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0992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 考试答案整理.docx

中国古代史考试答案整理

《中国古代史》(大一上)

名词解释:

1、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亲疏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表现为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它的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兄权,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它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此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以始祖的嫡长子一系的嫡系世代相承为大宗,其余各代庶子为小宗。

庶子各在本支为大宗,其嫡子、庶子又分别为本支的大宗、小宗。

如此推衍传继,嫡永为大宗,庶永为小宗,构成一个庞大的宗支网,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

2、五常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在这里仁是本,礼是末,义则连通两者,智与信则要建立在前三者的基础上。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信,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3、隋唐科举制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唐代是科举制逐渐完备的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内容以儒家《五经》为主。

4、名田制

名田制是秦汉时期以军功爵制为基础的,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制定的有关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制度。

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在按户籍计口授田(此所谓名田制的由来)的同时,又按军功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和不同数量的土地。

名田制开了土地私有之先河,然而土地私有制不可避免的矛盾-----土地兼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大量进行开始显现,并最终成为一股浪潮开始冲击名田制。

5、王田私属制

王田私属是王莽改制时以诏令形式规定的对全国耕地和奴婢所加的名称。

王田私属制是王莽为了解决西汉末期土地的高度集中和自耕农大量沦为奴婢与流民这一主要社会问题而实行的制度,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王莽改制的核心内容。

意在缓和土地兼并和防止农民奴隶化。

6、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由三国时魏国尚书令陈群提出,曹丕认可,颁布实施,西晋时期成为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南北朝时有所变化,直到隋朝科举制实施乃废,共经历了400年之久。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州郡中正官负责考核本州郡士人的德行、才能、门第等,按九个等级确定士人品与状,报送中央备案,作为选拔官吏的参考。

这个制度开始时确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但后来逐渐蜕变为世族门阀培植自己势力的工具。

△三省六部制: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简答题:

1、汉武帝的经济措施:

▶原因与背景: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财政政策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都具有紧密的联系,是当时环境下的产物。

1、政治形势:

汉武帝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形势,对内各地的诸侯王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阻碍,对外来说一直存在的匈奴势力威胁着汉朝的边疆。

可以说汉武帝在此时面临着严峻的对内对外的政治形势,为了平定内外的困境而展开的战争成为了汉武帝展开经济改革的重要原因。

2、经济形势: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形式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汉初的修养生息政策为汉朝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为汉武帝后来的集中社会财富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经济基础;其次,汉武帝时期汉朝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最后,汉武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了小农经济,而豪绅巨贾的出现产生了严重的土地兼并和垄断。

3、社会形势:

汉武帝时期社会形势的尖锐主要是有地方豪绅与巨贾造成的,汉武帝时期的富商大贾制造出不少社会问题,他们兼并土地、经营高利贷、扰乱市场,使“黎民重困”,从而造成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尖税矛盾。

正是上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原因最终促使了汉武帝采取了从藏富于民向取富于民的经济者政策的转变,利用重税以及工商业国营等措施来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具体措施:

1、算缗、告缗和不告缗令。

算缗亦称“算缗(mín)钱”。

是汉代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一种赋税。

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缗钱”为货币和计税单位——1缗为1贯,1贯为1000钱,一算为120钱。

2、均输,就是国家在全国各地设均输官,把各地应上交朝廷的贡物,按照该地的市价,折合成当地所生产的、价格低廉的土产品,交与均输官,运往京城或缺乏这种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

它是一种官营运输制度。

3、平准,即在京师设立平准官,以各地输送的物品和工官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当某种商品价格涨贵时,就平价抛售,反之跌价时,就大量收买,“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由于均输平准的官吏尽是些“入粟补官”者,他们为了获暴利,通常按低价折物,官府获利甚多,均输当年,就使得财政大增。

均输平准的官吏与豪民商贾勾结,这种没有监督机制下的均输平准,久而久之就流于形式,变成了贪官奸商一体操纵运输及商品流通市场,导致小农经济加速破坏,农民被迫流亡。

4、盐铁官营。

汉武帝实行的财经政策。

西汉初年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

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盐官营的办法是:

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5、整顿币制。

汉武帝时期币制的稳定经过相当长的实践过程。

反复变动币制,一是国家急需用钱,二是允许郡县铸钱。

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在元鼎二年将铸币权收回中央,由上林三官制钱,不仅严禁民间盗铸,而且也不允许地方政府、郡国制钱。

同时提高铸造质量,使仿制较为困难。

西汉币制终于稳定在五铢钱,并一直沿用到南北朝时期。

这对于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财富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这个阶段的敛财政策之所以比较成功,效应巨大,币制整顿成功是其关键。

6、酒榷专卖。

酒类专卖,始于武帝,这个主意是少府出的,他提出要另辟财源,可见他感到皇室费用不足,但打的旗号却是“以赡边”。

酒类专卖政府如此买卖,那么全国总计应当是一笔相当巨大的收入,支付边防应该有余,但此时并无大的战争。

7、卖爵、卖官与赎罪。

汉武帝时期财政困境不仅仅是抗击匈奴,还有其生活上穷奢极欲,广修宫殿苑囿,耗费了惊人的财富。

汉武帝极为迷信鬼神,为求长生不死之药,盲目花费了大量的钱财。

因财政时常出现困难,卖爵、卖官与赎罪制度就作为一种解决财政困难的应急措施被采用。

卖爵、卖官、赎罪制总的趋势是在发展和扩大之中,这也与财政危机的出现有密切关系的。

▶汉武帝经济改革的目的:

1、敛财以抗击匈奴。

2、弱民,防范地方势力与割据势力。

▶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是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的最直接的效果,也是汉武帝经济政策最直接的目的。

2、极大的支持了汉武帝的军事政治和社会行动:

丰富的财政收入为汉武帝的战争提供了资金,保卫扩宽了汉朝的边疆,稳定内部的局势,同时汉武帝还利用充足的财政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大兴水利工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3、打击了巨贾豪绅,稳定了市场秩序,遏制了土地兼并:

汉武帝的盐铁酒专营以及针对富人的财产税等都极大的打击了豪商,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问题。

4、打击了地方豪强,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武帝通过盐铁中央专营直接打击了地方豪强,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再与国家政权抗衡,从而巩固了汉王朝的统治。

削弱了地方势力,增强了中央实力,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5、为后世政府的经济改革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开创了封建社会官营工商业传统。

从此,官营工商业在中国封建工商业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经济特点。

消极影响:

1、培植出了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体的统治集团及社会阶层。

汉武帝在选拔官吏上,特别是高级官吏上有一条非常明确的标准,即凡是支持他内兴功作,处事四夷国策而又能为他敛财的人,不管此人过去是作什么的,必定委以高官,授以厚禄。

如此,造成高级官员无人再敢对敛财政策有任何非议,“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这样就无法避免敛财政策的负面影响。

中下级吏员官僚则通过“入粟补官”,“入财者得补郎”,使得官员成分杂乱,导致吏治腐败。

汉武帝的敛财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确实打击了部分“不佐国家之急”的大商人,但是却扶植出这样一批更贪婪的官商阶层,从这个阶层中将要滋生出更大的豪强地主兼官僚,后来的历史发展证实这一点。

西汉后期的豪族皆出自公卿,他们对百姓的压榨是极其残酷的。

可悲的是,自汉武帝始,历朝历代都承继了这官商一体的传统,由此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商业永远附属于官僚集团的状态。

2、造成对生产力的破坏。

最突出的例子当推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除了可以给政府带来丰富的财源外,便是百害无一利。

由于是官商,独家垄断,没有竞争,则必然造成盐铁生产中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不问社会实际需求而品种单一,而且是质次价高。

同时大规模的冶铁,又不讲成本核算,不改进技术,只是一味向自然索取,必然加速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3、导致西汉流民增加。

盐铁官营之前,大盐铁商人所雇佣的劳力多是破产农民。

现在官营,所使用的劳力是卒、徒,受饥的农户不能成为劳力还要上缴各种赋税口算,不堪劳苦必然逃亡,逃亡后又没有出路。

若官营冶铁也以收留破产流亡农民为主,则就会减少流民,保护农业生产力。

这种征发徭役以支持官营冶铁业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

均输平准结果是:

这种没有监督机制下的均输平准,久而久之就流于形式,变成了贪官奸商一体操纵运输及商品流通市场,导致小农经济加速破坏,农民被迫流亡。

4、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以敛财为原则的法律标准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正常商业萎缩,奸商横行,罪犯霸道。

告缗造成影响百业的生产,造成人们宁肯吃光喝光也不进行再生产,实在是始料所不及的。

小商小贩也要停业,造成商业的萎缩。

这时候作为决策者本该调整告缗令,但是汉武帝却走向另一个极端。

“入粟不告缗”,“养马输边除告缗。

”这就完全是以敛财为原则,而不是鼓励正常发展商业及生产的政策了。

在根本上扰乱了商业秩序,奸商大行其道,而守法的商户则大受损失。

5、造成社会整体经济衰竭。

在西汉,铸铁、冶铁、煮盐、制酒是最赚钱的行业,为了敛财,汉武帝把这些行业统统收归国有,进行垄断经营。

但是在国营之下,这些产业皆不断萎缩和变异,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二、门阀制度(怎么形成?

怎么衰落?

特点、影响?

▶门阀的概念: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东晋门阀政治的代表家族: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门阀制度的形成与衰落:

一、萌芽时期:

东汉

二、初步形成时期:

曹魏、西晋由风气向制度转变,特点:

官品决定人品和门第高下

三、鼎盛时期:

东晋、南北朝前期特点:

1、门品决定官品2、户籍上的士庶界限,一般说不再是以九品官品之有无,而是由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低来划分3、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

四、衰落时期:

南北朝后期士族在官吏选拔与任用上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削弱,寒人或庶人在官员中比重增加。

结果士庶界限难以坚持,清浊之分逐渐淡化以至消失。

随后门品失去了意义。

至隋,九品中正制亦被废除。

特点:

1、这一门阀制度,是魏孝文帝借鉴东晋和南朝前期长期采用的门阀制度,在北方五胡十六国和北朝前期不很完备的门阀制度基础上,用诏令形式在全国范围推行的。

2、这一门阀制度适用的对象,不但有汉族,而且有鲜卑族。

3、北朝后期在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鲜卑贵族,在重视官位、权势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军功。

4、北朝后期,由于门阀制度不够发展,通过考试用人、取士,范围也比南朝要宽。

▶在魏晋南北朝出现并持续存在门阀制度的原因:

1、大土地所有制、封建大家族与宗族、以及儒学三者相结合之统一体,其形成与发展,是门阀制度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前提。

2、战乱,统一帝国瓦解与分裂,新皇朝力求三结合统一体,特别是世家大族大力支持,是门阀制度加速形成的决定因素。

3、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制度的形成,在形式方面的影响。

▶门阀制度的影响: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1、经济上,门阀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门阀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2、民族关系上,门阀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思想、科技文化上,门阀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消极作用:

门阀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门阀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门阀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社会进行了层次壁垒之分,门阀垄断了那时期所有仕途路径,朝堂之上显现门阀与天子叫板之像,是一种反中央集权,分化帝王权利的格局,农商世代无从仕之途,军事力量也为府兵,也就基本上是门阀自有武装力量,不是国有。

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概念: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贞观之治的治绩

唐太宗在位23年,励精图治,对内则整顿国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对外则击败北方强权东突厥,扩大了唐帝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响。

以下分述贞观之治在各方面的治绩:

1.亡隋为戒2.君主贤明3.贤臣辅国4.吏治清明5.平定四夷

政治方面:

1、用人唯才(选用人才任贤方面)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後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材济济。

2、从谏如流(纳谏方面)太宗以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後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臣下直谏。

朝中以魏徵最能犯颜直谏,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纳,又如王珪、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

3、完善吏治(吏治方面)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

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时政治清明。

4、完善制度(制度方面)唐太宗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於完善。

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

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经济方面:

6、薄赋尚俭。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徵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7、救灾恤贫。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唐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

唐初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即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

文教方面:

8、设馆兴学。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即位後更在京设弘文馆,徵集图书二万余卷;同时重建地方州县学校,扩充京师国子监,延聘名儒出任学官,生员多至万人,并接受新罗、吐蕃、日本等的君长皆派子弟来华求学,由是时文教生员背景多元,复兴卓然有成。

文学馆复原图

9、撰经修史。

命孔颖达等人修定《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又置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朝国史,开官修历史的风气。

武功方面

10、平定四方。

太宗对外武功成就显赫,曾多次对外用兵,先後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帝国声威远播,加上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

▶贞观之治的影响:

文治方面:

1、奠定国基(对当世影响)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对後世影响)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政风沿袭(对後世影响)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

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对当世影响)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5、文化广播(对当世影响)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大兴国学,又下诏修诸经正义及史籍,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广播四方。

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

6、民族混成(对当世/後世影响)唐太宗武功显赫,却少有鄙视边族,故东亚各民族逐渐混入,唐代名将和大臣,不少为同化了的外国人,原属鲜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长孙氏等,在太宗时已不被视为外国人。

武功方面:

7、声威远播(对当世影响)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为「天可汗」,并筑「参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进贡。

8、领土扩大(对当世影响)唐代此时版图辽阔,超汉宣帝在位时,至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唐朝疆域

9、中外文流(对当世影响)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焉耆,贞观十九年(645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征高句丽,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两路得以通行无阻,对外交通及贸易遂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历史原因:

1、隋唐更替,其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开创了大运河以及科举,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但这些却促成了贞观之治的产生。

开创大运河,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3、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1、吸取隋亡的教训;2、任贤纳谏,整顿吏治;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4、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治国措施:

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

2、减轻刑罚,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

3、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5、实习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1、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4、大臣要廉洁奉公

▶治世景象:

1、社会秩序空前安定2、空前开放的国界3、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4、分权制度的初步尝试5、高度发达的商业

4、外戚与宦官专权

▶什么是外戚?

亦称“外家”、“”戚畹。

指帝王的母族、妻族。

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摄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汉末的王莽与建立隋朝的杨坚等。

▶两汉外戚争权的起源

1、皇权的高度集中。

专制制度的完备,使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成为一切权力的化身,觊觎权力的人,都力图挟持皇帝。

外戚由于接近皇帝,利用皇帝幼弱,易于掌握朝政。

2、东汉君主大都短寿。

东汉君主大都年幼继位,并多夭折。

政权逐渐旁落造成外戚争权的机会。

3、母后临朝外戚得势皇帝幼小,只好由太后临朝。

太后又多引外戚辅助,以致造成外戚专权,计东汉一代,有思维皇帝是自外迎立的。

而临朝太后亦多达六人。

4、豪强地主势力的壮大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外戚宦官专权的阶级基础。

豪强地主的势力到东汉中期更为发展。

他们在经济上抢占土地,争夺人口,就必然在政治上争夺权力。

▶东汉时期,出现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局面的原因?

1、是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2、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外戚宦官专权的阶级基础。

3、东汉从中期的和帝开始,皇帝多数夭折,往往是幼主继位,母后临朝。

东汉中后期的十一个皇帝继位时的年龄情况是:

由于皇帝大多夭亡,太子年幼继位,于是,就出现了母后临朝,垂廉听政的情况。

 

▶外戚专政的影响?

1、朝纲不振,政治腐败,东汉外戚、宦官长期斗争,党锢祸兴,引致国政日非,朝纲萎靡。

2、外戚、宦官相争,朝廷中的士大夫不附外戚则附宦官,互相倾扎,彼此构陷,使得人才摧折,直接导致党锢之祸,终亡汉室。

3、外戚专政是,以婚亲关系为准则,充任州郡守长,于是贪墨之风从中央三步全国。

4、外戚集团过于强大,直接威胁皇权

▶外戚、宦官专权的制度基础:

尚书台。

贯穿于中国官僚制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就是要解决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东汉建立后,刘秀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加强皇权。

《后汉书·仲长统传》说: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窍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