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171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5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界的水 全章复习与巩固.docx

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撰稿:

冯玉柱 审稿:

魏国福  责编:

王艳玲

一、重点聚焦

1.电解水实验:

  

(1)现象: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分:

  单质简记为“一物一素”(即一种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简记为“一物多素”;氧化物简记为“一物两素氧元素”。

3.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的应用: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其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③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水的净化方法、硬水和软水:

  

(1)净化方法:

沉淀、吸附、过滤、消毒、蒸馏等。

  

(2)硬水和软水定义、鉴别(用肥皂水)、硬水危害及软化方法(蒸馏和煮沸)。

5.水污染原因、危害及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1)水染污的三个主要来源:

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1)防止水体污染

(2)节约用水

二、知识网络

 

三、方法整合

类型一、学科内综合考查水

  说明:

此类题目往往把与水相关的知识,如水资源的分布、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的污染及保护等知识点在同一题目进行综合体现(或只选取部分知识点体现),考查大家对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整合能力。

此类题目多为填空题,解答时可联想每个具体知识点涉及到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逐一突破即可。

  

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福州西湖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取水样,静置后过滤。

过滤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和玻璃棒。

  

(2)若要检验西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3)工作人员每天撑着小船在湖中打捞垃圾,其中塑料制品、易拉罐应投入下列_________(填字母)垃圾桶内。

          

           A         B        C

  (4)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西湖水质下降的是   。

(填字母)

  A.在湖边种植花草树木

  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西湖

  C.某些游客将垃圾随手丢入湖中

  【思路点拨】关于水的综合题,往往涉及到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防止水污染及水资源保护等知识,解此类题,关键就是要把这些内容分开一一解答。

  【解析】注意本题

(1)中要求填写的是玻璃仪器,所以应该是烧杯。

(2)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肥皂水,软水中泡沫多,硬水中泡沫少。

(3)塑料制品和易拉罐均属于可回收垃圾。

(4)湖边种植花草树木有利于西湖水质的提高。

  【答案】

(1)烧杯 

(2)肥皂水 (3)B (4)B、C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关于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水资源保护、水质监测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性的实验探究题,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逐一解决问题即可。

  举一反三:

  【变式1】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

“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图9-2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这种净水器可以除

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三峡工程二期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

为防止三峡库区水被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 ②防治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    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3)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  。

  (4)载人飞船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

请将下图各项用箭头连接成水的循环体系(注:

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

        

  【答案】

(1)吸附 

(2)①②③④ (3)玻璃棒、烧杯、漏斗 

     (4)

  【解析】

  

(1)根据净化水过程我们可知活性炭在这里主要是吸附作用;

  

(2)三峡库区所在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决定了它防止污染的主要措施。

由于船舶航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燃料油等,会对水库水质造成破坏,因此要做好这方面的预防,并且要清理库底的固体废弃物。

由于多条河流水流入库区,周边工业区较多,所以也要整治相关河流污染和工业污染,以免引起二次污染。

  (3)可对照图得到答案;

  (4)飞船中水需要进行循环,所以生活污水及人体排泄物进入水的净化装置,净化后再供宇航员使用。

  【变式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认识了很多物质,收获也一定不少!

我们以水为专题:

  

(1)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应对水短缺”;3月22~28日是第二十届“中国水周”。

请你为本届“中国水周”写一句宣传口号             ;你认为全球性水短缺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列举一种检验硬水的方法   ;你认为造成河水污染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爱水就等于爱自己(合理即可) 水短缺原因有:

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全球气温变暖等 

  

(2)加入肥皂泡或加热沸腾 生活污水垃圾排放、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等 

类型二、读图、识图考查水

  说明:

此类题目往往给出一些图表或图象,考查大家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情况,从而养成爱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也有的给出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考查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此类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大家的读图、识图能力及组织语言描述化学知识的能力都进行了很好的考查。

学会挖掘图中的有用信息并能与所学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和整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2.下图9-3是近年来统计的某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m3/人)。

   

                  图9-3

  

(1)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___________的国家。

  

(2)淡谈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图表能够一目瞭然地反应出各地区水资源的对比情况,比较形象且直观,对于坐标图一定要注意看清横、纵坐标分别代表的含义,分析图表信息,通过对比并根据所提问题得出结论。

对于节约用水的措施可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或他人节约用水的做法来解答问题即可。

  【解析】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出,我国人均水量再给出的国家中是低的国家,且占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1/2左右,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国水资源的相对短缺。

(2)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重点要注意“在生活中”举出事例。

  【答案】

(1)短缺

     

(2)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减少淋浴时间、用洗过衣服的水拖地等。

  【总结升华】本题是把数学图像与化学知识结合,称为图像题。

解答此类题时,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再结合化学知识来解题。

另外了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树立人人节水的传统,对于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造福子孙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举一反三:

  【变式3】请观察图9-4,你能从中提取哪些信息。

              

                     图9-4

  【答案】

  ⑴从水的污染方面说明:

如工业三废等可造成水的污染 

  ⑵从水的二次使用说明:

如生活中水可循环利用 

  ⑶从水的再开发角度说明:

如淡水资源缺乏,可将海水淡化解决 

  ⑷从水徽的意义说明:

如人类应爱惜水、保护水、节约水。

  【变式4】如图9-5(图中大圆圈表示氧原子,小圆圈表示氢原子)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图9-5

  

(1)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水由水分子构成;

  (3)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6)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本题答案不唯一,例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氢气、氧气均由分子构成等均正确。

  

类型三、信息给予考查水和分子

  说明:

此类题目往往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或科技前沿报道,设置一定的命题情景,给予大家一些新颖或陌生的信息,考查大家对与水、分子有关的说法进行正误判断的能力。

此类题目往往是“起点高”,但“落点低”,考查的都是对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题时,树立必胜信心,反复阅读题给材料信息,充分挖掘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后,再联系所学相关知识对各个选项逐一作出判断即可。

  

3.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9-6为其计算机模拟图。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思路点拨】本题由于所给信息陌生而新颖,使好多同学“一头雾水”,解题关键是把题给信息看明白的前提下,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进行选择。

  【解析】分析题给信息“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可知水结成“热冰”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不变因此原子的个数也肯定不会改变,所以A、B不正确。

观察图示信息,可以看到水分子的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所以C对。

由于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可结成冰,因此利用该性质,人们可在常温常压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从而建成溜冰场,因此D也正确。

  【答案】CD

  【总结升华】本题是化学与科技的综合题,也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时我们可以结合答案去阅读信息,找出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再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5】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

将有机废物如二恶英等和空气、氧气等氧化剂在超临界水中进行快速氧化,能将有害物质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等无毒小分子化合物。

下列内容与所给信息相悖的是( )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毒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的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答案】B

  【解析】我们根据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到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而水的本质没有变,仍然是水,再结合上面的信息我们可知,A、C、D均符合题意。

  【变式6】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水

氢气+氧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具有还原性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答案】A

类型四、探究实验考查微粒的性质

  说明:

此类题目往往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实验来考查分子的性质,对大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进行了很好的考查。

掌握分子的性质(体积质量很小、不断运动、有一定的间隔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能根据题给条件灵活应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4.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图9-7),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请完成: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是信息迁移题,也是结论开放性试题。

通读试题,获取信息,特别题中隐含的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学会新旧结合,应变创新,从而解决问题。

  【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

已知反应物是氨气、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不难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

  【答案】

  

(1)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等。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趣味性实验题,是用浓氨水和浓盐酸做微粒扩散的探究实验,像这样通过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实验进行命题,体现了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这类题也是今后命题考试的主要方向。

  举一反三:

  【变式7】小明同学在新年晚会上表演了一个小魔术-“铁树开红

花”。

他取4条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中,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枝形状,再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扎在“树枝”上制成“树花”,在玻璃片上放半杯浓氨水,罩上一个大烧杯(如图9-8所示)。

过一会儿后,大家发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了漂亮的红色,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

从上述的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注: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②构成氨气的微粒不停地运动。

(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不断扩散,遇到棉花团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棉花团上酚酞变成红色。

  【变式8】吴梁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

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9-9所示)。

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蓝墨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⑵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微粒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答案】混合物 ①② 

  【解析】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可知,蓝墨水至少由水和颜料组成,所以是混合物,因为滤纸也是一种介质,所以①正确;由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

说明蓝色物质运动快,而紫色物质运动相对慢一些,这样也就可以把蓝色物质和紫色物质分开。

所以②正确、③错误。

成果测评

基础达标(A卷):

一、选择题

  1.生活离不开水。

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矿化水 C.蒸馏水 D.富氧纯净水

  2.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对水的需求

  3.下列最适合人直接饮用的水是( )

  A.海水   B.检验合格的矿泉水   C.湖水   D.河水

  4.《科学》杂志评出2004年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

这一科技突破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联系最密切的是( )

  A.生命的孕育与维系需要水  B.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水是化合物

  5.下列情况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工业废水、废物的任意排放

  B.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C.用第四代广谱杀菌消毒剂的ClO2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D.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并把污水随意排放

  6.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

下列应对水短缺的措施: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加强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③加快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建设;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提倡节约用水,合理的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

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8.印度洋海啸使当地的饮用水受污染。

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处理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

  A.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      B.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

  C.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     D.饮用前加热煮沸

  9.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微粒都是有香味的

  C.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     D.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的是( )

  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11.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

如图9-10所示,甲、乙、两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12.以下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不翼而飞

  B.严冬的自来水管中的水若结冰,则管子易破裂

  C.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到分子的真实存在

  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13.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如图9-11)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B         C.      D.

                 图9-11

 

  14.如图9-12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图9-12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5.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加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

碘(I2)属于( )

  A.非金属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金属单质

二、填空题

  16.今年我市科技周的主题是“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下列资料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资料一:

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图9-14

  资料二:

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性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____。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

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毫升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  升。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9-15),吸入空气的针筒内的物质(空气)更容易被压缩,请试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18.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吸附   B.消毒   C.电解    D.过滤

  

(2)2007年5月,无锡太湖由于水污染等因素引起蓝藻大面积暴发,造成该地区水资源危机。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排水和_______污水的任意排放。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和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_____。

如果想知道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我们可以用       来检验。

  (5)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6)小刚利用图9-16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19.现有氧化镁、空气、氧气、红磷、二氧化碳五种物质,其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单质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③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④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0.填写“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________

(变色、不变色)

水   使无色酚酞变色

在试管里盛少量的浓氨水,小心闻氨水的气味

再在盛有氨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

浓氨水________气味

无色酚酞________

浓氨水易________

浓氨水________使无色酚酞变色

在两只小烧杯A、B分别加入20mL的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

在小烧杯C中加入3mL-5mL的浓氨水。

再用一只大烧杯将A、C两烧杯罩在一起。

小烧杯B放在大烧杯外。

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A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变色、不变色)

B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变色、不变色)

C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变色、不变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