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0709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第26讲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课标提示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列强武装干涉,妄图推翻苏维埃政权。

(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形势。

(3)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非常措施。

2.内容

(1)农业:

余粮征集制。

(2)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3)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

(1)积极: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

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知识点二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经济困难:

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企业的生产。

(2)政治危机: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频繁发生暴动。

2.目的:

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内容

(1)农业方面: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方面: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方面:

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

(1)理论上:

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2)实践上:

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思考应用』

列宁说:

“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

”为此列宁采取了哪一项措施?

提示: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

知识点三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确立过程

(1)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3)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

2.表现(特点)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

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

(2)消极

①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逐渐僵化,阻碍经济的发展。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该体制。

『思考应用』

斯大林曾说: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提示:

苏联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将农业的大量积累抽出投入到工业中,从而解决工业化资金的。

考向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

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史料二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1.史料一中“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可推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

2.史料二中“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向国家缴纳……实物税”“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使国家控制了……‘制高点’”可推知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

1.据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

提示: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根据史料二概括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提示:

前提:

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后退一步: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

前进两步:

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摘自2015年天津高考T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活动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

提示: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恢复资本主义和外国投资经营企业;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

[史论归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①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②目的: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③内容: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④作用:

巩固了政权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公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命题分析]

方法1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点和作用角度命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它排斥商品贸易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运转,虽有积极作用,但其消极性也不容忽视。

解题时主要结合苏俄的国际国内形势来辩证分析和认识。

方法2 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角度命题。

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市场和货币经济发展经济。

解题时一般需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方法3 综合链接角度考查对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都是为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而实行的一种举措,具有相似性与不同点。

高考命题注意运用材料,考查二者的差异及相似性,复习备考时,应注意结合所学史实,多角度比较分析。

1.(2015·广东文综,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 1920年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商品贸易,实行工业国有化,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

“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做法,B项错误;“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斯大林时期出现的,D项错误。

答案 C

2.(2013·课标全国Ⅰ,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选择B项。

答案 B

考向二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史料二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

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

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

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三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的崛起》

1.史料一中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注意其中的备注信息:

“‘一五’时期农业产值为负增长”,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史料二第一句可知集体农庄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由第二句可知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由第三、四、五句可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

3.史料三中“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和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的现象,可推知苏联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再生产力的发展。

1.据史料一、史料二,阐述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如何?

提示:

角色:

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其提供资金积累。

结果:

使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徘徊不前。

2.据上述史料,归纳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提示:

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摘自2012年广东高考T22)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提炼该学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提示:

认为斯大林模式虽有不足但也有合理之处。

合理之处:

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不足: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效率,浪费了资源。

[史论归纳]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特点、评价及启示

(1)特点

①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

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评价

①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斯大林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②它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它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经济管理过死过严。

④它造成了诸多严重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渐突出,成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3)启示

①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③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命题分析]

方法1 从斯大林模式的内涵角度命题。

苏联的社会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等都是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命题时经常考查背景、内容、特点和评价。

解题时要全面获取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方法2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

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其后期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如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这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解题时注意结合相关史实及历史教训分析。

方法3 从综合链接角度考查中美苏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世界现代史上三种现代化模式,三者之间互有借鉴。

解题时需立足不同的国情,进行多角度分析。

1.(2015·课标全国Ⅱ,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14·大纲全国,21)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不是改造经济基础,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B项,排除。

苏俄一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快”不准确,排除D项。

根据题干材料“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进行集体化改造。

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1.(2016·湖南怀化二模)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

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解析 题目中的“理想”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现实”是指苏联(俄)落后的经济状态。

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取消商品贸易,属于追随理想的实验;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部分恢复了资本主义,属于面对现实的实验;斯大林执政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重新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属于回归理想的实验,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15·吉林三模)1913年~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

年 份

1913

1922

1928

谷物播种面积

(百万公顷)

102

72

101

谷物收获量

86

56

73

马(百万头)

36

24

34

牛(百万头)

61

46

66

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解析 1921年~1928年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故C项正确。

A项是对图表内容的直接表述,而没有体现出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没有涉及分配土地的内容,故B项错误;苏联全盘推行集体农庄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图表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6·新疆乌鲁木齐二模)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

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国家工业化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解析 提取材料的信息“列宁”“资本家”“资产阶级专家”可以推断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来建设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目的是为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争取战争胜利并实现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要求消灭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利用“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都是在斯大林时期进行的,斯大林模式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消灭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故C、D项错误。

答案 B

4.(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比较,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B.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经济

C.都率先从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D.都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继承

解析 A项属于二者改革背景的共同点,但非根本共同点,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货币关系,部分发展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发展经济,都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是其根本共同点,故B项正确,C项属于二者改革方向的共同点,但非根本共同点,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后来被斯大林模式取代,没有得到继承,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5·河南洛阳二模)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

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

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

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

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解析 材料中“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异地流动”说明苏联希望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以支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生产,故B项正确。

限制农民自由流动属于经济手段,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是斯大林时期工业化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是限制农民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5·东北三省四市教研三模)1927年苏联粮食获得丰产,但国家收购到的粮食较前一年下降了1.28亿普特,导致该年苏联粮食出口量从1.53亿普特骤降到0.27亿普特,这对依靠粮食出口获得外汇从而购买设备建设工业的苏联来说是致命的。

为此苏联推行(  )

A.农业集体化B.余粮征集制

C.固定粮食税D.重工业优先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苏联在粮食获得丰产的前提下国家的收购却大大减少,出口量也大大减少,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故A项正确。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就被粮食税取代了,故B项错误;1921年苏联就开始推行固定的粮食税,不是在1927年之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中粮食问题,推行的措施是关于农业方面的,不是工业,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6·河南六市质检)1927年底苏共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个过渡应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私有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对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尚未最终决定

B.农业集体化全面推行

C.小农经济分散性不适应工业化要求

D.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解析 “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但没有明确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只是笼统地说“过渡应是逐步的”,故A项正确;1928年,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1929~1933年苏联政府大规模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年底”还没有开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个体私有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而没有涉及工业化要求,故C项错误;1929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不是“1927年”,故D项错误。

答案 A

8.(2015·江苏南京三模)学者叶书宗说: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中“明显地改变”的是(  )

A.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B.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

C.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解析 斯大林模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故C项正确。

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与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符,故A项错误;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与斯大林模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6·云南昆明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认为一个部门的新增投资,不仅会使该部门的收入增加,而且会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有关部门追加新投资获得新收入,致使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若干倍于最初那笔投资。

他进一步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与宏观调控经济的必要性,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并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以宏观指导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摘编自翟年祥《二十世纪30年代

中苏“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中、苏经济发展为例,评凯恩斯的观点。

(要求:

任选一个国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分析材料从中总结凯恩斯的观点,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从赞同和反对任一角度论证凯恩斯的观点即可。

答案 示例一

观点:

凯恩斯认为政府应扩大投资,加强经济干预与宏观指导,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态度:

赞同。

论证:

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植民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九一八事变后,为抗战做经济上的准备,开始集中国家经济力量,进行战略储备,这些都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宏观指导。

结果使国民经济有较大发展,并带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示例二

观点:

凯恩斯认为政府应扩大投资,加强经济干预与宏观指导,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态度:

不赞同。

论证:

苏联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政策,投资新建大量工矿企业,排斥市场调节,强调政府干预。

结果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缺乏活力;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