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8172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docx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

人物通讯采访互动的实现方式

陈从众

   在传统的人物通讯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

作品背后往往反映出采访者在采访中处于主动位置,而被采访对象处于被动位置。

如何使人物通讯改变履历加事迹的平面式报道手法,从而使通讯人物有血有肉较为立体地展示给读者呢?

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在采访中实现互动。

   

(一)实现采访互动的必要性。

   人物通讯有其特定的写作要求,一篇人物通讯要写得有血有肉,要有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能展示人物精神境界的语言和动作,这就要求采访者和采访对象必须要建立共“动”的话题,即通过换位思考,不断提出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这就是人物采访中的互动。

   传统的人物通讯往往是昨天的成绩、今天的奋斗、明天的愿望———“三部曲”式报道。

这样的通讯构思生硬,没有表现力,读起来也味同嚼蜡。

表现在写作前的采访中,记者往往采用简单的问答式、逼问式和挖掘式。

你问我答的采访往往因为采访者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和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不全面,使采访中应有的相互交流成为硬梆梆的“答记者问”。

逼问式采访,采访者出于写作功利性,企图“引导”采访对象按自己意图回答问题,这样往往会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写出来的人物通讯与真实的“这一个”面目全非,缺少真实性。

挖掘式采访,虽然好于前面两种采访,但采访者过分关注采访对象的“闪光点”,而忽视与采访对象的心灵沟通和交流,同样会使文章搭成水多肉少的“花架子”。

   提出在人物采访中实现采访与被采访之间互动,这是因为互动能够促进采访中的深入交流,从而使记者知识空白点得以有效充实,也有利于调动采访对象的参与性和主动合作。

去年,记者参与报社策划组织的“创新创业”报道战役,采访远洋渔业的带头人、普陀区虾峙镇的名老大——李科平。

采访前,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但是因缺乏对外洋船员的生活经历、所思所想以及外洋鱿钓作业特点的感性认识,采访一开始,采访对象又显得非常拘谨,采访基本上是我问他答,采访到的内容大多是记者事先已掌握的。

后来调整采访策略,把话题转到外洋船员的生活等采访对象所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上,记者以一个倾听者姿态,尽量让李科平尽情倾诉、发挥,采访对象的话渐渐多了起来,从外洋船员枯燥、单调的生活经历,说到当初创业时感受感想,并主动将话题引到鱿钓船的技术创新,从而使记者及时掌握了采访对象那种敢于不断创新不断创业的感人细节。

   

(二)如何实现采访的互动。

   实现采访对象和采访者之间的互动性,首先在采访前要有充分准备,一是对采访对象的全面了解,包括采访对象的职业、个性、爱好等等方面;二是要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和写作目的展开丰富想象,尽管在新闻写作中我们要杜绝任何想象,但是,在采访的准备阶段充分展开想象力,却有利于增加采访提问的针对性和深入程度。

营造采访中的互动氛围,是当今人物通讯写作之精要。

采访者要尽可能地当一名好的倾听者,不硬性追求主动,并在倾听中有心地发现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下一个提问。

提问要注重有利互动的氛围,而且能不断推动话题的充分展开和不断深入,从而带来双方交流的深度。

再次,互动要尽可能让人物“动”起来,这个“动”即不仅要“言”动而且要及时让人物“行”动。

所谓“言”动就是寻找双方都感兴趣,而且是采访对象愿意倾诉的话题,并要给采访对象留有倾诉的充分时间;所谓“行”动就是采访者在采访中不要随意地让采访对象停止行动,采访对象在他熟悉的工作环境里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记者只是在一旁留心观察、用心感受,这样的采访能获得最真实的人物之真、人物之善、人物之美。

   人物通讯采访中实现互动性,是对传统新闻采访的一种挑战。

事实证明,采访中的互动性,不仅能够增加人物通讯的可读性和真实感,而且互动的实现还会使作者交上知心朋友,从采访对象身上学到自己缺少的东西。

新闻报道内容需要不断去创新,新闻采访的形式同样需要不断探索,采访的互动不应局限于人物通讯的采访,在某些消息写作中,以互动促进采访实现最近的交流、最深的挖掘,同样是值得提倡的。

    

一、         做好采访

记者们都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做好了采访通讯也就成功了一大半,组织材料写出文章是顺理成章的事,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做好对新闻人物的采访是记者仔细研究的问题。

现在的报纸对稿件的时效性要求十分严格,尤其在多家媒体相互竞争的情况下,谁先写出稿子谁就占了主动权,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记者在采访当中往往觉得时间紧、任务重,加上采访对象也没有多少时间,采访就容易流于形式,有的采访就像是对某些数据和事实的核对,已知的予以确认,未知的仍然一无所知。

要做好采访,记者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人物对事件的看法、人物的思想根源。

不要硬性追求主动,在倾听中提问,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主导采访对象,试图引诱其说出记者想说的话。

不要把采访搞得跟审讯一样,提出问题要有利于采访对象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挖掘人物在事实背后的思想根源,要知道新闻人物的思想境界不是因为那么一两件事而形成的,他们有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所作所为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这些都是怎样形成的,这些正是采访的重点。

其次,要注意观察。

观察是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观察这个基本素质却常常被记者忽略。

许多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忙于记录,根本顾不上观察采访对象的神情,要知道,同样是一句话,所表现的神情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要能够从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中得到别人所无法得到的独家新闻。

除了对采访对象的观察,对他身边的人也要认真观察,这些新闻人物不是无根之木,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从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二、         少做评论

大多数通讯中都难免会出现记者的评论,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在通讯中过多地插入评论,就会减少新闻事实本身的说服力,通讯毕竟是通讯,不是新闻评论,记者的评论会把读者从对新闻人物的关注和思考转移到记者的思想上来,这多少有点强奸民意的味道,记者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尽量多写人物的原生态材料,如采访对象所说的话,所表现出来的神情等,不要一件事刚写个眉目就赶紧加上一段评论,生怕读者不了解这件事意义的重大。

说到底,人物通讯是把新闻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示给读者,而不是评论这个人物给读者看,况且记者只是一个外围人物,只不过比读者先认识接触了新闻人物,对于人物的思想、心理等深层的东西可以说并不是十分了解,而且仅仅了解人物的一两件事或一两句话就大发议论似乎有些轻率,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不让读者自己从事实中得出结论呢?

少做评论也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新闻人物,记者写通讯本身就是一种加工,这种加工不可避免会带有加工者的痕迹,与原来的新闻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如果记者在事实的基础上再加上评论,想当然地去揣测人物的心理,为人物的行为寻找有力的“理论依据”,就会把通讯搞得像“注水猪肉”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光滑鲜亮,吃起来却没有多少味道,经不起受众的推敲。

所以,对通讯还是要以人物的事实陈述为主,不要把记者变成通讯人物的思想“枪手”。

三、         挖掘人物身上的人性之美

以人为本的社会,就是要关注人、尊重人,不仅仅关注特定时代的人物风貌,还要赞美人性的永恒之美,只有合乎人性,才会让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

我们过去的通讯通常只看到人物身上的超常之处,而忽略了每个个体身上的人性,结果是把人写得像神一样,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这样的通讯是没有什么社会效果的。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

它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

我们的记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第一个方面,对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却不太重视,以为只要选取的人物足够典型,其社会效果就必然强大。

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我们觉得新鲜、觉得够震撼了,但我们却不可能做到,要使人物通讯具备效仿的效果,就要让人们觉得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并不是大得离谱,我要是努力也可以做到,不要让读者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得到。

过去我们写通讯常常怕对人物的多侧面描写会坏了人物的高大形象,于是医生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断然决定牺牲家庭幸福,工人要成为典型就必须浴血工厂,现在看来,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写法虽然可以让人落泪却不能让人效仿。

我们必须注意到人性的共同之处,不要把违背人性的东西当成是“美”来大加赞扬。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亲情和友情是不可回避的,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人天生都是趋利避害的,不是迫于无奈的话,干工作不需要把身体弄垮,也不需要放弃家庭生活,这些提倡不符合人性。

要知道,通讯中的新闻人物也是我们身边的一员,他们的身上更多的是人的一面。

不要总是写一些大而无当的精神,舍已为人固然是需要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为了让一部分人先死,而后让另一部分人享受建设成果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所带来的愉悦。

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重视人,过去我们一贯是重物轻人,结果在报道中往往也是人物死活没关系,只要祖国能够建设好。

先进人物那种崇高理想让普通人觉得害怕,那种活法也让人望尘莫及,就连英雄离去也常常要用这么一句话“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他……”。

为什么英雄总是喜欢自己的问题自己办,难道让组织拉一把很可耻吗?

而我们的通讯对这些话大加赞扬,是不是也在动员大家各自为战,有了困难自己办。

这种写法非但不能衬托出英雄的伟大,恰好显示了组织的冷漠,这时候正是组织大显身手的时候,组织却以一种逃避的姿态出现,岂不让后来者寒心。

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身上也许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些人们身上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真善美使我们这个社会得以不断地走向文明。

过去我们的通讯在新闻价值的左右下,常常认为平常人身上只有发生了不平常的事才值得写,而不平常人身上芝麻大的小事就炒作得不得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新闻价值观,试想在一个落水的儿童面前,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救还是不救,民工救了还是教授救了,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所关注的是人性,而不是其它,地位、名誉、学识这种外在的东西是不足以同人性相媲美的。

我以为,写好人物通讯,既要有对社会发展宏观的把握,还要有对人物个体微观的把握,过去我们对物的重视导致了拜金主义的横行,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非常冷漠,甚至连亲情、爱情都经不起金钱的考验,这是很可悲的。

现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重视每一个个体的生存状态,不管他是什么,首先要看他是怎样做人的,这烤才是通讯写作的焦点。

如果我们漠视了大多数人身上所具有的人性之美,而是一味地关注社会精英的一举一动,就会扭曲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

[本站讯]10月29日晚,宣传部新闻中心在理综楼317室举办“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专题讲座,《山东大学报》副主编、编审王静老师主讲。

东校区老校、新校部分学院学生记者和新闻写作爱好者听取了讲座,新闻中心副主任张青、新闻中心总编室全体老师到场参加。

    王静首先对什么是人物通讯作了简要介绍,提出了记者就是记录者和传达者的观点。

接着,她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过程和人物通讯写作三部分作了讲述。

关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王静强调,在全面了解人物和分析材料之后,设计问题就是一门艺术,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同时,她认为,受新闻的客观性决定,对被采访者应该采取平视的视角,不能仰视;做采访要从聊天开始,力求自然随和,有交流感;问题要简明扼要,从周边到核心;记者要善于倾听理解,在采访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注意细节,突出重点;多方位多角度的采访工作尤其重要,通过广泛了解被采访者的周边人物,占有资料越丰富,写作就越主动。

她还讲到,人物通讯写作时,要选择大众关注度高、具有时效性和时代感的主题;结构的安排是通讯最具创造性的环节;要通过细节善于挖掘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闪光点;写作既要尊重原始材料,又要提炼浓缩、突出主线。

然后,王静指出了在人物通讯采访和写作中我们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并诚恳地向大家提出了多读书读报、多观察思考的建议。

    最后,王静老师又对在联系和采访写作对象时要注意的问题、采写人物通讯如何融入真情实感、如何把握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描写、人物通讯标题制作的特点与技巧等问题,给出精彩的解答,她还就师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了热情解答。

讲座内容丰富生动,翔实有趣,使学生记者和新闻写作爱好者们受益匪浅,对他们今后采访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他用生命书写新闻

——记"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

希望和祈祷在继续,但震惊和悲伤却实实在在落在人们身上。

位于海口金盘路30号的海南日报13楼经济部。

记者们太异样。

换作往日,他们会接到各种采访的通知,这是平常的事。

但9月4日,他们接到的却是"甘远志走了"的噩耗。

"怎么可能?

"记者赵红说。

她的对面,是甘远志的桌子,上面一瓶药丸,一张贺卡,一只茶杯,里面还装着满满的茶水……

哀乐和痛哭没有停止,但离别的痛惜却实实在在落在人们身上。

位于海榆中线6公里处的海口殡仪馆。

人们太异样。

换作往日,生老病死,平常的事。

但9月8日,他们来送"一个记者"远行。

"多么出色的记者!

"一位送行的读者说,声音在喉咙里颤抖。

他的后面,花圈成排、人群如龙,蜿蜒着绵绵的哀思……

一个记者,心脏病突发,倒在采访工作途中。

他叫甘远志,他才39岁。

"我是记者,不下去怎么有新闻"

"我在东方采访。

"这是甘远志留给同事吕岩的最后遗言。

"当时我劝他不要去。

但我怎么拦都拦不住。

"吕岩哽咽着说,"他说不下去怎么有新闻。

"

同样的回答,其实在3年前就开始。

当时他刚调到海南日报理论评论部。

他对同办公室的钱跃说,想到基层去。

他说:

"我是记者,不下去怎么出新闻?

"

于是,他到了省定贫困地区的东方市驻站。

"当时的东方记者站已近瘫痪,狭小的房间,简陋的书桌,满屋的灰尘,没有电脑,没有交通工具,老式空调轰轰作响。

"最先接待甘远志的符巍时任东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回忆说,"甘远志没有一丝怨言。

"

他请符巍找来东方市有关资料图册,顶烈日冒风雨,乘摩托车跑政府,跑厂矿,跑农村。

累了,在树底下歇歇;饿了,在路边小店吃碗汤粉。

很快,他一篇篇报道见诸报端:

《"金大田"香蕉跑赢市场》、《东方养虾不忘环保》……符巍吃惊:

这小子手脚真快!

如果此时甘远志只是让符巍吃惊的话,后来的甘远志则让符巍敬佩。

2001年8月底9月初,热带低压扑向海南,连续的狂风暴雨使东方大地洪水肆虐。

作为一线记者的甘远志,身披雨衣,脚穿拖鞋,怀抱笔记本,不顾大家的劝阻,执意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风大雨大,全身湿透,人都站不住,但他仍奔跑在抗洪前线,现场采访写稿。

他按报社要求发了3篇稿件,还采写了反响强烈的特写《为了11名民工的生命》、《大坝上的9小时……》和长篇通讯《洪流滔滔显本色》。

他对符巍说,作为记者,就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现场,否则,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

符巍还给记者讲了一个甘远志数轮胎的故事。

2002年,正当人们尽情享受国庆大假的时候,甘远志却来到东方化工城采访。

这天,海洋石油天然气化肥项目二氧化碳吸收塔要从八所港起运施工现场。

一台多轮的运输车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了搞清楚这台车有多少个轮子,他逐个轮胎数,数完是160个。

他对符巍说:

"只有我自己弄明白了,写出来的东西读者才能看明白。

"

"他把东方化工城吃透了。

"他曾经的老师、现任海口市委副书记张松林说,"许多人都是通过他了解东方化工城的。

"

东方人则通过他的文章,了解他,敬重他,成了他的朋友和兄弟。

甘远志后来调到海南日报经济部,东方人以及更多的人,在更多的领域,更多的现场,更重要的报道活动中,看到了他的身影,知道了他的分量。

通过他的报道,读者知道粤海铁路开通,金海浆纸厂复工,发现南海油气,海南融入泛珠三角……

"他生前最后一个上午的早餐吃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吃饭时他都没忘记自己是个记者。

"本报特约记者卞王玉珏是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历程的朋友。

他说,甘远志最后的话他永远不会忘记:

"大广坝二期工程惠及东方、昌江和乐东三市县22个乡镇和5个大型国有农、林、牧场,意义太大了,只要工程正式启动,就可以好好报道。

"

几个小时后,甘远志倒下了。

一个记者,以他特有的姿态,最后定格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自己塑造了独特的人生。

"我第一次去,吵架了;第二次还去;第三次就和吵架人成了朋友。

"

甘远志注定要走向更大的舞台,面对更大的挑战。

省委省政府实施"一省两地"的发展战略,决定了现代工业成为海南社会经济中的亮点。

"如此重大的行业,多年来却出不了活,出不了彩。

我心里很着急。

"原任报社经济部主任现任副总编辑的廉振孝说。

着急的他这时被一个频频在报上出现的名字吸引:

甘远志。

"他理论功底好,采访扎实,表现很出色。

"廉振孝回忆说。

"被调到经济部的甘远志,当时还不想上来。

他说东方还有最后一个乡没有跑到。

"记者部主任赵云鹏说,"他是被硬拽上来的。

"

被"拽"到经济部的甘远志,显露了他的优势:

记者的敏锐,理论的修养和基层的经验,很快稿子频发。

哪里有大项目,哪里就有甘远志:

《洋浦50万吨面粉加工项目建设开工》、《洋浦电厂改造工程快马加鞭》;哪里有重大报道,哪里就有甘远志:

《走向新型工业的春天》、《2003,海南工业转折之年》……

"海南工业报道的大半壁江山是甘远志扛着的。

"经济部主任华晓东说,"报社的重大策划,他也扛了许多。

"

"几任记者都没有拿下的活,甘远志很短的时间就接手了。

"廉振孝说。

让他欣喜的,不光是工业,甘远志还拿下了同时分给他的其他行业。

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却挖出了源源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却发回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却将其跑成"富矿";电力,以前少有问津,但甘远志却把它跑成"热门"。

同事赵红曾问他:

你究竟怎么跑的?

他跟她讲了刚刚跑物价局的经历。

"我第一次去,吵架了;第二次还去,但沉默;第三次便和吵架人成了朋友。

"

这个后来成了他朋友的吵架人是该局当时的局长许泽飞。

当他现在向记者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沉痛地说:

那次吵架是错怪小甘了。

而后他们成为朋友,"是因为小甘的诚恳和责任心打动了我。

"

"每次调整跑口部门,我最为难的就是小甘。

"廉振孝说,"他跑得好好的,又去换人,真有点不忍心。

"

但每次小甘都一句话:

"跑热是工作,调整也是工作。

"二话不说又去"跑"。

他把冷门跑成热门,把"贫矿"跑成"富矿",把别人认为难打交道的人跑成了朋友,甘远志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但他还不满足,他认为自己还有弱点。

"我最大的弱点是采访太细,理论色彩太重,有时妨碍大局把握。

"他在一篇工作综述里说。

他要寻求创新和突破。

海南首列瓜菜列车千里跨越进西安的7篇《跟车手记》,在一种认为不可想象的情况下产生了。

这组报道篇篇动人,而最打动人的是《泪别267号车组》,它以人文情怀,生动笔触,令无数读者泪流,一扫经济报道的生硬、艰涩,成为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名篇。

甘远志的跑劲在新闻界鼎鼎有名。

光明日报海南记者站、海口广播电视台记者参加追悼会并送了花圈,光明日报还发了专稿,高度评价了甘远志的敬业精神。

1000多天,1000多篇,这是血肉之躯所能为的?

1000多篇,100万字,这是数字能丈量的?

如果把这些字一个一个排开,我们要跋涉多久?

一个记者,他为此付出了自己的节日、假日、睡眠、吃饭,乃至生命。

这个记者告诉我们,生命,它与时间长短无关,而与厚度和质量相连。

"对不起,这么晚还打电话,有个数字要核对一下……"

8个大男人从海南岛一路远赴大西北,车组师傅和记者"师傅"相处不过6天。

挤在小小的车厢里,几乎没有意识到要分别。

在西安站分手时,大家无语。

车组师傅和记者"师傅"全都掉泪……

这是甘远志著名的《泪别267号机组》的开头。

"甘师傅"的别号由此而来。

与"甘师傅"同车采访的本报摄影记者古月的追忆,再次令记者垂泪:

"离开站台已是下午2时30分,我对远志说,别难过了,我们赶快找地方吃饭。

远志说,还是乘这股热劲先把稿写了再说。

今天不写瓜菜了,就写我们离别267车组时的情景。

说着,远志打开手提电脑敲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感动不少读者的'泪别267号车组'成稿。

稿子写完后,他念给我听,他哭了,我也哭了……"

海南电视台的冯斌武也是车上8条汉子之一。

他回忆,刚上车第一天,远志就抓紧时间了解情况。

火车震动很大,车厢很昏暗,人坐在车上很不舒服,更别说写稿。

但为了保证每天及时发稿,他跟着火车节奏写稿,一篇稿要写一两个小时,手累眼累心更累。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火车开动时,他就了解情况,火车途中停下时,他就赶紧写稿,7天里10多篇稿子就这样出来的。

"甘师傅"不是甘远志的惟一绰号。

阿甘、甘记、甘头条、工作狂、拼命三郎……每个绰号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由来。

"'阿甘'是自然而然叫上的。

"华能实业开发总公司办公室主任郑伟平说。

在认识甘远志之前,郑伟平便已知道他名气很大,想他架子会不会也很大。

但见面后,才发现甘远志谦虚、友善、真诚,"阿甘"便脱口而出了。

谦虚,同样是海南日报总编室主编林绍炜很深的印象。

"不论从哪方面讲,甘远志都应该是我们的老师。

但每次讨论稿子,他都把自己姿态放得很低,以一种请教的姿态与我们讨论,真的很感动。

"林绍炜说。

甘记,是东方人的叫法。

"因为他人品好,文章好,工作好,所以我们都叫他'甘记'。

"符巍说。

甘头条。

总编室的人这么说。

"有时头条缺稿,一个电话给甘远志,他总不会让你失望。

"总编室副主任罗建力说,"他储存的东西很多。

"

"仅今年7、8两个月的头版头条,甘远志各占8篇,共16篇。

"新闻研究所的连玲说。

按她的计算,这个量占到了每月头版头条总量的1/4强。

"这个比例非常了不起了,不可想象。

"连玲说。

"我们家很少晚上9点以前吃饭的。

"甘远志的妻子王瑛说,"他必须是把稿子写完了,审完了,传到报社,才可能吃饭。

"

"甘远志不会搞不明白就报道,他一定反复核实。

很多次深夜1点多钟了,床头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是甘远志的声音:

'实在对不起,这么晚打扰你,有个数字要核对一下……'"粤海铁1号船长陈礼业说,甘远志用这句话,"打扰"过许多人。

拼命三郎。

陈礼业就见识过。

当时陈礼业指挥粤海铁1号船抛锚在距海口港三四海里的地方,风大浪大。

但让陈礼业惊讶的是,甘远志和报社2个同事租了一艘小船,冒险赶到船上采访。

小船在海上颠簸,看得陈礼业心惊胆战。

40多分钟后,他们才爬上了大船。

"他本身就是一个富矿,值得人们挖掘。

"总编室主任任小东说。

"他太爱新闻了,他把新闻看得比命还重。

"廉振孝说。

去读他的文章吧,那里有平实、睿智、深情和叹息,还有叹息后的坚韧。

去读他的文章吧,那是一个低调人给自己留存的全部纪念,网民们说。

"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新闻要是与采访对象扯不清楚,就丧失了独立和权威。

"

"我真不敢相信远志兄就这么走了,没留下一句告别话。

你多次说,要和我一起吃餐饭,哪怕是大排档。

但是快两年了,不是你没时间就是我没时间……兄弟,你走得太匆忙,太不够意思……我欠你一餐饭!

"海南电力公司的曾卫和悲痛不已。

他说:

"我经常看他挤公共汽车采访,多次叫他'打的',说给他报销,他总一笑了之;我说给他弄辆旧车开开,他总说别给企业添麻烦;我说可以给他报些餐费,就当误餐补贴,他总说自己工资不低,还有稿费收入够开支。

"曾卫和说,"他太正直了!

"

卞王玉珏说,甘远志人缘很好,在东方有许多领导干部很尊重他,但他从不利用关系办不该办的事。

有一次吃完晚饭,甘远志建议唱歌,卞王很爽快就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