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讲学稿.docx
《陈涉世家讲学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讲学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涉世家讲学稿
济南12中九年级上语文讲学稿新授课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第21课陈涉世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仇豫萍审稿人: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文意;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掌握重点字词和重点句的翻译。
3、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分析陈胜、吴广形象,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4、理解使动、意动用法。
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固……”的意思,虚词“之、以、”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4、分析陈胜、吴广形象,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分析陈胜、吴广形象,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第4课时练习)
第一课时
【课文拾贝】
一、文学常识积累
要求:
查找有关资料(如课文注解等其他语文资料),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
提示:
本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它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
鲁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解题: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
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全文,记叙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斗争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本文要特别注意陈胜对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所作的分析,以增强对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的认识;对《史记》几个主要成就在文中的体现也要很好地把握,如:
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善于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生动,对历史资料注重剪裁取舍等等。
二、读一读,写一写,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辍()怅()鹄()適()度()数谏()
罾()忿恚()笞()稷()袒()
陈胜王()间令()乘()长吏()
【课内冲浪】
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一、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范读、齐读、分组读等。
二、结合课前收集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预习资料及课上朗读,整体把握文意:
1、文章脉络:
陈胜的远大抱负起义的谋划和舆论准备起义的发动和初期发展形势
2、复述课文:
(1)大泽乡起义的故事;
(2)陈胜的故事;(3)吴广的故事。
3、小组合作,讨论并翻译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
【经典涵咏】
1.把口译的内容落实下来:
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苟富贵:
太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发闾左谪戍渔阳:
屯大泽乡:
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
度已失期:
今亡亦死等死:
死国:
苦秦:
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楚人怜之:
诚以吾众:
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2.节奏:
辍耕之垄上(一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处)
发闾左谪戍渔阳(一处)天下苦秦久矣(一处)
上使外将兵(一处)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一处)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处)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处)
3.翻译重点句子:
⒈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⒉苟富贵,无相忘
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⒌天下苦秦久矣
⒍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4.几个问题
1.陈胜的鸿鹄之志具体指什么?
2.起义的背景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课外作业】背诵课文一、二段。
【课后记】
济南12中八年级下语文讲学稿新授课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陈涉世家》讲学稿第二课时
主备人:
仇豫萍审稿人:
【检查复习】检查背诵课文。
【课内冲浪】一、掌握文言知识,从“乃行卜——吴广为都尉”:
1、要求:
学生轮流进行;每人负责一句,先讲字词解释,再翻译整个句子。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固以怪之矣:
间令:
之次所旁丛祠中篝火:
狐鸣:
旦日:
往往语:
指目:
多为用者:
忿恚:
令辱之:
笞:
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借第令毋斩:
十六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从民欲: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2、词语解释。
(一)通假字
1.適:
2.唱3.以4.被
㈡古今异义
1.往往:
古—今—
2.亡:
古—今—
3怜:
古—今—
㈢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罾:
②篝:
③目:
④笞:
2.名词作状语
①法:
②丹:
③狐:
④功: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坚:
②锐:
4.意动用法
①苦:
②怪:
5.使动用法
①忿恚:
㈣一词多义
1.次①皆次当行:
②之次所旁丛祠中:
:
2.数①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数有功)
②珠可历历数也:
③卒数万人:
3书①与朱元思书:
②乃丹书帛曰:
③得鱼腹中书:
4.或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或以为死
今或闻无罪
或凭或立
③或置酒而招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遇其斥咄
或王命急宣
5.然①秦王怫然怒
欣然规往
杂然而前陈者
②然胡不已乎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志犹未已
然操遂能克绍
③虽然,受地于先王
然则北通巫峡
④吴广以为然
6.比①比至陈
②其两膝相比者
7.并①并杀两尉
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会①会天大雨
会宾客大宴
②与皆来会计事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③每有会意
6虚词其①百姓多闻其贤()②皆刑其长吏()
以①扶苏以数谏故()②或以为死()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④吴广以为然()⑤固以怪之矣()⑥以激怒其众()⑦祭以尉首()⑧杀之以应陈涉()
之①辍耕之()垄上②怅恨久之()复立楚国之社稷③然足下卜之鬼乎()④固以怪之矣()⑤又间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⑥令辱之()
而①佣者笑而应曰()夺而杀尉()②为坛而盟()
二1.陈胜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
①把写有“陈胜王”的字条放在鱼肚子里,概括为:
②晚上点上灯笼装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向士卒们喊:
“大楚复兴,陈胜称王。
”概括为:
2起义的发动过程
①并杀两尉
②召令徒属
③为坛而盟
【课外作业】翻译课文一、二段。
【课后记】
济南12中八年级下语文讲学稿新授课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陈涉世家》讲学稿第三课时
主备人:
仇豫萍审稿人:
【检查复习】
1默写:
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起义的根本原因“”起义的口号“”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有、;陈胜不信宿命,发出了“”的呼唤。
(课后习题一)
【课内冲浪】一、掌握文言知识,从“攻大泽乡——最后”
要求:
学生轮流进行;每人负责一句,先讲字词解释,再翻译整个句子。
卜者知其指意足下事皆成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尉果笞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从民欲也祭以尉首皆下之比至陈
二重点句子翻译:
⒈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6.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起义初期的形式——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声势浩大
“收、下”“车六七百乘…”
“守令皆不在”
3.陈胜的起义得到百姓响应
“杀之以应陈涉”
人物形象分析、评价。
1、填写陈涉到陈王的变化表
项目
起义前
起义中
称王后
情节
人物
外貌
语言
行为
性格特点
环境
结论一:
结论二:
2.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
体现了陈胜怎样的才能?
3.陈胜怎样发动起义?
体现了陈胜怎样的才能?
4.结合文章内容,评价陈涉的人物形象。
陈胜形象
1.少有大志
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⑵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⑶王侯将相宁种乎!
2.有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
从谋划起义时陈胜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策略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
3.有组织领导才能
1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
——树立陈胜形象,巩固陈胜地位
2起义的发动过程——策划周密
【课外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第三段。
【课后记】
济南12中八年级下语文讲学稿新授课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陈涉世家》讲学稿第四课时测验
主备人:
仇豫萍审稿人: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我国《史记》,鲁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
作者是,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二、给加点字注音:
辍()怅()鹄()適()度()数谏()
罾()忿恚()笞()稷()袒()
陈胜王()间令()乘()长吏()
三、重点词语解释: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若为佣耕
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发闾左谪戍渔阳屯大泽乡
皆次当行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今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天下苦秦久矣扶苏以数谏故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卜者知其指意足下事皆成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尉果笞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从民欲也祭以尉首皆下之比至陈
将军身被坚执锐
四、重点句子翻译:
⒈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⒉苟富贵,无相忘
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⒌天下苦秦久矣
⒍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⒎固以怪之矣
⒏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⒐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⒑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⒒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⒓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五、课文理解: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用原文回答)?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最能体现陈胜的反抗精神)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11、文字写的是起义开始的情形,文中能准确表达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语是
、、。
12、"燕雀"比喻"鸿鹄"比喻
13、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
14、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句,表现
。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鸿鹄之志篝火狐鸣
名句: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七、拓展:
秦末农民起义是偶然发生还是历史的必然?
请根据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并引用名言阐释你的观点。
答:
文中提到“天下苦秦久矣”,可见秦王统治残暴,横征暴敛,必然激起民愤,百姓发动起义反抗是历史的必然。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课后记】
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辍()怅()鹄()適()度()数谏()
罾()忿恚()笞()稷()袒()
陈胜王()间令()乘()长吏()
二.解释加黑的字词:
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苟富贵:
太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发闾左谪戍渔阳:
屯大泽乡:
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
度已失期:
今亡亦死等死:
死国:
苦秦:
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楚人怜之:
诚以吾众:
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第二课时课堂检测
一.翻译重点句子:
⒈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⒉苟富贵,无相忘
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⒌天下苦秦久矣
⒍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二.默写:
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起义的根本原因“”起义的口号“”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有、;陈胜不信宿命,发出了“”的呼唤。
第三课时课堂检测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卜者知其指意足下事皆成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尉果笞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从民欲也祭以尉首皆下之比至陈
二.结合文章内容,评价陈涉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