()
A.人口密度的大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增长的快慢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人口状况的优劣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的有()
A.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
B.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3.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社会关系因素D.渗透性因索
4.下列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5.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正确方法有()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彻底改变基本经济制度
C.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D.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6.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
A.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D.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
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A.社会革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深刻的根源
B.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C.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D.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有()
A.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B.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C.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D.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9.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的有()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有()
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简述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2.试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2、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
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
C.最多劳动时间D.最少劳动时间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一般不包括()
A.生存资料B.生产资料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D.教育培训费用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
A.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B.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6、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的过程
A.物质财富创造B.价值形成
C.价值增值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
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而实现的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8、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
10、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的增大为前提
A.社会总资本B.生产资本C.流通资本D.不变资本
11、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
1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自然分工B.劳动分工C.社会分工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
3、剩余价值是()
A.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B.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D.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4、决定剩余价值率的因素是()
A.剩余价值量B.可变资本量
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
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竞争的压力C.垄断的需要D.市场经济的要求
6、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的()
A.人生观B.价值观C.道德观D.思维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客观要求
2、简述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后果
四、论述题
1、试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A.生产阶段B.流通阶段C.购买阶段D.销售阶段
2、资本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
A.相对过剩B.相对过剩C.相对短缺D.绝对短缺
4、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在生产的周期顺序是()
A.萧条-危机-高涨-复苏B.复苏-高涨-萧条-危机
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D.高涨-萧条-危机-复苏
5、能够划分国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
A.商品资本B.商业资本C.生产资本D.货币资本
6、商业资本执行的是()的职能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
7、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A.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
B.银行资本自身所带来的收入
C.银行职工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8、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C.银行利润的来源D.借贷资本的报酬
9、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A.二者相等B.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