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637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0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docx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

统编版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1)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乎广等上疏荐稚等曰: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桓帝乃以安车玄䌲①,备礼征之,并不至。

帝因问蕃曰:

“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

”蕃对曰:

“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

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

临诀去,谓容曰:

“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曰:

“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

《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

(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

【注】①玄䌲:

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B.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C.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D.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孺子是徐稚的字。

古人的名和字在意思上是相关的,“稚”和“孺子”皆指幼小。

B. 陈蕃非常欣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由来。

C. 文中的“三辅”指京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所以韦著懂“礼义之俗”。

D. 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稚品德高尚,不羡富贵。

他虽然家里贫困,自耕田地,自食其力,但为人恭敬节俭,讲义气,多谦让,所以邻居们都很佩服他。

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

B. 徐稚等人不赴桓帝的征召。

陈蕃、胡广等上书举荐多位“处士”,认为这些人德才兼备,可以辅政治国。

于是桓帝以很高的礼遇征召他们,结果没有一个人应召而至。

C. 徐稚对待朋友真诚而友善。

他与郭林宗彼此深知,让茅容传话,用“大树”喻国家,用“一绳”比喻郭林宗,劝他不要为国事过度忧虑,以致遑遑不安,不得清静。

D. 引用《诗经》加强表意效果。

文中共引用《诗经》两次,第一次是陈蕃等人引用,对国之贤才表示期盼、欣喜和自豪;第二次是郭林宗引用,对徐稚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感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

②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答案】

(1)D

(2)D

(3)A

(4)①桓帝于是用安稳的小车、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带上礼物去征召他们,都没有来。

②(郭林宗等人)听说这件事,猜测这个人是徐稚,就派了一个叫茅容的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骑马追他。

【解析】【分析】

(1)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也”“诗云”“为”“当”。

(2)D文中的“庐”指古人为守丧而在墓前构筑的小屋,不是“房舍”的意思,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不同。

(3)A“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理解有误。

原文“屡辟公府,不起”意为“多次被官府征召,不肯就任”。

(4)此题中的①“征”征召、“并”都。

②“能言语生”能说会道的年轻人、“轻骑”骑马。

故答案为:

⑴D;⑵D;⑶A;

⑷①桓帝于是用安稳的小车、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带上礼物去征召他们,都没有来。

②(郭林宗等人)听说这件事,猜测这个人是徐稚,就派了一个叫茅容的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骑马追他。

【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

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

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附参考译文】

   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县人。

家里贫困,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不吃。

做人恭敬节俭仁义谦让,身边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

多次被官府征召,不肯就任。

当时陈蕃是太守,按照礼节请他暂时代理功曹一职,他无法推辞,拜见完就回来了。

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了特别摆设一张坐榻,徐稚回去就悬挂起来。

后来徐稚因为有德被举荐,到家里拜他为太原太守,都不接受。

(汉桓帝)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人给皇帝上书推荐徐稚等人说:

“臣等听说善良的人是天地的准则,治国的依据。

《诗经》上说:

‘愿美好善良的贤才,生在这个王国里。

’上天造就有杰出才能的人,为陛下而出现,一定能担当辅佐盛世的重任,帮助陛下成就伟大的事业。

我们知道这些有才德而不愿意出来做官的人,豫章的徐稚、彭城的姜肱、汝南的袁闵、京兆的韦著、颍川的李昙,道德品行纯正完备,在世人中非常有名声。

如果提拔他们任以公卿之职,协助陛下处理天下大事,一定能捍卫并发扬盛大美好的国政,让日月增光啊。

”桓帝于是用安稳的小车、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带上礼物去征召他们,都没有来。

桓帝于是问陈蕃说:

“徐稚、袁阂、韦著哪个更优秀?

陈蕃回答说:

“袁阂生长于公卿大族,能够在平时逐渐接受教育。

韦著生长在多礼义之俗的京畿,就是所说的‘不用扶持自然挺直,不用雕刻自然成器’。

至于徐稚,生长在江南土地低洼贫瘠的地方,而特立杰出,应该是最优秀的。

”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没有就职。

等到黄琼去世归葬故里,徐稚于是背着干粮徒步赶到江夏,摆出了鸡和酒微薄的祭祀,哭完离去,不说出自己的姓名。

当时来参加吊唁活动的各地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听说这件事,猜测这个人是徐稚,就派了一个叫茅容的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骑马追他。

在路上追上,茅容为他摆上了饭食,一起说农事临告别时,徐稚对茅容说:

“替我传话给郭林宗,大树将要倒,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的,为什么忙忙碌碌无暇安静地待着?

”等到郭林宗的母亲去世,徐稚前往祭奠,在庐墓前放一束青草而离去。

众人怪异,不知其故。

郭林宗说:

“这人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啊。

《诗经》上不是说吗,青草一束,那人美如玉’。

我没有那么美好的品德来承受这样的赞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

“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

“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

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

复奏:

“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

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

”改为秘书丞。

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

贯之持其籍不与,曰:

“工商之子,不当仕。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

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

“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

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

此非它,速于扑灭也。

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

”时帝业已讨镇,不从。

终之,蔡平,镇乃服。

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

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

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

贯之曰:

“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

”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

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

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

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举笏示所记曰  笏:

笏板                                 

B. 然是后竟不迁    迁:

升官

C. 其事遂寝        寝:

睡觉                                     

D. 宿深衔之        衔:

怀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骤以其语告于贯之                贪于财货,好美姬

C. 俟蔡平而诛镇邪                  封府库,而待将军至

D. 后四年乃克蔡                    臣乃敢上壁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御私情。

上书推荐弟弟韦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B. 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

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

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C. 韦贸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

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

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 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

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装度为他请求章服,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

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

“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②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

【答案】

(1)C

(2)B

(3)A

(4)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

(5)①(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

“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第二天就能受到庆贺。

”②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韦贯之对自己所持意见更加坚定。

【解析】【分析】

(1)C项,“其事遂寝”中“寝:

睡觉”解释错误,在这句话中“事”是主语,“寝”作谓语,这句话解释为“这件事于是被搁置一边”,“寝”在这里的意思是“搁置”。

故选C。

(2)A项,“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以”都是介词,把。

B项,“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中的“于”,介词,引出对象,不翻译;“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于”,介词,在。

C项,“俟蔡平而诛镇邪”与“封府库,而待将军至”中的“而”都是连词,表承接。

D项,“后四年乃克蔡”与“臣乃敢上壁”中的“乃”都是副词,才。

故选B。

(3)A项,“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错,两次上奏一次是针对“补阙”,一次是针对“左拾遗”;且“一降再降为秘书丞”错,原文第二段是“改为秘书丞”。

故选A。

(4)句中“贯之”为人名,“诸将四面讨贼”作“以为”的宾语;“今”“复”“则”“亦”是句首的标志;“也”为句末标志;“后四年”表时间,独立成句;“克蔡”为动宾结构,攻克蔡;也可结合本句意思断句为:

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文言大意:

韦贯之以为诸将从四面讨伐叛贼,各自会迅速进攻,如今设置都统督战,又令二个节帅连营,那么他们会慎重行事,保存各自威力,攻克的日期就难以估计了。

皇帝还是没有听从。

后来用了四年时间才攻克蔡州。

一切都如韦贯之所预料的。

(5)此题注意,①说者:

推荐(韦贯之)的人;骤:

急忙;诣:

到。

明日:

第二天。

②以:

用;通:

结交;权,权贵宠臣;幸:

希望。

故答案为:

⑴C;⑵B;⑶A;

⑷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

⑸①(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

“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第二天就能受到庆贺。

”②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韦贯之对自己所持意见更加坚定。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

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

德宗末年,人有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

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

推荐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

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

韦贯之维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

   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

他上书举荐小弟韦纁代替自己任监察御史,当时议论这不是徇私枉法。

于是转任右补阙,而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的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坚持说不可以,不久降职为左拾遗。

他再次上奏说:

拾遗、补阙虽然品级不同,但都是谏官。

父亲任宰相,儿子任谏官,如果政事有失,做儿子的不可能去议论父亲。

于是杜从郁改任秘书丞。

新罗人金忠义因为投机取巧进用,官做到少府监,他的儿子以门荫当上了两馆的生徒。

韦贯之扣住他的册籍不下发,并说:

工商之家出身的子弟,不应当做官。

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而韦贯之更是坚持己见。

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

   当时讨伐吴元济,韦贯之请求先放下镇州,集中力量对付淮西,并且说:

陛下难道不知道建中年间的事情吗?

开始是蔡州急呼,而魏州响应,齐、赵一同起来,德宗征发天下兵马讨伐他们,财物用完而人力费尽,所以朱泚乘机作乱。

这不是别的原因,是要迅速扑灭叛乱。

如今陛下难道不能稍稍忍一下,等蔡州平定之后再讨伐镇州吗?

当时皇帝已经讨伐镇州了,没有听从韦贯之的建议。

最终的结果是,蔡州平定之后,镇州才屈服。

开始,讨伐蔡州,让宣武韩弘做都统,皇帝又下诏叫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并兵力而进军。

韦贯之以为诸将从四面讨伐叛贼,各自会迅速进攻,如今设置都统督战,又令二个节帅连营,那么他们会慎重行事,保存各自威力,攻克的日期就难以估计了。

皇帝还是没有听从。

后来用了四年时间才攻克蔡州。

一切都如韦贯之所预料的。

   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

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

韦贯之说:

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

于是这件事就停了下来。

张宿因此对他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张宿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

不到十天,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

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

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拜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还未赴任,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

“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贷》)

   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1)第一则材料中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教育原则。

(2)结合第二则材料,请就孔子所认为的君子特点进行评析。

【答案】

(1)言传不如身教或身教重于言传

(2)①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不能只说不做,要先做后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②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是符合他的教育原则的。

如果只说不做就会夸夸其谈,一事无成;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③孔子不仅用这个“君子”的标准来教育学生,而且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体现君子风范。

这对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鉴借意义。

【解析】【分析】

(1)本立足第一则材料内容分析,“述”是孔子教育手段,但他同时意识到言教作用有限,有时甚至无效,所以他“欲无言”,身教重于言教。

在孔子看来,世间道理,客观存在,关键要靠自己去感悟。

体现了言传不如身教的教育原则。

(2)题干要求“结合第二则材料,请就孔子所认为的君子特点进行评析”,孔子不但重视“行”,而且将“行”视作“言”的基础,即:

先行而后言。

同时,这也是孔子划定做君子的重要标准。

孔子教诲如何做君子,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

把实际的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夸夸其谈。

那些“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行为,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

孔子不仅用这个“君子”的标准来教育学生,而且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体现君子风范。

故答案为:

⑴言传不如身教或身教重于言传

⑵①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不能只说不做,要先做后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②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是符合他的教育原则的。

如果只说不做就会夸夸其谈,一事无成;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③孔子不仅用这个“君子”的标准来教育学生,而且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体现君子风范。

这对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鉴借意义。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能力。

把握文章内容,一定要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仔细阅读,根据题目要求提取相关的内容答题。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需要整体理解原文内容,仔细对照作答。

理解文章内容,要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

【参考译文】

   孔子说:

“我想不说话了。

”子贡道:

“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

”孔子道:

“天说了什么呢?

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

孔子说:

“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梅国桢,字克生,麻城人。

少雄杰自喜,善骑射。

举万历十一年进士。

除固安知县。

中官诣国桢请收责于民,国桢伪令民鬻妻以偿。

民夫妇哀恸,中官为毁券。

擢御史,会哱拜反,学曾师久无功。

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

时套寇卜失兔、庄秃赖以三万骑犯定边、小盐池,用土昧铁雷为前锋,而别遣宰僧以万骑从花马池西沙湃口入,为拜声援。

麻贵击之右沟,寇稍挫,分趋下马关及鸣沙洲。

学曾令游击龚子敬扼沙湃口,而檄延绥总兵官董一元捣土昧铁雷巢,斩首百三十余级,寇大惊引去。

梦熊调度灵州,独国桢监军宁夏。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贼退据大城,攻数日不下。

国桢使间绐东旸、朝、承恩互相杀,以降其罪。

三人内猜疑,东旸、朝遂先诱杀承恩党文秀。

承恩亦与其党周国柱诱东旸、朝杀之,尽悬东旸、朝、文秀首城上,开门降。

如松率兵围拜家。

拜仓皇缢,阖室自焚死。

梦熊自灵州驰至,下令尽诛拜党及降人二千,慰问宗室士庶。

宁夏平。

学曾初夺职为民,叙功,以原官致仕。

学曾任事劳勋。

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

及宣捷,帝召见大学士赵志皋、张位,志皋、位力为学曾解,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

国桢亦上疏言:

“学曾应变稍缓,臣请责诸将以振士气,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

”帝初不听,既而复其官。

国桢既招降承恩,论功,擢国桢太仆少卿。

父丧归,未起而卒。

赠右都御史。

 (节选自《明史·梅国桢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

B.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

C.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

D.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县,指明朝以来府州一级最高行政官。

知县为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B. 套寇,也称河套之患,指的是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河套地区的鞑靼骑兵。

C. 缢,文中指用绳、布匹等上吊而死。

我国古代用刀割脖子称为“刎”或“刭”。

D. 士庶,文中指的是士人和普通百姓,我国古代通常将普通民众称为“庶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国桢爱护百姓,尽心为民。

宦官让梅国桢向百姓收取债务,梅国桢假装让百姓卖妻来偿还债务,百姓夫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